此刻,夏日渐渐落到茂山之下,只有几朵微有红光的乌云浮于峰顶,好像倦归茂山的几只乌鸟。晚风轻轻吹拂着山路旁的青草与野花,露出草丛里正在游动的花蛇,迅速地朝着崦嵫之处逃去。
巴峰半山腰处有一处缓坡,正对着墨国逐鹿方向,两侧有大片竹林,还有一些苍松翠柏。缓坡的西侧有块黑岩,上面搭了一个小竹亭,摆放着粗糙的桌椅,还有一个劣质茶盘。黑岩下方有个小院,扎着错落有致的木栅,种了三亩薄田,还有一小块菜地。
小院里有三间茅草房,土坯墙上挂着菜籽、干辣椒,还有一把猎叉与一些麻绳。房门前趴着一只小黄狗,正吐出舌头喘粗气,吓唬聚拢到身边的几只小鸡。草房一侧有个陶缸,还堆放着一些干柴。
小院是如此恬静淡然,令墨白有种难以言说的亲近感,使他想起了乾国家乡,回忆起非常模糊的老家村落。墨白小时候生活得非常困苦,还不受兄弟们待见,故而鲜少留下美好回忆,只能依稀记得家中的草房。
“八千云途电驰骋,万雷惊魂碧穹翻。谁问倦鸟归巢否,一卷书声两把柴。”
黑岩竹亭里传来七弦琴音,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时而清妙,仿佛两侧竹林都被吸引,颇为配合地发出沙沙声。亭中坐着一个葛衣汉子,头上扎着一根麻绳,脚上穿着一双麻鞋,正悠闲自得弹奏,完全没有在意墨白一行。
墨白觉得有趣,便从红宝石上下来,沿着黑岩间的天然石阶向上走,来到竹亭的外面。亲兵守在半山腰各处,严阵以待,脸上表情十分严肃。乌兰留下巴托跟着墨白,一个人走到缓坡东侧,沿着一条浅溪向竹林深处走去。
那弹者听到脚步声响,停琴住音坐直身体,然后微微侧身看了看墨白。此人年纪超过五旬,两鬓已经斑白,眼角堆着鱼尾纹,鼻头微微发红,颌下留着花白的胡子。对于墨白的华服锦冠,老者似乎视而不见,只是紧紧盯着墨白的脸。巴托正要出言喝止,墨白轻轻抬手阻拦,慢慢地转到老者对面,拉着一把竹椅坐下来。
“老先生,听你琴音与歌声高亢激越,似乎你非寻常山林之人啊!”
“公子说笑了。”老汉重新坐正身体,轻轻调校七弦琴弦,眼睛里有丝明光一闪而过,却被墨白准确地捕捉到。
“老先生不要害怕,我只是路过巴峰而已,并非特意寻访至此。”
“老汉住在巴峰十载,贤人雅士与贵族氏家见过不少,却鲜少难见公子这般气定神闲之人,莫非你是墨国之主墨白?”
“我家大王的名字也是你叫的吗?”巴托瓮声瓮气地呵斥道。
“巴托,你下竹亭去吧,这里没你什么事。”墨白挥了挥手,巴托有些气哼哼地走出竹亭,到了黑岩下等候去了。
“没想到墨国大王乐山喜水,真是不错,不错。”
“敢问老人家高姓大名呢?”墨白颇为真诚地询问道。
“如果五年前有人问我,我还会告诉他触龙这个名字;如今大王问我,我只会说是巴峰樵夫而已。”
“老先生就是献言昭皇的触龙学士?”墨白颇为吃惊地问道。
触龙乃是豫国侯触钏的叔父,曾被誉为都城海舟的神童,年少时便前往宝华山,与隐者学士士罃激辩,颇受士罃赏识。后来,触龙在士罃推荐下,到了勤岭学城师承七大学士,熟读了藏书典籍。昭皇取代襄皇之后,大力推出帝国新政,试图统一整个亚夏大陆,其中便有触龙参与献策。
“世人或许只知一代伟主昭皇,鲜少再有人谈论那些安国之臣,没想到大王竟然还知道触龙,真是难得啊!”触龙微笑道。
“墨白知道触老饱学多识,一度极受昭皇重用,可惜后来昭皇荒废政事国务,触老直言进谏力劝,没想到却被赶出了昭阳帝都。”
“世人所见未必是真,何况又有几人所见呢?”触龙轻轻地站起来,走到了竹亭边,眼望帝都昭阳方向。
“墨白实在没有想到,能够在巴峰这人迹鲜至之地,见到触老这样的大隐士,真是万分高兴。希望触老不吝赐教,为墨白谈谈天下时局吧!”墨白走到触龙身旁,依旧诚心求问。
“大王对天下时局已经了然于胸,岂用一个隐居山野之人多谈呢?既然大王想听老朽两句,我就说说曾经与昭皇的对话吧!”
“墨白洗耳恭听。”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巴峰山谷间风行林舞,虫鸣兽叫的声音不时传来,令人觉得非常惬意。触龙背着手,看着无边的穹空,好像回到了很久以前。
“当昭皇南征北战平定亚夏之后,他的王者之心开始膨胀,打算倾帝国之力北上,彻底收复沙罗半岛与大小柏岭,完成亚夏大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这是任何一位帝王没有实现过的,可以说是令人感到激动而疯狂的。对于想要超越庄帝的昭皇来说,唯有达到这个目标,他才有可能成为千古一帝,站在亚夏大陆的巅峰之上。”
“昭皇有此宏愿,应该不算是错啊!”
“错就错在昭皇的宏愿远大,却没有与权贵达成一致,甚至出现了相互抵触。我看出帝国权贵出于各种原因,并不会真正支持昭皇成就伟业,以免他以功压制权贵集团,令他们的权益受到损失。更何况,无论一位君主多么伟大,他也该有自己的权力边界,不可能无限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危及其他权贵们的利益。正因如此,我建议昭皇为亚夏中土颁布一部法典,明确君主与权贵们的权利,令帝国永远置于诸邦的统治地位。”
“如果能够推出这样一部法典,银夏帝国与诸国能够实现和平,不再发生刀兵之乱,昭皇的功业绝不会低于庄帝啊!”墨白一边附和地说着,一边看着触龙的脸,觉得他实在有些过于乐观了。
“难得大王有此远见。不过,法典保证了君权的同时,也必然要限制君主的权利,不能随意地滥用手中权力,以免令国家出现动乱。”
“触老为了帝国未来考虑,希望借助法典约束继任的君主,的确是极好的想法啊!”
墨白一边说着,一边走到黑岩前。他的眼前浮现起莫柏的样貌,更想起了莫柏说过的话:所以墨兄要记住,想要帝国运势长久,如何制衡帝王的权力是很关键的。当时,墨白仍只是乾国的小吏,并不知道莫柏为什么会和自己说这些,但是隐约地感觉到莫柏心中有种期待。
“可惜,昭皇虽然明白触龙用心,却知道以那时帝国形势而言,这样的法典只会自缚手脚,令帝国贵族们乘机发难,所以才没有采纳我的箴言。为了避免权贵们猜忌伤害我,昭皇劝我离开昭阳,到苍陵王国都函陵。十年之前,我到了苍陵都城函陵,见到了莫棣大王,向他谈论起我的想法。可惜,莫棣大王不感兴趣,反倒是王子殿下有些感悟,曾向我寻问了几句呢!”
“触老说我向你讨教过?”墨白感觉手脚发凉,有些胆寒地问道,眼睛望着黑岩上的亲兵们。幸好亲兵离得较远,没有人听见两人的对话。
“王子或许是贵人多忘吧!不过,今日我与大王说了这么多,已经使心结解开,从此便可安心居于巴峰了。”触龙好像如释重负地说着,向墨白露出了笑容。然而,墨白看到触龙的笑容,心头竟然莫名其妙地紧张,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
“难怪我看触老眼熟。哎,这两年忙于政事,我的头总是昏昏沉沉,很多旧友都想不起来了。天色已晚,我就不打扰老先生了,等改日再来拜访。”
“触龙年纪老了,眼神也不好使了,若不是大王额头的模糊印记,还真不敢相认呢!大王政务繁忙,触龙自然不敢久留。”触龙依旧笑着,看着墨白走出竹亭。
墨白走下黑岩,抬头看看触龙。
夜色之下,触龙的葛衣轻飘,更增添了隐者之风。墨白骑上红宝石,带着亲兵们向山下而去。将近大营寨门之时,墨白将巴托叫到身边,小声地交待了一番。
吃罢晚饭,墨白坐在寝帐里休息,帐外传来骑士的喊叫声。他掀起了帐篷垂帘走出来,身边跟着闻郎与几个侍从。墨白抬起头望向巴峰。巴峰半山腰草庐火势熊熊,不知何时竟陷入到火海之中。
唐茂已派人上山救火,以免殃及山下大营。麦萌担心会生变故,于是请墨白移步另一座营寨休息,又调派不少黑马台剑士保护。墨白从容地上了马,带着闻郎出了大营。此时,巴峰百合谷方向来了一支骑兵,约有几十个人。逐鹿战团骑士盘问了一会儿,便放那支骑兵往大营而来。
墨白见状,停在寨门口,想要一看究竟。
不消片刻,那支骑兵来到近前。借着火把之光与淡淡月光,墨白看到全是墨国骑士装束,只是并没有披挂重甲,有些风尘仆仆的样子。这群人为首者正是问鼎郡守林芝,乃是大漠国天后周薇的舅舅。
“林芝郡守怎么到了巴峰?”
“启禀大王,我运送问鼎城物资驰援泰平大良,听说大王南下,于是特意前来相迎。”
“很好。”墨白淡淡地笑着,眼睛再次望向巴峰半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