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苦中作乐
书名:小人物 作者:王永生 本章字数:2853字 发布时间:2020-06-12

 “这我清楚,”张远说,“我进过这种企业,并且做过。”

 “对,”老来说,“就是因为你做过,所以才讲给你听,你下过车间,当然懂得下车间的苦累,倘若我讲给一个不曾在这儿工作的人,他们大抵觉得我在矫情。但其实呢,那真是种压抑的生活环境,而且,这厂的老板还拖欠工资。所以我总是说,生活大抵给一批人开了一扇门,又顺手给另一批人关上了门。”

 “调侃自己?”张远问。

 老来笑一声,说:“苦中作乐。”他又问我们,说:“你们都吃完晚饭了?”

 “早吃完了,就等你来,拿钱结账。”

 “少不了你们的。”老来说,又招了招手,问老板要了啤酒、茶叶蛋、还有一盘花生,几张辣煎饼,以及一盘烤鱼。

 “心里烦躁,张远陪我讲会儿话。”

 张远耸了耸肩,说:“我得听我旁边这位兄弟的意思。”

 老来看向我,我说“随意”,他就开始他的絮叨了。我坐在一旁听,因为百无聊赖,只是听他讲述,聊以消遣。

 老来说:“我跟着我们厂长干,之前手底下领着十几个工人,都是我们村里出来的,他们当时也都是听我的劝,才迈脚从那个小村庄里走出来的。当时有很多人并不乐意,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我记忆尤深——他喊我叔,并非有什么血缘关系,而仅仅是因为他尊敬我。

那时我记得,他铁心追随我的时候,他的孩子还不过一岁多一点儿。但家里穷,是我们村的困难户之一,如果一直这样穷下去的话,那么他这孩子以后肯定念不了书,或者只不过小学辍学而已。我这样讲,你有可能会说:‘怎么会,咱们国家不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好多年了么’。但我要告诉你,那是你没见过贫穷,贫穷不止会让生活观念转变,而且还能让国家的制度都不再有效力。我还记得咱俩第一次谈话的时候,你说你来自农村,家里穷,但你所谓的穷,只不过是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而已,可我口中讲的穷,是食不果腹。我刚才提到的那家就是如此,这个年轻的恰似你一般大的男生不仅要去考虑现在父母妻儿的养活,还得考虑以后的事儿。儿子要上学吗?总得去上,国家免费教育,又不收钱。

但不收钱是不收钱,等到这孩子长到十二三岁,有了基本的劳动能力,他的父母还让他再上吗?想想看,十几岁的年龄,不过初一二,往上瞧,还有高中,有大学,这一下堆了七八年,哪里有钱往上供?下学吧!跟老爹一起干活,或者提点儿鲜货来卖,这样的话咱们至少还能攒点儿钱对不?所以那个时候,这位做父亲并不久的年轻男人,所有的情绪并非为人父的喜悦,而是愁苦。他知道儿子生下来了,但自己并未有什么能力去给他个好人生,因此在那个时候心怀愧疚。而我恰恰是在他愧疚最深的时候出现的。”

 “说来惭愧,”

老来似乎满心郁闷,仰脸灌下一瓶酒,继续说:

“那时候我的动机可并不怎么纯。他家穷我们全村人都知道,后来结婚,他又有了个同样穷的老丈人需要养活,因此生活压力更大。我们村其他人大多数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去同情他们家,就连我也是,想看看这年轻人有什么力量能够打破贫穷。或者说,在贫穷的压榨下会变成怎样一个样子。真正有同情心的,大抵是那些有钱人——虽然我像讨厌我们老板一样讨厌有钱人,但不得不说,或许真是如我所说。我们村子在山上,交通不便,几十年来发展缓慢,因此村里人都穷,当这个时候一个比我们更穷的人出现了,我们首先生出的并非是什么同情心,而且,即便真有那副心,所能帮助他的不过寥寥,穷人帮扶穷人,大抵还是改变不了穷这一状态,这就是穷人的悲哀。”

 大抵是老来越说越郁闷,因此情绪也更加悲凉起来。我跟张远坐在那儿,看着老来一口一口灌着啤酒,泡沫涌到了衣领。

 “那时我刚了解到外面的企业不久,被他们的条件和待遇惊呆,没有一日不想着要离开这破落村庄,即便不为自己,也得是为了家庭和儿女。我的儿女跟我受苦呀,我最年富力强的十年让我逍遥掉了,因此家里没有任何积蓄,我呀,是什么都没有留给我的孩子。等我明白的时候,那十年却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我想着得抓住这机会,并尽自己最大的力气。但那时候我也心存犹疑,一方面是撇下我的妻儿父母,另一方面,走出村庄之后我就没有任何熟识的人。第一个结倒很容易解开,毕竟我出去打工,也是为了他们。但第二个我就得好好思谋下来,我平生没走出这村庄,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我们平原市,再往外,可就敢想不敢想了,真不敢想跨过半个中国是什么样的场景,而且又怕自己傻笨,被人算计欺负。

那天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是在思谋这个问题,这问题就像一个疙瘩一样拴在我的心头,让我难以入眠。我的妻听见了动静,把灯开下,问我:怎么了?要我以前,肯定不把我忧心的原因告诉她,总是一个人藏在心底,而且这次,我思谋的是我出远门的事儿,这一去又得好长时间,我怕我的妻儿挂眷。教他们早知道了,肯定又是忧心,摆出那副表情来,真让人受不了,一时心软,怕就再难离开。然而那个时候却全然顾不得了,我得说出来,我想,不然的话,这事儿就闷在憋在我心里,教我难受,并且浑身不自在。我把我的苦恼和忧虑一并讲给了我的妻,不指望她能帮我拿主意,只是想着能把这话说出来,心里也好舒坦。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我的妻一番话,却帮我把动摇犹疑的念头夯实起来,一锤一个钉,把这念头牢牢固定住。当时我跟她说完之后,她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让我别太操心,随即睡去。然而第二天晚上,失眠的便成了两个人,我的妻躺在我身边跟我讲话。她支持我的想法,说我要是远走,自己就一个人操持,照顾孩子。家里的事无须多问,毕竟这是女人的活儿,身为丈夫身为父亲,在外面闯荡养家即可,办张银行卡,每月的生活费朝这卡里打。并说:这些倒是次要,重要的是你的安全,自己一个人在外总归是不放心,你要想去,就招呼咱村里的几位跟你一块,大家同血同根,遇事有个商量。

 “我当时所缺乏的,大抵是闯荡外面的勇气,怎么说呢,我的妻子这样支持我,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她没有怨怼,也没有哭,更无分别时的惺惺作态——这词儿用的合适不合适?就做了一个持家妻子母亲应当做的事儿,支持男人的动作,并且挑起了家里的担子。真是的,我说,我这辈子钦佩的人不下少数,但是钦佩的女人唯我娘跟我妻而已。我感念她的一席话,让我坚定了信念,并自那一夜开始,到我离家远走,我们一直秉谈至天亮。

 “即是从那一时候开始,我在村里笼络些年轻人跟我出去打工,一时间聚起了不少。毕竟,这薪资、待遇、条件、福利什么的,都是一块块诱人的肉,谁都想把它们咬在自己嘴里。有些年轻人甚至自作主张,没有跟家里人商量,就擅自打着包来我这儿报名了。

就这样,不久之后,大约全村人都知道老来要出去闯事业,并且带着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谋求发展,都对我另眼相看,尤其是长辈们。

他们中,大抵跟我的老父亲一样,穷极一生也没能走出这小小原坡,而活得如此乏味。因此大抵是认定,村里人走的远了,那肯定就是出息,因为闯出去,这大概是他们年轻时候的愿望之一。年轻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无从实现的,到了年老,看到别人去实践,当年的愿望就都化作羡慕之情了。

他们中有一些老人,甚至怂恿自己的三十多岁的儿子来加入我这团队,说什么挣不到钱不要紧,人活一世,总得走出这一小小原坡,不然,老来那股后悔劲儿凄凉劲儿就全都涌上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小人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