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一年多前才由山大王、饥民和多年饿饭的明军组建起来的义军,能吃饱饭,还能经常喝酒吃肉,更有军饷,比参加义军以前可是好上天了!
因而,谁都舍不得这一碗饭,谁都生怕丢掉这个饭碗,自然就是谁都非常自觉地遵守义军的规矩。
可以说,当前义军的凝聚力,那可是空前的强大!
至于张献忠,休息这些天中,除了处理一些事务外,内心想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直接控制的军队,如何才能尽可能的多!
通过这几场战役,足以证明自己的武功,在当今几乎没有敌手!
而麾下也是高手如云,要是能有个十万八万军队,那就能挨个儿去消灭官军,打天下,哪天推翻他狗皇帝,咱也来坐一坐龙椅!
不过,两位王将军可谓是从一个旗尉的小角色把自己提上了大营主将的位置,这是有如父母一般的再造之恩!
可不能因为自己心里有想法,就辜负了他们两位!
另外,从盐池、定边和红柳沟三处的明军看,红柳沟整整一个千户所,竟然都愿意为甘凌战死,这说明什么?
咱张献忠,要想成就大业,也要学着点儿甘凌,不到时候不要张扬,要对所有属下尽可能好一些!
在全军中,也要和各大营搞好关系!
自己才二十四岁,在比自己年龄大的将领面前,不管立多大功,都不可稍露盛气!
功劳再大,也要把尾巴夹紧点儿,只要大家都觉得咱小张人不错,相信日后总有好机会的!
……
平定定边后,连同处理收缴的财物钱粮和给饥民分发钱粮,以及扩编军队,义军在定边滞留了整整九天。
到第十天早饭后,各义军大营,按照王嘉胤和王自用的布署,分别出发开拔了。
义军一走,定边城也和盐池一样,百姓有了义军发放的不错的周济,之后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官府,没有官军!
也没有了为富不仁的富家大户,还没有土匪山寨,百姓过得甚是安宁。
加上旱灾稍有缓解,虽然风雨仍未调匀,但地里不至于连草都不长,还能多少有点儿收获了。
没有了官府,老百姓反而倒过上了一段安身日子。
……
张献忠的第八营,这一次南下的任务是,直击消灭吴起、保安、安塞三地的官府和戍军。
其他各路,基本上没有官府官军,主要是土匪山寨和富家大户,就由其他八个营分别南下扫荡,大有过一遍梳子的格局!
王嘉胤和王自用的中军大营,包括中军防御大队和中军匠灶桩等人马和辎重,则随第七营沿洛河顺流而下。
从定边出发,到第四天午后,张献忠的第八营,前锋已经抵达了吴起城北二十里远的地方了。
前锋是王定国的大队。
王定国获探子报说再走二十里就抵达吴起城了,于是就下令:“暂停前进,原地休息,加强警戒!”
立即就派信使去后面报告张献忠。
张献忠一路走着,在头脑中早就对吴起城围剿过好几回了。
这时听了信使来报,说道:“你且回去报告你们王将军,叫他把队伍推进到离吴起城八里外扎营,严密封锁消息,做好明天卯时攻城的准备!”
王定国的信使走后,张献忠派出多路信使,给各大队主将传达命令——
各自按命令规定的扎营地点,到达吴起城外八里处扎营,严密封锁消息,做好明天卯时攻城的准备。
布署完各大队的扎营围城任务后,张献忠带着王尚礼营,到吴起城的东门外八里处扎营。
这一下午和晚上,凡是进吴起城的,和出吴起城的,全都被扣押下来,要他们待明日攻下城池后,才能放他们。
当然,人虽被扣押了,饭还是要管的,晚上也不会让被扣押的人冷着。
再来说说这个吴起城——
这在当时,是延安府下属的一个县衙所在。
品级虽然不高,但在陕北地区,府衙就算老大了,县衙也就显得不小了。
所以除了县衙一班官府的官员外,还有衙役、捕快,另有一个千户所的戍军,算得上是一个陕北重镇了。
吴起县的县太爷叫秦雨轩,年已花甲,是个练家子,武功不怎么样,会一手猴拳,能打倒五七个身强力壮的普通人,在百姓看来,也算是厉害角色了。
但他还练有一手飞檐走壁的轻功。
身为县太爷,他有三房妻妾,却多年以来经常穿上夜行衣,蒙上面,外出采花,竟然没人发现过他!
所以,一直以来,这秦雨轩秦大老爷,总是脸瘦面白,眼圈青黑,印堂发暗,胡须稀疏。
再加上他目光阴沉,要是晚上出去扮鬼吓人,都可以不用化妆了!
秦大老爷面相阴沉,行事也阴沉,还心狠手辣。
所以县衙大牢里,虽时都人满为患,单是花钱赎人这一笔收入,每年也不少于十万两雪花银!
他当县官数十年,单就这一笔血泪钱,就不知吞下了多少银子!
当然,也就会有多少冤死鬼了,有多少善良百姓被害得家破人亡了!
这还不算呢——
闹天灾之初,以及往年也偶尔闹灾,那时朝廷还拿得出来,总有或多或少的赈灾银,但每每赈灾,能用到灾民身上三成,就很不错了!
这都还不算呢,吴起县以东的三不管山区,有两股土匪,多年来把一方百姓祸还得苦不堪言。
秦大老爷自然是每年都要例行剿匪的。
可他却从来没剿杀过一个土匪,最多土匪为了配合他,给他个面子,他剿了匪以后,能有一个多月,四近百姓能过上不被打抢的安身日子。
难道,这里面没有官匪一家的勾当?
哎呀,这都还不算呢——
秦大老爷不仅住着县衙大院,还在城里盖了占地十亩的巨大“秦府”!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小的女儿都三十几岁了,个个都是敛财的好手!
老大经营着乡下的八百亩土地,当然是收租了,闹灾荒这些年,因交不上租子死在秦大少爷鞭子下的佃户,就有五人呢!
老二则在城里经营了一家不小的赌场。
女儿就在城里开了一家“悦香楼”,专赚富家公子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