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欢被赞美。美国的社会活动家曾推出了一条原则:“给人 一个好名声 ”。如果你能以诚挚的敬意和真心实意的赞扬满足他人,那么他人可能会变得更愉快、更通情达理、更乐于协力合作。
物极必反,要把控好赞美的尺度
世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凡事能够把分寸拿捏得好,就是一种智慧。在夸赞别人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分寸拿捏不同,后果也不同的现象。如果赞美得当,那就是一种美德,但是不得当的赞美成为阿谀,难免遭人轻视。把握赞美的分寸十分重要。
赞美能赢得友谊。赞美如花香,芬芳而怡人,能以赞美之言予人者,必得人缘,所以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赞美。尤其当一个人灰心 的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能令他绝处逢生;当别人失望的时候,一句赞 美的话,能使他重见光明。要想获得友谊,诚心地赞美别人,必定能如愿。
阿谀会遭人轻视。做人要“ 日行一善” ,其实日行一善并不难,赞美 别人也是一善。但赞美不同于阿谀,阿谀是一种虚伪的奉承,所谓“好 阿谀则是非之心起” ,所以做人宁容谏诤之友,勿交阿谀之人,被人批 评不可怕,受人阿谀才可畏。有的人赞美不当,成了逢迎拍马、阿谀奉承,受人轻视,因此做人不要阿谀谄媚,也要避免不当的赞美。
赞美和阿谀最大的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赞美一般是符合客观实际 情况的,而阿谀往往是夸大其词。在日常交际中,要多一些真心诚意的赞美,少一些阿谀,这样最终会给你带来好名声。
正确赞美不掺假
被人赞美是令人喜悦的事情。正确的赞美,能使人感到人际间的理 解,领略到人世间的温暖,并产生赞美者与被赞美者之间的良好心灵交流。
但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能产生心灵上的良好交流。虚情假意的赞美、言过其实的赞美、迫不得已的赞美和明褒暗贬的赞美,不但不能使 被赞美者获得真心的愉悦,还会造成人际相处的障碍。良好的赞美一般都具有下列特点:
1 .诚心诚意
我们之所以赞美别人,是因为我们觉得别人有值得赞美的地方,而 赞美本身也是自己对别人钦佩和羡慕的表示。尽管赞美本身具有改善人 际关系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只是赞美的副产品,而不是目的本身。如果 把它当作是唯一 目的,就可能产生虚假的赞美。比如别人穿了一件新衣 服,你觉得很美,就应该称赞这件衣服漂亮,这种赞美是诚心诚意的。 如果你并不认为这件衣服漂亮,为了讨好对方,故意说它美不可言,这就是虚伪客套了。至于逢迎献媚式的赞美,那就更不应该了。
2 .恰如其分
假如你有个朋友取得了某项成就,你说:“真不容易。”他听了会感到高兴,因为你肯定他做出别人没有做出的贡献。倘若你说这是一
项“划时代的伟大贡献”“揭开了某某领域的新篇章”“是一座里程碑” ,那 就会使被赞扬的人感到不舒服,甚至还会引起误解,认为你是借此来讽 刺他。实际上,你也许丝毫没有冷嘲热讽的意思。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就是因为你的赞美不够恰如其分。
3 .“ 明暗” 并举
所谓“ 明” ,是指当面赞美;所谓“ 暗” ,是指背后赞美。当面赞美是 需要的,但背后赞美更不能少。因为不为人知的赞美,往往是出于真心且不含任何条件的。当它传到被赞美者耳中时,对方所获得的心理好感,比当面赞美无疑多得多。只有当面赞美,没有背后赞美,这样的赞 美动机恐怕有些不纯。如果当面赞美别人,背后又说别人坏话,这就属于人品有问题了。
4 .“大小” 并重
所谓“大”是指突出的优点和长处;所谓“ 小”是指微不足道的优点和 长处。赞美前者的必要性比较容易理解,对小优点、小长处进行赞美, 有些人就认为没有必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经常做出 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人生乐章中,蕴含最多的,往往是平缓柔和的音 符。所以,我们不应对平凡小事视若无睹。只要是好事,尽管它微不足 道,你也应当赞美几句。在愉悦的心理满足中,被赞美者的行为也就得 到了强化,对你的好感也会增加。当然,这里赞美的程度应当适度,小题大做也会使人觉得有失真诚。
5 .不含揶揄
在某公司办公室里,平时总是甲职员来得最早,扫地、擦桌子和打开水。有一天乙职员来得比甲早,主动做了甲做的事。甲来了就说:“你今天来得真早,难得难得!”这句话的毛病在于,前一句话似乎 在赞美别人,后一句话却又似乎在揶揄别人。如果两人关系不是太密 切,这样的赞美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了。如果换句话说:“你今天来得 真早,吃饭了吗?”这就既赞美了别人,又含有关心之意,使人听了感到很舒服。
称赞他人的时候,请不要提及会让赞赏打折扣的旁枝末节。请紧紧围绕赞赏这一主旨,主要谈论对方的成绩。
不要多此一举地指出,可能是某些外界因素让这一成功轻而易举。
比如,“这的确是令人可喜可贺的成绩,不过各方面的条件都这么有利,怎么也能取得好成绩… …”
还要小心另外一种错误的观念,即以为打了折扣的赞赏会更真实可信,更有分量。
不要自作聪明地指点同伴,怎样做会更好,哪怕是生活小事。比如:“您做的菜味道真好,哪一样都不错,就是汤里的盐多了一点… …”这种打折扣式赞美不仅破坏了赞扬的效果,还有可能成为引起激烈争论的导火索。
有时你必须对某项工作做一次全面的总结和评论,这样一来,赞赏和批评就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你也没有必要把优秀成绩打折,请把总结中的批评当作与赞赏相对立的独立部分。
别让对方的谦虚削弱了赞赏的作用。有些人很少受到表扬,所以听 到别人称赞他时会不知所措;还有些人在收到称赞的时候想要表明,取 得优秀的成绩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这两种人面对赞赏的反应几乎一模一样:“这不算什么特别的事,这是应该的,是我的分内事。”
听到对方这种回答的时候,你不要一声不响,此时的沉默表示你同意他的话,就好像对他说:“是啊,你说得对,我为什么要表扬你呢,我收回刚才的话。”
你应该再次称赞他,强调你认为这是值得赞赏的事,请你重复一次对他哪些方面的成绩特别看重,以及你为什么认为他表现出众。
赞美的学问
赞美他人也需讲究方法,若在赞美别人时,不掌握一定的技巧,不审时度势,即便是真诚的赞美,也不会达到预想的结局。
赞美的方法很多,现在就常用的几种方法分述一下。
1 .直言夸奖法
夸奖是赞美的同义词。直言表白自己对他人的羡慕,这是平常用得 最多的方法。老朋友见面说:“ 啊!你今天精神真好啊!”年轻的妻子边帮丈夫整理领带边说:“你今天看上去气色好多了。”一句平常的体贴话,一句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会让人一天精神愉悦,信心倍增。
2 .反向赞美法
指责与挑剔,每个人都难以接受。把指责变成赞美,看来是难以想象的,能真正做到更是不易,但企业家洛克菲勒做到了。
洛克菲勒是位很具吸引力的企业家,使许多有才能的人团结在他周围。一次,公司职员艾德华 · 贝佛处置工作失当,在南非做错一宗买卖,损失了100万美元。洛克菲勒知道后没有指责贝佛,事情已经发生 了,指责又有何用?他于是找了些可以称赞的事,恭贺贝佛幸而保全了 他所投金额的60% 。贝佛感激万分,从此更努力地为公司效力。
3 .意外赞美法
出乎意料的赞美,会令人惊喜。因为赞美的内容出乎对方意料,会 大大引起对方的好感。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了一个他曾经历过的故事。
一天,他去邮局寄挂号信,办事员服务态度很差,特别不耐烦。当卡耐基把信件递给他称重时,说:“真希望我也有你这样美丽的头发。” 闻听此言,办事员惊讶地看了看卡耐基,接着,脸上露出微笑,态度变得热情多了。
4 .肯定赞美法
人人都有渴望赞美的心理需求,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上更是如此,例 如,在报上发表了文章,成功地完成了论文,苦心钻研多年的项目通过 了鉴定等,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时,不失时机给予真诚的赞美会使被赞美者高兴万分。
5 . 目标赞美法
在赞美别人时,为他树立一个目标,往往能让他坚定信念,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足球教练文斯 ·伦巴迪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训练队伍时,他发现一个叫杰里 · 克雷默的小伙子思维敏捷、球路较多。他非常 看好这个小伙子。一天,他轻轻地拍拍杰里 · 克雷默的肩膀说:“有一 天,你会成为国家足球队的最佳后卫。”克雷默后来真的成了国家足球 队主力队员。他后来回忆说:“伦巴迪鼓励我的那句话对我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理解欣赏,嫉妒抨击不可取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胜人一筹,然而,实际上这 永远只能是一个梦想。一些心理素质不高的人,每当面对别人的优点与成绩时,往往禁不住妒火中烧,很难坦然地面对与欣赏。在这些人眼
里,办事能力强变成了爱出风头,你好心好意去帮他,他私下里还担心 你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于是,这些人对待他人优点与成绩的态度也是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再恶劣点儿,实行打击、报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成绩,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与赞美。有些优点和长处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某人长得漂亮,智商很高,等。因此,对于别人优点与长处的肯定不仅不会贬低自己,而且可以使旁人从中认识到你所具备的优良素质,从而获得他人的称赞。
面对他人的成绩,我们首先应该懂得,成绩是他人的勤劳加汗水所赢得的,我们应该坦然地欣赏他人的劳动成果,并予以肯定。与此同时,检讨自己,虚心请教,学习他人的勤奋向上的精神。主动请教别人 向你传授学习工作的要领,不仅是对他人成绩的一种高度的赞扬,而且 也可以督促自己继续前进。既有利于你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你处世水平的提高。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要坦然地欣赏别人的优点和成绩,还需要相当的自信和勇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情形,而赞美之词却 怎么也说不出口,主要是因为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不如对方,于是心 理失衡,没有勇气为对方喝彩。要么觉得“不好意思” ;要么认为自己与 之相比,结果昭然自明,不用多此一举;要么觉得自己人微言轻,赞美了也不会引起重视,还害怕会引起非议,被人误解为是溜须拍马。结果,不仅失去了一次坦然欣赏别人优点与长处的机会,也失掉了一次抛弃自卑与胆怯心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