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与人际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能够与对方好好说 话能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又使沟通更顺畅。相反, 人际关系不好,会使沟通难以开展,而不恰当的沟通又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坏。
设法保住他人的面子
别人也许真的错了,但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他们虽然明 知错了,也希望得到足够的尊重。所以别去指责他们,因为那是愚蠢的做法,要尝试着去理解他们。
一个人犯错,通常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是在犯错,而是因为他想犯错。宣传教育对于想犯错的人基本无效。防止犯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 是让人不敢犯错,一种是让人不想犯错。前者是强制手段,见效快而难 服人心;后者是沟通艺术,见效较慢而作用力持久。要想让一个人对自 己的行为真正负责,需要依赖于他的自尊和良知的觉醒。那么,首先要设法让他保住面子,以免他自暴自弃。
有一种人,脾气粗野狂暴,不管什么事都能搞得像滔天大罪那样不可饶恕。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狂怒,而是源于他们自己的禀性。他们谴责每一个人,要么为这个人做过的某件事,要么为他将做的 某件事。这暴露出一种比残忍还要可恶的性情,这种性情才真是糟糕透 顶。他们是如此夸张地非难别人,以至于他们能把别人原本是芝麻大小 的一个问题渲染得像西瓜那样大,并借此将其全盘否定。盛怒之下,他们还会把一切都推到极端。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别人丢了面子,而他们得到了怨恨。
有智慧的人绝不会如此处理问题,他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把事情导向好的方面。
一天中午,一位管理者到工厂进行例行检查时,看到一些员工在挂着“禁止吸烟” 的标牌下面吸烟。没有比明知故犯更可恶的事情了,这是多数人的看法。这位管理者却没有像多数人那样直接暴跳如雷。他走到 这些工人的身边,递给每个人一支烟,说:“ 小伙子们,如果你们能在外面抽烟,我就真要感谢你们了。”
工人自然知道自己违反了厂里的规定,但管理者不仅没有指责他们,反倒给每人一支烟。他们的自尊得到了维护,当然要表现得像个有素质的人。所以,公然在厂内吸烟的人再也没有了。
当一个人犯了错时,通常能找到上百个理由为自己辩护,其中一个 最常用的理由是:“换了是你,不见得比我做得更好。” 当一个人心里有 了这种想法,你说得再多,他也不会心悦诚服。这时候,最有效的说服是言传身教,把你要求他做好的事做给他看。
日本企业家、三洋公司的创始人井植薰,喜欢遵守规则又敬业的员 工。而他本人也绝对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勤奋敬业,绝不因为 自己是管理者而打半分折扣。比如,他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达公司,堪 比闹钟还准,而且几十年如一 日,若非出差,绝无误差。他本人如此律己,所以他的公司里几乎没有不勤奋敬业且不遵守规章的员工。
比尔 · 盖茨欣赏聪明而干劲十足的员工,但他没有每天安逸地躺在床上,逼员工加班加点干活。在创业的最初十几年,他和普通员工一样,每天工作16个小时,累了就往地板上一躺,睡上一觉,睡醒了爬起来接着干。
一个人能做到他提倡的事,比他唠唠叨叨说一万遍更有说服力。
有的人并无意伤害他人的面子,只是说话时表达不当,却造成了实际伤害的后果。
比如,有些管理者提倡“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找差距” 的这种批评方式, 目的就是为了照顾员工的面子,效果却不见得好。
比如,管理者对一个业绩不佳的员工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但是如果你能在工作方法上注意一点,业绩肯定会提高。”
员工开始会觉得受到了鼓励,直到他听到“但是”两个字,他很可能 因此而对最初的表扬产生怀疑,对他来说,这个表扬也许只是后面批评的引子而已,管理者可信性遭到质疑。
如果管理者这样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很满意,而且你的进步也 很明显,说明你在这方面有潜质。如果在工作方法上做一些改进,我相信你的进步会更快。”
这样,员工便不会感到批评的暗示,受到鼓励的同时,并尽力做得像管理者期待的那样好。
有的人把自己的面子看得贵如黄金,却把别人的面子看得贱如纸。 他们为了自显高明,无视他人尊严,甚至将对方逼到非反抗不可的地步。其结果,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维护住双方的面子,一切争端都有回旋的余 地;一旦撕破脸皮,就极可能转入火星四溅,双方都无力控制的局面。
为了自己的面子,不给别人留余地,绝对是在做蠢事。
此外,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价值观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 为了保住他人的面子,最好是给他们一个“ 台阶” 下。这对于维持双方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让对方愿意听我们说话有些人说话,虽然在内容上不占优势,但他们的说话方式却会给人 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毕竟说话者有其本性,每次对话会因为说话技巧 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反应。那么,让对方愿意听我们说话并把他们步步引入对话的绝佳境地有什么技巧呢?
1 .风格明快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不喜欢晦暗的事物,即使草木也需要阳光才能 生长。同样,给人阴沉感的谈话,会让人有疑虑感、厌恶感及压迫感。反之,说话简洁明快,则容易让人接受。
2 .声音独特
有的人说话的声音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们的嗓音很动人。 他们非常注意说话的声音,而选择说话的声音,完全依靠他们的天赋、 个性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变化。如果条件允许,你可自我充当对象,把 自己说的话录下来再仔细地听,你会吃惊地发现, 自己说话时,竟有很多毛病。这样经常检查,你说话时,发音的技巧就会不断提高。
3 .语气肯定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也很容易因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就感到自尊心 受损。如果在谈话中我们稍不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对方会立即反射性 地表现出拒绝的态度。所以要对方听你说话,首先得先倾听对方要表达 些什么。所谓“说话语气肯定” 并不是指肯定对方说话的内容,而是指留心对方容易受伤害的感受。
4 .语调自然
自然的声音总是悦耳的,在交谈中我们要注意,交谈不是演话剧,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语调,都要自然流畅,故意做作的声音只能事与愿违。当你交谈的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时,要采用一些技巧:当 前一个人声音很大时,你开始说话时就要压低声音,做到低、小、稳;当前一个人音量较小时,你就要略提高嗓门,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5 .习惯用法
在当今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对于语言拥有自己的运用标准,一旦不 符合标准,就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其中包括语气与措辞。在人际关系 中,确实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或对方是谁而分别使用适当的语言。如果 不分亲疏远近,全部以和同事谈话时的措辞来谈,那么对方将不会老老实实地听我们说话。
“太好了”“好棒哟”“真可怕”这些都是一般女孩子说话时,常会冒出 来的感叹词。当然,这也是一种感情洋溢的表现。一句话若没有抑扬顿 挫,则流于平淡,引不起对方的兴趣,若能添一些感叹词,则能融洽彼 此之间的谈话气氛,但要适可而止;过多的感叹词,亦会抹杀言辞的重要性,使对方不能分辨你的意思。
6 .思路清晰
当之前的谈话争论不休,而且没有头绪时,我们站出来讲话,就要力求语句简短,声音果断,有条理。
在大众场合发言时,要想清楚自己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再者最好不要夹在中间,要么赶在前面,要么最后再讲,这样才能使人印象深刻。
找到大家的共同话题
当一个人试图与对方交谈时,他最先需要选择的就是谈话的主题。 通俗地讲,就是你要与对方谈什么,从什么开始交谈。如果你常常觉得 与人谈话很吃力,恐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对应该讲什么话这个问题有很深的误解。
人们对交谈有一个最普遍的误解:以为只有那些最不平凡的事件才 是值得谈的。这样的结果使他们彼此间的交谈索然无味。他们在搜肠刮 肚地寻找重大事件的同时,却忽略了谈话本身所应具有的意义。你是否 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见到熟人的时候,你在脑子里苦苦地搜索,想找 一些怪诞的奇闻和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令人神往的经历,以及令人兴奋刺激的事情。
自然,这一类事情是一般人最感兴趣的了。能够在谈话的时候,说出这样动听的故事,无论对听的人,还是对讲的人,都是一种满足。
但是,这一类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毕竟不多。有些轰动的社会新 闻,是用不着你来说别人就已经听说过的。即使是你亲身经历过的比较 特殊的事情,也不必到处一讲再讲。此外,你在某一个场合所讲的很受 欢迎的故事,在另外一些人面前就不一定受欢迎。因此,你若认为只有那些最不平凡的事情才值得谈,那你就会经常觉得无话可说了。
其实,人们除了爱听一些奇闻异事以外,也很愿意和朋友们说一些 有关日常生活的普通话题。比如,小孩子长大了,要进哪一所学校比较好;花木被虫子咬了应该买哪一种杀虫剂;这个周末有什么好电影看,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谈话题材,也都能使谈话双方感到有兴趣。总之,当你选择谈话的主题时,先要了解对方是否对此感兴趣,对方所具 备的知识和经验是否能够把这次谈话进行到底。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你就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谈话者。
不要为了说而说在说任何话之前,我们都要在脑海中替别人想一想。这样,说出的话才不会引起矛盾和误会,也大体上不会犯错误。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犯的错误通常来自只从自己的角度 思考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就得学会换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调 整行为的方式。换位思考就是完全转换到对方的角度思考,从而更理解 他人、宽容他人;就是要求在观察处理问题,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中,把 自己摆放在对方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再认识、再把握,以便得到更准确的判断,说出话也才能真正说到别人的心窝里。
即使是最没本事的人,在责备别人时通常也能大发议论;即使是最 聪明的人,在对待自己缺陷时也会含糊其辞。我们只要经常用指责别人 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去对待别人,怎么可能没有大进步呢?
儿时常做一种游戏:两腿叉开,头向下从两腿之间往后看过去。本 来习以为常的乡间景色便有了新意。成年后,多了些社会生活经验,又 读了些书,知道那种看似简单的游戏实际上蕴藏着并不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
仔细想来,生活中诸多不快、诸多矛盾的引发,未必都有多么复杂、多么严重的理由,如果能够互相了解、互相理解,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而换位思考就是达到互相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