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的力量是巨大的,好好说话的智慧是无穷的。说话的背后,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才学。在沟通过程中,口才好总会受人欢迎、受人尊敬。可以这样说,沟通,就是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有效沟通很重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国家有 不同的文化。也正是由于这如此多的“不同” ,矛盾和误会才不可避免地 会产生。有效沟通能满足人们彼此交流的需要;有效沟通能让人们达成 共识,更多地合作;有效沟通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把握所做事 情的变化。聪明者总是用语言来化解隔阂、解决问题;愚蠢者总是挥舞 着拳头,使矛盾激化。征服一个人,乃至于征服一群人,用的往往不是刀剑,而是好好说话。
老孙要去找总经理理论:“我们虽然只是基层工人,但我们也是人,怎么能动不动就加班?连个加班费都没有!年终奖金也没有几个 钱。”老孙出发之前,义愤填膺地对同事说:“我要好好质问质问那个自以为是的总经理。”
“我姓孙,和总经理约好的。”老孙对总经理秘书说。
“ 嗯嗯,我知道的,总经理一直在等您,不过不巧,有位客户临时 有急事找总经理,麻烦您稍等一下,”秘书客气地把老孙带到会客室,请他坐下,又堆上一脸笑,“您是喝咖啡还是喝茶?
“我什么都不喝。”老孙小心翼翼地坐在大沙发上。
“ 总经理特别交代,如果您喝茶,一定要泡上好的龙井。”
“那就茶吧!
不一会儿,秘书小姐端来了连着茶托盘的盖碗茶,又送上一碟小点
心:“您慢用,总经理马上过来。”
“我是老孙,你没有弄错吧?
“ 当然没有弄错,您是公司的元老,总经理常常说你们最辛苦了,一般同事加班到8点,你们得忙到9点,他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正说着,总经理已经大跨步地走了过来,忙上前主动跟老孙握手:“ 听说您有急事?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其实,也… … 也… …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几位工友叫我来看看总经理您… …”
不知道为什么,老孙那一肚子不吐不快的怨气,一下子全不见了,临走还对总经理连声道:“您辛苦,您辛苦,打扰了!
通过秘书小姐的提前沟通,在总经理还没有出面的时候,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实际上,在每个组织当中,都不免会出现争执,只要我们能善用沟 通,彼此敞开心扉,即使对峙双方实力悬殊,通过好好说话一样能解决问题。
1942年,美英两国决定不开辟第二战场,转而开辟北非战场,即“火炬行动” 。为了表示诚意,丘吉尔亲自到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
斯大林严厉地质问道:“据我所知,你们不想用大量的兵力来开辟第二战场,甚至也不愿意用6个师登陆了。”
“ 的确如此,斯大林阁下,”丘吉尔诚恳地说,“ 实际上,我们有足 够的兵力登陆,但是我们觉得现在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还不是时候,因
为这有可能破坏我们明年的整个作战计划。战争是残酷的,不是儿戏我们不能轻易做出某一决策。”斯大林的脸色更难看了,厉声说:“对不起,阁下,您的战争观与我的不同。在我看来,战争就是冒险,没有这种冒险的精神,何谈胜利?我真是不明白,你们为什么那么害怕德军呢?”气氛紧张起来。丘 吉尔看到斯大林的态度如此坚决,为了打破令人窒息的气氛,只好转变话题,谈起对德国轰炸的问题。经过这番谈话后,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斯大林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笑意。
丘吉尔认为现在是说出英美两国商定的“火炬行动” 的时候了,于是 说:“那么,尊敬的阁下,现在来谈谈法国登陆的事情吧,我是专门为 这而来的。实际上,我认为法国并非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和美国人制订了另外一个计划。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授权我把这个计划秘密地告诉您。”
斯大林看到丘吉尔一副神秘的表情,不禁对这个“火炬行动”产生了 兴趣。丘吉尔简单地介绍了“火炬行动” 的内容,斯大林还谈了他对这个计划的理解和意见,丘吉尔表示赞同。
此时,虽然斯大林对英美推迟在法国登陆的事情不悦,但是气氛已 明显缓和了。丘吉尔继续说:“我们还打算把英美联合空军调到苏联军 队南翼,以支援苏军。”这次,斯大林的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至此,会谈已是云开雾散。
紧接着,丘吉尔顺水推舟,说道:“现在我们三国已经建立联盟,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就这样,斯大林最 终接受了“火炬行动” 。丘吉尔见斯大林心情不错,随即说道:“尊敬的
阁下,您已经原谅了我吗?”斯大林哈哈一笑,说:“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情应该归于上帝。”
“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在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外交领域, 口才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外交谈判以及化解经济、军事、贸易等重要 冲突的外交斡旋中。对此,古今中外的远见卓识者和成功的政治家历来 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无不把高超的外交谈判和斡旋能力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首要手段。
这是一个沟通大行其道的时代,世界的主流是崇尚文明与发展,当强国企图吞并弱国,战争迫在眉睫的时候;当自己国家的尊严受到伤
害,被人无礼践踏的时候;当国与国之间发生利益纠纷,矛盾即将激化的时候… …不是用拳头解决问题,而是用舌头来化解危机。
言由心生,说话时要用点儿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因为参战而必须动员大批青年服兵役, 但多数美国青年过惯了舒适的生活,担心自己的生命会骤然消失,于是 纷纷抵制美国五角大楼发出的征召令。其中,俄亥俄州的地方行政长官已经是因此第五次被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训斥得灰头土脸。
他表示,他已经说得口干舌燥,却仍然无法说服那些懦弱且意见纷 杂的青年。正当他焦头烂额时,有人向他介绍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
这位心理学家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信心十足地来到募兵现场。当 他面对台下东张西望的青年们时,先沉默了五分钟,然后用浑厚的男中音开始进行演讲:
“亲爱的孩子们,我和你们一样,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
青年们见他颇有学者风度,说话又如此平易近人,便安静下来,开始聆听。
“首先我想说的是,热爱生命是无罪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 次生命。凭良心说,我同样反对战争、恐惧死亡,如果要求我到前线去,我也会和大家一样想逃避这项命令。
“但是,我也存在另外一种侥幸心理:假如我服兵役,可能只有一 半的概率会上前线作战,因为也有可能会留在后方;即使上了前线,我 作战的可能性同样也只有一半,因为说不定我会成为某长官的左右手而 留在安全地区。万一我不幸必须扛起枪,受伤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 即使不幸挂彩,如果只是轻伤也不致于受到死神的召唤,因此,我实在 没有担忧的理由。如果是重伤,在医生的帮助下也有可能逃离地狱的鬼 门关。就算真的运气不好,如果我不幸为国捐躯,亲人和朋友也将为我 感到骄傲,我的父母不但会得到一枚最高勋章,还能得到一笔数量可观 的抚恤金和保险金;邻居的小孩子们会以我为英雄,把我当成偶像来崇 拜。而我,一位伟大的战士也会进入天堂,来到慈祥的天父身边,说不定还会见到万人敬仰的华盛顿将军。”
听完这段演讲,本来极力抗拒上战场的青年们纷纷表示愿意试一试。
就这样,心理学家的一番话,攻破了青年们的心理防线,使他们成功地被说服。
如果你在与人谈话的过程中,一味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观点,试图 让自己彻底击溃对方而占得上风,那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顽固对抗,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这时,你要先顺应对方的意思,肯定对方的想法,再有意无意地以伪装过的说法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才不会让对方发现你的真实意图。
口才是学识、才干和智慧的重要标志,是想象力、创新力、应变力 及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表现。口才好,会受人欢迎、受人敬佩,而是否懂得如何好好说话,是决定了你人生成败的关键。
社交恐惧吗?用沟通战胜它
我们与人交往时,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你给别人的印象是好是坏,是由你的语言表达方式决定的。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在社会交往中,说话方法是交流沟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时候,谈话的重点会在我们轻松自在的对话中明显地表达出来; 有时候,我们平和的心态,会留给对方深刻的印象;有时候,我们怒气 冲冲地与人讲话,也能获得别人的好感;甚至有时候我们与人说话时漫不经心,却依然能够表达清楚自己要讲的意思。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不同心态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把该强调的重点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当然,在与他人说话的时候,始终保持一份好的心情,肯定能加深 别人对我们的好感;反之,说话时装模作样、 自命不凡、优越感太强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朋友也会离他们越来越远。
说话要做到条理分明,因为关于你的工作能力、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审美追求等许多方面的情况,都是通过你的言谈表现出
来的。一个说话东拉西扯且没有层次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他的能力水平和品位追求有多高。
所以,一个人说话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强调重点,言语没有分寸,他的社交活动肯定劳而无获。
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曾要求参加一次研讨会的75位来宾分别写下自己焦虑不安的原因。
结果,令这些来宾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 当我还没有讲完话的时候,其他的人已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我的陈述被打断。”
“不听别人讲话, 自己一味地说。”
“在讨论会上,他人只想发表意见,而忽视我的言论。”
“说话时有被人轻视的感觉。”
“话讲到一半,忽然被人打断。”
“ 怕讲不明白。”
“ 怕没讲明白。”
“不知对方是否在认真听。”
“ 自己讲话过于片面。”
“话讲到一半便失去了兴趣。”
“对方无故沉默。”
……
那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是否也犯过上述这些毛病,是否也因此而无意地伤害过他人呢?
现在,请你用下面这些题目来检测一下自己说话方面的问题。
1.开始与别人交谈时,会希望别人快点说完吗?
2.和不熟悉的人说话时,会觉得不知道说什么吗?
3.与对方交谈时,你还会想其他事情吗?
4.是否经常有找不到话题的时候?
5.不喜欢别人为你介绍陌生人吗?
6.是否经常会有想不出好措辞的时候?
7.是否常常想打断对方的谈话?
8. 即使和亲朋好友谈话,也会有没有话题可聊的时候吗?
9. 当你讲话时,是否感觉到其他人坐立不安?
10.对方是否常常会打断你的谈话?
11.与人交谈时,争执的情形多吗?
12.你觉得用家常话会很难和别人交谈吗?
13.是否觉得自己不懂得幽默?
14.在会谈的时候,你是否觉得该提早结束比较好?
15.是否常常请求对方尽快说明情况?
16.是否一讲起来就没完没了?
17.常想教导别人吗?
18.是否时刻在维护自己的形象?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你有7个以上的回答是“是” ,那么你就要注意 说话的技巧了。掌握正确的说话方法,能使我们判断出自己的想法是否 合乎情理,同时也能让别人对我们有一个正确的评价,长此以往, 自然能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