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三叔和麦先生向满朝荐说起残酷剥削佃户的情况,其中有个杨辛劳一家的悲惨遭遇令人痛心。卢阳县有个杨家村,村里有个恶霸地主叫黄仁仁,为了标榜自己是仁义之人,名字就用了两个“仁”字。并且在他家里的中堂门口挂上镀金的“积善堂”三个字。黄仁仁通过向钱太守行贿,被钱太守任命为卢阳县典史。黄仁仁凭借县府典史这个官职,更加肆无忌惮地剥削穷人,弄得不少穷人家破人亡。
佃户杨辛劳老伴已去世多年,只剩下闺女希儿,父女俩相依为命,惨淡度日。今天希儿又随着爹下地打禾来了。杨辛劳看着女儿站在齐腰的禾丛里,拼命挥舞镰刀割禾;听着她“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不由一阵心酸:“希儿,半日了,看你累的。”
希儿站了起来抹了把汗,笑着说:“爹,你先歇着,我把这丘田割到头,大婶也该送饭来了。”
希儿正说着话,王大婶送饭来了。他们都是黄家佃户,希儿和大婶的儿子大春早已订了亲,两家人如同一家人。虽是如此,杨辛劳还是忙着向她道谢。
希儿叫了大春来吃饭,快到田边,希儿突然站住不走了。原来给黄家看羊的李大叔来了,正和杨辛劳、王大婶说着给他们完婚的事情。
三个老人正在说着给希儿和大春完婚的事情,忽然都住了嘴。原来黄仁仁和管家黄三爷坐着马车来了。
黄仁仁一见希儿,一双眼睛瞪着希儿看。黄三爷看出了门堂,知道主人是看上了希儿,于是急忙勒住马,故意喊道:“希儿,你也来割禾?”
希儿扭过头不理睬他。杨辛劳忙赶过来打招呼。黄三爷笑着说:“老杨,你糟践人呢,这么好的闺女,要她来割禾,当牲口使唤?求求少东家借个牲口使使不成?”
这时候大春挑谷过来,听见黄三爷不三不四的话,心中窝火,一眼又见黄仁仁的马车牲口在吃庄稼,火更大了,抽出扁担就打马。黄三爷瞪起眼睛想骂,被黄仁仁阻止了,于是扬鞭打马,一溜烟儿跑了。
黄仁仁在车里还一直望着希儿,直到跨上“积善堂”台阶,他一双贼眼还回头瞅了瞅。黄仁仁见过娘,兴致勃勃地说:“娘,你看,你眼睛能望到的庄稼都是我黄家的,这是10年不遇的好收成!”但老太婆捻着佛珠,头也没抬。过了半天,她起身要去佛堂上香了,才吩咐黄三爷:“三爷,今年佃户收的粮食多,收租时要多长点心眼,多年的旧账该清一清了。”
老太婆一走,黄仁仁立刻吩咐:“三爷,把账簿拿来,查查杨辛劳欠多少?”
通过翻账本,谁知杨辛劳竟没有欠账。往年陈账倒有一笔,计25元,可是按照老规矩,到腊月满才满期。黄仁仁不禁叹口气,一甩袖子背过了身。
黄三爷早看透了黄仁仁的心思,悄声说道:“嗨,这可是怪我没长心眼。少东家,这事交给我,到了腊月,我一定叫你见人就是。”
谷子收进屋了,黄三爷收租来了。可怜杨辛劳一年的劳累,自己只留下几斗谷子,大部分谷子被黄家收去了。
杨辛劳走进收租院里,看见满院子人都低着头不说话。一打听,原来老六叔少交了几斗往年欠下的租谷,黄三爷就把他种的地收回去了。老杨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他也有旧欠呀!忙向前哀求,请黄三爷高抬贵手缓个期。黄三爷看了希儿一眼,竟笑着答应了。
到了晚上,老杨满腹心事,不断地抽烟。忽然门外有人哭,邻居三妹走来告诉他:老六叔跳井了!老杨无奈地说:“老天不睁眼啊!我们穷人就只有这条路吗?”
屋里鸦雀无声。半晌,王大婶才说:“他杨大伯,你可别东想西想了,好歹我们还有两个孩子,拼死拼活,怎么也把今年的利钱凑齐,把账顶过去。”
为了交腊月的利钱,大春和希儿不管天寒地冻,天天都进山砍柴。为了交腊月的利钱,王大婶和杨辛劳两亲家也一刻没有闲过,一个在家磨豆腐,一个出去叫卖。到了腊月末,利钱也挣得差不多了。两家四口人,看着手中的银子,都不禁舒了一口气。
大年三十夜,老杨和大春挑着柴火、豆腐担子去赶最后一次场。柴卖了,豆腐也卖了。老杨算来算去,凑足了利钱,只剩下几十个铜钱。他叹口气,对大春说:“你去称两斤面吧,今晚大家吃顿饺子。”
老杨想着明天是希儿大喜的日子,该给她买点什么,无奈实在没钱,只得买了两朵红绒花、两尺红头绳,交给了大春,自己就到黄家交利钱去了。大春高高兴兴赶回家,把绒花和头绳给了希儿。希儿又羞又喜,一转身进了房里,对着镜子梳头,然后剪窗花,还轻轻地唱起来:“鸟成对,人成双,半间草屋作新房……”
再说杨辛劳小心翼翼地跨进黄家大门,一进门就碰上黄三爷。黄三爷笑着问:“老杨,来还钱了?来得好,我正要去找你呢!”
杨辛劳跟着黄三爷走进堂屋,见了黄仁仁,杨辛劳从衣袋里摸出七块五毛钱,恭恭敬敬放在桌上,说:“少东家,今年的利钱我是一个不少了。”
想不到黄仁仁哼了一声说,今年要本利全收,不能再欠了。老杨急了,磕头如捣蒜地哀求说:“少东家,就这点钱还是拼着命挣来的。今天要我本利还清,你砸碎我的骨头也拿不出呀!”
黄仁仁不耐烦地说:“欠债还钱,有什么多说的!”
杨辛劳不由发呆了,张着口说不出话。这时候,黄三爷说:“老杨啊,你还是有办法还账的,把希儿领来顶账吧!希儿到了黄家,还不是来享福?”
杨辛劳一听,一双脚筛糠般的打颤,苦苦哀求说:“少东家,这不行啊……这万万不行啊!”
可是黄仁仁就像没听见似的,大声吩咐说:“三爷,还不快点写文书?”
老杨大声喊道:“你们……你们太不讲理,我…………我找人讲理去…………”
黄三爷冷笑道:“哼,谁不知道少东家就是二县长,黄家就是县衙,你还找谁讲理?”
黄仁仁也大声嚷嚷起来:“好啊,讲理!三爷,别和他啰嗦,叫人把他捆起来,送到县上讲理去!
杨辛劳看到黄仁仁和黄三爷二人凶恶的面孔,吓懵了,张着口不敢说话。黄三爷把杨辛劳的手抓住,在文书上按下了手印。
没等老杨清醒,文书已经到了黄仁仁手里。他得意地笑道:“送他出去,叫他明儿送人来!”
老杨被拖出门外,脑子里一片空白,慢慢清醒过来,他想起了刚才发生的事情,想起这黄家就是阎王殿。于是愤怒地扑上去。可是那两扇铁皮包裹的黑漆大门已经关闭。尽管杨辛劳呼天抢地,黑漆大门也死死地关着。
老杨没有办法,坐在黄家门前伤心地哭。这时候老赵头来了,以为他受了黄仁仁的气,伸手把他拉了起来,把他送回去。家里的人还等着他吃饺子。看到爹回来了,希儿非常高兴,急忙把几碗饺子端出来。老赵说要跟老杨喝两杯。又把大春和希儿叫到身边,说:“你爹受了黄家的气,心里不好受。让他安静一会儿,我们先吃饭。”
大家吃完饭,老赵和大春看到老杨还在发闷,劝了几句就回家了。希儿守着爹坐了半夜,老杨催女儿去睡了,于是希儿也到房里睡了。
第二天清早,大春娘来到杨家,推推门,门被反扣着,于是大声叫喊:“希儿!希儿!”
希儿被叫醒,发现棉袄盖在自己身上,没有听到爹说话,觉得有点不对。希儿开了门,正好老赵带着侄儿锁娃送礼来了。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大声说:“杨大伯怎么了?躺在这里干什么?”
老赵几步跑过去,看到老杨嘴唇上发紫,伸手摸摸身上,已经僵硬了。老赵大叫:“不好了,是喝了药了!老杨哥啊,你不该呀,天大的冤枉,你也该把话说明白!”
希儿扑在爹身上嚎啕大哭:“爹爹,爹爹你为什么?为什么……”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都说:“今天是希儿大喜的日子呀!老杨这样撒手不管,一定是有天大的冤情!”
这时候黄三爷来了,说:“哎呀!这不是老杨吗?这么个老实人怎么会寻短见?好可怜的啊!大家还不帮忙料理料理?”
大家知道黄三爷是猫哭老鼠假慈悲,没有谁理他。黄三爷嚷了一阵,见没有人理他,又跑过去拉希儿:“啊!可怜的孩子,快起来,跟我到少东家面前去求口棺材吧!
大春走到黄三爷面前,伸手拦住黄三爷:“你干什么?别假慈悲,谁稀罕你们黄家的恩赐!”
黄三爷说:“好哇,趁大家都在,我就把话挑明吧!”黄三爷拿出了老杨卖女的文书,在手里摇晃:“老杨昨天晚上把希儿卖给少东家了。我看谁还敢阻拦。”
黄三爷叫身边一个人把文书念一遍:“立约人杨辛劳,欠东家宝钞25块。因家贫无法偿还,愿将亲生女希儿卖给黄仁仁。中人黄三爷,某年某月某日。”
希儿睁大眼睛听完了文书,跪下求饶道:“大叔大婶,你们救救我呀!救救我呀!救救我呀……”
几个年长的流着眼泪向黄三爷求饶道:“黄三爷,请你求少东家行行好,希儿今日就要过门了,欠的钱让她婆家还吧。”
黄三爷笑道:“你们跟我说这些话有什么用呢?我又做不了少东家的主。有话找少东家说去吧。”
黄三爷手下几个人就要拉希儿,大春用身体挡住,锁娃见大春动手了,也握紧拳头嚷道:“你们要抢人吗?来,老子跟你们拼了!”
黄三爷看到就要打架,说:“好小子,想造反?不想活了就不要跑!”
黄三爷话没有说完,五六个打手都拿着铁棒和大砍刀就要动手。希儿看到黄家打手多,怕伤了乡亲们,于是抢到前面大声说:“都不要打架,我跟你们走就是了。”
在黄家的威逼下,大家眼睁睁看着希儿被拉走了。从此希儿做了黄仁仁的丫鬟,备受欺凌,终于上吊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