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密码:12、斗转星移
书名:龙图腾:山海密藏 作者:李陟 本章字数:3376字 发布时间:2024-06-22

我正出神琢磨,张发财这时问:“那个风哥,上面如果是星图,咱们脚下这些发光的石头是啥?是星星?”

不等雁凌风回答,陆元鼎颔首说:“不错,这些夜光石都代表一颗星斗,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秦岭地宫的又一个机关,叫天星四象仪。”

陆天歌忙说:“我数了数,一共好像有五十四颗星星,老爹,这机关怎么破解?”

陆元鼎环顾周围,目光从四周的壁画落到脚下的青铜平台上,我跟随他的手电光看过去,发现平台边缘竟然有许多圆形凹槽,它们星罗棋布散落在四面墙壁下,仿佛人脸上长着许多麻子痘痘,看似排列杂乱无章,却又像隐藏着什么特殊规律。

凹槽的形状十分圆润规整,大小和夜光石几乎相当,想必把那些夜光石放进去刚刚好。

我正思考这些圆形凹槽和夜光石的意义,石教授忽然语气激动地说:“这些凹槽代表的是二十八星宿,我猜应该是把代表星斗的夜光石放入正确位置,机关才能启动。林卓,亚楠,把探测器拿出来,测一下那些夜光石。”

林卓和徐亚楠答应一声,把背包中已经关闭的超感元素探测仪取出来,打开后把探头对准一颗夜光石收集信号,还没等靠近,就听探测仪发出极为刺耳的警报声,比之前在上面那层地宫中要响亮很多,像声波武器一样,听得我耳膜都要着火。

果然如石教授所料,这些夜光石中含有大量的超感元素,不用多想,看来它们应该就是启动机关的能量来源。

“这里有字!你们过来看。”

楚炎忽然喊出来,拿着手电筒对准脚下地面,我们凑过去,再次聚拢在一起,见平整的地面上雕刻着八个拳头大的字,是唐篆,看的很清楚。

陆天歌读出来:“仙宫归位,斗转星移?石教授您说对了,果然是让我们把星星放进凹槽里,斗转星移应该就是代表启动天星四象仪吧?”

石教授点头说:“仙宫是古人对星星的一种叫法,古人认为星辰是宫殿的灯火,宫殿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叫仙宫。”

张发财问:“教授,二十八星宿我听过,但不懂具体什么意思,您能不能给大伙说说,我们也出出主意。”

“世界上各个古文明都有自己的观星系统,我国也是如此,为了便于观测,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赤道附近主要的星辰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也就是二十八星宿。”

“东西南北分别是一宫,每宫有七个星宿,根据它们的形状排布,古人用动物给它们命名,也就是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张发财大呼精妙,这时又听陆元鼎说:“确实很精妙,这套观星系统应该是全世界古文明中最成熟的,有些东西至今还在用。”

搞清楚这些后,新的问题摆在我们眼前,周围代表二十八星宿的凹槽少说有两百个,但地面上只有五十四颗代表星斗的夜光石,按照“仙宫归位,斗转星移”的说法,看来只有把它们摆放到正确位置,才能启动天星四象仪的机关。

我的知识面不算窄,但杂而不精,关于二十八星宿,我只了解个大概,知道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和西方的十二星座差不多,古人也喜欢用动物代指这些星宿的形象,我记得其中几个出名的,比如亢金龙,心月狐,奎木狼,室火猪,再往深了说,那就超出我的知识面了。

“风哥,你看怎么办?”陆天歌问旁边的雁凌风,我们也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破解这些谜题的工作,只能指望他那颗非人类的大脑了。

雁凌风沉心静气思考片刻,环顾周围墙壁上的壁画,转了两圈终于开口:“百里乘风不会无缘无故雕刻这四幅壁画,每幅画下面各有七个星宿,我想解谜的线索一定藏在壁画中。”

陆元鼎说:“凌风说得对,从这四幅壁画上找线索,应该就能知道星斗的正确摆放位置。”

“我们先试着根据壁画内容推测答案,等算好了再开始移动星斗。”雁凌风说着走到一幅壁画前面,看他脚下那些凹槽的排列形状,我认出这是东方青龙七宿。

雁凌风叫我们把手电光都照在那幅壁画上,九只强光手电把整幅画照的通亮,加上地面上五十四颗含有超感元素的夜光石,地宫中的光线并不算暗,然而那幅壁画年代太过久远,最初的颜色早已消失,画的内容也很复杂,总之我是看不懂,更别说从里面挖掘什么线索。

“这画的啥?”张发财直挠耳朵。

我起初也看不清画的内容,但看着看着,似乎找到一些端倪,只见画的主体是一群人,数了数应该是十三个人,都是背影。

他们衣衫褴褛,相互搀扶,看模样都是遍体鳞伤,有的手拿长矛、大刀,有的背负弓箭,拄着拐棍,而就在壁画最上方,也就是这十三人面朝的方向,一座雄伟的古代城关矗立在远处,我特意把手电光抬高,照在城门上方,隐约看到那里刻着两个字,用力一看,应该是“玉门”二字。

“玉门关?”我试探着问。

雁凌风当即回答:“不错,这壁画上的内容是十三将士归玉门。”

我听了这话,就像醍醐灌顶,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典故我当然听说过,那是在东汉时期,汉朝和匈奴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是驻守营地的汉军拒敌死战,最后只剩十三人活着回到玉门关,成为千古佳话。

陆天歌问:“我好像也听过这故事,但和星宿有什么关系?”

我和陆天歌有同样的疑问,转身看向雁凌风,只听他不急不慢说:“东汉时期,汉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匈奴派兵攻打车师国,车师国归顺匈奴,反过来一起攻打汉军驻地,将汉朝守军围困在疏勒城中,汉军守将叫耿恭,他带领数百将士坚守城池,苦战数月,终于等来援军,击败匈奴时,城中将士只剩二十六人,等回到玉门关时,只有这十三人活了下来。”

“悲壮,太悲壮了。”张发财忍不住感慨,“但还是不懂,这故事哪里有星宿?”

“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记载于《后汉书.耿弇传》中,这位守将耿恭正是耿弇的侄子,耿弇是东汉开国名将,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的第四位,后人把云台二十八将和二十八星宿一一对应,耿弇对应的正好是房日兔。”

听雁凌风推断到这里,我们不约而同发出赞叹,我更是茅塞顿开般向他竖起大拇指,心中感到一阵敞亮,“风哥你真牛逼,你这脑袋不会真是计算机吧?”

雁凌风没接茬,继续往下说:“房宿的位置在苍龙腹部,是精华所在,本身也有代表宝藏和机密的寓意。”

“那应该就是它了,房宿!”陆天歌语气激动,说着就要弯腰拿起脚下的夜光石。

雁凌风却摆手拦住她,“不会只有房宿,地宫中一共有五十四颗星斗,平均分配给东南西北四宫,我算了算,每宫起码要选出两个星宿。等把它们都找出来,如果正好分光这五十四颗星斗,那才能百分百证明我们推测是对的。”

我点点头,“严谨,我们听你的。”

雁凌风继续说:“在古代,荧惑守心是代表战争和王权更迭的凶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汉朝和匈奴发生这场战争时,汉明帝刚好驾崩,汉章帝继位,所以我推测还要加上个心宿。”

“凌风,你有把握?”陆元鼎问。

“心房两宿都代表青龙最核心机密的部位,我觉得应该不会错。心宿加上房宿,一共七颗,先记下再说。”

雁凌风语气笃定,说着走到另一幅壁画前,大家的手电光都跟随他挪动过去。

我看看他脚下的星图,认出这是西方白虎七宿,再去看壁画内容,只见上面的场景比十三将士归玉门那张还要复杂许多,人物也更多,四周有几百名披坚执锐的武士,还有许多战马,画面中间则是一个方形祭台,台上正在宰杀牛羊,四面旌旗招展,旗下有人吹响成排的号角,从气派庄严的场面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这应该是古代军队出征祭祀的场景。

陆天歌问:“这是一张祭祀图?”

“对,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上面画的是古代出征打仗前的祭祀,西方白虎正好主刀兵和祭祀。”雁凌风回答说。

石教授频频点头,“那该选哪个星宿?”

“娄金狗、昴日鸡、毕月乌,这三个星宿都有祭祀之意,但毕宿通常用来求雨,所以我猜应该是娄宿和昴宿,而且旌旗正好代表昴日鸡,应该不会错。”

按照地上的星图,娄宿和昴宿加起来是十颗,再加上之前的心宿和房宿,一共十七颗,五十四减去十七,还剩三十七颗。

我正在心中盘算,雁凌风已经走到第三幅壁画前,这幅画的内容要简单许多,没有人物,只有风景,画的主体是一座临江而建的楼阁,吊脚飞檐,雄伟壮阔,江面上方则是云霞铺展,仔细看,江面和云霞之间有一只大雁展翅飞翔,栩栩如生。

看到这个画面,我灵光一闪,嘴里不禁蹦出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雁凌风点头说:“壁画描绘的正是《滕王阁序》中这两句的画面,那栋楼是滕王阁。”

陆元鼎恍然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翼宿和轸宿?”

“翼火蛇,轸水蚓,加起来是二十九颗,算上之前的十七颗,一共四十六颗,还剩八颗。”雁凌风毫不迟疑,说话间走向最后一幅壁画,脚下的星图是北方玄武七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龙图腾:山海密藏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