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向满朝荐汇报对官员的考察情况
书名:少年宰相满朝荐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277字 发布时间:2024-06-22

满三叔和麦先生离开龙标向着榆树湾走来,这榆树湾是卢阳县属下的一个古镇,二人在小镇的一个旅馆里住下。第二天早上,二人吃了早饭,沿着青石板路走向大门口,大门上方“卢阳县榆树湾”六个大字遒劲有力,二人欣赏一番,走进门内,一条青石板街道出现在眼前。二人沿着街道向前走,但见各种式样的房舍鳞次栉比,摆满店铺的各类奇货充分显示这个外号“小金陵”的水滨古镇的繁荣与富庶。数不清的巷道从主街道向两旁伸展开去。

二人走了一程,出现了一条十字街道。只见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各类行人匆匆往来。二人知道这里是市镇的中心地方了,于是二人站在十字街道口不走了,首先是麦先生把‘麦谷子看风水’的牌子高高举起,一些没有紧急事情要办的人出于好奇,都纷纷围搂来观看,没有事情纯粹是逛街玩的人对这种场合就更加感兴趣,于是很快就有许多人聚搂来。

满三叔看到火候已到,做一个手势,麦先生把“麦谷子看风水”的牌子收起,满三叔把牌子高高地举起,大声道:“清官清,贪 官浊,清官清清有清风,贪官混浊浊气熏。我今为官判清浊,是清是浊自分明。清官莲心一点红,贪 官原来心肠黑。榆树湾的父老叔伯,兄弟朋友,晚辈后生,大嫂姐妹,小媳小姑……”

满三叔把那一套重复一遍,在场的人都害怕受到太上老君的处罚,积极踊跃地在知县、县臣、县府主簿、县府典史下面画了红、黑两种圆圈。

忽然一群人分开众人挤了进来,看到众人正在给卢阳县的四个主要父母官画圈,其中一人大声问:“你们给县里的父母官画圈圈是什么意思?你们为什么把县臣和县府主簿画红圈,而把知县和典史画黑圈?这牌子是谁的?”

满三叔满脸堆着笑说:“这位官爷,我们二人本是流落江湖之人,近日来到你们卢阳县,听到许多人都称赞县里的父母官廉洁奉公,爱民如子,颇得百姓拥戴。我二人很受感动,打算代替卢阳县百姓表示一点感恩之意。于是我们二人商量,要拿出一件价值连城的玩意送给卢阳县的父母官。送什么好呢?我们翻来覆去地想,总想不出合适的东西。忽然想到了宝石,对啊,只有宝石才是价值连城的东西,正好我有一颗红宝石,这位仁兄有一颗黑宝石,你们要知道,我那一颗红宝石是我大半辈子跑生意积攒起来的全部家当,而这位仁兄那一颗黑宝石则是变卖了祖上几代人的全部遗产才换来的。我们二人最后痛下决心,既然要代表卢阳县百姓表示对父母官的感恩之意,也只好把两颗宝石拿出来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县里主要父母官有四个人,而宝石只有两颗,怎么办呢?是不是让四位父母官去分呢?不行啊,哪有把一颗宝石分成两半送礼的道理?这既没有道理也不合情理,更没有先例。于是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给县里的知县、县臣、主簿、典史四个主要父母官画圈,最后做统计,谁得的红圈最多,就把红宝石送给他;谁得到的黑圈最多,就送给他黑宝石。”

“好主意呀,好主意!看来我们的黄县丞一定会得到那颗黑宝石。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起来,只有黄县丞得到的黑圈最多。”

“这位官爷,你们的周县丞果真有那么好吗?”

“这位叔,要说我们的黄县丞有多好,你可以看看你的牌子上,我们的黄县丞得到了多少黑宝石。我们的黄县丞廉洁奉公,从来没有贪污公款的行为。我们的黄县丞爱民如子,就连小妾的父母亲也养起来。我在黄县丞家里当管家,黄县丞的廉洁奉公我还不清楚?”

“官爷是黄县丞家里的管家?”

“正是。”

“黄县丞家里的金银库房也归你官?是啊……奥,不是,他家的金银库房钥匙从来没有给……其实,黄县丞一贯廉洁奉公,哪有什么金银库房?”

“知道了,我们知道你们的黄县丞有多廉洁奉公了。但愿你们的黄县丞得到更多的黑圈。到时候我们会来县衙给黄县丞赠送黑宝石的。”

接下来二人还到渠阳县、晃州、招谕县、永顺军民宣慰使司、龙山土司、保靖军民宣慰使司长官司、五寨长官司及竿子坪长官司,最后回到山塘驿。

经过半年多的暗访,这一天,满三叔与麦先生回到了山塘驿。二人把暗访的情况向满朝荐做了汇报。满三叔首先拿着那个牌子,汇报了二人在各县让老百姓在官员下面画红圈和黑圈,对各位官员做总评的情况。接着,满三叔拿出一个本子,本子上记载着整个辰州府各县的知县、县臣、县府主簿、县府典史四个主要官员所得到的红圈和黑圈数。

满朝荐感兴趣的是最后的统计数字,对本子上的记载内容迅速浏览一遍之后,满朝荐把目光锁定在最后的统计数字。满朝荐看到,得到红圈最多的是郎溪县知县卢章,他得到红圈二百三十六个,黑圈一个也没有。第二是辰阳县知县曹行健,他得到了二百二十个红圈,黑圈仅仅只得到十二个。得到红圈数第三的是辰州府太守王玺,他得到二百零五个红圈,得到黑圈二十一个。红圈数第四的是聚坡县知县吴瑞登,他得到二百零一个红圈,黑圈二十五个。

得到红圈较多的官员还有辰州府推官侯加地、卢阳县知县苏宏谟、渠阳县知县刘应中、朗溪县知县何璘、辰州府分守道郭斐。

得到黑圈最多的是龙标县县丞周苟富,他得到二百五十三个黑圈,没有得一个红圈。黑圈数第二的是建昌县县府典史刘大黑,他得到了黑圈二百四十四个,没有得红圈。黑圈数第三是卢阳县典史黄仁仁,他得到黑圈二百三十三个,也没有得红圈。安江堡典史彭太善和渠阳县县府主簿杨永觉分别得黑圈数第四名和第五名,他们所得黑圈数分别是二百二十八个和二百一十六个,都没有得红圈。 

满三叔和麦先生向满朝荐重点汇报了得黑圈数在前五名的五个人的情况。龙标县县丞周苟富,老百姓都叫他周剥皮。为什么叫他周剥皮呢?这是因为周苟富在盘剥穷人方面特别的狠心。据龙标县的老百姓反映,周苟富在当上县丞以前,就千方百计地盘剥长工们。龙标县的老百姓对满三叔和麦先生说起“半夜鸡叫”的故事。

满三叔和麦还对得到黑圈比较多的刘大黑、胡牛娃、黄仁仁、杨永觉四个人做了重点汇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少年宰相满朝荐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