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虎掌菌和培育虎掌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没有找到虎掌菌之前,秦帆压根就不想能否大范围培育的事。寻找天卫三上的微生物倒是不难,只需要在各种可能存在微生物的地方采样,再拿到实验室里进行化验,就一目了然了。
秦帆雄心勃勃地带上医用微生物采集管,准备直奔天卫三各地去。卜小云认为这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就像在侏罗纪时代探险寻找各种恐龙,好奇心爆棚,非要跟着他一起去。
两个人驾驶彗星车第一站来到最近的一块土豆地。秦帆从彗星车上跳下来,对一大片土豆株进行随机采样,不一会儿功夫就完成采集工作,紧紧地盖上试管盖,爬回彗星车上。
“就这样搞定了吗?”卜小云大声问道,这跟她想象中的探险寻宝行动差别太大了。
“是啊,”秦帆微笑道,“只是采集一些样本而已。那细菌就依附在上面,不会跑,也不会躲,可比抓蟑螂简单多了。”
“那这样就回去了?”卜小云还是心有不甘。
“回去了,先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细菌,再跑远点。”秦帆点点头,直接一脚油门,彗星车马上像脱缰的马,向月球飞船冲杀而去。
卜小云一脸闷闷不乐,她所期待的探险寻宝游戏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说道:“要是这土豆上有虎掌菌,早就应该长出来了吧?”
说的好像也有道理,但人不就这样吗?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按照计划,秦帆将采集回来的样本放入实验室的生物检测设备里。大概过了十五分钟,检测结果就出来了。正如卜小云所料,样本确实没有发现虎掌菌,但也不算没有任何意义,样本里竟然含有酵母菌和光合菌。这两个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被称为益生菌或有益菌,这简直把秦帆高兴坏了。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
酵母菌的发现时间要回到十七世纪。那个时代,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一位名叫Antonie van Leeuwenhoek的荷兰科学家,竟然自己手工制作了一台显微镜,首次窥探了这个神秘的世界。他观察到了一种微小的生物,它们活跃在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各种环境中。这些生物,就是酵母菌。
酵母菌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发酵。很早之前人们就凭借经验和直觉,开始使用酵母菌来发酵食品,例如酒精、食醋、酱油、馒头和面包等,都是依靠发酵制成的。特别是在面包和馒头的生产过程中,酵母的发酵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膨胀松软,使做出来的面包和馒头更香甜可口。
光合菌是以光为能源,以二氧化碳或有机物为碳源,以硫化氢等为供氢体,进行自养或异养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在地球上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和江海等处,具有固氮、产氢、固碳和脱硫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光合菌菌体不仅无毒,且营养丰富,含有65.45%蛋白质,7.18%脂肪,2.78%粗纤维和20.31%可溶性糖。还含有丰富的B族微生物和1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泛酸、叶酸等,以及抗病毒物质、促生长因子和辅酶Q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尤其是辅酶Q含量分别为酵母、菠菜叶和玉米幼芽的13倍、94倍和82倍。光合菌因此被开发成多种保健食品。
唯一的缺陷是这两种菌只能以微生物形态存在,不能像蘑菇菌一样长成肉眼可见、可直接作为食物的各种蘑菇。但在天卫三上发现它们的意义,无异于人类首次在地球上观察到它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卜小云却不以为然,“这两个能做成吃的吗?”
唯有美食和旅行不可辜负,在荒芜的外太空旅行,除了生存下去,美食是最大的心灵慰藉。正如很多中国人不愿意到国外去生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吃不到地道的中国菜——辣的、麻的、香的、荤的、素的,甚至臭的,让人魂牵梦绕的美食。在外太空也是如此。
“如果你说的吃的是指直接看得到的食物,那答案是否定的。”秦帆一丝不苟地说,“如果你说的吃的是指可以吃进肚子里,那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酵母菌,我们经常把它们和食物一起吃进肚子里。”
“好吧,”卜小云并没有像秦帆那么兴奋地说,“这确实算是重大的发现,但我们还得继续寻找虎掌菌,或者其它可以长出食物的微生物。”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带上样本采集试管再次离开月球飞船,踏上探险寻宝之路。这一次的目的地是小冰湖,秦帆认为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燃烧,小冰湖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许里面也出现了某些水生微生物。
彗星车在小冰湖旁稳稳地停下,秦帆和卜小云从彗星车上爬下来。卜小云面向小冰湖上熊熊燃烧的火海,伸了伸懒腰,感叹道:“好久没来了,这火真好看。”
“这可是希望之火,生命之火,文明之火,宇宙之火。”秦帆仿佛突然诗兴大发。
“好吧,”卜小云微笑道,“能找到吃的,就是好火。”
简直是吃货,三句不离吃的。秦帆微笑道:“放心,肯定可以找到的。我感觉这里很快就成为吃的海洋了。”
“吃的海洋?”卜小云说,“你的意思是冰湖里面会出现各种海洋生物吗?例如大鲨鱼、金枪鱼、马鲛鱼、剥皮鱼、大龙虾、皮皮虾等等,是吗?”
秦帆一本正经地说:“如果参照地球海洋的发展过程,首先出现的是海藻、海绵,然后是三叶虫、珊瑚,最后才是脊椎动物——鱼类,有甲胄鱼、丰娇昆明鱼等等。”
“三叶虫可以吃吗?”卜小云一如既往地问。
秦帆回答道:“三叶虫跟虾、蜘蛛、蜈蚣、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背部有甲,甲下面是柔软的腹膜和肢脚,与它外形最像的是现代鲎。现在当然无从知道它的味道,估计三叶虫的味道跟鲎差不多。”
“鲎好吃吗?”卜小云继续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