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忽视小人物会栽大跟头
在职场里,不要忽视小人物,更不要同小人物发生冲突。小人物可能帮不上你,但讲到破坏,也许无人能及。假如你一不小心同小人物发生了冲突,他们可能会处心积虑地对付你,将你置于死地方解心头之恨。
事实上,有些人的职位虽然不高,权力也不怎么大,跟你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工作关系,但是,他们所处的地位都非常重要,他们的影响无处不在。
史坦芬·艾勒被百事公司派到加拿大分公司任总经理,离开纽约总部时,副总裁维克把一个很得力的助手推荐给他。到任后,此人办事既老练又谨慎,史坦芬·艾勒很看重他,把他当做最信任的人。
任期满了,史坦芬·艾勒准备回到总部。这个助手却不想跟他一起回去,反而要求辞职离开百事公司。史坦芬·艾勒非常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人回答:“我曾是维克先生的助手,而且跟了他多年,我知道他的为人,他叫我跟着你,无非是让我监视你。你几年来在加拿大一直为公司忙着,并没有出现什么大差错。我辞职后去老总们面前说你的好话,也就不会让他们怀疑,我是想以后在你手下工作。”
听后,史坦芬·艾勒吓坏了,好多天一想到这件事就心神不宁。幸亏自己的确在工作上不敢有丝毫松懈,否则这样公正无私的助手把我在加拿大的所作所为都如实汇报给总裁,我就完蛋了,多吓人啊!
从这件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身边的 “小人物”是万万得罪不起的,在他们面前表现好非常重要。这些人平时不显山露水,看不出有什么大用处,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说不定就会成为左右大局、决定生死的“重磅炸弹”。
当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事例。但在现代的办公室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在监督着你,如果没尝到他们的厉害滋味,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或者以为下属只会保护自己,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可能会因此失去工作的机会。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重视下属,讲究和他们说话的策略,是与下属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方面。
“小人物”的力量汇在了一起,足以推 翻任何一个“大人物”。所以作为领导千万不要轻易无冤无故地得罪“小人物”,不要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留下后患。要学会与“小人物”合作,展示自己在工作中的魅力。不要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去处理同“小人物”的关系,平时也不要怠慢他们,不要等到需要他们合作的时候才去动员他们。应记住,你平时花在说服员工身上的精力、时间都是具有长远效益和潜在优势的。说不准在什么时候,你将得到加倍的报答。
某一个部门的正副两个经理都是留洋回来的博士毕业生,他们年龄相仿,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也都差不多,都可谓极富才华。不同的是,正经理为人和善,善于和员工交流,在日常工作中,对下属恩威并施,分寸得当,在业务上严格要求,从不放松。但偶尔出了什么差错,他却总能为下属着想,为下属担担子;出差回来,他总是不忘带点小礼物、小玩意,给每一个下属一份爱心。而副经理则对下属严厉有余,温情不足,有时甚至很不通情达理,缺少人情味。例如,一位平时从不误事的下属因为母亲急病而迟到了几分钟,这位经理还是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处以罚款。不久,公司内部人事调整,正经理不但工作颇有业绩,而且口碑甚佳,更符合一个高层领导的素质要求,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而副经理尽管工作也干得不错,但领导认为他有失人情味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笼络人心,更不利于留住人才,于是取消了原打算提携他的意图。
不要轻视办公室和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它们往往能左右你的工作效率,更不能小看那些平日不起眼的所谓“小人物”,他们的潜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甚至影响到你的业绩和升迁。在职场上,有很多能力超群、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往往因忽视小人物而大栽跟头。和“小人物”和睦相处的方法之一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针对每个人的特点给以不同对待。
(1)遇到口蜜腹剑的同事,不可全抛一片心
面对表里不一、口蜜腹剑的同事,假如他是负责检查你工作的人,你必须装成似懂非懂的样子,他让你做什么事情,你全都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他和气,你应该比他还要和气。他笑着和你谈事情,你应该笑着使劲点头。如果他让你做的事情太过分了,你也不要当面回绝或者与他翻脸,你只需笑着推诿就行了。
(2)遇到吹牛拍马的同事,不要与他较真
假如你遇到吹牛拍马的同事,要与他搞好关系,但切忌被他吹昏了头脑,一定要心中有数。他吹牛拍马对你无害,不能与他为敌,更不能得罪他,平日见面还需笑脸相迎。否则,你若有意孤立他或招惹他,他往往把你当成向上爬的垫脚石,暗中算计你。
(3)遇到尖酸刻薄的同事,适当保持警觉
尖酸刻薄型的同事,在公司里常令同事们厌恶。他的特征就是与同事们争执时常常挖人隐私,不留余地,同时冷嘲热讽无所不用,让同事们的自尊心受损,颜面尽失。
尖酸刻薄型的同事,生就一副伶牙俐齿。因为他的行为离谱,所以在公司里没有什么朋友。他之所以能在公司里生存,不是因为别人怕他,而是因为别人不想搭理他。
假如这类同事不幸是你的搭档,那么你最好换个部门或换个工作。在事情还未敲定的时候,不要让他知道。不然的话,他的一番人身攻击,或许会让你受不了。
假如他是你的同事,可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惹他。如果听见一两句刺激的话,就当成耳旁风,装作没有听见,绝不能动怒。
(4)遇到挑拨离间的同事,言行举止要慎重
有的同事喜欢挑拨是非,离间同事。职场中的挑拨离间往往会把一个单位搞得七零八落,人心惶惶,人人彼此生疑。
挑拨离间的同事给公司带来的破坏和影响是巨大的。只要稍不注意或者处理不妥,就会搞得人人自危,互不团结。应付这类同事,没有其他什么好办法,你只能谨言慎行与他保持距离,不让他有搬弄是非的市场,或者发现了就赶紧制止或者清除。否则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5)遇到翻脸无情的同事,要留一手
有的人风平浪静时尚能和睦相处,一遇到利害冲突时,便会是另一副嘴脸。这种翻脸不认人的同事好像是患了一种“恩将仇报病”,你对他的百般关爱,他只因一件小事就能翻脸。这类无情无义的同事到处都占便宜,被众人所厌恶。
假如你的同事是翻脸无情的人,和他合作的时候,千万要记住“留一个心眼”。一旦事情都做完了,你就要防范他会翻脸。
(6)遇到愤世嫉俗的同事,睁只眼闭只眼
那些愤世嫉俗、牢骚满腹的人,对社会上的某些现象看不惯,觉得世道变了,社会风气不好,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
与牢骚满腹的人在一起工作,只要他不是太消极,就不要多加干涉。如果有一天这种同事对公司的制度、福利有意见的时候,他们会带头找领导去反映问题,你就可坐“顺风车”了。他们常常能牺牲自己,为同事们的福利去据理力争。
9.多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
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中度过,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人和事,其中有些烦心事是你不得不面对的,其中同事间的冲突是比较突出和常见的。其实,导致同事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除了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直接的利害冲突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有些言行会影响同事间的关系,以下给大家做一个全面的阐述:
(1)明知却推说不知
同事出差去了,或者临时出去一会儿,这时正好有人来找他,或者正好来电话找他,如果同事走时没告诉你,但你知道,你不妨告诉他们;如果你确实不知,那不妨问问别人,然后再告诉对方,以显示自己的热情。明明知道,而你却说不知道,一旦被人知晓,那彼此的关系就势必会受到影响。外人找同事,不管情况怎样,你都要真诚和热情,这样,即使没有起实际作用,外人也会觉得你们的同事关系很好。
(2)有好事不通报
单位里发物品、领奖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像没事似的,从不向大家通报一下,有些东西可以代领的,也从不帮人领一下。这样几次下来,别人自然会有想法,觉得你太不合群,缺乏共同意识和协作精神。以后他们有事先知道了,或有东西先领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诉你。如此下去,彼此的关系就不会和谐了。
(3)可以说的私事
有些私事不能说,但有些私事说说也没有什么坏处。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单位、学历、年龄及性格脾气等;如果你结了婚,有了孩子,就说说有关爱人和孩子方面的话题。在工作之余,都可以顺便聊聊,它可以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倘若这些内容都保密,从来不肯与别人说,这怎么能算同事呢?无话不说,通常表明感情之深;有话不说,自然表明人际距离的疏远。你主动跟别人说些私事,别人也会向你说,有时还可以互相帮帮忙。你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让人知道,人家怎么信任你。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4)进出不互相告知
你有事要外出一会儿,或者请假不上班,虽然批准请假的是领导,但你最好要同办公室里的同事说一声。即使你临时出去半个小时,也要与同事打个招呼。这样,倘若领导或熟人来找,也可以让同事有个交代。如果你什么也不愿说,进进出出神秘兮兮的,有时正好有要紧的事,人家就没法说了,有时也会懒得说,受到影响的恐怕还是你自己。互相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联络感情的需要,它表明双方互有的尊重与信任。
(5)经常和同一个人说悄悄话
同办公室有好几个人,你对每一个人要尽量保持平衡,尽量始终处于不即不离的状态,也就是说,不要对其中某一个特别亲近或特别疏远。在平时,不要老是和同一个人说悄悄话,进进出出也不要总是和一个人在一起。否则,你们两个也许亲近了,但被疏远的可能更多,有些人还以为你们在搞小团体。如果你经常在和同一个人“咬耳朵”,别人进来又不说了,那么别人不免会产生你们在说人家坏话的想法。
(6)不肯向同事求助
轻易不求人,这是对的,因为求人总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有时求助别人反而能表明你对别人的信赖,能融洽关系、加深感情。比如你身体不好,你同事的爱人是医生,你不认识,但你可以通过同事的介绍去找,便可以诊得快点、诊得细点。倘若你偏不肯求助,同事知道了,反而会觉得你不信任人家。你不愿求人家,人家也就不好意思求你;你怕人家麻烦,人家就以为你也很怕麻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因此,求助他人,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当然,要讲究分寸,尽量不要使人家为难。
(7)拒绝同事的“小吃”
同事带点水果、瓜子、糖之类的零食到办公室,休息时分吃,你就不要推,不要以为难为情而一概拒绝。有时,同事中有人获了奖或评上了职称什么的,大家高兴,要他买点东西请客,这也是很正常的,对此,你可要积极参与。你不要冷冷坐在旁边一声不吭,更不要人家给你,你却一口回绝,表现出一副不屑为伍或不稀罕的神态。人家热情分送,你却每每冷漠拒绝,时间一长,人家有理由说你清高和傲慢,觉得你难以相处。
(8)喜欢嘴巴上占便宜
在同事相处中,有些人总想在嘴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欢说别人的笑话,占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些人不论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让对方败下阵来不可;有些人对本来就争不清的问题,也想要争个水落石出;有些人常常主动出击,人家不说他,他总是先说人家。
(9)热衷于探听家事
能说的人家自己会说,不能说的就别去挖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时,人家不留意把心中的秘密说漏了嘴,对此,你不要去探听,不要想问个究竟。有些人热衷于探听,事事都想了解得明明白白,根根梢梢都想弄清楚,这种人是要被别人看轻的。你喜欢探听,即使什么目的也没有,人家也会忌你三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探听人家私事,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10.在职场中保持自己的立场
职场风云变化莫测,要想在办公室里立足,就应该做一个聪明的人,注意一些问题。在办公室里工作难免碰上的就是人事问题,需要特别当心,不要被人利用,给别人当枪使。特别是在权力倾轧游戏泛滥的环境,要有自己的立场,才能够长久立足于职场中。
最大的可能性是,两人都希望拉拢你,却又不能太露骨,在言辞上表达,或在工作上给甜头,聪明的你当然明白其用意。但同时,你不可能一直装蒜下去,必然要表明立场,否则会被视为两面派,那就更不妙了。
那么要想顺利地踏上青 云 路,你当然也得选择自己要走什么路。例如,决定了朝业务发展的方向走,自然是倚向业务经理那一边了,他把你当心腹,自然对你好好的。但你的难处就是,要令另一位经理不至于把你视作眼中钉,给自己树大敌,埋下定时炸弹。所以,你在业务经理眼前,最好只着重听他的指示,不便随便提意见,尤其是不要讲另一位经理的坏话。同时,在后者面前,要有意无意间表现你只是人在江湖,并非针对他本人。
遇上人事问题,你的态度最好是保持中立。例如,有别的主管犯了大错,公司的最高人员大为震惊,又开会又讨论的,而且老板还可能私下召见你,问你各方面的意见,就是其他部门主管,也有可能找你倾谈。这种种情况,你都不能够一一回避,你还需好好地面对。老板一定牢骚甚多,指责某人做事不力,某人又能力欠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看你和哪方面关系良好。你最好不要轻易表态,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没有伤害别人。至于其他同事,找着你无非是探口风或想看风使舵,这类人也是得罪不得,来一招模棱两可吧,以防被出卖。
当某同事突然问你跟拍档间似乎有很大的问题存在,你应该冷静一点,世事难料,这当中可能发生了不少问题,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总之不简单。表面上,你必须表现得落落大方,微笑一下,反问对方:“你看到了什么?”“你是听到了什么?”对方必然是支吾以对,你可以继续说下去:“我们一直相处得好好的,我从没察觉到有什么问题,亦未因公事发生过不愉快事件!”这个说法,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若对方是有心挑拨,或试图获取情报,你的一番话就没有半点线索可让他查到,间接地还拆穿了他。对方要是真的要透过某些蛛丝马迹,或小道消息,希望明白一下而已,你的表现,也就等于怪他过敏了。
但是,有一点你得明白,有些事情并不如表面那样简单,背后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精明的办公室政 治家必须提防陷阱,小心被人暗算。当有一天,公司突然向你做出一项提议,譬如调派你到另一部门工作,或把你派驻到海外分公司,千万别太早高兴,因为这很可能是一种阴谋、一个托词,最终目的是要消减你的权力或影响力。不少行政人员不虞有诈,欣然接受,到后来知悉事情真相时已经太迟。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亚博士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主管,但必须要懂得一些待人处世的技巧,以下是总结的几点建议:
第一,无论你多么能干,具有自信,也应避免孤芳自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岛。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两位知心朋友,平时大家有个商量,互相通声气。
第二,想成为众人之首,获得别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无须惊惶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你要学习处变不惊,从容面对一切难题。
第三,你发觉同事中有人总是跟你唱反调,不必为此而耿耿于怀,这可能是“人微言轻”的关系,对方以“老资格”自居,认为你年轻而工作经验不足,你应该想办法获得公司一些前辈的支持,让人对你不敢小视。
第四,若要得到上司的赏识与信任,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自我欣赏,不要随便对自己说一个“不”字。尽管你缺乏工作经验,也无须感到沮丧,只要你下定决心把事情做好,必有出色的表现。
第五,凡事须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为,尤其是你身处的环境中,不少同事对你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指出你的错误,你需要提高警觉,按部就班地把工作完成。创意配合实际行动,是每一位成功主管必备的条件。
第六,利用时间与其他同事多沟通,增进感情,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有助于你的事业发展。
在职场中,做自己,有自己的立场,才能得到多数人的尊重,墙头草只会让人际关系陷入僵局,想八面讨好,结果必然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