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知己知彼,因人而异
除了最高层领导外,每个员工都有上司。虽然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你的业绩也不错,但你的上司却有可能不喜欢你。因为你只知道埋头做自己的工作,却不注意上司怎么看你。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员工,都要知道怎样让你的上司喜欢你、器重你、提拔你。
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应做到知己知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上司运用不同的交往手段,做到心如明镜。比如,在和上司相处时,就要根据上司的性格特点和其好恶,对自己的为人处事方式做一些必要的修正,以便迅速赢得上司的好感,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在此基础上,上司才会有兴趣深入了解和考查你的才干,并使你“英雄有用武之地”。
办公室的上司个性无外乎分为七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需要员工去区别对待:
(1)顽固型的上司
不管你如何努力向他解释自己的处事方法,他一概不理,指定要你依照他的方法处事,只要是稍为拂逆他的意思,他便暴跳如雷,令你精神紧张,心烦意乱,对工作失去信心,甚至想过以辞职作为无声的抗议,逃避上司的“迫害”。
作为下属,怎样才能改变或者适应在这种上司手下工作,以下有些忠告,你需要辅以耐性,尝试一下:
不要以为自己的处事方式及建议一定正确,你与上司谈话时语气须温和,态度客观,不妨多做让步;
在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办公室跟上司展开激烈的争辩,应该在下班后请他到附近的餐厅喝杯咖啡,在轻松的环境下,把你的看法委婉地提出来;
认真聆听上司的说法,避免抢先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可能也有难 言之隐,要应该学习设身处地替人想一想;
摒除成见,不要以为上司必定是个难缠的人,尽量与上司和平相处。
(2)管家婆型的上司
有些上司喜欢以“管家婆”的姿态出现,事事过问,认为自己才是一切工作幕后的策划者。对他来说,下属只是他获得某个结果的工具,他的意见就是命令。
如果你的上司是这类型人物,你必然时常感到精神紧张,很难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你想与这样一位上司好好相处,首先你要仔细想想,对方什么事情也要管一管,间接命令你要依从他的指示而行,在工作进行期间,你是否获得宝贵的经验,从中获益良多?你不妨尝试说服他就算你以自己的方法处事,结果也会像他所预期的那样美好。如果他一意孤行,你只有两个选择:或对上司唯命是从,或是向他递上辞职信,另谋发展。
不过,在你采取最后的行动之前,应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鼓起勇气对上司说出自己心中的话,尝试以朋友相待,看看他究竟有什么忧虑,以致总是对下属缺乏信心。
(3)优柔寡断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在职场上不是很多,却能让你真正体会到“左右为难”的滋味,因为这种上司经常朝令夕改,让身为下属的你不知所措。
遇到这样的上司,在他向你征求意见或一起讨论计划时,不妨顺着他的个性,多说几种可能的方法,或多个方面的意见。比如,他问你某个工作草案是否合适时,个性使然,心里总是不自觉地存在对草案的质疑。你就可以多找一些批评性的意见,供他参考,反正定夺权在他,你又不必为此费心。
这样的上司也常常会有一些头疼半天还犹豫不决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你不妨适时地在基于自己准确判断的条件下,替他做出决定,帮他解决眼前的焦虑和难题。不过,切记,这种问题必须是无关紧要的,与工作无重大关联,且你确认上司会为此感谢你,否则,这种自作主张对你前途的影响是致命的。
当然,对于他朝令夕改的作风,明智的做法是最好什么行动都遵照他的意旨。只是既然有了“随时改变”的心理准备,凡事未到最后期限,就不必切实执行。例如,做计划书,只做好草稿,随时再做加减,就是比较聪明的做法。因为你很难保证上司不会在计划就快完成时,突然再生变故,对你的计划全盘否定或是大加删改。
(4)暴躁型的上司
办公室里,有种上司天生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去控制。这种上司常常为了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甚至公开斥责下属。你可能也遇到过这类领导,他们莫名其妙的斥责时常让人难堪。
据心理学的推断,经常令下属惊怕的上司,只是权力欲作祟而已,你又不可能请他去看心理医生,可以做的,就是自我保护了。
在这种上司面前,最好不要惹他动怒,说话尽量简单、诚恳,不要罗嗦、推诿,特别是在他工作繁忙的时候,尽量不去打扰他。我们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当上司大发雷霆的时候,不要推卸责任或试图解释,冷静地说“我会注意这情况的”或“我立刻去调查”,然后离开办公室。既然目标物已在眼前消失,他就没有咆哮的对象了。
如果不能立刻走开,就任他数落、批评吧,只要言语不是太恶劣,相信作为一个职场中人,这点忍耐力和乐观心态,大多数下属还是应该有的。
当他的火气消去,冷静下来以后,或许他会为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觉得对你有所歉意。
暴躁型的上司的情绪激烈表现,往往只是一种秉性作祟,并不是针对某个员工的故意打击,这点你需要明白。不要因为他一次火爆的脾气,就觉得深受打击,一蹶不振,其实他对每个下属都有可能如此。
(5)极权型的上司
极权主义的上司除了对下属的工作吹毛求疵外,最叫人讨厌的是他们会如暴君一样,连你的私事也过问,例如,不准你跟其他部门的同事交往,不准你下班后去上英文课,不准你业余时间与同事一起消遣……这种上司往往是权力欲很重的人,有很强的控制心理,他希望下属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听自己的,同时这种上司往往也是一个比较强硬的人。
在这种类型的上司面前,你一个人难免势单力薄,精明的做法是与其他同事联合起来,团结大家的力量,共同应付上司。
在工作方面,你需要小心细致,尽量做得无懈可击,不给上司挑剔的把柄。时间长了,他在你身上找不到可以吹毛求疵的机会,自然感到无趣,便不会再找你的麻烦。
在个人私事的处理上,遇到有其他部门的同事邀约午餐,答应他们,并与你的拍档们一起赶约,大家在公在私,相互交流一下。要是上司知悉,向你查问,可以直认不讳:“我们一起吃午饭只属普通社交。”其他方面,只要不是在工作时间之内,遇到这种上司对你私事的干涉,你完全可以委婉地表示自己的态度: “这是我的个人事务,不必劳烦领导操心,我会独立处理好的。”
(6)工作狂型的上司
遇到上司是个工作狂,你一定会整日里大皱眉头,因为工作狂的心目中,认为不断工作才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该如此。
工作狂上司是个理想主义者,工作就是他的生命,所以,为他效力,没有闲下来的时刻,亦不会受到欣赏。如果你希望情况有改变,就先试着让上司明白,不断埋头工作,花掉私人时间,并不是聪明和应该的做法。
比如,他交给你一项任务,要求你一周做完,并暗示恐怕你要加班才能做得好。而你则可用自己的工作方式,既不加班,又提前很漂亮地完成了。一次如此,再次如此,时间一长,你就等于是在向他示威,告诉他有更高效、轻松的做法。如果他够谦虚、有见地,大概会坦然接受的。当然,他也可能表现得极端反感,但至少在日后让你加班时,不会那么理直气壮了。
如果你遇到了工作狂上司,而又不能劝服他,不得不在他的“以身作则”下勤奋工作,也可以就试着从心理上理解和接纳他的做法,不要一味排斥、抱怨,以避免双方关系的恶性循环。其次,多配合他的工作,尽下属之责,争取成为他信任的好助手。如果他的工作方式你确实不能接受,也应该大胆表达出来,当然必须注意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毕竟,从乐观的角度看,你可能会因此有更好的业绩。虽然是情非得已,也算不无收获。
(7)懒散型的上司
遇上一个懒散不已,又喜争功的上司,通常会使你不服,憋着一口气。但如果就此打退堂鼓,另谋他职,实在是消极的想法,而且一切从头开始,等于打仗重新布阵。同时,一遇困难就退缩,注定你难以登上成功的阶梯。
一般而论,这类上司,在接到重大任务时,必然是不假思索就交给你去实行。当任务大功告成,他又会一手接过,向领导交代,将下属的辛勤汗水抹煞,一切当做是自己的努力成果,争取领导的信任和赞赏。
你当然不可能当面拆穿他,跟他理论,这只会陷你(因你是下属)于不利境地。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在每一个步骤进行时,请来一个见证者,当然不是公然地去找,而是有意无意,例如,在秘书小姐面前进行,目的是要有人知晓事件的来龙去脉,即使最终的功劳给上司夺去,在公司里也必然有人晓得真相,一传十,十传百,你的目的就可达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跟你每天相处八小时的上司,他的性格也是跟你的职场生活密切相关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因人而异,才能与他相处融洽。
7.主动向上司伸出“橄榄枝”
作为上班族中的一员,无时无刻不在与上司打交道,大部分是工作上的接触,但也有可能是非工作方面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有意无意地会与上司发生“冲突”。
不管谁是谁非,“得罪”上司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件好事,只要你还没想调离或辞职,就不可陷入这样的僵局,否则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你不仅不愉快,而且还可能会影响你的前程。所以你有必要提醒自己不可一时冲动,而要理智地处理,为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
(1)不要急于找同事倾诉
无论何种原因“得罪”上司,往往会想向同事诉说苦衷。如果失误在于上司,同事对此不好表态,也不愿介入你与上司的争执,又怎能安慰你呢?假如是你自己造成的,他们也不忍心再说你的不是,往你的伤口上撒盐。更有居心不良的人会添枝加叶后会反馈回上司那儿,加深你与上司之间的裂痕。一般来讲,上司的自尊心都较强,不愿意将下属顶撞他的事宣扬出去,因为这有损于他的权威。如果是上司自己的失误,则更不想扩大影响。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清醒地理清问题的症结,找出合适的解决方式,使自己与上司的关系重新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2)适时地与他沟通
当你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后,下一步就是要消除你与上司的隔阂,因为你还要与上司相处,受其领导,如果相互之间心存敌意,总会给你的工作以至你今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最好自己主动地伸出“橄榄枝”。如果是你错了,你就要有认错的勇气,找出造成自己与上司分歧的症结,向上司做解释,表明自己在以后将以此为鉴,希望继续得到上司的信任和重视。假若是上司的原因,在较为宽松的时候,以婉转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与对方沟通一下,你也可以以自己是一时冲动或考虑问题欠周到等原因,请求上司给予宽容,这样既可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又可以替其提供一个体面的台阶下,有益于恢复你与上司之间的良好关系。
合适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和人员,如果是你单独“得罪”了上司,为减少知情者,就应与上司单独沟通,取得上司的谅解。如果“得罪”上司有旁人在场,那就应该当着知情者的面向上司承认错误,获得上司的原谅。这样,既挽回了影响,又维护了上司的权威。有一点要记住:时间应越快越好,以免因时间过长而形成积怨。
如果是上司的原因,不管是否有旁人在场,作为下属都应与上司单独交流。而在时间的把握上更应适度,过早会给上司以“得理不饶人”的印象,过晚则难免就有些“斤斤计较”了。当然,如果在以后的类似问题处理上,发现上司已经意识到他的失误,并有所改进的话,那么你就应该永远不要再提此事。这是上上策!
(3)不要带着情绪去工作
即使你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也不能把这些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很多人会以为自己是对的,等着上司给自己一个“说法”,于是,正常的工作也中断了。由于很多工作是靠着众人之间一起协作才能完成的,你一旦停顿,就会影响工作的进度,拖了别人的后腿,使其他同事对你产生不满,更高一层的领导也会对你形成坏印象,而上司更有理由说你如何如何不对了。
这时,你必须告诫自己,克服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影响自己手头应做的工作。而有些人以不做工作来协迫上司,这是极不理智的行为,只会使自己今后的处境更为不妙。
(4)利用轻松的场合淡化上司的敌意
如果你与上司有冲突,不可用敌对或是藐视的眼光看待对方,否则只会使自己今后的处境更加尴尬。即使是开明的上司也很注重自己的权威,都希望得到下属的尊重,所以当你与上司冲突后,最好让不愉快成为过去。你不妨在一些轻松的场合,比如会餐、联谊活动等,向上司问个好,敬杯酒,表示你对他的尊重,上司自会记在心里,排除或是淡化对你的敌意,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你的修养与风度。
即使是与上司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取得了谅解,今后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重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就会真的得罪上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