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亲戚是走出来的
俗话说“血浓于水”,亲戚是你人脉资源中最亲近的一脉,遇到困难事,只要张张嘴,忙肯定是要帮的。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尽如人意,总会碰到不顺和坎坷,当你感觉无助的时候,会想到找亲戚去求助。亲戚之间大都有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联系的亲密性。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作为亲戚,对方也大都会很热忱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值得注意的是,亲戚关系又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戚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比如经济的、地位的、地域的、性格的等。这些差异既可能成为彼此交往的理由,也可能成为产生矛盾的原因。
所以,亲戚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在交往中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想做个“关系高手”,就要遵循这些规律办事,才能使彼此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反之,违背了这些规律,亲戚之间也是会互相得罪的。
亲戚之间在互相交往、互相求助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行为的高雅
亲戚之间关系的远近决定了其密切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在相处中要注意把握适当的分寸。一般情况下,亲戚越走越亲。但是,亲戚交往也应讲究技巧和分寸,否则也会制造冲突。比如说,以前人们走亲戚可以在亲戚家吃上一年半载,但是现在这样做就不合时宜了。大家都很忙,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住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亲戚朋友的反感。
但是一些人到亲戚家做客,毫不客气,把别人家当作自己的家,这就给主人带来很多的麻烦,也容易造成矛盾。一些人每天要睡到很晚才起床,到亲戚家也不改自己的习惯。主人要照顾他,又要上班,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主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进而影响彼此的关系。一些人没有讲卫生的习惯,到了亲戚家里,废纸到处扔,让人家收拾不及。时间短,还可能忍耐克制,日子长了,矛盾就会激化。
亲戚之间交往,也应该注意优化自己的行为方式,尊重亲戚的习惯。如果方式不当,同样会得罪人,给亲戚关系蒙上阴影。
(2)经济往来要请清楚楚
求助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问题而得罪人,在亲戚之间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亲戚之间的借钱、借物等财物往来是常有的事,有时是为了救急,有时是为了帮助,有的就是赠送,情况不同,但都体现了亲戚之间的特殊关系,把这种财物往来当成表达自己心意和特殊感情的方式。
作为受益的一方在道义上对亲戚的慷慨行为给以由衷的感谢和赞扬是必要的。如果他们把这种支持和帮助看得理所应该,不做一点表示的话,对方就会感到不满意,进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同时,对于属于需要归还的钱物,同样是不能含糊的。这是因为亲戚之间也有各自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应把感情与财物分清楚,不能混为一谈。只要不是对方明言赠送的,所借的钱物就要按时归还。有的人不注意这个问题,他们以为亲戚的钱物用了就用了,对方是不会计较的。等到亲戚提出来时,那就不好看了。
对于来自亲戚的帮助要注意给以回报,这既是加深感情的需要,也是报答对方帮助的必要表示。如果忽视了这种回报,同样会得罪人。
总之,亲戚之间的钱物往来,既可以成为密切感情的因素,也可能成为造成矛盾的祸根,就看你如何处理了。
(3)不恃才傲物,强人所难
亲戚之间虽有辈分的不同,但是,也应当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特别是在彼此之间的地位、职务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常言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就是说,就亲戚而言,财大的、地位高的人对于比不上他们的亲戚是很有吸引力的。地位低的人总是希望从地位高的一方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同时在他们提出自己的请求时,又怀有极强的自尊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位高的一方对来求助的亲戚表示出不欢迎的态度,那就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一般说来,地位低的人对于被小看是很敏感的,只要对方露出哪怕一点冷淡的表示,都会计较、不满,造成不良的结局。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求亲戚办事,特别是办一些有违原则的事,人家没办就心怀不满,说人家不讲情谊之类的话,这也是很使人伤心的。
在有地位差异的亲戚之间,最常见的矛盾是在求与被求之间,是在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如遇这些问题,一方应注意尽量地满足对方的需求,另一方则应考虑对方的难处,尽量不要给人家出难题,即使因客观原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也应给以谅解,不能过多地计较。
不管怎样,亲戚始终是亲戚,亲戚就是走出来的,经常走动,会让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亲戚是人脉网中最可靠的资源,聪明人会对其用心“经营”,让其在困难时成为自己的助力。因此,每个人都要去珍惜你身边的所有资源,使其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
7.贵人看好睿智者
常言道“两强相遇勇者胜”。在商业竞争中,勇往直前固然十分重要,但智慧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在某些时候,智慧远比勇气更具效力。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可以转化成资本,资本可以变成财富,贵人看好睿智者也就在情理之中。
聪明人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迅速掌握办事的规律,能够快速理解他人用意,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这样的人自然令他人刮目相看,吸引贵人注意自然变得合情合理。
韩国大宇集团是一家名震海内外的大型企业,其分支机构遍布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集团创业后不断收购濒临破产企业,并且家家扭亏为盈,创建才五年便使出口额跃升至韩国第二位,20年则跻身50强。大宇集团的创始人金宇中,使近百家濒临破产企业被收购后起死回生,这些企业的十几万工人都很感激他,把他当作救星。
今天的辉煌,当然是金宇中拼搏而来的。但是,如果没有“汉城实业公司”总经理金容顺这位贵人相助,金宇中的事业能否发展这么快、成为“速成财阀”,也许就要打个问号了。
1936年12月19日(也有说是1937年元月),金宇中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的大丘市,父亲是位大学教授。本来家境还不错,但他父亲在1950年去世后,家境便一落千丈,年仅十三四岁的金宇中,只好一面上学,一面当报童、卖蔬菜来维持生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金宇中从小很懂事,由于他学习刻苦,成绩也不错。他的邻居,也是同宗的“汉城实业公司”总经理金容顺看到他这么聪明懂事,对他产生了怜爱之情,决定帮助这个聪明、勤奋的孩子。
中学毕业在即,家境贫寒的金宇中没钱上大学是铁定的事实。正当他为此发愁之际,金容顺对他说:“孩子,你想不想上大学?”金宇中点了点头。金容顺说:“想上学就好,不必为读书费用担心,我来负担你的费用!”
金宇中感激地向金容顺致谢。在选择大学时,金宇中报考了延世大学商学院。他想学成之后,将来也像金容顺那样,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为社会出点力。
金宇中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延世大学,进入该校的商学院就读。金容顺支付了他上学的费用,使他更加勤奋地学习,因为不努力学习,就连金容顺也对不起。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金宇中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一毕业就被金容顺接到他的“汉城实业公司”工作。
金容顺看到金宇中聪明,有意要培养他。把他放在自己的公司里,就有这层意思。所以没干多久,他就让金宇中担任公司贸易部经理。从这一点来说,金容顺是金宇中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贵人。为了报答金容顺的恩典,金宇中在金容顺的“汉城实业公司”一干就是好几年。在贸易部经理这个位置上,金宇中学到了不少实战经验,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7年,金宇中的一个贸易客户、“大都纤维公司”的老板杜大都,了解金宇中的志向后主动找到他,要与他合伙办实业。
杜大都诚恳地对金宇中说:“你有聪明的脑子,又积累了丰富的商贸经验。这样吧,由我垫付全部开办资金(两人各250万元),咱们合办一个经营纺织品生意的外贸公司。我只出资,公司由你全权掌管,怎么样?”
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金宇中哪有不同意之理。就这样,这年的3月22日,大宇实业公司挂牌成立。金宇中人生历程中的第二个贵人杜大都,帮他支撑起另一番天地。
金容顺、杜大都都没有看错人,金宇中的确是个精明的人才。凭借在汉城实业公司积累的经验,大宇公司在金宇中的经营下很快打开了局面,不久他就归还了杜大都帮他垫付的那250万元开办资金。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把杜大都那50%股份也买了过来,将大宇公司完全据为己有。
20世纪90年代大宇集团全方位发展,成为韩国第三大企业集团。金宇中以自己的睿智赢得了贵人相助,也赢得了商场的一次次胜利。
“智者为王”,事业的成功需要用智慧去取得。贵人需要智者相助,同时也会给智者丰厚回报,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王嘉廉的CA软件公司,创业不到20年就达到营业额30亿美元。1999年财政年度,其营业额更是高达53亿美元。当CA产品在美国和全球企业界备受青睐时,软件业头号人物比尔·盖茨说:“他在90年代步子大得惊人,我都害怕他要超过我。”王嘉廉能达到这样的地位,是全球华人的骄傲,也是他善于抓住机会、利用贵人相助的结果。
1944年8月19日,王嘉廉出生于中国上海,八岁那年随父来到美国,当时他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说。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他和后来的创业伙伴亚森一起进入“标准数据电脑公司”。这份工作,使王嘉廉和亚森了解了市场需求,为他们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
1966年,一家瑞士的电脑公司试图打开美国市场,开始寻找代理商。王嘉廉发现他们在美国销售的主打产品,是一种全新的系统——CA-SORT,这种软件是为IBM公司的产品服务的,但却针对IBM产品的某些不足进行了改进,它的运行速度提高了四分之一,却仅占硬盘储量的一半。
王嘉廉立即意识到,这种产品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幸运的是这家瑞士公司并没打算在美国创办子公司,而是想找一家美国公司来代销产品。他们相中了王嘉廉打工的“标准数据电脑公司”,但该公司老板竟然拒绝与瑞士人合作。
当王嘉廉得知“标准数据电脑公司”老板特勒先生准备让公司退出软件市场时,立即与亚森和另外两个朋友商议,他们合力买下了特勒公司里的软件部门,以此为基础创建了CA软件公司,由CA公司全权代理的CA-SORT在美国的销售。
虽然在公司创立之初,曾经遇到过一些困难,但都被王嘉廉等人克服了。进入20世纪80年代,CA公司展开了疯狂的兼并收购行动。1982年5月,王嘉廉正式宣布兼并卡培兹公司。6月,他在新奥尔良市设立地区销售办公室,开始了向全美扩张的第一步。1987年他以8.3亿美元购买Uccel公司,两年后又以1.7亿美元购买了ADB公司。到了1989年,他的财产已超过了一亿美元。
1995年,CA公司再出18亿美元巨资,购买了莱金特公司,引起行业的震动。他的这次收购,当时与IBM收购Lotms一起被列为电脑软件业两大收购案之一。就连比尔·盖茨也不得不佩服地说:“王嘉廉无愧为一名商战高手和资本经营大师。”
收购兼并成了CA公司的成功之道。1996年他们再收购夏恩公司,1998年收购Realogt公司和另一家Vicwpint公司。1999年3月29日,他们以3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世界著名的软件及咨询服务公司百达灵,创下电脑业有史以来的收购第一天价。
CA软件公司是仅次于微软的第二大软件公司。没有瑞士的贵人提供的机遇,王嘉廉发达或许要推后很多年。
在贵人的眼中,睿智者是值得帮助的,与这样的人结交,对自己的未来是有帮助的,贵人的帮助并非来自外界的因素,而是来自睿智者个人魅力所产生的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