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好品位,好人生3
书名:做人要有“心眼” 作者:马银春 本章字数:4437字 发布时间:2024-06-22

友善的方式最能使人信服



善待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就会善待你。这是有“心眼”之人为人处事的另一法则。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默默无闻还是身世显赫,也无论他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年轻人还是年老人,无论是你面前钉鞋的师傅还是居委会管事的,或是大街上蹬三轮车的,都有一种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这种愿望是我们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一种目标。

因此,我们在各类广告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字眼:“聪明的人都会使用……”,“鉴赏力高超的人士都会使用我们的……”,“想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就要使用……”,“专门为那些被妇女羡慕、被男士欣赏的贵妇而准备的……”这些广告语都在不断地告诉你:购买了这项产品就会成为被人们注目的人物,使你感到心满意足。

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实际上不可能成为令人注目的公众人物,一个村妇也不会因为使用了某个东西而成为贵妇,而且,购买某种产品的人也未见得都是聪明人。但是,这些广告却利用了人们希望成为重要人物的这种愿望而大赚其钱。

由此可见,只要满足了别人的这种愿望,使他们觉得自己重要,你就能很快地走向成功的大道。

这种满足别人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的确成为百宝箱里的一件法宝。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满足别人的这种愿望呢?我们大多数人做理论探讨时夸夸其谈,但在实际生活之中,往往就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东西,如忽略“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重要人物”这个观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你算老几”、“你算个什么东西”、“你说的话分文不值”、“你不过是个普通人”等等这样的话之所以人们要如此对待他人,伤害他想成为重要人物的想法,是因为大部分人看到别人尤其是那些似乎无关轻重的“小人物”时,总是在想:他对我来说无所谓,他不能帮我什么,因此他并不重要。

俗话说,不走的路都要走三遍。也许那个人现在对你不重要,但也许某一天、某个特殊的时候就显得重要了。

事实上,每个人,不管他的身份多么微不足道,地位多么的低贱,薪水少得屈指可数,他对你都很重要。道理很简单,就仅仅因为他是个人。所以,当你满足了他的愿望,使他意识到他对你很重要时,他就会更加卖力,对你会加倍地友好。

有位公共汽车司机,是个脾气异常暴躁的大老粗,曾经几十次、几百次地甩下再有两秒钟就可以赶上的乘客,所以,口碑极差。

但是,他却对一位跟他无亲无故的乘客特别关照,不管多晚,这位司机一定会等他上车。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位乘客想办法使司机觉得自己很重要。那位乘客每天早上上车都会跟司机打个招呼:“早上好,先生。”有时他会坐在司机旁边,跟他说些无关痛痒却很中听的话语,例如:你开车的责任很重呢!你开车的技术很好!你每天都在拥挤不堪的马路上开车,真有耐心!真了不起!于是,就将这位司机捧得飘飘欲仙,这位司机想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的愿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那位说他好话的乘客自然就另眼看待了。

如果你能像那位乘客一样善待每一个人,能够满足他们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的愿望,并且长期地坚持下去的话,你就会在你的事业上取得成功。你如果是个销售商,顾客会向你买更多的东西;如果你是个老板,你的员工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是个员工,老板也会更多地照顾你。

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身边的成功人士,你就会发现,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都会善待跟他有关的每一个人,而且每个人都很尊敬他,看重他,因而大大增加他们对他的贡献。因为他把那些人看得很高,满足了那些人的心理需求,因此他就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所以,你若想成功,就要让心胸宽广起来,那你就先从善待跟你在一起的每一个人做起。


















真诚才能感人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一个人如果虚伪奸诈,往往会在政治上成为两面派,在社会上成为图利弃友的市侩小人,这样的人是没有朋友的,有也只是利用关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把朋友当做工具。交友如果不交心,一切都不会长久。有真诚“心眼”的人,才是可以信任的人。

下面的两个小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北宋大词人晏殊还没有成年时参加殿试。他看过试题,说:“我十天前已经做过这个题目,而且文章草稿还保存着,请皇上换别的题目吧。”宋真宗非常喜欢晏殊的这种诚实。

有一年,宋真宗允许臣僚们挑选旅游胜地举行宴会。各级官员都踊跃参加,连市楼酒店也都设置帷帐以供宴会和旅行住宿需要。晏殊这时手头拮据,没钱出游,便留居家中与兄弟读书论理。这天,宋真宗挑选辅佐太子的官职,出人意料地在百官中选任晏殊。宰相问真宗用意,真宗解释说:“我听说各级官员,无不游山玩水,大吃大喝,通宵达旦,歌舞不绝,惟有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谦厚,正可担当辅佐太子的重任。”晏殊听说后,便老老实实向真宗说:“我并不是不喜欢游乐吃喝,只是因为我现在没钱。如果有钱,这些旅游宴会我也会参加的。”宋真宗越发佩服晏殊的诚实,又因为晏殊懂得为臣之道,便越来越受到真宗的重用,到宋仁宗时,晏殊被任命为宰相。

三国时,孙策任用吕范主管东吴财经大权。孙策的弟弟孙权此时年少,总是偷偷地向吕范要钱,吕范则一定要请示孙策,从来没有独自答应孙权。因这事孙权对吕范很有意见。后来孙权任阳羡县令,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库以备私用。

孙策有时来查账,周谷便为孙权涂改账目,造假单据,使孙策没有理由责怪孙权。孙权这时很感谢周谷。

后来,孙权接替孙策统管东吴大事,因为吕范忠诚,特受到孙权的信任,而周谷却因为善于欺骗和更改账目,而始终没有得到孙权的重用。

其实,只有真诚,才会使你获得真正的朋友,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倘想获得知己,必先以真诚待之。你如能先给人一点点温暖,就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己,把交友当经商般的经营,确有其人,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诚能动人,至诚可以格天,虽说是老话,但其效力的宏大,古今中外,颇少例外。诸葛亮曾高卧陇中,自比管乐,无意于当世,与刘备素昧平生。刘备深知其才华,“三顾茅庐”,才得相见,此举表现了他的诚挚。于是诸葛亮便以身相许,虽几经挫折,绝不灰心,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此可见真诚之伟力。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真诚的人?我以为找不到一个现成的答案,一切都得从平时的小事上做起。

首先,要做到真诚,不能在外表上用功夫。说话表情虽好,而你的内心不诚,至多成为“巧言令色”罢了。对方如不是糊涂之辈,定会看出你的虚伪,因为内心不诚,凭你巧言令色,终有若干破绽给对方看出,岂不成为心劳术拙吗?相反,内心真诚,即使拙于辞令,拙于表情,却能体现出你的朴实。诚且朴实,效力更大,只要对方对你素无误会,你的真诚,必能感人。

其次,最忌的是平时好用欺骗手段,欺骗也许能得一时之利,却不能维持长久。如果你的欺骗日久为人察出,即使你真的有诚意,仍会被认为是另一种姿态的虚伪。因此,一生不可有任何欺骗行为。也许你曾遇到过这种人,你以真诚相待,他却以谲回报,于是,你便对于诚的效用发生了怀疑。其实,真诚的力量是绝对的。所以会发生例外,只是由于你的真诚不足以打动对方的心。对一切你要“反求诸己”。不必“求诸人”,这是用真诚动人的惟一原则。

再次,对方倘不是深交之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只能显示你的冒昧和浅薄。真诚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与时,而非其地,仍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话,已是太多;得其人与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与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长谈,这并不与真诚相悖。

总之,要想使自己成为真诚的人,你第一步要锻炼自己在小事上做到完全诚实。当你不便讲真话时,不要编造小小的谎言,不要去重复那些不真实的流言蜚语。

这些戒律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你真正在寻求真诚并且开始发现它的时候,它本身的力量就会使你着迷。最终,你会明白,几乎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都包含有它本身的不容违背的真诚内涵。如果你追求它并且发现了它的真谛,你就一定能使自己进一步完善。









切莫清高孤傲




骄傲与怠慢是目中无人的盲目行为,是不自量力的狂妄作用。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使你孤陋寡闻,而危害人最深。

傲慢是粗俗。它哗众取宠。盛气凌人,往往摆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俗态。

傲慢是无知。它庸俗浅薄,狭隘偏见,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是虚荣和一知半解结合的怪物。

傲慢是愚蠢。它故作高深,附庸风雅,其实是井底之蛙的仰望,是矫揉造作的不高明的表演。

傲慢是自负。它会使人觉得难于接近,只得敬而远之,或避而躲之。

傲慢是流沙。常常导致事业的失败。

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来鄙视傲慢,崇尚平等待人。一般来说,知识越多,学问越广的人就会越谦虚;文化越低,气量越小的人就会越傲慢。被奉为千古宗师的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师。谦逊的态度会使人感到亲切;傲慢的架子会使人感到难堪。

相传南宋时江西有一名士傲慢之极,凡人不理。一次他提出要与大诗人杨万里会一会。杨万里谦和地表示欢迎,并提出希望带一点江西的名产配盐幽菽来。名士见到杨万里后开口就说:“请先生原谅,我读书人实在不知配盐幽菽是什么乡间之物,无法带来。”杨万里则不慌不忙地从书架上拿下一本《韵略》,翻开当中一页递给名士,只见书上写着“豉,配盐幽菽也”。

原来杨万里让他带的就是家庭日常食用的豆豉啊!此时名士面红耳赤,方恨自己读书太少,后悔自己为人不该傲慢。

要做到不傲慢需要注意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认识自己;二是平等待人。防止傲慢首先要认识自己。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傲慢的人要么自以为有知识而清高,要么自以为有本事而自大,要么自以为有钱财而不可一世,要么自以为有权势而压人。殊不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还有能人在前头。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今中外成大事业者,都是虚怀若谷,好学不倦,从不傲慢的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其晚年的文学造诣可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从不恃才傲世,仍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夫人怕他累坏了身体,劝他说:“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又不是小学儿,难道还怕先生生气吗,”欧阳修回答说:“不是怕先生生气,而是怕后生笑话!”虚心自知,才是医治傲慢的一剂良方。

与人交往一定要做到平等待人。平等待人不仅是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人品修养的天平。平等待人是针对傲慢无理而言的。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管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有多大的差别,都一视同仁。待人要切忌“势利眼”。古人言“不谄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就是告诉我们待人时不应用卑贱的态度去巴结逢迎有权势、有钱财的人,而怠慢经济条件较差,社会地位不高的人。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的一种意识和心理深深地附着在人的身上,并时时加以维护人格的基本要求是不受歧视,不被侮辱,即要求平等。

如果你不愿遭到别人的反感、疏远,那你要在做人上多个“心眼”,切勿傲慢和过分强调自我,要注意加强品德修养,谨防傲慢,那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的很和谐,你的生活会更加幸福和愉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做人要有“心眼”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