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个行动>100个想法1
书名:做事要有手腕 作者:马银春 本章字数:5973字 发布时间:2024-06-30

第十章

1个行动>100个想法


想归想,做归做;想要想的完美,做要做的实在;只想不做,不如不想,白费脑筋,徒劳无益!



现在就开始动手吧




很多人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跌倒,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在行动,并且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

一个没有“手腕”的人,他们往往刚开始时都拥有很远大的理想,因缺乏立即行动的惯性,理想于是开始萎缩,种种消极与不可能的思想衍生,甚至于就此不敢再存任何理想,于是就过着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平庸生活。这也是为何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

有一个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的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时,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即使这么简单的起床动作,亦即把棉被掀开,同时把脚伸到地上的自动反应,都可以击退你的决心。

那些有“手腕”的人物都不会等到精神好的时候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的。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妙用无穷,而用“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

我们用储蓄的例子来说明好了。人人都认为储蓄是件好事。虽然它很好,却不表示人人都会依据有系统的储蓄计划去做:许多人都想要储蓄,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做到。

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妇的储蓄经过。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度过这次困难以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就要开始有钱。”

最后还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

珍妮这一次下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元,15年以后就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广告又说:‘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移作他用。我们说不定要靠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有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尽了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现在他们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好玩”。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马上就开始。时时刻刻记着班哲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俗话所说的:“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一事无成。

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跑步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





























选择好你的第一个职业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见一个人错入某一行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嫁错郎大不了离婚,而入错行则可难办,虽然可以转行,谈何容易!

有一位大学毕业生,他所从事的工作也许令人感到十分意外,他是一家蔬菜公司的搬运工人。当年他从大学毕业后去当兵,当兵退伍后又一时找不到工作,便经人介绍到蔬菜公司当临时工,赚点零用钱。没想到一干就是几个月,由于已经习惯了那种工作和周围的环境,也就没有积极去找别的工作,于是十多年以来,他一直干着这一工作,而且已经年近四十,他更不想换工作了。他说:“换工作,谁会要我呢?我有什么专长可以让人用我?”于是他只好继续在蔬菜公司当搬运工人。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走上社会时的第一个择业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也许客观存在会影响你的一辈子。也许你可以说,当我在某一个行当不愿干了,再换个行当不就解决了吗?也许你可以做到,而绝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因为一个人在某一行当工作久了,时间一长可能就习惯了,加上年纪一大,家庭负担更重,便会失去转行时面对新行业的勇气;因为转行就得从头学习,重新开始,同时又怕影响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另外,有些人心志磨损,只好做一天算一天;有时还会扯上人情的牵绊、恩怨的纠葛,种种复杂的原因,让你真是感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不能说哪个行业好,哪个行业就不好。但是我们选择行业时,还是要提醒自己来点“手腕”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你选择行业时,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1)要找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

找工作可不像穿衣服,可以随便找件穿上,今天穿了明天再换。何况现代人穿衣也很讲究呢!工作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直接影响着自己的一生。因此找工作要睁亮眼,定心,找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找你喜欢的工作,找个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怕人耻笑而勉强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

(2)转行并不容易

找工作可不像进入超市选择商品,你想要什么就拿什么。当你放弃以前的工作去找新的工作时,新的老板会考虑你以前有无相关的经验,你以前的业绩等。当你以前干的与想要寻找的工作毫不相干时,你就失去了一种优势。再说,人总是有惰性的,即使你不喜欢某一工作,做了一、二个月之后,也许你习惯了,你就会被这种天生的惰性套牢,不想再换工作了,日复一日,不觉得三年五载已经过去,到你真正干不下去而想转行时,那就真正很难了。

(3)千万不要涉入非法行业

一个人如果真的入错了行,但只要从事正业,这也可以维持。但有些行当是法律所不容忍的,它们是人生的陷阱与深渊,千万不能掉入,否则你很难脱身,只有断送自己的生命。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有些人还要从事这些不法行当呢?因为这种行业可能让你致富,而且不那么艰难。但事实上,一旦你进入这些黑行当,你就是在刀口上行走,你就面临着警察的追缉、法律的制裁、同行的陷害,不吃牢饭不送命,也要被人看不起。浪子回头金不换,谈何容易,有些人因为黑饭吃惯了,最后还是回到本行……当你面临这些诱惑时,千万要脑清目明呀!

(4)良机不可失,岁月不饶人

当你确实发现自己真的“入错行”,并有心转行时,那就寻找新的良机,一旦找到机会,就当机立断,铁了心,毅然转行,并在新的行当里重新开始,立志有所作为。那种明知自己入错了行,又前怕狼后怕虎的人,只能是徒自空叹,虚度一生!

睁大眼睛,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明日何其多



  

能够掌握好自己时间的人,也就能掌握自己的前途。

大凡做事有“手腕”的人,大都能做到非常合理地利用时间,让时间的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杜拉克说:“认识你的时间,是每个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每一个人能够走向成功的有效的必由之路。”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和许多领导者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驾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善于集中时间

千万不要平均分配时间,应该把你的有限的时间集中到处理最重要的事情上,不可以每一样工作都去做,要机智而勇敢地拒绝不必要的事和次要的事。

一件事情发生了,开始就要问问:“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千万不能碰到什么事都做,更不可以因为反正我没闲着,没有偷懒,就心安理得。

(2)要善于把握时间

每一个机会都是引起事情转折的关键时刻,有效地抓住时机可以牵一发而动全局,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促使事物的转变,推动事情向前发展。

如果没有抓住时机,常常会使已经快到手的结果付诸东流,导致“一招不慎,全局皆输”的严重后果。因此,取得成功的人必须要擅长审时度势,捕捉时机,把握“关节”,做到恰到“火候”,赢得机会。

(3)要善于协调两类时间

对于一个取得成功的人来说,存在着两种时间:一种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时间,我们叫做“自由时间”;另外一种是属于对他人他事的反应的时间,不由自己支配,叫做“应对时间”。

这两种时间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必要的。没有“自由时间”,完完全全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不会自己支配时间,就不是一名有效的领导者。

可是,要想绝对控制自己的时间在客观上也是不可能的。没有“应对时间”,都想变为“自由时间”,实际上也就侵犯了别人的时间,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完全自由必然会造成他人的不自由。

(4)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

时间不可能集中,常常出现许多零碎的时间。要珍惜并且充分利用大大小小的零散时间,把零散时间用来去做零碎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5)善于运用会议时间

我们召开会议是为了沟通信息、讨论问题、安排工作、协调意见、做出决定。很好地运用会议的时间,就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节约大家的时间;运用得不好,则会降低工作效率,浪费大家的时间。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关键看你怎么用。会用的,时间就会为你服务;不会用的,你就为时间服务。































不妨给自己充充电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充电是明智之举,不充电就会失去生存的能量,而最终被社会甩掉。

成功的人有千千万,但成功的道路却只有一条——学习,勤奋地学习,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充电”。如果一个人停止了学习,那么你很快就会“没电”,会被社会所抛弃。养成学习的习惯,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讲点“手腕”,不妨给自己“充充电”,是当务之急,也是为你以后做事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升温的今天,你如果不每天学习,不去充电,那么很快就会落伍。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现代人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只有那些随时充实自己,为自己奠定雄厚基础的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用学习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生活。为自己奠定雄厚基础的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常常强调干劲及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并非每一位都充满干劲,都勤奋好学。例如,宰予:虽有一副绝好的口才,却怠于学习。对于宰予,孔子不禁摇头叹道:“朽木不可雕也。”但再怎么责骂这种人也难改其性,最终被社会淘汰的肯定是这种不可救药之徒。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干劲以外,还需要有另一种观念,即学习充电的观念,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而书本知识只是基础,必须再用自己的理解力将其消化吸收才行。社会是一本巨大的书,需要你不断地去翻阅,因此,不充电的人会很快在现代社会中失去能量。

现代生活变化万千,节奏加快,要求我们必须抱定这样的信念:活到老学到老。你也应该记住:最难战胜的劲敌,是那一步也不放松的人。

我们常会听见“那个人是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之类的话,意思是说,他现在虽然并不怎么样,但日后总会成功的。

从同样的起点开始工作,有些人能立刻掌握要领而展开工作,虽这种人很少很难得,但他们往往自恃能力强,放弃了充实自己的机会,甚至退步变坏。

与此相反,那些起先摸不清情况而不顺畅的人如果多方请教,同时自己也认真用功并继续保持这种态度,大多会获得很大的成果,这样的对比说明,不断学习是决定你能否成就事业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人的成长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与指导下进行的。比如双亲、师长、朋友等的指导,在适当的时机恰当地施予,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正常成长。可是,更重要的,就是对这种帮助与教导要自己主动去学习吸收。

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会就失去了上进心,这种人以后都不会再有什么进步的。反之,那些学生时代不起眼的人在社会上往往克尽本分,主动学习,从而取得长足进步使得而“大器晚成”。

所谓“大器晚成”的人必是那种保持自觉学习态度的人,他们勤奋地学习,踏实地进步,自身实力与日俱增,工作中的每天都有新情况、新挑战,你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学习与生活同在,生活就是学习。

一份工作,许多人干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了,想换一份,而换工作是有条件的,有实力才能换份工作,而实力来自你自己。现代社会的机会很多,你只要天天学习,就会天天有进步,才会天天有机会,你的生活也就会富有生机。

那么你应该用何种态度来应对你打算从事一生的工作呢?如果因为目前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就感到很放心,每天优哉游哉的过安稳日子,那么目前的情形就不一定能维持很久了。而且,你也许离失败也不远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

与此相反,如果能将这份工作当作一生的事业而埋头苦干,不断进取、不断创造新的东西,“活到老学到老”,那么你的进步一定是无止境的。你就能日日以清新愉快的心情去做自己的工作。你不会觉得疲倦,当你有理想,而不至于失去它时,你的生活会是多姿多彩的,你的心情也会是轻松快乐的。

而且这种人对自己的工作有一股拿生命作赌注的热忱,他把自己的使命刻在心里,为了完成使命,甚至愿意舍命去完成。当然,这里所谓的舍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舍弃生命,而是指让自己强而有力的去努力工作,让生命发挥最大意义上的作用。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这种生命力才会更加强大,你的“能量”才会不断得到补充,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让生活更加美好。只有不断进修才会更上一层楼。

“只有不放松自己,不断进取的人,才有资格与人比高下。”

一个颇有魄力的老总在公司的经理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

“美国的大公司,在开办新的分公司或增设办厂时,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往往就任主管职位,如果现在公司命令你担任技术部长、厂长或分公司的经理的话你们会怎样回答?你会以‘尽力回报公司对我的重用。作为一个厂长,我会生产优良产品,并好好训练员工’回答我,还是以‘我能胜任厂长的职务,请安心的指派我吧’来马上回答呢?

一直在公司工作,任职10年以上,有了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你们,平时不断地锻炼自己,不断地进修了吗?一旦被派往主管职位的时候,有跟外国任何公司一较高下,工作做好的胆量吗?如果谁有把握那么请举手。”

发现没有人举手后,他继续说:“各位可能是由于谦虚,所以没有举手。到目前,很多深受公司、同行和社会称赞的前辈,都是因为在委以重任时,表现优异。正是由于他们的领导,公司才有现在的发展,他们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进修,不断磨炼自己,认真吸收工作要领。当他们被委以重任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带来良好的成果。”

的确,这一点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改变。艺术界的名演员,都是很有天赋的人,他们仍会分秒必争地为提高自己演技而认真学习。如果报纸上的影评、剧评指责他的缺点的话,他会一夜不眠地思索自己的缺点,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完美的表演。对一个公司员工来说,平时认真地磨炼和努力,是一样的道理。缺少不断地努力和磨炼,绝对不能培养自己的信心和实力来担任成大事者的工作。

只有时常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够在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社会是一本巨大的书,需要你不断地去翻阅,因此,不充电的人会很快在现代社会中暗然失色,最终淘汰的是自己。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做事要有手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