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机遇来了,要用“三只眼”盯住2
书名:做事要有手腕 作者:马银春 本章字数:6220字 发布时间:2024-06-23

对待机遇,要“狠心”一点




最有“手腕”的成功者并不都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个时机,用“狠心”去发掘开拓的人。

希尔顿就是一个“狠心”做事的人,他作为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早期就是因为买下华尔道夫旅馆而闻名的,这是旅馆业经营者至高无上的光荣。

从那以后,希尔顿成立了“希尔顿旅馆公司”和“希尔顿国际公司”,担任董事长和总裁,在他的名下有近百家旅馆,从天涯到海角,都挂着希尔顿的旗子。他现有在外的旅馆,比在美国本土的还多。    

在很久以前,拥有华尔道夫旅馆是希尔顿多年来的理想,他把它看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旅馆。那些优雅的大间,曾经住过许多皇族。当别人打电话过来找“国王”,华尔道夫的电话接线生必须问“请问是哪一个国王”。但是这家旅馆却破产了。他1942年购买华尔道夫股票时,每股才4.25美分,糟糕到如此境地。但希尔顿真正决定要买华尔道夫是1949年的事。

然而,希尔顿的理事会的那些理事,不能分享他的狂热,大都表示反对。身为希尔顿旅馆公司的董事长,没有理事的同意,他也不能以公司的名义买下。

希尔顿没有因此退却,因为他知道拥有这样一家旅馆,将会为他带来多大的价值和地位。他想:“我可以像30年前在德克萨斯州西斯柯那样做,我可以自己买下来,把我的看法推销给那些能够有我这种想法的人。”

因此,希尔顿开始以过去的那种熟悉的老方式着手去做,他打电话给拥有华尔道夫股票中的老大。

“我今天就能开个价钱,”希尔顿说,“我什么时候过来呢?”

当天下午,他走进那老大的办公室,要以12元一股买下24万9042股——这是控制股的数目。

“这个价格24小时之内有效。”希尔顿说。然后,他给了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押金。

那老大说:“给你四十八小时吧?!”希尔顿答应了。

那人接受了希尔顿的价格。而希尔顿要买下华尔道夫,还差300美元。

希尔顿便去找别人筹钱。他对他们说:“你要投下25万美元,跟我一起买下华尔道夫吗?我不想让给你,实在没有办法的话也可能要让给你。”那些人都说:“好的。”

希尔顿本想一如平时遵守他的生活方式:下午六点停止工作,晚上去跳舞,打高尔夫球。但是为了筹足余下的最后款项,他不得不打断他的娱乐。

正在筹钱的当儿,希尔顿的理事们说:“你这样做是应该的。既然你已做到这种地步,这个旅馆必须属于希尔顿旅馆公司才行。”    

于是,公司便筹出余下的钱,了却了希尔顿的心愿。

1954年,希尔顿又以巨额资金买下了史达勒连锁旅馆。但差点儿就迟了。    

当时,“盛布和那普公司”的舍肯多夫也想买下史达勒连锁旅馆,而且投下标,押下了一百万美元。

史达勒先生离开康乃尔大学之后,史达勒夫人就控制了公司不少股票,她也控制了孩子们的股票。该公司内部有了问题,便是冲突甚大。因此,在希尔顿决定捷足先登以后,马上打电话给在纽约的佐毕斯——当时希尔顿公司的副董事长。

希尔顿问道:“史达勒夫人在什么地方?”

“她在这儿,不过她正要走。”

“留住她,我要见她。我会立刻动身。”这时希尔顿还在加利福尼亚州。

佐毕斯回电话说:“她会在这儿等你。”

希尔顿记起控制股份的人总共有三个,于是希尔顿想:啊,我不能在这胡搞,如果我想得到这些连锁旅馆,动作就要快。

回到纽约,他对史达勒夫人说:“你会支持我的投标吗?我给你的这个标,将会比你目前得到的更好。”    

她说:“好的。”没想到这样顺利,妙极了。

希尔顿的出价与舍肯多夫的一样,高达1.1亿美元,但他拿出了7000万美元作押金,而不是1.1亿美元。

因此,希尔顿又完成了当时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房地产交易,希尔顿正是借此良机,实现了事业道路上的辉煌转折。从此闻名于世。












敢于冒险的人机会更多




风险许多时候是躲避不了的,有时候是躲避了小风险又会酿成大风险。蹩脚的决策者遇到风险是胆战心惊,想法设法绕开去,最终又躲避不开。而优秀的决策者却适度地加以运用,结果保证了组织生存,促进了组织的发展。

敢冒风险的有“手腕”的人才能有最大的机会成就大事。

对那些随遇而安的没有“手腕”的人来说,机会在他面前出现时,他也把握不住。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人都会说这句话,但有很多人只有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急得上蹦下跳。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看你是否是一个有“手腕”的人。

如台风带来海啸一般,机遇常与风险并肩而来。一些人看见风险便退避三舍,再好的机遇在他眼中都失去了魅力。这种人往往在机会来临之时踌躇不前,瞻前顾后,最终什么事也干不成。我们虽然不赞成赌徒式地冒险,但任何机会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因为怕风险就连机会也不要了,无异于因噎废食,爷爷倒脏水连孩子一块倒掉了。

大凡成大事者有“手腕”人士,无不慧眼辨机,他们在机会中看到风险,更在风险中逮住机遇。

美国金融大亨摩根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把握时机的有“手腕”之人。

LP·摩根诞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家族1600年前后从英格兰迁往美洲大陆。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可以说,约瑟夫·摩根是靠胆识发家的。一次,纽约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保险投资者惊慌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约瑟夫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他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他还清了纽约大火赔偿金,信誉倍增,尽管他增加了投保手续费,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这次火灾,反使约瑟夫净赚15万美金。就是这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摩根的父亲吉诺斯·S·靡根则以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颇富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1857年,摩根从德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我可以出半价。”

“半价?什么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锚……先生!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

摩根跟着巴西船长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还不错。——想到价钱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出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不过他又觉得自己太冒险了,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自此摩根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开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吉诺斯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不能说不是冒险。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出现了严寒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顺风迎时地大赚了一笔。

从咖啡交易中,吉诺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便出了大部分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摩根商行设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这个位置对摩根后来叱咤华尔街乃至左右世界风云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时已经是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

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一天,克查姆——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摩根新结识的朋友,来与摩根闲聊。

“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

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着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流行。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一瞅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狠赚了一笔。

这时的摩根虽然年仅26岁,但他那闪烁着蓝色光芒的大眼睛,看去令人觉得深不可测;再搭上短粗的浓眉、胡须,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人。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摩根家族的后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遗传,不断地冒险,不断地投机,不断地暴敛财富,终于打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摩根帝国。

机会常常有,结伴而来的风险其实并不可怕。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去逮住成大事的机会。敢冒风险的人才有最大的机会赢得成功。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成大事者会不经过风险的考验。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去冒风险,又怎能把握住人生的关键呢。

机会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当机会来临,善于发现并立即抓住它,要比貌似谨慎的犹豫好得多,犹豫的结果只能错过机遇,果断出击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

那些有“手腕”成大事者不仅因为他们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更因为他们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




























在天时地利上寻找突破口




一个人要想依靠机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得来点“手腕”,学会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等环境的优势,为自己创造机遇,从而帮助自己取得成功。    

在天时地利上做文章之所以是抓住机遇的关键因素,是由机遇的突出特性所决定的。那么机遇都有什么突出的特性呢?机遇最突出的特性可以说有两点,一是它具有稍纵即逝的时效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的这种特性就决定了一旦出现就必须要能够抓住它,如果你抓不住它,它就会悄然逝去,我们不能再祈望它重新出现。所以,那些能够成功创业的人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去开发它、利用它。相反,那些难以成功创业的人则对机遇的到来表现得很麻木,不懂得机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以致于机会白白地从自己面前消失,使自己丧失了最宝贵的财富,而追悔莫及。

我国古籍《韩非子》一书中,有一则“郑人卖豕”的故事。故事里说,一位郑国的商人到离家较远的市场上去卖猪。由于路远,当这位商人走到集市时已是暮色苍茫之时了。这时恰好有一个买猪的人看见他从自己的面前走过。这位买猪的人心想,如果能现在就买到猪,则明日就可以早早地赶回家中,还能把买来的猪再早早地卖出去。于是这猪贩子就急忙找卖猪的郑国人谈生意。不料郑国人见有人来买他的猪,却十分生气地嚷了起来,他说:“你这人好不懂事,我从很远的地方走了很多的路才走到这里,天色都这么晚了,我哪里还有功夫和你谈生意?”郑国人说话时还狠狠地瞪了买猪人一眼。买猪人为了及早地买到猪再三劝卖猪的郑人,他说:“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使生意成交,哪里还分什么天色早晚!”但郑国人毫不理会这一套,气呼呼地把自己的猪赶进了客店。结果,一桩几乎到手的生意硬是让郑国人给错过了。

做生意的目的,无非就是能够尽快地把商品销售出去,以加快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转的快了就能够多赚钱。商品长期积压在自己手里就会影响资金的周转,况且还要额外支付库存的开支,就像郑国商人由于天晚就不去交易,而把猪赶进客店,这样无形之中就要多支付一定的饲料款和寄存款,如果能及早成交则就可以省下这一笔开支,但他却压根儿没有去想这些问题,真可以说干了一件费力、费钱、费时的大蠢事。而且,对于错失时机造成的损失他永远也无法弥补回来。郑国人所犯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当机会来到的时候,不能果断出击,而是优柔寡断,结果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从这个故事中,相信人们一定能够体会到机会的很强的时效性这一特点。因此,任何人要想抓住成功的机遇,就一定要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果断出击,去主动捕捉,绝不能听任机会在自己面前溜走。

以上我们所谈论的是机遇的突出特点之一。机遇除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一特点之外,它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即很强的环境制约性。也就是说任何机遇都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在一定的环境中它有可能是机遇,而在另外的环境中它则不一定是机遇。因此,在捕捉机遇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培养出因地制宜的捕捉机遇或者因地制宜的创造机遇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机遇变成我们成功创业的阶梯。

让我们还是通过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来加深我们的认识吧!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无疑是世界体育史上的一次盛会。这次奥运会不但以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而名垂奥运史册,而且这届奥运会还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体育史的奇迹,而成为人们传颂一时的佳话,即这届奥运还成了百年奥运史上第一届赚钱的奥运会。而奇迹的创造者就是美国第一旅游公司副董事长尤伯罗斯,这位1984年奥运会的总老板也由于成功地把奥运会变成了赚钱机器而名扬全世界,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尤伯罗斯何以能够成功呢?说来尤伯罗斯的成功并不复杂,他的成功就在于他成功地抓住了历史的机遇,他充分地利用了天时地利等一切能够利用的社会资源。他的成功就因为他深深地懂得机遇的奥妙,他是一位因地制宜的创造机遇、捕捉机遇的能手。当1984年尤伯罗斯成为举办奥运会的总老板的时候,他就认准了美国社会高度商业化的这样一个环境特点。因此,他决定充分利用这一环境特点,把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变成自己的摇钱树,并根据美国社会商业化的特点制订出了很多成功的赚钱方案,从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赚钱的机会。比如,他利用奥运会这块金字招牌,抓住许多企业都想利用这次体育盛会宣传自己的产品的心理,一方面高价出售电视播放权,一方面加播广告,连火炬传递权都分段出售。仅火炬传递权此一项,他就从那些想出名的人们手里赚取了4500万美元。就是凭着这些有效的招数。尤伯罗斯及洛杉矶举办的这届奥运会非但没有花政府一分钱,反而赢得了2.5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一举扭转了1984年以前历届奥运会都亏损的历史现状。正因为尤伯罗斯开创了奥运会也可以赚钱的局面。为此,国际奥委会为了表彰尤伯罗斯的功绩还专门为他颂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尤伯罗斯真可谓名利双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因素的确是制约机遇的重要因素。而真正能够成功的人,真正能够捕捉到机遇甚至创造机遇的人就是那些能够充分利用环境的人,尤伯罗斯的成功之处就是他十分有效地利用了奥运会在美国这个高度商业化的国家,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里举办的机遇。并且他还积极地利用这一特殊环境为自己创造出了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机会,从而把这届奥运会办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

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功创业,人的因素固然是最为重要的,但任何人不努力要想获得成功创业都是异想天开。但我们在努力奋斗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天时地利对成功的重要意义。如果我们是有“手腕”的做事者,就应该能在天时地利上做文章,那我们则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做事要有手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