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像成功人士那样拥有积极心态
1热情将改善你的个性
什么是热情呢?热情是一个人由于对所从事的事情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事情的未来充满信心,而表现出的一种高度负责、全身心投入的一种情感。同时,热情还是一种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以前在纽约曼哈顿区附近,有一个以卖烤红薯为生的老大爷。因为他的全部收入都来源于他从事的这一行当,所以他对自己的烤红薯摊特别在意。那辆从垃圾堆里拣来的破旧餐车,经他修理擦试,看起来和新的一样;他用洁白的包装纸为客人包好他们要的烤红薯;他还配了一个饮料桶,为客人提供免费的饮料;他自己看起来也特别干净,一身洁白的厨师服,给人非常专业的感觉。他对过往的每一位行人都是那么的热情,在出售烤红薯的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微笑与祝福送给顾客。很快,他的烤红薯摊成了许多人每天必定光顾的地方,他也因此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一天,他看到儿子没有上班,问其原因,儿子说:“因经济不景气,我失业了。”“现在经济不景气吗?”他的心里开始犯嘀咕。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对自己生意的态度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因“经济不景气”,他觉得好像整个社会都失去了活力。餐车脏了,他懒得去清洗;给客人包红薯,开始用那种很粗糙的草纸;他的饮料桶经常是空的;更重要的是,他对客人的态度变得冷冰冰的。日子久了,很少有人再买他的烤红薯。于是,他慨叹道:“看来经济真的不景气,连吃烤红薯的人都少了”。
那位老大爷的生意冷清,真的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吗?不是的,而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生意失去了曾经倾注的热情。
热情是一种意识状态,它能鼓舞和激励你采取积极的行动,让你整个身体充满活力,使你的学习与生活不再显得辛苦、单调。它还能感染和你接触的每一个人,与你一起,共同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拥有热情,你就可以用更高的效率,更彻底的付出做好每一件事,你会觉得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你将以浓厚的兴趣,倾注自己所有的心血把它做到最好;拥有热情,你就会敏感地捕捉生活中每一点幸福的火花,体验快乐生活的真谛;拥有热情,你会以宽广的胸怀获得真诚的友谊,用你的爱心、你的关怀、你的胸襟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热情,你就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以高昂的斗志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与考验,以不屈的奋斗向自己的目标冲刺,用热情之火将自己锻造成一座不倒的丰碑。
充满热情的心态,不仅可以帮你找到生活的乐趣,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帮人们获得成功。
从古到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可以称做是热情的胜利。缺少了热情,就无法成就任何事业,因为不管多么恐惧和艰难的挑战,都被热情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就让热情来帮你发展事业,让它去打动你的客户,让它去帮你赢得老板对你的赏识吧!
斯蒂芙曾经是一位杂志推销员,她凭借自己的热情在拿破仑·希尔的办公室里卖出了6份杂志! 在书中,希尔回忆了这件事:
“在斯蒂芙之前已经有一个推销员来推销过《金融周刊》这本杂志了。他神情沮丧,且在言语之中表露出他急需从我的订费中来赚取佣金。可他并没有说出任何能打动我的理由,所以我没有订阅。”
“大约一周后,斯蒂芙来到我的办公室中,她向我推销了好几种杂志,其中有一种就是《金融周刊》。她看看我的书桌,发现桌子上摆了几本杂志,就由衷地赞叹:‘哦!我看得出来,您非常喜爱阅读书籍与各种杂志。’”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再加上一个愉快的笑容和真正热情的语气,她已成功地中断了我的工作,让我准备好想要听听她说些什么。因为当她走进书房的时候,那时我已决定绝不放下手中的文稿,来礼貌地暗示她:我非常忙,不希望被打扰。现在,我十分骄傲地接受了她的评价,放下手中的书稿,想听听她会说些什么。”
“斯蒂芙的怀里抱了一大卷杂志,我原以为她会将杂志展开,催促我订阅它们,可她并未这样做。她看见我的桌子上有一本爱默生的论文集,就开始津津有味地与我谈论起爱默生那篇文章‘论报酬’,竟让我得到了一些新观念。”
“之后,她问我:‘您定期收到的杂志有哪几种? ’我对她说明以后,她脸上露出了微笑,展开了她的那卷杂志,将它们摊放在我面前的书桌上,并逐一进行分析,还说明了我为什么要每种杂志都要订阅一份的原因:《文学书摘》可以让人欣赏到最干净的小说;《周六晚邮》以摘要的方式将新闻介绍给我;《金融周刊》可以让我了解到工商界领袖人物的最新生活动态等。”
“不过,我并未如她想象的那样反应热烈。因此,她又给了我一个温和的暗示:‘像您这种地位的人物必须消息灵通,知识渊博。’”
“是的,她的话的确是真理,既是一种恭维,又是一种温和的谴责。这让我多少感到有些惭愧,因为她已调查过我所阅读的材料,在我的书桌上并没有那6种她推销的畅销杂志。”
“于是,我非常自然地问道:‘订阅这6种杂志一共要多少钱?’”
“‘多少钱呀,全部加起来还不够你手里那张稿纸的稿费呢。’”
“最后,斯蒂芙离开的时候,带走了我订阅这6种杂志的订单。可这还并非是她热情推销而得到的全部收获。她又征得我的同意,到别的办公室里去进行推销。结果,她在离开以前,又招揽了我的5位员工订阅她的杂志。”
正是斯蒂芙的热情感染了拿破仑·希尔,她成功地将杂志推销给了希尔。无可否认,在这其中,热情的心态起了巨大的作用。
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狂热投入工作的人,每天早上一起来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发动起来。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总是对生活充满了渴望而又精力充沛,能一直坚守自己的使命。这样的热情来源于对工作的热爱与对自己追求的享受:无疑,这种人一定是生活中的强者。
热情能帮你在更少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事情,帮你做出更好的选择,帮你显得更加富有魅力。在热情的推动下,你会感觉自己的日子飞一样地流逝,你的成就也来得特别快。
2热情对于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人拥有各种优点,可是每种优点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却是不同的,心理学家把那些能给印象形成有重大影响力的品质称为“中心品质”。热情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两年前,李红顺利通过某公司的各种应聘考试,直接进入公司企划部。进入公司后李红很快就进入角色,不仅与带他的主管工作配合很默契,而且还经常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因此,主管认为他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人。于是,主管便留意寻找机会,放手让李红独立锻炼。
公司老总让企划部针对十一黄金周策划一次企业联谊活动,主管领命后便将任务分派给李红,让他一周内拿出详细的活动方案。李红深知这是主管考验自己独立工作能力的第一次测试,也是展示自己才能的难得时机,他不仅不能辜负主任,更要以此为契机在公司一鸣惊人。于是,他白天深入各大公司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晚上则集中精力研究各方面的成功案例,然后构架自己的方案。当这个活动方案送到公司高层讨论时,不仅获得大家的一致通过,而且对这次活动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李红在公司名声鹊起。
从此,常有年轻人主动找李红一起探讨问题。起初,李红倒也比较乐意与大家分享心得,但时间长了,便表现得有些不耐烦,时不时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推托掉同事们的求助。甚至有一次,一个同事非常谦虚地对他说:“我正在策划一个营销计划,但一时吃不准市场的可容度,可不可以占用你下午的时间,请你帮助我研究一下?”谁知,李红表情淡淡地说:“我最近特忙,帮不了你。你自己琢磨吧。”时间久了,李红便在同事们的心中有了共识:有才华、有能力,但为人清高孤傲,不太容易共事。
第二年秋天,公司准备在策划部提拔一位主管助理。公司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原则,采取笔试、公开答辩、群众评议和领导审查四道程序公开选拔。许多领导都认为此职非李红莫属,李红也不负众望,前两次考评都获得较高的分值,但在群众评议时,却出现了令人失望的局面,大家一致认为李红不适合当一个统揽部门全局的领导,对同事冷漠有余,温情不足,有时甚至很不通情达理,缺少人情味。
热情并非刻意的做作,你如果能让别人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温暖,你就一定是一个有热情的人。一个热情的人应该具备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对待生活要积极乐观,对待他人要乐于奉献,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从每一个细节发现他人的需要。用热情去融化他人,感染他人。比如主动与同事打招呼,不要只是点点头或微微一笑,可以攀谈几句闲话。平时可以参与大家的闲聊,打破自己沉默的形象。
热情代表着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稳定的。不同的人,热情程度与表达方式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热情程度与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热情是人人具有的,善加利用,可以使之转化为巨大的能力。你内心充满要帮助别人的热情,你就会兴奋,你的精神振奋,也会鼓舞别人努力工作,这就是热情的感染力量。
热情是办事成功的基础。在办事过程中,必须保持热情。只有从内心发出热情,表现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时,才能感染别人,创造出日新月异的成绩。
怎样才能给别人留下热情的好印象?
事事比别人快一步,会给人以热情积极的好感。现代社会已进入节奏感强、竞争激烈的时代,办事永远比人慢半步的人怎么也不会引起人的注意,办事也不会成功。为了给人留下工作积极的深刻印象,事事都比别人快一步是十分有效的。
与人办事交谈时,上半身前倾,可表现出你对所办之事的关切。通常,人们对于感兴趣的事,往往会很自然地将上半身向前倾斜着,好像努力要把所要办的事情听透和看透似的。所以办事时,你若想让对方产生一种热心而积极的好印象,不妨摆出倾身的姿势,表示你对所办之事项倾心关注的态度。
说话时借助手势,可表现出你很有热情。成功的演说家演说时常常带有夸张的更替手势,从而有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在办事交谈时,如果能加上一定的手势和神态,就能表现出你积极热忱的态度。
打招呼的声音稍微高声一点,可展示你热情开朗的性格。和人打招呼时声音太小,会给人一种冷漠的印象。而用比平时说话声音稍大一点的语调跟人打招呼或寒暄,会给人以热情开朗的感觉,从而留下积极良好的印象。
3世上只有不肯快乐的心
传说在天堂的某一天,上帝和天使们召开了一个“头脑风暴”会议。上帝说:“我要人类在付出一番努力之后才能找到幸福快乐,我们把人生的幸福快乐藏在哪里比较好呢?”
有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高山上,这样人类肯定很难发现,一定要让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上帝听了摇了摇头。
接着又有一位天使说:“依我看,还是把幸福快乐的秘密藏在人类的心中比较好,因为人们总是习惯向外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而从来没有人回想到在自己身上去挖掘者幸福快乐。”上帝对这个答案非常的满意。
从此,幸福快乐的秘密就藏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窗外的鸟叫声惊醒了我的一夜好梦,本想趁周日好好补个觉。哎,又泡汤了!我揉着惺忪的睡眼,伸着懒腰,走向阳光明媚的露台。晨光中鹤发童颜的爷爷正在侍弄兰花草。几只鸟笼挂在桂花树杈上,鸟儿正欢唱着呢!看着在花丛中摇头晃脑的外公,正笑眯眯地看着鸟笼,赏着兰花草,一副怡然自得、陶醉其中的模样,我不由被感染了,“爷爷,您早!”看见我,爷爷忙着摘下耳机,惊讶地说:“不是我吵醒你的吧?”
“没有,听啥呀?这么快乐。”我很好奇,便戴上了爷爷摘下的耳机,耳边立刻传来了那首熟悉的老歌“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我不禁眉头一皱,唉!快乐?我哪来的快乐!
爷爷却笑眯眯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呐,真不懂享受快乐。”停了一下又说;“你昨天不是说要去看个同学吗?”
我拎着果篮,穿过小巷来到学院路。学院路平坦开阔,往来车辆、行人川流不息,路面却十分干净。
“来,一人一半。”
“不用,你多吃点吧。”
“来嘛,别客气。”
路边的石阶上坐着两位刚干完活的女清洁工,她们正在谦让一块煎饼。朝阳中,两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知足的笑容。看她们吃得那么香,那么开心,旁人也不由心生羡慕。或许这就是她们最纯朴的快乐感受吧!
“穿过公园走要近一些。”我边想着边走进公园。啊,想不到清晨的公园竟如此热闹:几只风筝在天空自由地飞翔,一群小朋友在地上快乐地牵着线跑着、跳着、叫着;篮球场上,小伙子们正大显身手,挥洒汗水。“进了!进了!”传来了阵阵热闹的欢呼声;不远处,录音机播放着悠扬的乐曲,人们和着节拍在跳健身舞……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欢声笑语,此时汇成了欢快的海洋。久违的快乐感受深深感染着我……
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你也可以做到:
1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长远目标可以追求高,但是短期目标一定不要太高,也不要过于完美,这样自己达成起来也不会那么艰难,比较容易从中收获到快乐。
2每天早晚问自己积极正面的问题,例如,今天哪些事情是最让我期待的?今天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今天我最开心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模式取向于正面,这样每天都会是开心的。
3如果有压力,或者难过的事情发生,想办法转换成你的动力,具体办法就是对痛苦的事情刨根问底,最后会得到一个结果,只所以这么痛苦一切一切的原因都是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有实力。
4不要让自己的脑袋被过去和未来占据,应该多体会下你正在发生的事情,很多人吃饭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饭是什么味道,因为他们正在想下午要做什么。很多人走了许多年的路,都不知道路边有什么。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此时此刻的自己,对外界是什么感受,他们的焦点太多放在过去的失败或成就上,和未来要做什么上了,当你偶尔把注意力放在你正在发生的事情上时,去享受正在发生事情的感觉时,你会收获到快乐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如果没有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生活就不会丰富多彩。要拥抱快乐,我们就要在生活的历练中,发现快乐,创造快乐。当快乐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人生就会充满阳光,世界就会更精彩。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愿每个人都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
4“不可能”会把人生带进黑暗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经常将“太难了”、“不可能”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当我们不经意地说出来时,其实也暴露出我们对工作畏惧的心理。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恐惧是意志的地牢。它囚禁着你的思想和灵魂,让你身手自由却无法行动。”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其潜台词就是“我不行”、“我不可能”,这种消极心态如同给行动套上了枷锁,剥夺了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让人一事无成。
困难是工作的常态。面对工作任务中的困难,要做的不是惧怕,不是失去信心,而是迎难而上、竭尽全力、直到最后。每个人都会有恐惧,但勇敢的人能够用行动摆脱恐惧的困扰。所以,当恐惧的想法开始侵占你的思想领地的时候,你需要转变思想:只有战胜恐惧,恐惧才不会再次出现。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5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叔叔家玩。叔叔的房子后面养了一对大鹅,结果公鹅一见他就一边怪叫着一边向他扑来。于是他拼命跑开,向大人哭诉。
受了几次惊吓后,叔叔找了个旧扫帚交给他,然后指着大鹅对他说:“你一定能战胜它!”当鹅再次向他冲来时,艾森豪威尔手里拿着扫帚,浑身不住地颤抖,猛然间他鼓足勇气大吼一声,挥起扫帚向鹅冲去。鹅掉头便跑,他紧追不舍,最后狠狠地给了鹅一下,鹅惨叫着逃跑了。从那以后,鹅只要一见他,就会远远地躲开。
从此,艾森豪威尔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勇敢迎战,就能战胜恐惧。
其实,问题带来的恐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为恐惧而退缩,无法继续前行;可怕的是我们沉浸在自我暗示中,放弃了前进的步伐。如果我们能正视恐惧,有将问题追溯到底的勇气和智慧,勇敢迎战,就会发现困难可能只是蒙蔽我们的“纸老虎”,而成功就在不远处。
事实上,很多事情的完成过程就如同攀登高峰,想象的过程也许是艰难的,但当你坚定地相信自己,当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当你执着地靠近目标时,就会惊喜地发现,成功原来就这么简单。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一问题就像山一样摆在面前,要克服它,似乎完全不可能。于是,一种说不出的恐惧不招自来。但是一个通行的法则却被忽视:越是畏惧问题,越是容易被问题击倒;相反,如果迎向这些问题,就有可能解决问题。
人在恐惧的心态下,会很容易在困扰的事情上反复打转。如果学会放松调剂,重新出发,那些破坏的恐惧情绪终究是持续不了多久的。下面介绍几种战胜恐惧的方法:
当你感觉到恐惧的事情要来临时,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比如,不要让畏惧和担忧把你压垮,把它们分解成可以控制、征服的部分。你可以直接问自己:“我在怕什么?”通常我们怕的只是阴影。面对你所害怕的场合,你要对自己说:“没关系,这只是一种经历而已。”那么,你的心态就会变得从容自如。
有些并不可怕的东西却使我们害怕,有些真正应当害怕的东西反而不使我们害怕。
焦急、沮丧或生气,往往因为我们太强调恐惧而变得更糟,实际上这种自我否定的恐惧不值得大惊小怪。你要坚定地把你的恐惧制服,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自我肯定的一面。比方说,列举10项你最为自豪的事物,包括你的才能、目标、友谊、运动技巧及善意等,把这张表摆在你的卧室台灯下,每天阅读一次,至少持续一个礼拜。
自我鼓励法。在感到自己将要产生或已经产生了自我挫败感的时候,可以用自我鼓励的方法矫正,也就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忧虑和恐惧进行斗争。这种方法是通过意识的调节,摆脱对自我虚构失败情境的想象,解除由想象中因挫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的困扰,鼓励自己振作精神,恢复乐观、积极的态度,唤起自己的信心,获得平静、欢娱的心态。比如,在忧愁时劝说自己:“忧愁也没有用。”在恐惧时,给自己壮胆:“不要怕,没什么可怕的!”在担心失败时激励自己:“吃一堑,长一智,挫折和失败能使人成熟。”在焦虑、烦恼时,把它们写出来,再找出原因,调整心态,寻找解决办法,这样就能使胸中的焦急、烦恼情绪化为书面语言,从而使心情逐渐平静,重新树立起自信。
自我暗示法。当感觉恐惧、焦虑时,用积极的语言暗示自己:“我很平静。”“没什么了不起的事,只要我尽心尽力去做就行了。”用正面肯定的语言做暗示,不要用“我不紧张”之类的否定暗示性语言。
想象法。想象自己正走在大海边,感觉到清凉的海风扑面,听到涛声阵阵,一波一波的浪花轻轻舔着你的脚,舒适惬意。用这种方法可以想象任何使你放松的场景。最好每次想象同一场景,这样可以更快更好地达到放松的效果。
屡现刺激法。反复接受恐惧的刺激,接触恐惧的目标,从而逐渐适应这种刺激,渐渐革除恐惧、逃避的旧习,而不再惧怕。这也就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的意思。如果恐惧的对象是人,则应采取与对方亲近的方式,这样可以了解、熟悉对方,发现自己原有的那种恐惧心理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