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1
书名:不要输在做人上,不要败在说话上 作者:马银春 本章字数:5159字 发布时间:2024-06-22

第二章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

1人人都需要好口才

  有一副好口才可以说是成功的快捷方式,当你拥有能言善变的口才时,你的能力也会备受瞩目,鹤立鸡群;相反,一个虽有满腹学问而没有口才,和人讨论时不能从容自如,应变如流,这样只会在无形中损失很多有利的条件了。

  我曾工作的一个工厂,在招聘厂长的招聘会上,三位应聘者交了自己治厂的方案,并当场答辩,其中一位已有两孩子的女应聘者以自己的韬略和雄辩的口才,赢取了大家的认可,成为厂长。在这里,看她是如可辩答的。

  一个年轻人问起这个女人:“你是个外行,到纸厂如何治厂,怎么才能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呢?”女人毫不犹豫地说:“在印刷方面,我的确是外行,但论管理企业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外行,再说厂里这么多的懂管理的干部和技术高明的老员工,有占厂里70%以上的朝气蓬勃、勇于上进的年轻人。我上任后,会把老师傅请回来,把年轻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安排好,让每个人都干得有起劲,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当她的回答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厂里一女工又问到:“咱们厂不景气,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我要求调走,厂长不放,你上任后会怎么处理?”女人听完,反问道:“你要求调走,无非是厂办得不好想走,如果厂办好了你还会想走吗?当我上任后,请你留下来再看半年后再做决定也不迟。”这一席话又博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紧接着又一位妇女愤愤不平地问道:“我在厂里做那么久了,又怀孕七个月了,还要站着干活,您给评个理。”女人又答道:“我也是个女人,我知道哪些不合理,哪些合理,不合理的就一定会改正,合理的就要坚持。”这时,厂里职工又活跃起来了,有人说:“我们都需要一个这么体贴的厂长啊!”

  精彩的答辩,要求快捷、明确、简洁,又能随机应变,要打动人心。这样一个有才能,胸有成竹的厂长,谁不需要呢?

  有人说,是人才未必有好口才,而有口才的人肯定是人才!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与人的相处中,经常觉得有时某些人说话好像是一种威胁,或是嘲笑,讽刺,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我们自愧口才不如人而已。自己就是有理甚至理由充分,却让别人因尽讲歪理,而自己口才拙劣,对付不来,反被辩得无地自容。这样的事例是不是很多呢。古人亦云“三寸不烂之舌”来形容这些能言善变之人才。比如那诸葛亮“舌战群儒”和“骂死王朗”就是两件著名的口才争辩所取得的战果。现在电视剧常播的人人爱看的那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相信大家最清楚不过了。

  在这里,虽然我们不可能去做辩客或说客,但是我们明白,一个人的一生,不外乎就是“言语”和“动作”这两件事,即说话和办事!我们话说得好,小则可以快乐,大则可以创业;相反,我们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人怨,大则可以坏事。当然,有一副好口才的人,一般都需要头脑聪慧,思维敏捷。可以说少数人口才是天生的,但大多数人口才却是出于勤于训练的结果。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的力量是沟通世界上最复杂的信息网络——人的心灵。放眼现实世界,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成功的管理者或企业家无不是拥有一副好口才时,而好的口才又与交际能力连在一起。所以,在要想有一副好口才,就先要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那如何培养交际能力呢?

  1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它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友谊的伙伴。

2 经常外出旅游。利用节假日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也可以培养兴趣、开放胸襟。旅游是一种开放性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是相通的。交际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动和热情,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不爱活动、自我封闭的人,怎么会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呢?在旅游中,可以直接接触到一些新的对象,了解新的交际内容,旅游结束,见识广了、谈资多了,这又给以后的交际增加了话题。

3 有意识地独自做客、待客。独自到同学或邻居家去串门,到亲戚家去做客,这都是锻炼我们交际能力的机会。串门做客,需要寒暄和问候,也需要交谈和有关礼物的收送。

4有意识地训练说话能力。有人说,口语是社会生活的入场券,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说话能力,因为交际的最直接形式是说,不会说,说不好,怎么交际?会说,说得巧,答得妙,其交际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

2与人说话要先学会听话

  在古代,“伴君如伴虎”。正直的臣子既不想看到朝政荒废,也不愿因为忠言直谏而触怒龙威,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有智慧的大臣就采用了正话反说的方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优旃平时很幽默,一次,秦始皇要扩建御花园,豢养珍禽异兽,以供自己围猎享乐。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可大臣们谁也不敢冒死阻止秦始皇。这个时候能言善辩的优旃站出来,对秦始皇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即使敌人从东方来了,只要皇上下令麇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可以了。”秦始皇听了不禁哈哈大笑,扩建御花园的事便不了了之。

  优旃的话表面上是在赞同秦始皇,其隐藏的意思则是在劝说秦始皇,希望他收回成命。优旃的话在提醒秦始皇,如果执意要按照自己的主意办事,国力就会空虚,敌人就会趁机进攻,而麋鹿用角是不可能把他们顶回去的。这样委婉而明了的道理,聪明的秦始皇当然听得出来,而且他也乐意接受。因为这样说,表面上是赞同了他,而且没有触及他的权威。这种劝服技巧需要听者细心地领悟,如果秦始皇不懂话中之意,纵使优旃巧舌如簧也不能打消他扩建御花园的念头。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这是一句俗语,是说要注意言外之意、话外音,常用一种委婉的语气使对方知趣。

  生活中有大量的话不用直接说出来,话里带出来就行了,更有不能直言的意思,得靠暗示来表达。于是便有一语双关、含沙射影等旁敲侧击的艺术性语言。

  1952年,正在苏联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将去苏联某城市访问。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到莫斯科机场送行。正在这时,飞机出现故障,一个引擎怎么也发动不起来。机场地勤人员马上进行紧急检修。尼克松一行只得推迟登机。

  勃列日涅夫远远看着,眉头越皱越紧。为了掩饰自己的窘境,他故作轻松地说:“总统先生,真对不起,耽误了你的时间!”一面说着,一面指着飞机场上忙碌的人群问:“你看,我应该怎样处分他们?”

  “不,”尼克松说,“应该提升!要不是他们在起飞前发现故障,飞机一旦升空,那该多么可怕啊!”尼克松的话里有辛辣的讽刺、涩涩的挖苦、无声的指责,而这些却是以貌似夸奖的话传达了出来的,听了这话,除了苦笑,还真什么也说不出来:人家可没有任何难听的话。因此,多练习“解话”、“接话”的功夫可提高你表达言外之意的本领。

  接话很简单,可以回答,可以附和。解话似也不难,除了直言明意易于理解外,“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也能帮你听出言外之意来。但在实际交谈中,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解话准确、接话恰当的。

  接话的正确与否,除了说话者自身的修养及驾驭语言的能力外,很大程度还取决于“解话”的准确与否,切不可小看“解话”错误,这不仅是制造几个笑话的小事,还影响到人际交往是否会产生矛盾和误会。

  比如,当你在朋友家做客,贸然说出“这瓶酒真好,我见都没见过”时,你的朋友定会认为你想喝这瓶酒,因为这句话语本身就有“想喝这酒”的意思,但这时你也不必惊慌,你可以把语气转一转:“可惜我没有喝酒的口福,我对酒精过敏。”这样便会消去此意思,从而让你的朋友如释重负。

  东汉末期,荀彧投奔曹操。曹操跟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与他讨论天下大势,谋求霸主的策略。荀彧对此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曹操高兴地说:“你就是我的张子房啊!”立刻任命他为司马,不久,就成为曹操最信任的幕僚。荀彧为曹操统一北方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后人评价为:荀彧达到了谋士的最佳境界。

  曹操选拔郭嘉,跟荀彧一样。曹操问郭嘉:“你说我能打败袁绍吗?”郭嘉说:“袁绍有十败,您有十胜。”接着他详细分析了袁绍的十大弱点,曹操的十大优势,说得曹操心服口服。他建议先打吕布,然后逐步扩大地盘,壮大自己。曹操对他考察后,高兴地说:“使我成就大业者必是此人,这正是我要找的谋士啊!”

语言是交际的重要工具,但是每个人的语言能力是不同的。同样的意思,有的人说了就会让人心悦诚服,有的人说了让人无动于衷,有的人说了却令人内心反感。有的人语言迟钝,有的人口若悬河。在人们沟通的过程中,把话讲好固然重要,但把话听好是把话讲好的前提。要把话讲好,首先要能够充分理解对方话中的真实意图。中国话较之其他一些语种,比较独特和复杂。所以学会听话有时比学会说话更重要。

3真诚的赞美犹如温暖的阳光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仅靠一句赞美,我就可以很好的活上好几个月。”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对于普通人,赞美可以赐予他一份好心情;对于缺乏自信的人,赞美更会产生一种奇异的力量;被赞美的人感觉真好,恰如其分的赞美让人获得肯定,使人心情愉悦,让人平添自信。

  可是呢,平常在生活中大家是很不喜欢去赞美别人的,觉得赞美就像是奉承拍马屁的那种感觉。大家平常在电视上或者生活中,看到在国外,他们是非常喜欢去赞美夸奖表扬别人的。那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去赞美别人呢?

  也有人说就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让我们比较含蓄,不善于去表达自己的有很多。哪怕是他确实是赞同认可、比较欣赏,他都不会说也不会做任何表现。或许很多伙伴都会讲啦,我总觉得去赞美别人好像觉得像是在巴结别人,像是在奉承拍马屁一样的,那在这里呢,我就教大家一个方法,一个利用第三人称去赞美的方法。

  我以前在另外一个公司上班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特别的高傲,因为长得也确实比较漂亮,可是在公司呢朋友也不多,有一次,我和我朋友去逛街正好碰到了,说着说着大家准备一起去吃香锅,第二天呢,在闲聊的时候我就跟她说:“昨天我朋友见到你,回去后直夸你,说你长得漂亮,而且气质也很好。”她听了之后心里当然是很高兴,也就是从那次以后,我觉得我和她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现在也还是很好的朋友,再比如说,我想夸同事能干,就会说,那天我老公看了你的办公桌,回去后就断言,说这个座位上的人,一定是特别干练做事非常有条理的人,还让我向你学习呢,这样一来,即达到了赞美他人的目的,又避免了拍马屁之嫌!

  赞美,是一种艺术。当一个人被艺术渲染时,就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心情也会因此而得到欢愉。心舒服了,什么也会变得好了。远的不说,就说我的同事他的女友。有一天她很兴奋地在寝室说:“我好高兴哦,今天有人说我身材好好耶!我想我会一直记着他的。”之后都很快乐,有时还一个人在那傻笑。见到那个赞她的人,笑容特别灿烂,人也很热情。听同事讲完之后,其实,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那人说我长得漂亮。到现在我还记着那人,原本的我是不轻易的去记忆个人的。呵,原来赞美可以让别人记住你的呀!

  赞美是一种最低成本、最高回报的人际交往法宝。

我们在赞美他人时可以遵照以下的原则:

  1赞美必须是真诚。这是赞美的先决条件,只有名副其实、发自内心的赞美,才能显示处它的光辉,它的魅力。赞美的内容应该是对对方拥有的、真实的,而不是无中生有,更不能将别人的缺陷、不足作为赞美的对象,比如,对一个嘴巴大的人,你夸他:“瞧,你的小嘴多可爱!”或对一个胖子说:“呀,你好苗条!”还有比这更糟糕的赞美吗?这种赞美不但不会换来好感,反而会使人反感,甚而造成彼此间的隔阂、误解,甚至反目。赞美要真正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言不由衷的赞美无意是一种谄媚,最终会被他人识破,只能招来他人的厌恶和唾弃。

  2赞美要适时。交际中认真把握时机,恰到好处的赞美,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当你发现对方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就要善于及时大胆的赞美,千万不要错过机会。二是在别人成功之时,送上一句赞语,就犹如锦上添花,其价值可“抵万金”,比如考了好成绩,评上先进,受到奖励,这时,人的心情格外舒畅,如果再能听到一句真诚的夸赞,其欣喜之情可想而知。

  3赞美要适度。赞美的尺度掌握的如何往往直接影响赞美的效果。恰如其分、点到为止的赞美才是真正的赞美。使用过多的华丽辞藻,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吹捧,只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难受、肉麻、厌恶,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假如你的一位朋友歌唱的不错,你对他说:“你唱歌真是全世界最动听的。”这样赞美的结果只能使双方都难堪,但若换个说法:“你的歌唱的真不错,挺有韵味的。”你的朋友一定很高兴,说不定会情不自禁一展歌喉向你送上一曲呢!所以赞美之言不能滥用,赞美一旦过头变成吹捧,赞美者不但不会收获交际成功的微笑,反而要吞下被置于尴尬地位的苦果。古人说的好,过犹不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