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魔鬼藏在细节中
曾听老人说: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不禁使我们想起“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句中国传统的古语。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古人还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话都精辟地指出了我们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要有所作为,要获得胜利果实,就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把一个个小的胜利果实聚集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胜利果实。然而在我们身边,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却很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很多,而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却很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很多,而规章条款不折不扣执行的却很少。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细节是什么?细节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只有保持这样的工作标准,你才能注意到问题的细节,你才能做到为使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思考细节,才不会为了细节而细节。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注意了细节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加完美,只有注意了细节生活才会更真实更有意义。
也许你会问:不是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吗?当然,这句话并没有错,但它指的是我们在为人处世上理应如此。我们走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时,我们一定要明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凡事一定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当中都蕴涵着一个个考验你的关卡,想通过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你是否用心地去做,是否专注于小的事情。
如果你能够在工作中关注每一个细节并加以有效地利用,在细微之处抓住最佳的机遇,你就一定能够抓住成功,成为一名像诸葛亮一样的好员工。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吝啬从小事做起,一定要努力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
生活中有很多有效利用细节而成功的事例。
在某个旅游区内,有一群开“摩的”的人在等待着客人。然而在一群人当中,只有一位小伙子的生意格外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位小伙子在“摩的”车坐垫上铺着一条半湿的毛巾,只要有客人来搭乘他的车,他就揭开毛巾让客人乘坐。试想,在南方如此炎热的天气里,如果你是乘车的客人,你也一定会在打开车子后,最先挑选饰着半湿毛巾的车欣然乘坐的。所以,这位小伙子生意是最好的。
博览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没有一个是不重视细节的。如果鲁班没有注意划破自己手指的那棵不起眼的小草,也就不会发明“划”出了人类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锯子,利用细节使得鲁班成为了木匠的始祖。如果牛顿被苹果砸醒后,不关注此细节的话,就不会有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看不到细节,我们的工作就永远不会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因此便会对工作敷衍了事,丧失热情,你的职业人生也会因此而平淡无奇。如果你不想平庸,如果你想成就自己,就应该做一名像诸葛亮一样的好员工,做一个在工作中注重细节并能够有效利用细节的人。只要你能够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你就会在注重做事的细节中找到自己发展的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身在职场的我们应该怎样注意细节呢?
有个抖擞的精神。站的直,坐的正可以让你看上去一直是精神饱满的、充满自信的。你当然肯定也不希望同事或老板看到你整天无精打采的缩在自己电脑前吧。
时间观念。没有人希望等待别人,你也不希望。我们常说的“不要指望我能早到,但我从不迟到。”务必要准时,告诉人们你的时间观念是很强的。一个好的员工的重要标志就是公私分明,这意味着在工作时就是工作,千万不要在上班时间为和女朋友晚上看什么电影煲半天电话粥或和同事们讨论下班后一起到那里潇洒去!
注意容貌。随身带点口香糖可能让你高喊感谢上帝。无论别人是怎么说,人们还是从他们所看到的来评价一个人。所以在周五你可以穿的随便一些,其他时候,请保持严谨,上班时你是一个军人而下班你可以是一个调皮的孩子。
让你的周围始终保持清洁。让你的办公桌时刻保持清洁,文件都放在抽屉内,样样东西都井井有条。这样你的老板一定会认为你在其他方面同样是有条有理的,那么他把事情交给你就放心多了。
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坚持每天浏览的报纸,看看与你同行业有什么新的动态和发展。你可以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和你的行业保持一定接触。如果你有打算进入更大的公司发展的话,这对你是很有好处。
离闲谈远点。无论谈的是多么有趣、多么的开心,记住办公室闲谈都是终结你的职业生涯的致命武器,比雷阵雨来的还要快。
尊重公司文化和制度。这条规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上班都必须遵守。
5诚信是人生路上的一张通行证
成功是每一个人所渴望的,你或许一直在苦苦寻觅成功的道路。一帆风顺是每个人所钟情的,或许你正在羡慕别人的一帆风顺。但你是否想过成功者成功的奥秘何在?你是否知道别人一帆风顺的秘诀?你是否知道“言而无信,行之不远”的真理?“以诚待人,天下信之”,只有诚实守信,你才可能成功;只有诚实守信,你才可能一帆风顺。诚信是人生的第一道通行证!
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商业神话,也看到了一个诚信神话,乔家“汇通天下”的神话得以建立,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乔家的诚信。历史上,乔家店规就是把诚信放在第一位的。比如在包头发生的乔家店铺胡麻油掺假事件,乔致庸就以诚信赢得了更多顾客和商家的支持。乔致庸让买家用假胡麻油来换真胡麻油,他肯定亏了,但他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达到长久和人做生意的目的。乔致庸的成功就在于他的诚信,而诚信也带给了他丰厚的回报。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市场经济时代,更没有理由让诚信在人心中沦陷。因为市场经济比以往任何一个经济形态都需要诚信,如果彼此不信任,就不可能有买卖交易的产生和完成。
1835年,当约瑟·摩根先生成为一家名为“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股东后不久,一位保户家里发生了火灾,按照规定,保险公司必须给付理赔金。可是,如果完全付清理赔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不少投资者显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个个惊慌失措,愿意自动放弃他们的股份,因为他们不愿承担掏钱赔偿投保人的损失,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再三斟酌之后,认为自己的信誉比金钱重要。于是,他四处筹款并卖掉自己的房地产,然后将理赔金如数付给保户。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大噪。
几乎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还清了保险公司所有债务,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无奈之下,他打出广告,凡是再投保“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客户,理赔金一律加倍给付。令他没有料到的是,没多久,指名投保火险的客户蜂拥而至,“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可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却是,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诚信普遍缺失的年代。曾听闻去年有一所大学甚至规定,新生在毕业时,除了要拿毕业证、学位证外,还要多拿一个诚信证。可是谁又能保证诚信证就是真的?一张诚信证又怎么能保证一个人一生的诚信?这个事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笑话,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人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
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要做到恪守诚信,就要对自己讲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言必有信,一诺千金。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他人约定见面,一定要准时赴约。上学或参加各种活动,一定要准时赶到。要知道,许诺是非常慎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如果我们失信于人,就等于贬低了自己。如果我们在履行诺言过程中情况有变,以至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就要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这与言而无信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所以说树立诚信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恪守诚信的传统美德,还要把“江湖义气”与恪守诚信区别开来,认清“江湖义气”的实质和危害,不被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坏习俗所污染,做到恪守诚信。
6选择与放弃是人生的经营课
一位老汉挑着盛满汤的壶的扁担,在行走的过程中不小心跌了一跤,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而这位老汉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后便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
这时,一个人过来对他说:“哎,老伯,你的罐子摔碎了”。
“我知道。”老汉说。
“那你怎么毫不在意呢?”
“壶已经碎了,汤也没有了,不是吗?”
生活的道路崎岖坎坷,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欲望。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多,让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归自己所有。可是生活中,鱼和熊掌往往是不能兼得的。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次的选择和放弃。也许,只要一次判断的正确与否,就能决定我们的人生是灿烂辉煌,还是无所作为。有些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总会选择最好的机会,而放弃较差的机会。洋洋自得的同时,他却没有注意到我们人生的根本原则: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成功者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关键时刻,懂得如何取舍。在众多的机会面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该放弃什么。
面对同一个人生主题,不同的人往往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取舍。有的人选择了事业,放弃了消遣娱乐;有的人选择了享受,放弃了艰苦奋斗。有人为了选择追求真理,可以放弃七尺之躯;有人为了选择真挚爱情,可以放弃江山社稷;有人为了选择精神充实,可以放弃世俗荣华。在功名利禄面前,有的人选择低头哈腰做狗;在强权盛世面前,有的人选择昂首挺胸做人。正义之人选择公正与合理,狡猾之徒选择投机与算计;幼稚的人选择率真,成熟的人选择冷静;迂腐的人选择固执,开明的人选择变通。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一而足。
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创立于1882年,团员都是来自德国和世界各国的出类拔萃的演奏家,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1989年,首席指挥赫门特·冯·卡拉扬突然逝世。柏林爱乐乐团素有“世界第一交响乐团”之称,而它的首席指挥也素有“世界第一指挥”之称,并非平庸之辈能够胜任。不久,柏林爱乐乐团在综合考虑了音乐界的著名指挥家的实力和特点后,决定聘请英国著名指挥家西蒙·拉特尔担任首席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的位置几乎是所有指挥家所向往的,就如运动员渴望奥运金牌一样。但是拉特尔却拒绝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邀请。他对前来送聘书的负责人说:“柏林爱乐乐团是以演奏古典音乐而闻名于世的,而我对于古典音乐这门神圣艺术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恐怕不能带领柏林爱乐乐团迈上一个台阶,反而会起到阻碍作用,所以我不能接受你们的邀请。”
拉特尔的拒绝令许多人不解,这在音乐界掀起轩然大波。有些人甚至认为拉特尔是懦夫,不敢接受挑战,丢了英国人的脸。对此,拉特尔为自己解释说:“再好的机会,如果你没有能力把握,那么还是放弃为好。”之后,拉特尔默默地去学习去研究古典音乐。经过十年的努力,拉特尔以对古典音乐的不懈追求和透彻理解及自己精湛的指挥和表演一次次取得了成功,令听众倾倒。当然,这一切都看在柏林爱乐乐团的眼里,于是拉特尔再一次接到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邀请。这一次,拉特尔没有拒绝,而是欣然接受了邀请。他说:“我现在准备好了,我有信心把柏林爱乐乐团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拉特尔登上了“世界第一指挥”的宝座,他以自己出色的指挥带领柏林爱乐乐团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英国首相布莱尔观看了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后,对拉特尔说:“你的两次选择都是无比正确的,你是英国人民的骄傲。”
学会放弃机遇,与抓住机遇并不矛盾。主张学会放弃机遇,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意味着反对抓住机遇。学会放弃机遇,是比抓住机遇更高的境界,是在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感悟后的一种选择。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什么机会都不想放弃,什么利益都想得到,于是,整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结果体力透支,积劳成疾。虽然抓住了机遇,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或是机遇只是轻轻地来,而又悄悄地走。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无数的失去,学会为失去感恩,勇于承受失去的事实,是走出失去的阴影,获得重新生活的勇气的关键。不再为过去掉眼泪,笑对明天的生活,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前途也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