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妹马晶雨3
书名:大女孩 作者:孟翔勇 本章字数:6731字 发布时间:2024-06-25

春节,马田原和罗婧回家过年, 田舒瑛又私下里和小婧商量,她晓之以 理动之以情,鼻涕一把泪一把:“婧啊,有件事这么多年了,妈一直不能和你 说,妈张不开嘴哦,妈怀上你的时候是个意外,当时妈从领导岗位上被贬到 车间做工会工作,正是计划生育是国策的时候,只能生一个孩,可我和你爸 一不小心怀上你了。咋办啊,做掉吧,我不忍心,虽说是个意外吧,可你也 是父精母血奔妈妈来的,爸爸妈妈错了,可你是无辜的,你没有错啊……不 做吧,不光罚款,连党票都保不住,妈不当领导,风光不再了,就剩下一张 党票了,有这张党票妈走路还能挺势点,要是被开除出党,妈这辈子就得低 头弯腰走路了,妈真犯难啊。这么一犹豫就过去两三个月了,你在我的怀里 都有胎动了。我决心要把你生下来。当时,有一个政策,如果头一个孩子身 体病残,有医院证明就可以生二胎,我就动了这个心事。可你爸不同意,你 爸说去医院证明教儿病残就等于诅咒孩子身体有毛病,我不信邪,我去医院 找关系开了个假证明,你爸知道了,不同意也晚了。唉,这件事我本来都忘 了,你小时候我看见你哥哥拉着你去玩,甭提我多开心了,你是你哥哥抱大 的。直到你哥哥坐在轮椅上被部队送回来,我才想起了那个假证明,婧啊, 都是妈害了你哥啊,现在你哥不能站起来了,下辈子连个孩子都不能有了,你哥多可怜哦…… ”

罗婧听了,泪流满面:“妈!您别说了,我再生一个,我一定让哥哥这辈 子当上爸爸。可现在香港的生活节奏太快了, 田原的工作压力也大,这件事等过年田原调回北京我们再考虑怎么样? ”

田舒瑛说:“你们可得抓紧哦。 ”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马田原没有被调回北京,不仅如此,还被提拔 为驻港办事处的部门主任,看样子,马田原回北京的日子遥遥无期了。 田舒 瑛沉不住气了,她飞到香港亲自督战,每天一边给女儿做饭当保姆,一边观察研究女儿的肚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以后她给马晶雨来电话,告诉马晶雨或者来香港,或者回到娘家去。走之前要和邻里们告别,就说自己怀孕三个月了,北京的沙尘暴太厉害了,对肚子里的宝宝健康发育有影响,要回娘家保胎去。

事已至此,这计划不容罗教和马晶雨不从。

隔了一天马晶雨买了车票回到娘家。只是,她没有按照婆婆的意思去邻居家串门散布谎言。

半年以后,罗婧在香港产下一个七斤重的女婴。二○○九年秋天,当田 舒瑛和马晶雨抱着孩子回到四合院时,街坊邻居们齐声赞美,这个孩子乍眼一看像爸爸,仔细一看又像妈妈,她集中了罗教和马晶雨所有的优点。

开始,罗教对这个计划并不热心。他讨厌谎言和欺骗,虽然这个谎言和 欺骗并没有伤害任何人,妹妹曾对他说过:“哥!我生下了宝宝将来要叫你爸爸,我一想起来就特开心。 ”

当罗教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那孩子竟冲他嘿嘿嘿地笑出声来,顿时, 罗教的眼泪就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他把头埋进孩子的怀里,嘴里喃喃地说:“谢谢妈,我有女儿了。 ”

罗教给女儿起名罗鼓。晚上躺在床上,马晶雨望着身边甜甜入睡的罗鼓,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过了两年,罗家所在的四合院动迁。罗家分到了三套房子并得到一笔补偿款。三套房子都分到了一个单元一个楼层。

除夕夜,吃过了年夜饭, 田舒瑛当着全家人的面,把补偿款分成三份, 她把另外两份分别递给罗婧和马晶雨,说:“这补偿款咱们三家每家一份,男人有钱就变坏,所以各家都由女人掌管。 ”

马晶雨说:“这钱应该是您和爸爸的,您和爸爸留着花吧,我们不要。”

田舒瑛说:“我们有吃有穿,要钱干什么,我们走了还不都是你们的。”

幸福的日子不会是永远的。二○一三年,罗教被查出骨骼系统恶性肿瘤, 发现的时候癌细胞已经转移。罗教拒绝化疗。治疗是徒劳的,最后只能落得个人财两空。他要把积蓄留给妻子和女儿。

病危的时候,罗教拉着罗鼓的手说:“爸爸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治病,爸爸的病重,会治疗很长时间,你长大了要孝敬妈妈, 因为你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最伟大的妈妈。 ”

他对马晶雨说:“我很庆幸今生能与你同床共枕成为夫妻,我虽然不是一 个完整的人,但是该有的我都有了,有你,有女儿,我死而无憾了。你还年 轻,我走了,你一定要再找个伴成个家,我和妈说好了,北京的房价太高, 你们成了家还住在这里,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你找到伴,如果他喜欢罗鼓, 你们就在一起生活,如果他不喜欢,你千万别为难,把孩子交给妈和妹妹都 好。我会在天堂里每天都为你和女儿祝福的,如果你不找伴,我就在天堂里天天骂你…… ”

罗教走了以后,经常有人给马晶雨提亲。但马晶雨一概拒绝。晚上回到 家,她就会捧起罗教的照片,告诉罗教:“罗鼓她爸,我今天又拒绝了一个提 亲的,你骂我吧,我听着呢……你放心吧,我和女儿都好,罗鼓上大班了, 学习成绩中上游吧,我听你的,不逼女儿,不给她留作业,什么钢琴、外语的补习班也不上,让女儿自由成长…… ”说着就潸然泪下。

时间的风沙可以掩埋一切岁月的脚印。罗鼓长大了,她知道爸爸不再回 来了。马晶雨找了工作,在北京植物园花房上班,每天与花花草草为伴,她 很喜欢,但照顾女儿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了。好在爷爷和奶奶对罗鼓关爱有加, 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罗鼓放学了就在奶奶家写作业吃晚饭,晚上看电视、 玩耍晚了就睡在奶奶的床上。马晶雨觉得女儿似乎不需要她了。她开始反思: 是啊,走的人不会再回来了,死去的人不可能再复活,难道自己就守着一张空床睡一辈子吗?毕竟自己还是一个处女身哦。

婆婆田舒瑛对她说:“晶雨,有合适的你就再走一家吧,你不能总是这样 一辈子吧。你放心,罗鼓有我和爷爷呢,我们的身体都好,等我们爬不动那天罗鼓也长大了。 ”言语之外她们已经把罗鼓的生活安排好了。

再遇到提亲介绍对象的,马晶雨就不再拒绝,去看,去谈,留电话,互 加微信。可是,能够相中的凤毛麟角。不是男人的年龄偏大,就是男方的年 龄合适但身边有孩子,进门要当继母;一直单身的中年男人性格都很古怪,不好相处。

有两个条件还可以,马晶雨差不多要动心了,结果,一个女人打电话告 诉她,她和孩子他爸早晚要复婚的。另一个男人转弯抹角地问她的房本是谁 的名字,马晶雨告诉他,结婚后我不会再住在罗家,那房子不是我的。结果,那男人当天晚上就把她拉黑了。

二○一五年,她看到运河区妇联要举办鹊桥大会的消息,她也报了名。 她并不指望能在那个鹊桥大会上找到如意郎君,她想,总得去看看。结果她遇到了六个命运相同的好姐妹。

参加六妹小桃的婚礼,大家玩得十分开心。返程前的夜里,大家都睡不 着,凑到葡萄架下聊天。李连福说:“你们这是家庭聚会啊,除了姐妹就是连 襟,就我一个外人,那我就回避了。 ”大家挽留李连福坐下来一起聊,李连福却执意走开了。

大家聊得开心,欢声笑语。只有马晶雨心事重重,默不作声。原本是来参加婚礼度假的,小桃却给他和李桥的叔叔李连福牵了一条红线。

最初,马晶雨并没有放在心上,从北方的冰雪小镇到繁华的京城,马晶 雨已经走过了十多个春秋,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姑娘步入了中年,她把人生最 美好的时光都镶嵌在了北京,苦辣酸甜都是日子,她已经习惯了京城的生活。 她不可能来到这个乡村田园度过后半生。李连福是李桥这个农场的半边天、 顶梁柱,是农场各项工作的实际执行者,他怎么可能离开这里去北京?再说, 他去北京干什么?五十来岁了还可能去北京做打工仔吗? 马晶雨微薄的工资收入不可能支撑一个家庭的负担。

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但和李连福接触的时光搅乱了她的心绪。因 为小桃的热心,她对李连福的关注自然会多一些。她发现李连福是一个很优秀的男人。

十月 , 已经是秋风萧瑟的季节 ,但李连福还总穿着半袖衫,胸前隆起 的胸大肌,胳膊上古铜色的肌肉块展示着他极其健美的体魄; 看上去他就像个还不到四十岁的年轻人 。李连福话语不多,但很幽默 。有时候,他绷

着脸说一句笑话总能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他做事一丝不苟,走在田边, 看见地里有一棵杂草,一定要跨进地里把杂草拔掉 。给大家带路走在前面, 看见石块、树枝,总要捡起来扔到路边 。大家说:“李团长,你不用总哈腰 捡石块,我们的脚没那么金贵,硌不着 。 ”李连福说:“硌不着我,可是会 硌着你们,所以政府规定清洁工要天不亮就扫大街 ,就是怕你们去上班有石子硌着哦。 ”

大家闲聊,话题就转到了李连福的身上。之前,六妹已经和大家说了她想撮合李连福和马晶雨的事。

曲莲清说:“老五,我看李连福这个人不错,你还有什么顾虑啊? ”

肇敏说:“就是,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

马晶雨沉思了一会,和大家谈出了她的顾虑。她不想到这个乡下,李连福也不可能去北京。

丛苇说:“这不是个问题,现在时兴星期日夫妻,你们可以每周或者每个 月聚一次啊,或者你来,或者李连福去北京过周末。有证据表明,星期日夫妻感情更牢固,离婚率更低。 ”

肇敏说:“这不是谬论吗,两个人一分开就是一个礼拜、一个月,感情怎么会更牢固哦? ”

丛苇说:“正因为分开好几天,才想念思念牵挂对方,渴望见面,见面才有新鲜感。小别胜新婚嘛。 ”

马晶雨说:“咱们都是亲姐妹,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吧,条件是你们听了就要把这个故事烂在肚子里,不许出去乱说。 ”

于是,马晶雨从十三年前替弟弟相亲开始,讲到丈夫罗教去世。故事讲完了,五位先生沉默不语,有几个姐妹忍不住哭泣起来。

小桃说:“五姐,真难为你,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

马晶雨说:“看到你们大家成双入对的,我何尝不想有一个家,有一副肩 膀能靠着。可是,别看我现在有房住,衣食无忧,可一旦找一个伴就等于要离开这个家,离开女儿,去租房子住,你们说,这条路我能走吗? ”

苏鸿雁说:“十三年了,朝夕相处,你为罗家做了那么多牺牲,你婆婆不会那么狠心让你净身出户吧。 ”

马晶雨说:“罗教走的头两年,孩子小,她总担心我再走一家。这一年她 就是在想方设法撵我走。总动员我再走一家,告诉我罗鼓大了,我可以放心 走,孩子有她们呢。我那个屋,她们有钥匙,我白天上班,她就往里放东西, 说什么,罗鼓住她家了,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大的空间,我两室的房子,另一间屋已经堆满了,现在又每天开始往厅里放东西。 ”

丛苇说:“房子动迁,你不是也分了一部分钱吗?有多少?干脆,离开罗 家,用这笔钱再买一套房子,买不了大的,买个小的,就是不成家,也别在那整天受那个窝囊气。 ”

马晶雨说:“一家分了二百万,我都给女儿存了定期,五年存一次。那笔钱我不能动,动了,我对不起罗教哦。 ”

肇敏气愤地说:“我看你整个人就是废了,你就是心太软,都说人善被人 欺,马善被人骑,你又考虑活的,又怕对不起死的,罗家人哪个为你考虑了?

要我说,当初,连你的父母、弟弟都没为你考虑过。 ”

先生们也都愤愤不平。赵甲智说:“按照继承法,你是第一继承人,应该继承罗教一半的遗产。 ”

肖冬说:“我觉得晶雨可以考虑星期日夫妻的生活。有法律保证,你不必担心生活问题。 ”

梁斌说:“我在南四环还有一套闲房子,你们结婚了先去住。 ”

马晶雨摇摇头一声长叹。思虑再三,马晶雨还是放弃了和李连福的姻缘。

想不到, 回到北京以后,李连福竟来到她工作的花房探望她。

李连福进到花房的时候,马晶雨并没有认出他来。李连福西装革履,戴一副墨镜,和李桥农场的李连福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李连福摘下墨镜冲马晶雨嘿嘿一笑:“马副团长,一向可好? ”

马晶雨忍不住笑出声来:“好!好!李团长好。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你是不是去韩国整容了,好像年轻了十多岁哎。 ”

李连福一本正经地说:“到北京办事,顺路来看看你,你放心,我可不是来勾引你的。听说你花养得好,我也是来学习学习。 ”

听到“勾引 ”两个字,马晶雨的心头一热,是啊,有男人勾引,说明自己还有魅力。

聊了几句,李连福就开始在花房参观。所到之处他都仔细观察。有时候能 盯着一盆花看上十几分钟,不断地询问……怎么插尖,怎么分盆,怎样留籽,施肥、水分……马晶雨想,看来这家伙真是来学习的, 自己可别自作多情。

参观完了。李连福说:“你六妹也回来了,她说先去看看她妈,还说晚上 要约你们姐妹几个一起吃饭。你方便吗? ”正说着,陶小桃打来电话,饭店 就订在公园门口,让马晶雨下了班和李连福一起过去,几个姐妹都通知了,大家陆续就到。

李连福这次进京是因为李桥的一个朋友开酒店,朋友在李桥的农场定制 了一批盆景,李连福来送盆景。去过酒店,还剩下一些盆景和花卉。吃饭的 时候,李连福对大家谈了他的想法。他想到北京东三环花卉市场把这些剩下 的盆景和花卉卖掉,或者租个临时的铺面,或者在花卉市场找个摊主代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朋友可以介绍。大家都说没有。

马晶雨犹豫地说:“要不你明天和我们经理谈谈,在我们花房代卖?我们 花房也卖花,但能卖的数量不多,我们公园原来也没有这个业务,我在花房主要是养花,有闲工夫顺便分了几盆,还真不够卖。 ”

李连福说:“那太好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

马晶雨说:“我把你领到经理室,就说你到花房找我联系业务了,我们原 来也不认识,你和经理谈,谈成谈不成就是你的事了。谈不成你再去花卉市场想办法。 ”

次日,马晶雨把李连福和陶小桃领到经理室。

大约有十分钟,经理就打发人来叫马晶雨去经理室 。经理对马晶雨说: “李经理他们的盆景和花卉以后在你的花房代卖,卖的钱咱们和李经理五五分成。你拿一成,公园留四成。你辛苦点,做好了,咱们以后可以和李经理他们长期合作。我看了,李经理他们的盆景没得说。 ”

马晶雨说:“代卖可以,我就是和游客多说两句话呗,我可不要提成。”

经理说:“也好 ,省得别人知道了犯红眼病 ,你好好卖 ,到年底我给你发奖金 。 ”

这以后,李连福就经常来往于首都动植物园,差不多一周一次。

李连福和马晶雨的感情日益加深。姐妹们经常在群里关心马晶雨,大家还是按在农场时的习惯,叫李连福为团长。

苏鸿雁: 怎么样了?卖花姑娘,和团长擦出火花没哦?

丛苇:别吊李团长胃口了,小心哪天有人抢跑了你的上校团长。

马晶雨:谁看好了谁抢去。

李连福来北京,就在动植物园附近找宾馆住。有一次两个人吃完了饭, 马晶雨散步送李连福回宾馆,到了宾馆才发现李连福竟住在一个民营小宾馆 的地下室。马晶雨鼻子一酸,埋怨李连福:“你也是往五十奔的人了,还不会照顾自己,这地下室潮气多重啊!是李桥让你住这的? ”

李连福说:“也就是一两个晚上,有潮气能潮到哪里去,李桥总告诉我 要吃好住好,是我自己愿意住这的,我们卖那几盆花的钱还不够来回的汽油 钱和住店钱呢 。再说……我也不可能总住地下室吧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

马晶雨问:“你打算买房子了? ”

李连福说:“唉……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哦? ”

马晶雨低下头说:“你第一次来花房可是告诉我,不是来勾引我的。 ”

李连福说:“我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啊,万一勾引不上你,我这老脸今后还怎么去登北京天安门哦。 ”

马晶雨当然知道李连福的心思,只是终究难下决心。北京的房价这样高, 动辄几百万。她通过陶小桃了解到,李连福给前妻治病花光了一半的积蓄,剩下的一半盖了房子。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大概只能够供女儿读书和自己吃饭。

两个人真到了一起,他不可能在北京买房子。而自己现在的住房,婆婆不会 同意她结婚后继续住的,都是奔四十奔五十岁的人了,两个人真成了家,还要去租房子?

这天晚上,马晶雨失眠了,思前想后,她觉得遇到李连福应该是自己这辈子最后的机会了,至少应该和婆婆田舒瑛争取一下。

隔天傍晚吃完饭,看见公公领着罗鼓出门了,马晶雨来到罗家,和田舒 瑛聊天。 “妈……有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人,我寻思,我也不能总这么熬下 去,总得找个伴,到老了,也有个人说说话……哪天,我把他领来,您帮我把把关? ”

田舒瑛说:“这就对了,我早就和你说了,罗鼓也大了,你放心走就是。

你不用往家领,是你和他过日子,你自己看好就行。 ”

马晶雨说:“可是,这北京的房价也太高了,我们也买不起房子,我寻思,我们结了婚就先在我家住一段时间,等我们买了房子再搬出去。 ”

田舒瑛听罢一 口封门:“哟,晶雨,别的事都好商量,你真再走一家,妈 保证像送闺女一样把你风风光光嫁出去,可这房子的事没得商量。再过几年 这罗鼓也该成家了吧,到时候谁知道是啥情况?男方有没有房子,家庭条件 怎么样,还有,罗鼓都这么大了,你领一个陌生人出来进去地晃,她怎么想,她能接受吗?人都说有继父的孩子百分之八十都得抑郁症…… ”

马晶雨讨了个没趣,转身离开。田舒瑛在后面喊道:“连个房子都没有的穷鬼,你嫁他干什么? ”

回到房间,马晶雨独自抹眼泪。哭够了,打开手机和群里的姐妹们诉苦。

她刚说完事情的经过,大家就出来搭话。

丛苇:这个房子就是有你一半,你结婚后和团长住一室,另一室她不是已经占去了吗?

肇敏: 四妹说得对,你不应该和她商量,就住,不信她还敢把你铺盖扔出去?

曲莲清:商量一下也是应该的,只是你婆婆也太不近人情了。

刘慧:功劳加苦劳,你为她们家做出了那么多牺牲,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丛苇:这事没有商量余地了,遇到你婆婆这样铁石心肠的人你不能当断 不断,存款单不是在你手里吗? 马上取出来,大家帮你再凑点,先首付买一套房子,贷款慢慢还。

姐妹们纷纷点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女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