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巩固皇权3
书名:刘邦传 作者:邱开杰 本章字数:2069字 发布时间:2024-06-26

百废待兴的汉朝

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就何处定都的问题,他与臣子们有 了分歧,一位叫娄敬的大臣劝刘邦说:“都关中。”刘邦尚 对此心有疑虑。左右的大臣都是关东地区的人,多数劝刘邦 定都洛阳,他们说周朝定都洛阳,拥有天下数百年;秦朝定 都关中,到秦二世就灭亡了。洛阳位居“天下之中”,便于 四面八方的物资供给,而且四周群山环绕,背靠邙山,东有 成皋,西有崤函,背对黄河,面向伊水和洛水,土地肥沃,地势险要,形势完固,足以设险守国。

张良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 地薄, 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 蜀, 沃野千里, 南有巴蜀之饶, 北有胡苑之利, 阻三面而 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 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 府之国也,娄敬之说是也。”于是刘邦当即决定起驾,往西定都关中,并拜娄敬为郎中,赐刘姓。

定都长安后,刘邦就该着手修建宫殿了,但刘邦怎么好 意思修建呢? 因为秦朝的灭亡就与大肆修建宫殿有关,汉朝 这时候要是修建宫殿,不等于自掘坟墓吗?但刘邦的心思萧何怎么能想不到呢?

所以刘邦来未央宫看修建工程的时候,心里虽然喜欢富 丽堂皇的建筑群,但嘴上还是说:“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 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连 年战争,成败还不知道,怎么能够大肆修建宫殿呢?刘邦可是知道秦朝的灭亡与劳民伤财有关的。

萧何给了一个很巧妙的回答:“就是因为天下还未安 定,才要在此时修建宫殿,况且陛下以四海为家,如不修建 得壮丽,怎么能显示您作为天子的威严呢?并且,现在修好 宫殿, 以后就不用再修建了。”萧何的解释恰到好处,令刘邦满心欢喜。

不过,刘邦在这一帮开国元勋中算是中国历史长河中 比较节俭的,这要从他们的出身说起,他从一届莽夫到如今 的一国之君,虽曾任泗水亭亭长,但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 官,再说萧何、曹参,也只是县府小吏,樊哙是屠夫,周勃 是吹鼓手,夏侯婴是喂马的车夫,灌婴是个布贩子,其他如 陈平、骊食其、骊商、周昌等人也都是贫民,韩信还曾为一日三餐犯愁,而其中出身最好的当属张良,其次是北平侯张苍,做过秦朝的御史,这样的一些“布衣”组成了一个新的 国家,这在以前的历史上是绝不存在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政 治模式,后来人们称之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也正是因 为这些王侯将相出身于“布衣”,才更能体会民生之多艰, 他们对百姓的需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所以他们日常生活中虽然大大咧咧,但也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另外,在人才选拔和政治上,汉初也采取了更为活跃轻松的方式,这对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是大为有益的。

刘邦称帝后,将士兵都遣散回家。下令各诸侯子弟留在 关中的,免除赋税徭役十二年, 回到封国去的免除赋税徭役 六年, 国家供养他们一年。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 皆免为庶人。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二月,他又连下二诏, 布告天下, 朝廷立意要轻徭薄赋。而各郡国对朝廷贡献过多,于是下诏规定数额,并规定进奉日期是每年的十月。

汉初实行的十五税 一 制,更是轻徭薄赋政策的明显例证。

刘邦早年放荡不羁,轻视儒生,称帝以后,仍认为读 书无用。儒生陆贾在刘邦面前必言《诗经》《书经》。刘邦 破口大骂说: “老子骑在马上得了天下, 哪用得着《诗》《书》! ”陆贾据理力争地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商汤、周武王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 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 秦任刑法不变, 卒灭 赵氏。乡使秦以并天下, 行仁义, 法先圣, 陛下安得而有 之? ”刘邦虽然有点尴尬,但还是对陆贾说:“试为我著秦 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于是命陆 贾论述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共写十二篇。每写完一 篇就上奏给刘邦,刘邦无不称赞,左右群臣皆高呼万岁,他称这部书为《新语》。

后来刘邦因为平定英布叛乱回途路经山东,还亲自准备祭品,祭祀了孔子。

刘邦称帝后,鉴于全国新形势,感到:“三章之法,不 足以御奸。”于是令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 作律九章。”萧何在保留《秦律》六章的基础上, 补充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章,史称《九章律》。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已经建成,各诸 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当时的朝仪 是:天亮时, 由谒者掌礼,来访者依次进入殿门。宫中设有 车骑、步卒守卫, 以及兵器、旗帜等。殿上传言:“趋”。 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入殿。功臣、列侯、将军及其他军 官在西列队, 向东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东列队, 向西而立。大行依爵位高低宣示来宾上殿。于是皇帝乘辇出房,百官手执帜,宫内侍从坐在殿上,全部伏下, 以来宾尊卑依次 敬酒。九觞酒后,谒者宣布:“罢酒”。御史在场内执法, 见到不依礼仪的人便立刻把他带走,整个酒会过程中都没有人敢喧哗失礼。

大典之后,刘邦非常得意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 贵也。”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赐金五百斤。随叔孙 通入京的儒生获汉高祖封为郎,另外叔孙通把赏赐所得全数分赠随行的儒生。

总的来说,刘邦也许算不上一个人格完美的帝王,但对 于汉初的百姓来说,对于历史长河中的中华民族来说,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刘邦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