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的亭长也有大志向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众所周知的成大事的 必备素养,但这一点与汉高祖刘邦似乎不沾边,虽然他后来 开创一番事业,但是他早期任泗水亭亭长期间的所作所为确 实让人一言难尽,这种事业的高度和个人行为方式上的巨大 反差,似乎是我们认知的逻辑层次中不存在的, 以至于直到 今天,刘邦都没能摆脱被人们冠以“流氓皇帝”这类讽刺的字眼。
刘邦三十几岁才当上泗水亭亭长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 官,在这之前,他的行为我们暂且不论,就说他“当官”以后,依旧行为浪荡不羁。
他当上亭长以后有这样几件糗事:
欺侮同僚——刘邦在为官之前就是个“混世魔王”,身 上“江湖气”十足,平时喜欢喝酒逗乐,完全没个正形,为 官之后总该收敛点吧?实则不然, 即便是和同僚、上级在一起,依然没大没小甚至经常调侃他们,让人哭笑不得。
知法犯法——秦末的亭长,虽然是个小官,但也有职 责,首先自己要遵纪守法,然而刘邦自身却带头知法犯法, 只要他想去做什么,兴趣上头的时候,才不管是不是当差时 间,什么国法,完全抛掷脑后,久而久之,他这些“事迹”就被捅到了县里去。
不过,好在他有个兄弟萧何经常为他“殿后”,如果不 是萧何暗中将这些弹劾他的信件压了下去,刘邦早就是阶下囚了,更别说以后打下大汉江山。
担当不足——刘邦还有个兄弟叫夏侯婴,夏侯婴这人 很实在,又讲兄弟义气。坊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话说刘 邦和夏侯婴刚认识不久,两人就饮酒舞剑,刘邦不小心用剑 划伤了夏侯婴,周围的吃瓜群众将刘邦告上衙门。在那个时 候,秦律严苛,用剑伤人,可是大罪,况且刘邦还是亭长, 罪加一等。夏侯婴为了护住刘邦,无论衙役怎么严刑拷打, 他都一口咬定这剑伤是他自个划伤的,最后衙役没有办法,只能放了刘邦,将夏侯婴关押几年。
这就是刘邦,用现在的话来说完全是一个不靠谱的人。
但即便如此,刘邦确实干了一番大事业,这就是为什么 鲜有人对刘邦歌功颂德, 因为从上述品质来看我们找不到他身上值得赞赏的地方。
我们在司马迁的《史记》的和班固的《汉书》中也只能看到他们对刘邦的形容“好酒及色”。不过,这些小问题无 伤大雅, 因为他是个志向高远的人。这一点,从秦始皇出巡到沛县时他所说的就能知晓。
一次,他押送服劳役的人出差到秦国的首都咸阳,正 好碰上秦始皇大队车马仪仗离京出巡。刘邦混在路旁远远 围观的人群中,争着挤着向前探头。嗬!这威仪!这气 派! 看到了一国之君的奢华排场, 这让刘邦有了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
无比羡慕的他不禁慨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哎呀!大丈夫就当如此啊!”脱口而出 的一句话其实犯了大忌,但身边的路人也没在意,倒是刘邦 自己,赶紧离开, 以免招致祸患。不过这件事倒是为后世拿来评价刘邦心中有帝王气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