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从失败中学习
书名: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作者:善之 本章字数:1207字 发布时间:2024-06-21

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学到教训。失败者是一再失败,却不能从其中获得任何经验。


“我在这儿已做了30年,”一位员工抱怨他没有升级,“我比你提拔的许多人多了20年的经验。”

“不对,”老板说:“你只有一年的经验,你从自己的错误中,没学到任何教训,你仍在犯你第一年刚做时的错误。”

“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一位年轻的助手对爱迪生说:“我们已经试了2万次了,仍然没找到可以做白炽灯丝的物质!”

“不!”这位天才回答说,“但我们已知有2万种不能当白炽灯丝的东西。”

这种从失败中学习的精神使得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钨丝,发明了电灯,改变了历史。

错误会造成严重的结果,往往不在错误本身,而在于犯错人的态度。能从失败中获得教训的人,就能建立更强的自信心。

英国的索冉指出:“失败不该成为颓丧、失志的原因,应该成为新鲜的刺激。”惟一避免犯错的方法是什么事都不做,然而,“失败为成功之母”,没有失败,没有挫折,就无法成就伟大的事。

“最大的失败,就是永不言败。”不愿面对失败与不肯承认失败同样糟糕,其实,若能把失败当成人生必修的功课,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失败都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没有人喜欢失败,因为失败大多是一些痛苦的经验,甚至让你的人生受到重创。不过,一生顺利未曾尝过失败滋味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只是程度轻重的差别而已。

所有人几乎都是“谈失败变色”。然而,若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失败其实是一种必要的过程,而且也是必要的投资。数学家习惯称失败为“或然率”,科学家则称之为“实验”,如果没有前面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哪里有后面所谓的“成功”。

世界著名的快递公司DHL创办人之一利奇先生,偏好雇佣有失败经验的员工。利奇在面试一些新进人员时,总是会刻意询问对方过去是否有失败的例子,如果对方回答“不曾失败过”,利奇反而会认为对方是在说谎,就是不愿意冒险尝试挑战。利奇说:“失败是人之常情,而且我深信他是成功的一部分,有很多的成功都是由于失败的累积而产生的。”利奇深信,人不犯点错,就永远不会有机会,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在成功中学到的多得多。

另一家被誉为全美最具有革新制度的3M公司,也非常鼓励员工冒险,只要有任何新的创意都可以尝试。虽然其中有很多经过试验之后几乎都没有结果,失败的发生率是预料中的60%,但是,3M公司却视此为让员工不断尝试与学习的最佳机会。3M坚持的理由很简单,失败可以帮助人再思考、再判断与重新修正计划,而且经验显示,通常重新修改过的意见会比原来的更好。

就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老板都希望成功。美国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发现在所有百万企业家中平均有3.75次破产的纪录,而绝大多数世界顶尖一流的选手,失败的次数毫不比成功的次数“逊色”。其实,失败并不可耻,不失败才是反常,重要的是面对失败的态度,是能反败为胜?还是就此一蹶不振?杰出的企业领导者,绝不会因为失败而怀忧丧志,而是回过头来分析、改正,并从中发掘重生的契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