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节、智斗山地兵
书名:风云起蜀口 作者:道生昀武 本章字数:2188字 发布时间:2024-06-20

八十九节、智斗山地兵
    开始接战时,自以为实力雄厚且认为偷袭大有获胜的把握的蒙军吃了大亏,第一波箭雨就被放倒了三十余人,连续被放倒两批人后,蒙军也学乖了,他们不再冒进,改变阵型,以弓驽兵作掩护,刀牌手则以盾牌和树木作掩护,向前突击前进。他们占人数上的优势,给杨遥的民兵造成极大的威胁,杨遥的伏兵也有人受伤,但蒙军的突击速度也快不起来。
    杨遥为减少伤亡,要求阻击的民兵只放一箭后立即撤退。这时蒋承宗率大部分民兵已撤得没影了。蒋承宗与杨遥事先已经约定好,阻击蒙军一个时辰后,立即撤退,蒋承宗则率第二波两百民兵在撤退路上埋伏,再给追击的蒙军一定的杀伤,打乱蒙军的追击部署,为大队转移赢得时间。
    要知道,大白天要摆脱在雪地上的追兵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必须将蒙军阻击到天黑,还有两个多时辰,他们不知道蒙军投入了多少兵力,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些都是自已的兄弟、乡亲,每个人后面都联系着一个家庭,他们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杨年到达战场时,双方正处于焦灼状态,蒙军是攻势,但没有明显战果,民兵有伤而无亡,虽是守势却实则是得利方。吃了亏的蒙军也只能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他们正期待另一队一千山地步兵的到来,然后再实行迂回包抄的战术。
    杨年下到谷中,用树木掩护,远远地便被负责侧翼阻击的民兵发现了。发现他的民兵刚好是蒋家堡的,曾经参加过护送撤退到松鹤小筑的人。便大声地招呼他,并高呼箭神到了!
    为提整士气,这家伙居然杜撰出来了一个‘箭神’,要说箭上的功夫,杨年也算不错的了,但和好的箭手差距还大着呢,更不用说和他老爸比了,他老爸在朱家堡用铁胎弓大杀蒙古骑兵,真还有点箭神的样子。
    杨年心中大定,正是自己希望找到的人,找到蒋家堡的人了,二哥有很大可能和他们在一起,即使不在一起,也能问到他想知道的信息。
    杨年的两石弓可不是吃素的,他也不知道二哥的要求,回答蒋家堡民兵后,他张弓便向远处近两百步外一位正闪身出树后的蒙军弓箭手射出了一箭。
    这么远的距离,蒙军也没有看到两百步外躲在树后的杨年。蒙军的弓箭手可没有盾牌防身,根本也没有防备,杨年箭出如穿鱼。这名蒙军被一箭穿胸,强大的冲击力击破了他身上皮甲的防护,将人带起向后倒了五步,撞到一颗树干上,这时的箭啸声才传到,蒙军大惊。
    先前的互射中有一个箭手的箭啸声与此差不多,后来时间一长,力量已明显减弱,有小一成的伤亡就是由这名箭手造成的。他们不知道,这位箭手就是杨遥,杨遥用的也是一张两石的强弓,是这次交战中最强的弓。由于他要指挥,所以并不能集中精力杀伤敌人。而现在这名箭手出手前居然宋军高呼箭神来了,汪世显的山地兵大多数听得懂汉语。
    那还了得,蒙军前面的盾牌手本来还在疑惑,这段时间虽然有箭啸声,双方也都有人员受伤,但如此气势的箭啸声可是有点惊人了,盾牌手们心里在打鼓了,不知道自己的盾牌是否能抵挡得住。
    就在蒙军惊愕之时,杨年的第二箭离弦了,这次的目标是一位楞头楞脑的盾牌手,这家伙仗着有盾牌防身,居然想继续向前突击。他躲在盾牌后当然认为是很安全的了,当左手的盾牌传来一股他重来没有遇上的大力后,他的人也跟着盾牌一起飞了起来,由于他离杨年不足百步,这一箭将盾牌兵和盾牌穿在了一起。盾牌肉串向后飞了七八尺后已经发不出惨叫声了,只能在地上挣扎,杨起一阵雪雾。
    正在撤下来的杨遥看到了小弟,怕小弟冒进有失,高呼:“小弟、快撤。”
    杨年施展鸿钧步法,几个闪身便到了二哥身边。“二哥、终于找到您了,老汉还好吧!”
   “小弟、快掩护大家撤退,有空时再给你细说,记得射两箭后必须撤退,你看大家是怎么作的,跟着做的就行了。”
    杨遥没有时间来给小弟交待注意事项,从刚才小弟出场的情形来看,蒋家堡的民兵关于小弟的传说看样了有几成是真的。
    这时,蒙军的盾牌手已经停止了向前突击。汪世显的山地兵本来是十分强大的,可这次却没有发挥起多大的作用,纯粹是在跟杨遥的民兵作我进你退的游戏,根本没占到丝毫便宜,他们需得重新布置进攻。
    杨遥抓住机会,命令大家迅速脱离接触,向预定的地方撤退。急行两里多后,来到一处缓坡,缓坡是山的北坡,按理说树木应没有南坡茂盛才对,但此处缓坡因这坡度较缓,谷底的树林并不比南坡差。
    杨遥指挥大家穿林而过,不作停留,杨年分明发现树林中隐藏得有人,但二哥叫他不用管,只管穿林而过就行。这时后面追赶的蒙军已经追赶了上来,足有两千多人,成攻击阵形,最近的离他们殿后人员也就一里左右。

   杨遥率领这队人员不管不顾,继续以急行军的方式向前撤退,在过了树林一里多点的地方,有一道山岗,他们迈过山岗后就停了下来,大家很自觉地互相检查装备,伤者得到了医治,其它人员则补充水份。先前撤下来的几名重伤员已经包扎好,正由蒋承宗事先安排的人员往后面运送。
    趁此机会,杨遥给小弟解说了整个作战计划,在仓促交战的情况下,能作出如此周到的计划,已有名将风范了。
    他们在此稍作休整后,便要决定是否杀个回马枪或是就地展开阻击,将根据蒋承宗伏击后蒙军的态势作决定。
    现在杨遥感到有点难以决断的是,他根本没想到蒙军会投入近三千兵力。而此时,他身边能战斗的已不足一百八十人,十几位轻伤员需尽快撤退,蒋承宗如果能够利用埋伏对冒进的蒙古兵较大的杀伤,可以起到威慑敌军的作用,如果对蒙军的杀伤有限,起不到威慑作用,那局势向什么方面发展就不知道了,也许他们不得不再进行一次反突击。
    现在已是申时末,杨遥兄弟俩爬上一颗巨柏,透过沉甸甸的枝头,观察着远处的树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云起蜀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