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编 挣扎 第十三章
书名:李秀成大传 作者:盛巽昌 本章字数:6161字 发布时间:2024-06-25

第十三章 第三次进攻上海

第一节 遥控上海战场

从1862年1月到4月,李秀成有四个月时间是在苏州忠王府度过的。这是他在建立苏福省后的一段比较长的休闲日子。

刚回到苏州时,他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恢复社会秩序和安定民生上。他在供词里说:

苏省之民,又被陈坤书扰坏,后我回省,贴出为民之钱米,用去甚多,各铺户穷  家不能度日者俱给本钱,田家未种,速令开耕。发本其用,苦种之家,无不发粮。 当三月之后,我在省时,斯民概安,仍然照旧,发米贰万余担,发钱十万余千。发此  钱米之后,百姓安居乐业,后丰足之时,各民愿仍将此本归还,我并不追问,其自肯  还我也。后又将郡县百姓民粮,各卡关之税轻收,以酬民苦。

李秀成为治理苏南,可谓用心良苦。

二十世纪初以来,由于梁启超和辛亥革命党人等宣传,李秀成被说为太平天国后 期非常人物, 一朵耀眼的奇葩,尤为江南民众称赞,我意当得益于这段时期。 一部太平 天国史里,确实也只有李秀成懂得民生民治,发展社会生产。洪秀全只是在李秀成要求后给苏福省颁发了一道安民诏旨,其余他是不懂的。

供词的这段文字写得有板有眼,如此翔实,也是要让曾国藩清楚他在太平天国的治民艺术,他是最关心民间疾苦的,是太平天国出类拔萃的俊杰。

李秀成虽然身在苏州,但仍将注意力放在百里之外的上海战场。他把攻打上海的 最高司令部设在苏州忠王府,遥控着战场上瞬息万变的生死搏斗。只是在上海战场上 指挥千军万马的太平天国的将帅,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太平天国自天京内讧后,人才捉襟见肘,指挥员有勇无谋,缺乏才智,还经常犯兵家低级错误。

当时所谓五路起兵进入上海、松江地区,其实只有浦东、浦西两个战场的两路人 马。其中浦东战场是主力,但指挥数万大军的最高主帅乃是十六岁的忠二殿下李容发,年已二十八岁的广西桂平老兄弟、忠义宿卫军主将谭绍光在征途中奉调去了湖州 前线。李容发按既定方针, 一鼓夺气连下浦东金山、奉贤(奉城)、南汇、川沙等县城,大 军直指吴淞江东岸的高桥镇,与西岸来自苏州的忠逢朝将刘肇均军遥遥相对。太平天 国的人海战术,以至令苏州河畔的英国领事馆楼顶平台上,也能望见太平黄旗如盖,黄巾红巾包扎的滚滚人头。

李容发挂帅,李秀成当然是一百个放心,但统帅并非只要冲锋陷阵,更须要能运筹  帷幄、善用将士。李容发少年气盛,又有李秀成做后台,缺乏与麾下沟通,不能和谐相 处。南汇守将什天安吴建瀛、刘玉林等万余人叛变,导火线就是李容发的盛气凌人。 李秀成这次组织攻打上海,仍缺乏对英法驻沪军队和华尔洋枪队干涉的预防认识,李  容发酷似乃父,所以当英国提督何伯和华尔化装为猎人前来高桥侦察,也未引起他的注意,仍疏于防备,遂令英法联军和洋枪队得逞, 一陷高桥,二陷肖塘。

在西战场,李秀成命六王宗、老弟李明成挂帅。清军官私文书不知就里,把他说成是谭绍光,不确。西战场各路人马,也遵从李秀成遥控所制定的围而不攻的稳健战术。

见有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二月六日(1862年3月6日),李秀成由苏州发给刘肇均的谆谕:

忠王李谆谕忠逢朝将刘肇均弟知悉:

缘昨接六王宗来文,据称泗泾妖氛甚重,拟先攻泗泾,以折其势等语。伊所 言亦是。但查阅地势图形,若荃攻泗泾,其地面不宽,恐有分布不开之势,已饰 六王宗与忠佑朝将黄一面扎队兵进泗泾, 一面会带各队合兵力攻七宝。如七 宝一破,泗泾之势即孤,亦不难扑灭。 一经两处成功,即先在泗泾、七宝两处分 扎营盘。泗泾之营派稽天义曾弟、锦天安吴弟把守。七宝之营派荷天义麦弟把守。

该两处既经屯扎,不宜力攻再进,必于沿江连营,以为相持固守之计,令其于 这边由七宝至陈行、右汛、俞塘、宝河一带约离江边一洋庄之地,内安营盘,外筑炮 台,以应二殿下隔江那边之声援。

所筑之营,必要营营相连声息,便于接应。营盘之外再立炮台,既可保固诸 营,亦可轰击妖路。并饰二殿下于对江那边川汛塘桥上南界沿江一带,亦照此一  样筑立营垒炮台,同资堵御,以应六王宗这边之声势,俾该两边彼此连络,以壮声 威,为合堵江路水面来妖之计。又饰忠孝朝将陈炳文弟由天马、娄、菁交界而进塘 桥头五里张泾,宜取松江。并令六王宗俟将沿江营垒炮台保稳守固,亦即进兵协 取松江。如松江克复,交六王宗同范起发弟驻守松郡,即令六王宗分兵把守仓城, 以为犄角之势。忠孝朝将之队饰赴吴松口相地安营,屯兵驻扎,以逸待劳,而为缓  步进兵之计。至于弟队之兵,可由嘉定境出野鸡墩,于吴淞江、黄渡等处安扎营  盘,深沟高垒。该营须要筑得坚坚固固,飞鸟不入方好。能于蟠龙右汛分扎营盘, 可与六王宗泗泾、七宝一带以通声气,最为上着。弟宜见机固稳军机为要。有粮  即盘,妖来即剿。然弟队兵士虽多,颇形散漫,须要留心整饰,以肃戎行,而固机  宜。如此四面云屯,将上海包围定叠,令该妖内中自变,方可乘机计取。我军总宜先固军机,似不在一时恃强角力,能以善谋计克,斯为上策矣。

为此特谕,并发给地图一张,仰弟按图□营,缮具□□照应各路,相机而行是也。此谕。

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二月六日

当时刘肇均军驻扎嘉定,李秀成这份谆谕,途中为清军搜取,他没有读到,因而对驻扎在泗泾、七宝附近的李明成举止不甚清楚。

李秀成的围而不攻,以静待动,以逸待劳,企图在上海当局“内中自变,方可乘机计  取”,正是守株待兔的消极战术。而且这种人海围术,在已是西方热兵器风行的战争  中,早已失效。他是看着地图、纸上谈兵,只能是闭门造车。岂不知早在他攻占杭州, 将引兵北上上海时,上海纳税外国人举行了会议,设立“中外会防局”,主持有关防卫上  海的事务,公开以武装对抗太平天国。2月13日,驻沪英法军头会商防务,大致确定: 由法军防守法租界和上海县城;由英军驻守英、美租界,兼守北门及附近城墙。这时  候,驻上海英军有六百五十人,法军九百人,还有以外国人充军官、招募中国人为士兵  的洋枪队一千二百人。英法当局且以太平天国进军上海影响租界贸易和供应为由,主  动与清方联系,相约共同作战,并作出第一战略目标是肃清距上海城百里内的太平军据点,以集中兵力逐个夺取。

李秀成当然更不知悉,江苏、上海官绅们经多次乞求安庆曾国藩,已达成将由李鸿章组织淮军前来上海助阵。

太平天国浦西战场风雨大作。

1862年2月,东进大军与重作整顿的洋枪队在松江附近交锋, 一败于天马山;二败于广富林,将士被俘多达七八百人,尽都押往上海杀害。

华尔因抗击有功,封为清军参将。3月16日,洋枪队被清朝当局命名为“常胜军”。

浦西战场遵循李秀成围而不攻的战略方针,军队反而遭敌攻而被歼之,处处挨打。 主帅李明成本在天京忠王府为长兄李秀成当大管家,日常过着喝葡萄酒、临摹古帖的  悠闲日子,在随家来苏州后,由长兄安排为西线主帅,这位已沦为公子哥儿的六王宗,从无有实战经验,只能遵长兄所说亦步亦趋,面临顷刻万变的战争就不知所措了。

4月3日,上海英法联军在兵增至三千名时,从徐家汇主动出击: 一败太平军于七宝王家寺;二败太平军于泗泾;三败太平军于七宝龙珠庵。

太平军败退。

英法联军乘胜追击:4月17日,占周浦镇;5月1日,占嘉定;5月12日,占青浦;

5月17日,占南桥;5月20日,占柘林。

英法联军行进迅速,李秀成一日之中,竟连续得到几次败讯,他已来不及作新的决策了。他本人和指挥部离开前线也太远了,运作迟迟极为不便。

第二节 大破英法联军

嘉定、青浦等地接连失陷的消息传来,李秀成方才感到时态严重,他当即行文嘉兴等地,命立即出动十余万人马北上增援,自己从苏州聚集万余,水陆两路赶来救援。

5月17日,李秀成陆路人马以郜永宽为前锋逼近太仓,在东门外九里板桥,正遇江 苏地方军知府李庆琛部呼啸而来。他乃是卸任的江苏巡抚薛焕仅剩的一支军队。薛 焕因苏抚为李鸿章署理,不甘失败,孤注一掷,把所有兵力全都投在侵犯太仓州处。到临走挣扎时,还想捞上一把。

李庆琛求胜心切。李秀成见江苏军急于立功,有意退却一步,派遣千余兵丁伪降, 李庆琛急于追击,不料伪降者乘不备从营内杀出。李秀成大军乘机杀回,大战两日,全歼李庆琛部主力五千余人,只有参将姜德率百十残兵逃往宝山。

李秀成水路人马由忠孝朝将陈炳文率领,从青浦赵屯港、四江口奋进,击溃江苏军参将李恒嵩水师,夺得炮船十余艘。乘胜攻打青浦。

李秀成水陆两路以优势兵力歼灭江苏地方军,打开了三攻上海的良好开端,但他 歼灭江苏地方军,却也为李鸿章淮军在上海横行扫除了道路,使淮军在上海成为唯一的主力军,独来独往,这却又是为李秀成意料不到的。

薛焕虽发表为通商大臣,但手中无兵,已不成气候了。

一天后,李秀成大军乘胜前进,围攻嘉定、宝山,绵亘几十里。英法联军留兵四百名驻嘉定,其余撤回上海。柘林、奉贤的英法联军也分别退回上海。

五天后,即5月25日,英法上海当局调回浦东军队增援嘉定,军至南翔,为已占领 南翔的李秀成部所阻,大战三日,英法联军大败。明日英提督士迪佛立率联军焚嘉定城,逃回上海。

嘉定收复。

李秀成亲率水陆大军乘胜行进;别支陈炳文军占泗泾,击溃上海绿营驻军,主力进 至虹桥、漕河泾、七宝,距上海县城二十里;别支攻青浦,击败常胜军主力,破参将王玉林于广富林,围松江。

李秀成连战连捷,把装备有近代化西式枪炮的英法联军等打得一败涂地,落花流水,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自一打上海后,他从战争实践中,认识洋枪洋炮的威力,就此为自己部队配备,鸟枪换炮。过去作战,只凭勇气,采用人海战术,排成传统阵图,以势 压人,但与配备有西式枪炮的敌人对仗,还未照面,就被远处射来的莫名其妙的火器杀 伤。由此李秀成也学乖了,大力采购西式热火器,聘请洋人当教练。他麾下有百十个 洋教练,都得到非常高的物资待遇,英国人呤喇就是他的炮兵教练。呤喇并为李秀成 拉起一支队伍。据呤喇说,李秀成还封他为“上校”。李秀成还在昆山开设了两处兵工 厂呢,后来落在李鸿章手后,李鸿章以为基础建成江南制造局厂。

李秀成部队这时武器有了换装。据后来在苏州的英国人马惇说:李秀成的军队有四分之一拥有枪支,他的千名卫队完全配佩来复枪。

李秀成自出苏州至太仓歼敌,乘胜收复嘉定、青浦,重围松江,吓得英法联军龟缩 在上海,不敢前来交锋。对此过程,李秀成在两年后被俘的供词中,写了这段得意之笔:

我十二年在省住有四月之久,然后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接薛巡抚之任,招集  洋鬼,与我交兵。李巡抚有上海正关,税重钱多,故招鬼兵与我交战。其发兵来破  我嘉定、青浦,逼我太仓、昆山等县,告急前来,此正是十二年四五月之间,见势甚  大,逼不得已,调选精锐万余人亲领前去。此鬼兵攻城,其力甚足,嘉定、青浦到省  一百余里,其攻城,尔外无救,五六时辰,其定成功也。其炮太利害,百发百中,打  坏我之城池,打平城池,洋枪炮连响, 一踊直入,是以□我救不及。接到警报,当即  启兵,救之不及,失去二城。该鬼兵即到太仓,即而攻打,外有汉军而来,助其之  战。打入城者,鬼把城门。凡见清官兵,不准尔自取一物,大小男女任其带尽,清 官兵不敢与言。若尔清朝官兵多言者,不计尔官职大小,乱打不饶。至我天王不  肯用鬼兵者,因此之由也。有一千之鬼,要押制我万之人,何人肯服,故未用他也。 那时鬼兵已至太仓开仗,我亦到来,外有清兵万余众,鬼兵三四千人,清兵自松江、 泗泾、青浦、嘉定、宝山、上海连来大小营寨一百余座,城城俱有鬼兵守把。我到太  仓,当与其见仗,两边立阵迎战,自□至午,胜负未分,两家受伤千余士卒。次早又  立阵于东门,开兵大战,自辰至巳,力破鬼阵,当斩数百,追其下水死者千余,当破  清营三十余座,得其大炮洋枪不计其数。次早行军,即追其尾,困其嘉定城中之鬼  未得出来。上海来救之鬼,是广东调来之鬼,立即来救嘉定这城鬼子,由南翔而  来,当与迎战,两阵并交,连战三日,俱是和战,两家伤二三千人。那时见不得,飞调听王陈炳文带万余众到,当即再与交锋, 一战鬼兵大败,又斩千余。其救嘉定未 得,其追逃,被我追杀其大半,克复定城。派官把守,即下青浦。又将青浦鬼兵困 稳,外又有松江洋鬼及上海再调来救其浦县,用火舟而来解救,此之天意从事,我 早架大炮等他,此正火舟来之候,不意我亦开炮打他,初一炮正中其舟,其火舟烧 起,其救末由,其浦城鬼兵自行退去,自惊下水而亡数百余鬼子。下路地方,动步 皆水,实实难行,有警急之事,错步性命难全,是以鬼兵惊退下水而亡,因此之来由也。收得青浦之后,顺攻泗泾之营十余个。自泗泾至下到松江以及太仓而来,大小营寨一百三十余营概行攻破,松江城外之营亦已攻开,独松江一孤城,城内是鬼 子所守。次日又有上海求救之鬼用舟装洋药洋炮千余条而来,经我官兵出队与其 迎战,鬼败我胜,将其火药洋炮洋枪为我所有。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将松江困紧。

因为没有涉及曾国藩湘军以及湘军败状,李秀成就写得潇洒、流利,如实作了描 绘。此处有失误处,就是把薛焕写成了李鸿章。当时李鸿章和淮军刚到上海,并未与 李秀成接仗。李秀成嘲弄李鸿章仰洋人鼻息,痛骂由之。李鸿章后来读供词这段文字 后,非常恼火,写信给曾国荃。曾国荃表示歉意,说是老兄在删改时出自疏忽没有除去云云。

此后李秀成在上海所遇到的劲敌,才是李鸿章淮军。淮军按湘军编制,他的主要  组合是两淮的地方团练,他们的头目刘铭传、潘鼎新、张树声、周盛传等多有长年与太  平天国交战的丰富经验。李鸿章初至上海,淮军分军为二: 一是由潘鼎新等进略浦东;

一是李鸿章自率程学启等转战浦西。

李秀成军在浦东转战不利,什天安吴建瀛等万余人献南汇投降,抒天福汪有为弃川沙城逃跑。

李秀成军在浦西战场亦不利。6月2日,与程学启军战于新桥,失败。6月17日, 围程学启军于新桥,进至法华、徐家汇。但在徐家汇九里桥为李鸿章援军所败,退回泗泾。

与此同时,湘军抵达天京南郊。洪秀全又惊惶失措,沉不住气,急令李秀成措策援京。李秀成供词无可奈何地说:

天王一日三道差官捧诏到松江追我。诏甚严,何人敢违,不得已,将松江兵退 回,未攻此郡,因严诏之逼。然后转苏州,与众将从长计议。

1862年6月,李秀成只得撤松江围,放弃继续进攻上海,回到苏州。

本年的两次进攻上海,功败垂成。

将在外君命应有所不受。但李秀成缺乏主见,不是一个好的战略家。

进攻上海是他战略上的又一大失策。 一是不从太平天国全局考虑。当他进军上 海之际,正是湘军各路人马集结向天京逼近之际,他不作有序的统筹之策,由此丧失了 对付湘军这个主要敌人的时机。二是加速了清朝政府和英法殖民者的勾结,共同对付太平天国,使太平天国在东西夹攻间挨打。李秀成本人亦左右奔走,处处被动。

李秀成进攻上海的战略失误,稍有明智的旁观者就看得很清楚。当时有个苏州人 黄畹在《上逢天义刘肇均禀》就指出:“夫用兵之道,当舍坚而攻瑕,避锋而挫弊。与我 争天下者,清也,而非英法也。今天下未宁,方将经略中原,中原之疆土,十仅克复二 三,所欲资兵力者甚多,则我之待夷,宁和而毋战,不宜轻失外援以启边衅。”又说:“曾 国藩之据安庆,乃真心腹大患耳。夷人之性尚势而重利,趋盛而避衰。我苟姑置不问, 用兵上游, 一二年间荡涤腥秽,奠安区宇,削平僭伪,则洋人必稽首称臣,愿世为屏藩而 罔敢贰心。”黄畹认为,太平天国当前主要敌人是清王朝而非在上海的外国人;太平天 国的心腹之患是安庆的曾国藩,而非上海区区清军,只要解放全国,侵占上海的英法殖民者是不难解决的。

当时黄畹本想晋谒李秀成面谈,以本人头发尚短,未敢轻入,故请刘以书信转呈。

李秀成没有见到这封信,刘肇均也不把信作为是一份高质量的战略策划及时送 呈。但以李秀成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即使读了这封信并能召见黄畹面谈,他也是不可能认同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李秀成大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