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创业 第二章
书名:李秀成大传 作者:盛巽昌 本章字数:9646字 发布时间:2024-06-19

第二章  从永安州走进南京城

第一节  在家乡大黎里参军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十一月,洪秀全以天将降以大灾,号召拜上帝的信徒:赴  桂平金田团营,也就是太平史书上所称的“金田起义”。他分派人员到东西南北各处有  信徒的乡村通知;信徒们得到命令后,携带全家老小、耕牛、家具,成群结队,陆续前来。 李秀成没有赶去。他没有赶去,至少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黎没有组织者,也就是带头 的群众领袖,就像贵县奇石墟有石达开、龙山矿工有秦日昌,花洲山人村有胡以晃以及  博白黄文金、陆川赖九等。和他同村的家族成员李世贤,以及陆顺得等也没有及时赶去。

没有遵命赴金田团营,并非是犹疑、动摇、不坚定。

半个世纪前批判李秀成时,不知哪儿冒出一条口碑记录,说是大黎在得悉金田团营的消息后,李世贤、陈玉成和陆顺得连夜翻山越岭赶往,只有李秀成怕事,没有去。

此处并无信史可佐证。

但稍加推理,就认定是有悖实际。因为李世贤、陈玉成和陆顺得等都是随着家族 叔伯兄弟参加团营的,就像陈玉成,他系生在大黎西岸村,日后去了桂平寻线村,是时 随着叔叔陈承珞与本族陈得风、陈得才、陈仕容、陈仕保等多人赴金田团营的。那时前来团营的,除了少数外来户乃是散客,如林启容,多数乃是举家举族参加的。

早在金田团营前夕,洪秀全、杨秀清就已武装对付大清军队了, 一在平南思旺墟, 二在蔡村江,接连两次打了大胜仗,团营之后,又东去攻占大湟江口。为了扩大队伍, 招徕未能及时赶来团营的各处信徒,还向武宣、象州等地绕了一个大圈子。太平天国 晚期在南方最后牺牲的阶王谭体元,当时还只有十五岁,就是随着象州本家家族参加 的。大队人马然后回师金田、紫荆山,又由紫荆山风门坳突围,分水陆两路北上向永安

州(蒙山)进军。

洪秀全、杨秀清和冯云山等走水路,萧朝贵、韦昌辉和罗大纲带领的陆路人马,取道大黎。

李秀成就在此时加入了队伍。他只是普通一兵。也许在此时,因为身份,他对最高领导萧朝贵、韦昌辉没有接触。对于萧朝贵,也是自军中传闻以及太平天国颁发的 天兄诏旨、《太平礼制》得知其与洪秀全是亲戚,以至在十余年后被俘时,还说是“天王 妹子嫁其为妻,故其重用”,从而使史家引为信史,以为洪秀全确有一个妹妹叫洪宣娇的。

李秀成与韦昌辉如何,语焉不详。此时应该说没有关系,但从日后供词文字,可以 视为或与韦昌辉兄弟韦俊(韦十二)相识,而且韦俊放下架子待他不错。在举目无依傍 之际,能有一个有分量的人稍作关切,也就感激莫名,牢记在心的。后来在天京内讧 后,韦俊及其家族无所依依,日子不好过,时已升任副掌率、佐理朝纲、深获洪秀全信赖 的李秀成,多次保奏韦俊可用,在天王面前说他好话。李秀成日后在被俘后供词中又几次提及两人的友谊。

萧朝贵等陆路人马首先攻进了永安州城。

李秀成也参加了此次攻城战,他和李世贤乃是罗大纲前一军的一名战士。

永安州城是太平天国于金田团营后的第九个月攻占的第一座州县级城池。

洪秀全大喜欲狂。早在几个月前,他已在武宣东乡当了天王万岁,还封了五军主 将。此时此刻,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山城, 一席之地,即迫不及待地举办开国大典,建立 各种制度,封官许愿。封官许愿也是为嘉奖能坚耐、显威武、不怕牺牲、打好仗,即所谓“立志顶天,真忠报国”的老兄弟。

1851年11 月8日(辛开元年十月十二日),天王向全军大小众兵将发了份诏旨,

内称:

今诏封从前及后一概打仗升天功臣,职同总制世袭。掌打大旗升天功臣,职  同将军、侍卫世袭。现封及者,袍帽遵依官制;未封及者,封帽一概尽与两司马同。 既封及者一体,未封及者一样。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勋等臣,大则封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至小亦军帅职,累代世袭,龙袍角带在天朝。

诏旨写得非常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要让大小兵将知道,现在即使还未换袍带,未有做官任职凭证,最小也都是两司马了。

两司马是统率二十五人的基层官员。由两司马、卒长、旅帅、师帅、军帅、监军、总 制、丞相至军师,是进入永安州时太平天国所定格的官制。总制至丞相间的侍卫、将军、指挥和检点是后来在行军途中先后才增设的。

被定格为两司马,就是永安州城最基层的大头兵的一个起点。这是最有效的兴奋剂,皆大欢喜。

李秀成就是一个两司马。他的兄弟李明成亦是一个两司马,但他俩麾下是没有一个大头兵的。

第 二 节  参 加 罗 大 纲 指 挥 的 突 围

洪秀全在永安州建国制订了各项制度。

从1851年9月25日到翌年4月5日,他们在永安州居扎了半年。

1851年12月17日,举行封王大典。洪秀全以天王名义颁布诏旨,封杨秀清为东 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和石达开为翼王。还宣布“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杨秀清是洪秀全以下的第一人,也是太平天国实际的最高领导人。杨秀清原名嗣 龙。我很怀疑,他那“秀”清之“秀”,应该是洪秀全送给他的。不要相信此时所颁发的 太平天国诏书已叫他是“秀清”的。这些诏书都是后来重刻重印的。太平天国农民不懂得、也不尊重历史档案,重刻重印的文书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忠实于历史。

给杨秀清改名是器重、抬高他的定位。若干年后,为李秀成改名,也是这个意思。

洪秀全一生也就给他人名字,送出了两个“秀”字。

太平天国非常讲究创造新天新地新世界,其中一项措施,就是颁行天历。1852年 2月3日,颁行了当年由冯云山在桂平狱中所创的天历。天历以366日为一年,单月31 日,双月30日。以后太平天国大小官员都遵循这个天历,把传统的农历彻头彻尾否定 了。李秀成也熟悉这个天历,如在日后书写里,非常习惯地用“癸好”替代“癸丑”。因为太平天国讳“丑”而改为“好”字的。

永安州城的失陷,大为咸丰帝重视,派出首席军机大臣、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  主持围剿,奉调前来参加围剿的两支人马, 一支是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的八旗兵,另支是  四川提督向荣的绿营。乌兰泰是八旗勇将,所部配备多是火器,是一支准热兵器部队。

向荣出身行伍,久经沙场,因与白莲教等作战有功,由大头兵连升十八级至一品提督。

两支人马自南自北对永安州重重围困。乌兰泰、向荣两人都是当时被誉为第一流 的将才。但是他们在围困永安州城的战术主张不一致, 一个主张围, 一个主张攻,缺乏协调作战。但都是屯兵城下,没有主动进攻。

时间稍久,城守日渐困难。“粮食殆尽,红粉亦无,妖魔数十万四面重围,无路可出”(《天情道理书》),洪秀全等决定放弃州城突围。

4月4日,天王向全军全民发布撤离永安总动员令。

第二天,突围先遣队由前一军军帅罗大纲率领,选择了间隙小路冒雨突围。李秀 成和李世贤、陈玉成就都在前一军军中。他们随着罗大纲成功地杀出重围。若干年后,李秀成还记忆犹新地叙述:

后赛中堂及乌、向大军四方围困,内外不通。后有姑苏冲一条小路而过昭平。 而姑苏冲是清朝寿春兵在此把守,经罗大纲带领人马前去打破,方得小路出关,得   火药十余担,方有军资,不然,尚不能得出此关。困在永安,并未有斤两之火药,实  得姑苏冲寿春兵火药十余担之助,方可出关。

姑苏冲,在广西永安州东南二十里,与昭平大山界,是永安州的一个要隘。杀出姑苏冲,也是李秀成参加太平军后的第一仗。

在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下,突围大军凯歌行进。

可是驻在永安城外水窦的天官正丞相秦日昌的后军,因护家眷,6日突围时,在永 安州东南七十里仙回岭被乌兰泰大军追及,秦日昌指挥不当,被追军杀害男女老幼二 千余人,其中多是随军的家属。李秀成老母、李世贤母姐和陈玉成老母不在此路,由此逃过了一劫。

秦日昌,即秦日纲,后来太平天国不断实行避讳制,凡牵涉到上帝耶稣等名讳要 避,牵涉到洪秀全、杨秀清等所谓天父诸子婿名讳也得避讳。太平天国第七号领袖秦日昌为回避第五号领袖韦昌辉讳,即改为秦日纲。

李秀成与秦日昌多有接触,后来还在他直接领导下。他说:秦日昌,“在家与人做 工,并无是乜才情,忠勇信义可有,故天王重信。”秦日昌是参与洪秀全反清起义核心成员之一。但李秀成认为他是没有什么才干、能耐。

秦日昌后军败息传到前军。第二天,杨秀清等回师反击,乘着天雨路隘,在仙回岭取得大胜,杀死总兵四人和大小官兵五千余人。乌兰泰、向荣等军溃走。

李秀成仍是在罗大纲军中,他似乎参加了这场反击战,战后又随军追击,进攻广西 省会桂林。后来他回忆说:“自杀胜之后,东王传令,不行昭平、平乐,由小路过牛角僵 山,出马岭,上元塘、高田,围困桂林。 一月有余,攻打未下,退军由象鼻山渡河,由兴安县到全州。”

李秀成一路跟随,行军作战,亦步亦趋。他见闻了乌兰泰大军的惨败,风闻乌副都 统身死穴塘墟;向西追击,来到桂林城外,又由文昌门外漓江西岸摆渡,北上兴安,来到 广西与湖南交界的全州。

在全州,南王冯云山战死。冯云山死,是太平天国的一件大事。他如何战死,诸说不一。

清方记载有两种说法: 一是在太平军攻打全州城时,被城炮轰击死的;二是在全州城北湘江蓑衣渡为江忠源团练拦劫炮击后死去的。

另据简又文现场调查,据口碑称,是在全州城外中城炮受伤,在行径蓑衣渡后伤重身死的;此说解放后,又据调查,说是在蓑衣渡北水塘湾死去的。

但冯云山毕竟在全州战役死去了。因此李秀成说:“攻破全州之后,南王在全州阵亡。”

李秀成是非常敬仰冯云山的。后来他在谈及洪秀全欲立江山之事说:“所知事者, 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  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六人深知。”还特别指出:“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第三节  行军湖南途中

湘军团练江忠源在蓑衣渡袭击,逼使刚自广西境进入湖南的太平军大队人马登陆东岸,翻山越岭而走,清军防务极为空虚。

6月19日,太平军占湖南永州(零陵),不久又放弃永州,占领道州,湖南各处天地 会秘密会社群起响应,扩军人数,不下二三万人。据江忠源所获情报,“土匪之迎降,会  匪之入党,日以千计”(《江忠烈公遗集》)。在道州,太平军多次击退围城敌军,并分军  占江华(沱江)、永明(永嘉),亲临其境的李秀成说:“招得湖南道州、江华、永明之众,足  有两万之数。”未几,太平军又攻占嘉禾、蓝山、桂阳,并在8月17日攻占郴州,洪秀全、杨秀清随即移师郴州。

太平天国自蓑衣渡败后,由此又重新振发,气势比前更为壮大。

在郴州,杨秀清等调整、重编队伍,如因有当地的大批挖煤开矿工人入伍,就特别成立了土营,专门从事“穴地攻城”。

李秀成此时虽仍在基层,但已属于老兄弟了,在出永安州时,他是不带兵的两司 马,至此由于新兄弟的加入,队伍有了扩充,至少也是个卒长、旅帅了。见于太平军制 从未有满额的,为他统率的不过只有几十个牌面,但确有生死与共的部属了,后来成为 部属的湖南人郜云官(郜永宽)、伍桂文等人,多是在此时隶属,随同行军、作战,久久不离的。

洪秀全、杨秀清在道州休整了两个月。在攻占郴州的同日,就以西王萧朝贵率曾水源、李开芳、林凤祥统领二千人北上,取道崎岖山路,向省会长沙进发。

李秀成有否随萧朝贵军行动,或者留在道州或郴州,语焉不详。

但当9月12日,萧朝贵在长沙城外中炮重伤,洪秀全、杨秀清得禀报后,放弃郴州等地,全军北上时,李秀成必随行而来。

他们到达长沙城外时,萧朝贵已经牺牲了。在此军务腔您之际,新兴的太平天国 先后失去了冯云山和萧朝贵两位举足轻重的柱石。为了抚慰全军全民,天王称在长沙 城外得了一块刻有天王万岁的玉玺,并向全军全民公布。李秀成亲睹其事,他说:“天 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呼称万岁,妻称娘娘,封东西南北翼王,封王在前,天王称万岁 在后。”

从此,洪秀全自称“万岁”。此处称“封王”,当是分别授东王为九千岁,西王为八千 岁,南王为七千岁,北王为六千岁和翼王为五千岁。虽然西王、南王已升天进入天堂, 但太平天国讳死如生,不但精神仍在,而肉身依旧,所以在癸好三年五月初一日发布的 东王西王安抚四民诰谕,所钤印信有“太平天国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和“太平天国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萧朝贵”。

萧朝贵虽死,以后太平天国还是把他作为英勇杀敌、激励军民的标兵,经常在诏令 中提到他。李秀成曾在萧朝贵麾下当过兵,目睹他的勇猛作风。因而他对萧朝贵作了点评:

勇敢刚强;冲锋第一。

太平军连营数十里,实力攻打几十天,还多次连开地道。李秀成也参加了,在河 西、水陆洲和河东几次战役里,他至少是参加了水陆洲之战。李秀成说:“在长沙对面沙洲杀胜一仗,杀死官兵数千。以后破城,仍然未下。”

当时各路清军分援前来,与围城太平军又来了个三面合围之势,城内清军亦实力 雄厚,仅总督就有三员,左宗棠、江忠源等都在帮助策划。太平军将士斗志昂扬,但因 久围,内部供养渐生困难。李秀成后来说,虽然不断取胜,但仍未能攻克,原因是“天朝官兵有粮无有油盐可食,是以攻城未就”。

11月30日,洪秀全、杨秀清等经围长沙达两月后,主动趁夜渡湘江。此时此刻,他 们大概也向军民宣告了走向,李秀成后来回忆:“欲由益阳县靠洞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湖南为家。”

李秀成误笔“河南”为“湖南”。

得中原者得天下,太平天国当时确有取河南中州之地的打算。

12月3日,太平军攻占益阳,“益阳人香花迎伪太平王”(《粤匪犯湖南纪略》)。太平军获得商船几千艘,因为拥有船只,太平军改道行走水道,溯湘江北上。12月13日,兵不血刃占领岳州。

岳州战略定位极为重要。时人有称“岳州为北省咽喉”,“若使岳州不守,则北窜荆 州,东走夏口,亦势所必至”(王家璧《上大人书》);“岳州为两湖咽喉,即云、贵、川、广通 楚咽喉,最为要害,三面距水,城险而坚,湖南漕粮,于此兑现。”(雷以诚《牵制城势调遣 土弁土练密奏》)太平军在岳州获得清初吴三桂所铸的多座铜炮,鸟枪换炮,来自广西 山区的将士开始拥有准热兵器。甚至拥有了大量的船只,杨秀清由此建立水营,且以 绰号大胡子的唐正财为典水匠,职同将军,统领水师。将军是太平天国新设的高级官 员。唐正财此后即率领水师作战,天京内讧后,在陈玉成麾下,陈玉成死后又隶于李秀成麾下,封为航王,在无锡大桥作战时牺牲。

太平军在岳州地区沿途继续扩充人员,很多民众自愿非自愿地拥进了队伍。李秀 成也收容了若干人员,其中知名的就有本地人蔡元隆和李荣发。蔡元隆出身书香门 第,时年十六岁,后来还为李秀成招为女婿。野史笔记编造李秀成有几个女婿,如谭绍  光,呤喇《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还记述了李秀成女儿金好与英国人婚姻事,这些都不 可信。蔡元隆才是见于正式记载的李秀成唯一的女婿。李荣发是江夏(湖北鄂州)人, 当时还是一个儿童,被李秀成收纳为儿子。他就是后来常随同李秀成作战的“忠二殿下”。

第四节  夺取武昌城

1852年12月16日,洪秀全、杨秀清率太平军主力夜间撤出岳州。第二天,水军进至泸溪口,陆军进据临湘。

一路凯歌行进。

水军在金口集结后,即向武昌行进,陆军先后据蒲圻、咸宁,直指武昌。

12月23日,武昌江面,太平军船只触鲈相连,陆军布营东、南,渐成合围武昌之势。 武昌位于长江中游,茫茫九派流中国,为南北东西水陆交通枢纽,是湖北省城,大清王朝湖广总督所在地。洪秀全、杨秀清非常热衷于占领大城市,但自永安突围以来, 一攻广西省会桂林整月未下,二攻湖南省会长沙久围仍未下,现在面临武昌这个更为繁荣、战略定位也更见关键的都市,他们顿时雄心勃发,非要夺取不可。

今非昔比。太平军自在湖南道州、郴州招兵买马,吸收地方天地会党成员加入队 伍,兵员大见扩充,还建立了技术兵种土营,而在湘北,又因获得很多船只,建立了水 营,自是此时一支多兵种的大军了。它足可以与大清大兵团打运动战、阵地战了。

当时据传包围武昌,扬威江汉的太平军精锐已有十万之众,也有说是十五万之众。 这可能是过于夸大了,它把随军的老弱也算进去了。但此时此际,太平军多是志愿兵,上下士气高振,斗志昂扬。

清人记载有进军中的太平军战士:

祭起吴王炮药,从岳州起程,千船健将,两岸雄兵,鞭敲金镫响,沿路凯歌声, 水流风顺,计数日驻营鹦鹉洲。(李汝昭《镜山野史》)

清廷大震。咸丰帝采纳雷以诚三路会剿法:

一任命河南巡抚琦善为钦差大臣,堵北路;

二任命两江总督陆建瀛为钦差大臣,由长江下游上驶以阻挡之;

三向荣继续自长沙北上尾追。

太平军冲破“三面会剿”。

同年12月22日,占汉阳,29日,占汉口。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和罗大纲等各路人马,在武昌文昌门轰塌后入城。

李秀成当时仍在罗大纲麾下,他参加了攻打武昌。

若干年后,他在供词里记下了这段经历:

破岳州,得吴三桂之器械,盘运下舟,直下湖北, 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 然后开道破城。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打廿余日而破  武昌。

从荒僻山村到繁华都市,大使李秀成开扩眼界,而太平天国在武昌城里执行的种种措施,更让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太平天国在城里多处开设男营、女营;女营,又称姐妹馆,使妇女集中居住。若干年后,当李秀成为一方军事统帅,攻城略地,每到一处也非常讲究设立女营。1861年 11月,李秀成部将南破忾军主将陆顺得攻占浙江绍兴,李秀成得悉后,特地写信与在陆 顺得的南破忾军中的侄子李容椿和儿子李容发,“仰尔查明城中妇女,总要分别男归男 行,女归女行,不得混杂。如有不遵,尔可按法处治,方不负尔父之训教,方为国良臣 也”(《李秀成给侄荣椿子容发谆谕》)。日后,在他统辖的江浙地区城乡,都是坚决奉行女营制度的。

李秀成虽在基层,但也注意太平天国事业。武昌是四通之地,此后走向何方,就引起天国领袖和将士们关注。李秀成因而对大军走向,何去何从,相当注意。

当时,太平天国高层各抒己见。李秀成顶头上司,时为殿左一指挥的罗大纲提出:

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至皖、豫一出。否则先定南九  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 一出湘楚; 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以徐、扬席卷山左, 再出山右,会猎燕都。若悬军深入,犯险无后援,必败之道也。且既都金陵,宜多  备战舰,精练水师,然后可战可守。若待粤之拖罟咸集长江,则运道梗矣。今宜先备木筏,堵截江面以待战舰之成,犹可及也。(《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二《洪秀 全传》)

罗说可能在本部人马中传及,也为李秀成知悉。

洪秀全、杨秀清开始也采纳了。

可是琦善选直隶、陕西、黑龙江步兵、马兵驻守河南,阻止太平军北上。“贼陷武昌 后,向大臣(向荣)带兵勇日夜击之,贼不能久踞,欲由襄樊北趋,侦知河南重兵扼守,遂于三年正月初二日下窜。”(杜文澜《平定粤寇纪略》卷二)

咸丰三年正月初二,即1853年2月9日,太平天国在武昌度过了天历所定的春节, 南北两路陆师夹护天王东王率领的水师,连同胁迫的武昌等地妇女人等,浩浩荡荡东下。

凯歌行进,势如破竹。

3月19日,李开芳部攻占雨花台,攻打聚宝门,林凤祥部由静海寺挖地道,轰塌仪凤门城墙,杀进南京城。3月20日,攻破满城,占领南京全城。

3月29日,洪秀全进入南京城。

洪秀全进入南京城时,曾有所打算,准备分军留守南京,主力北上取河南为家。此事在全军传得相当普遍,以至在基层的李秀成也闻知了。

可是很快从上面传来的是改变了主意,乃是东王杨秀清决定定都南京。并称东王 是采纳了一名湖南水手意见。此情此事,十年后的李秀成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且在供词里作了详述:

此时天王与东王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 业。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 无粮,敌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 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尚不立都,尔而往河南何也?”他又云:“河 南虽是中州之地,足备稳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之!”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  手之言,故而未往。此水手是驾东王坐船之人。被该水手诡白,故而改从,后即未 往,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

第五节 初进南京城

南京是东南重镇,七朝古都,城广池深,地势险要。当年朱元璋西吴国以此为根 本,“高筑墙,广积粮,不称王”,打造大明帝业。大清王朝为控制东南,在明内城设江宁将军统率八旗,与两江总督共同镇守。

洪秀全建都后,为捍卫小天堂,令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和罗大纲等部东进,先后 据镇江和扬州。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随即由扬州率众至浦口,奉命北伐。曾立昌镇守扬州,罗大纲镇守镇江。

李世贤随罗大纲前往,以后即在镇江。1855年2月,即在镇江接纳上海小刀会飞虎将军潘起亮于麾下,此时他已是指挥了。

李秀成没有参加罗大纲等东征,他在南京破城之后,已随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理事。

太平天国初期仅设三官正副丞相,除胡以晃外,天官正丞相秦日纲、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副丞相陈承珞,春官副丞相吉文元。

北伐是太平天国大事,它也是弥补洪秀全要取河南为业的心理行为。

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虎贵三千,直下幽燕之地。

这支太平军乃是太平天国第一支王牌军,自金田起义,特别是由长沙北上,用作开路先锋,战必胜,攻必克。

李秀成也颇注视它的成败走向,他后来还对北伐军以及北伐援军的覆灭感叹不已。因为孤军冒进,损失精锐。

十年后,他在总结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所谓“天朝之失误有十”(实有十一条),其中涉及北伐失败就有三条: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二、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

三、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昌复带兵 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

李秀成对北伐军覆没,是很有感叹的。他也许想到,要是当时东王没有作出错误决策,把原来已为数不多的太平军精锐分出,而在南方驰骋,那将能减少很多压力。

北伐军失败的教训是很大的,合则存,分则亡,这也是后来的李秀成行军、作战时力求组合成大兵团,不分兵的原因。

李秀成在胡以晃处理事未久,因为新兵增添,要自各馆衙抽调已有军帅资格的老兄弟出任。他也被选上,实授为右后四军军帅,把守太平门外新营。

此时东王杨秀清主政,后四军军帅等新授者任命状也都由杨秀清签署。李秀成拿 到印信后,认为是杨秀清直接任命的,非常高兴。其实,日理万机、高高在上的东王九 千岁,不可能须亲自保奏和安排一名基层军官的。李秀成的误会,却也引起后来史学家的误识,以为当时的东王已经青睐、器识这个从藤县山村出来的庄稼汉了。

李秀成是非常敬服杨秀清的领导艺术和治理魄力的,在后来书写的供词里,不厌其烦地赞扬杨秀清:

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开立军伍,整立营规。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将南京城内男女分别男行女行,百工亦是归行,愿随营者随营,不愿 随营者各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妇女亦同。男与女不得谈,子母  不得并言。严严整整,民心佩服。安民者出一严令,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  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踏入民家门口,即斩左脚,右脚踏入民家门口 者,斩右脚。法律严,故癸丑年间,上下战功利,民心服。东王令严,军民服。

天京内城有十三门。太平门在城东北,城外即地堡城所在地龙脖子和钟山。

由广西、湖南尾随而来的清向荣兵团驻扎在城东和东南,建立了“江南大营”。太平门外的钟山、七桥瓮即成为太平天国重兵据守之地。“逆贼营垒,首重钟山,其次为 七桥瓮。”(《向荣奏稿》卷二)又称:“金陵城高池深,坚固异常,西面则滨临大江,北面则 湖水汪洋,其东、南两面,半系小河环绕,仅紫金山龙脖子一隅有旱路可通。又开挖深 壕重堑,密布竹签蒺藜,以营护城,复以城护营,防守极其严密。”(《向荣奏稿》卷四)

与李秀成同驻太平门外的,还有守大路旁的左三十九指挥古隆贤营和守路中的殿左三十一检点曾凤传营。古隆贤后调往湖北战场,曾凤传下落不详。

太平门外诸营因与江南大营交错,双方时有鏖战。

1853年7月,李秀成参加了击败向荣的一次战斗。当时,向荣企图闯进太平门,亲 自率领精悍兵丁三千二百人偷袭太平门。7月6日深夜,他先以偏师佯攻朝阳门(中山 门)、龙脖子,而自引军偷袭,但当接近城外太平军诸营时,就为有警觉的太平将士阻 挡,各支太平军,包括李秀成率领的新兵自背后抄袭,两军转战至次日中午,向荣败退。

这次战斗,虽然歼敌不多,但也锻炼了李秀成的指挥才干。张一文教授认为:“这 是李秀成担任军帅以后,指挥所部抗击清军‘精锐’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李秀成》,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

同年9月,李秀成升为后四监军,调守外城仪凤门(挹江门东)外高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李秀成大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