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交操纵术
——操纵他人心理,实现交际制胜
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参与社交活动,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情或者不利处境,如果你想知道那些成功者是如何运用他人的能力,如何在瞬间与陌生人变成朋友,如何毫不费力地把事情办好,那么你就要练就社交操纵术,读懂人心,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成为交际中的王者。
1.读懂人性规则,交友要有势利眼
现 今是市场经济社会,人人自危,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感。试想,如果你正处于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或者正处于事业发展的紧要关头,你只能“有事”才“有人”,如果把友谊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是解决不了生计问题,也不利于事业发展的,更难以操纵人心。
“有事”当然包含许多内容。“有事”时才“有人”是当前普遍的现象。“求人”办事也就是“有人”,为求发展、达到自己的目标,办事时就要甜言蜜语,否则也是办不成事的,如果“有事”时又“无人”,那只能说明你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处世办事的能力,缺乏维系人际关系最基本的操纵手段。你不通过“有事有人,无事无人”地办成几件漂亮的事情,那你的“友谊”只能是虚设。
没有用处的人,你给他帮忙,只能让他空添内疚。多帮有用处的人,并不意味着不帮好朋友,两者并不矛盾。话又说回来,为人要知恩图报,别人帮了你,而你不图回报,岂非“不够朋友”吗?
按中国传统心态来看,社交不应该有目的,应该“以德会友,别无所求”,应该奉行一种无为哲学。谁要是在交往中注重了交往对象的使用价值,然后想方设法接近他、利用他、操纵他,这就被认为“太势利”。
根据现代社会的交际观念,社交有三个基本目标。我们不能只强调信息共享、情感沟通而拒绝相求相助。我们不能把相求相助都当成“势利”来看待。为了相求相助而社交,这不是“势利”,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社会性行为。
我们不妨设想,有这么一个人,他既不能与你信息共享、情感沟通,也不能与你相求相助,你会与他交朋友吗?恐怕不会。可见,人际交往还是有选择的,选择就是一种目标的体现。
建立“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说明。首先,要认清目标,接着找有相同需求的人,操纵他,最后与之联系,建立关系。
有人单靠直觉建立“关系”,有人则要努力不懈,才能拓展一点儿“关系”。前者往往难以预料结果如何,后者比较知晓拉拢关系的“天时地利”。掌握拉拢关系的“天时地利”,有人总结了一套技巧,现介绍如下:
(1)制造自然接近对方身体的机会
这是某位评论家在杂志上提到的,当他在百货公司买衬衫或领带时,女店员总是会说:“我替你量一下尺寸吧!”每当这时,这位评论家都会在心中说道:“嗯!这种方法真不错,我上当了。”这是因为对方要替你量尺寸时,她的身体势必会接近过来,有时还接近到只有情侣之间才可能的极近距离,使得被接近者的心中兴起一种类似谈恋爱的兴奋感。
每个人对自己身体四周的地方,都会有一种势力范围的感觉,而这种靠近身体的势力范围内,通常只能允许亲近之人接近。相反,像这位评论家一样允许别人进入你的身体四周,就会有种已经承认和对方有亲近关系的错觉,这一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因此,只要你想及早发展亲密关系,就应制造出自然接近对方身体的机会。
(2)对初次见面的对方,采取位于旁边的位置
每个人都有同感,就是和初次见面的人对面谈话,真是一件不好受的事。这是因为两人的视线极易相遇,而导致两人之间的紧张感增加。一位富豪曾经谈起,如果他不愿意借钱给对方,他就会和对方面对面交谈。因为这样谈话会使对方紧张而不敢乱开口,即使借给了他也不敢不还,相反借钱不还的,都是坐旁边位置谈话的人。
与人交谈时坐在旁边的位置,自然就会轻松下来,这是因为不必一直意识到对方的视线,而只在必要时看他的视线即可。坐在对方旁边的位置与之交谈,对亲近感的增加很有帮助。因此,和初次见面的对方要增加亲近感时,最好避免和他面对面地交谈,应尽量坐在他旁边的位置,才能令对方的视线有转移之地,同时也不会产生紧张感,所以能很快建立亲近感。
(3)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
对一名成功的推销员来说,经常到主顾家中去,被认为是和主顾熟悉的要诀之一,尤其是以“喂!来附近办事,顺便看看你”这种说法,更能抓住主顾的心。像这样习惯于亲近的方法,在心理学方面被认为和学习一样。一般对学习的看法,认为集中学习不如分散学习来得有效。
譬如我们一天用功2小时,连续一个礼拜,比一口气熬夜念12小时更加有效。此外,到驾驶训练班学习驾车,一天的练习时间也都有一定的限制,绝不会让你超出时间,也就是利用这种分散学习的规律。
在人际关系方面,使对方产生亲近感,也就是给予对方好印象的基本条件。而要满足这项条件,利用这种“分散效果”,可说是给对方强烈印象的最好方法了。
一般而言,整夜在一起喝酒的朋友和有长时间交往的朋友相比,乍看之下好像前者的人际关系较稳固,但实际上,这种关系如不加以持续,那么两者之间的交情就会越来越淡,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譬如有人问你“你和某人的关系如何?”而你回答“我见过一次”和“偶尔会见面”,那么给人的印象就不同了,而和“常见”这个回答又更不同了。道理显而易见,见面的次数和两人之间的亲近度是成正比的。
做人就是要有一点“势利眼”,那样才能求得财运亨通,仕途顺利,人生美满!
2.让人喜欢就要提升他人的价值感
人 类本质里最深层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重要人物。大家愿意做所有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能得到自己是重要的感觉。
纽约电话公司曾针对电话对话做过一项调查,看在现实生活中哪个字使用率最高,在500个电话对话中,“我”这个字使用了大约3950次。这说明,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实际状况如何,在内心中都是非常重视自己的。
美国学识最渊博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被重视、被关怀、被肯定的渴望,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就会对你重视的那个方面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并成为你的好朋友,这是一种不错的操纵人心的手段。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障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或者忘记了一个重要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他们喜欢自我表现,喜欢夸大吹嘘自己,一旦事情成功,他们首先表现出的就是夸赞自己有多大的功劳,作出了多大贡献。这样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就是向他人表明:你们确实不太重要。无形之中,他们伤害了别人,当然最终也不利于己。
人类行为有个极为重要的法则,这一法则就是时时让别人感到重要。如果我们遵从这一法则,大概不会惹来什么麻烦,而且可以得到许多友谊和永恒的快乐。但是,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难免招惹麻烦。
有这样一个小笑话。
有一个人请了四位同事到他家里吃饭,他非常真诚地摆了一大桌酒菜。三位同事如约而至,只有一位仍不见踪影,主人在门口急得东张西望,搓手跺脚。一位同事从里头跑出来安慰他不要着急。谁知这位老兄随口甩出一句话:“该来的不来。”旁边劝他的这位同事一听,心里想:“这样说,我岂不是不该来的。”咣当一声摔门而去。里头另一位同事见状,急忙出来好言相劝。哪知这位老兄又从嘴里蹦出一句:“唉!不该走的又走了。”本来相劝的同事一听,立刻怒从心起,“不该走的走了,那意思不就是该走的不走。得,甭解释了,我走了。”最后在屋里等的那位同事急忙出来帮着主人挽留客人。可惜这位老兄口才实在不佳,竟然又冒出一句:“我根本不是冲他们说的。”最后那位客人一听,“噢,你不是冲他们说的,那不就是冲我说的吗?算了,我也不留了,一起走吧!”
这虽是一则笑话,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渴望被人尊重的心理。
那么,怎样做,怎么说才能使人们觉得他们特殊呢?这里有一些操纵手段,不妨用一用。
(1)尽可能多地使用他们的名字
有人说,人的耳朵最喜欢的声音是他们自己名字的发音。因为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声音。如果你经常使用它,那意味着你真的关心他们,那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重要的。
(2)聆听他们
这听起来很简单,而它也确实很简单,只要你认真对待。但如果你是假装的,那它就会成为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抛开关于自我的想法,聆听他们对你说的话。
(3)称赞并认可他们的成就
这不必是什么重大的事情,小事情也可以。你可以说:“有一天我路过你们家花园,你种的花草长得多好啊。”这句话也很有效。或者说:“你的领带很好看,与这套西装搭配得很好!”注意到并说出人们的独特之处,能够使人们觉得与众不同。
(4)如果有人等着与你见面,一定要向他们打招呼
千万不要忽视等着与你见面的人,即使你只会意地看他们一眼,并让他们知道你很快就会到他们那里去。这将使他们觉得你很在意他们。
(5)当有人问你问题的时候,停一会儿再回答
这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你花时间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
(6)当你在团队中的时候,要关心每一个人
要记住,任何团队实际上都是由单个的、需要被认可和被欣赏的人组成的。当你向一个团队讲话的时候,你要看着每一个人,向他们说话,让他们知道你觉得他们是重要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重要人物。大家愿意做所有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能得到自己是重要的感觉。
3.适当抬高自己的身价
一 个人要想出人头地,必须用点儿“操纵术”。适当抬高自己的身价,多为自己做广告,要比呆在角落里等着被别人发现强百倍,甚至千倍。
做人要想成功,抬高自己的身价是很必要的,只有这样你才能为众人所认同。当然,这需要你冒很大的危险,但成功概率却也是非常之高。那么如何抬高自己的身价呢?适当地掌握点“操纵术”是很必要的。
刘备自称汉中王,要把大本营迁到成都,因此必须挑选一名大将镇守汉中。选谁呢?一班人等,包括张飞本人,都认为非张飞莫属。不料刘备却看中大将魏延,破格让他担任镇远将军,兼汉中郡太守。结果一公布,全军震惊。
刘备在一次宴会中,问魏延:“如今我委托你担当重任,你有什么打算呢?”魏延的话真提气,他说:“若曹操举全军来犯,我为大王抵挡他;若曹操派偏将统率十万兵力来犯,我为大王吞下他。”
刘备听了心里爽极了,在场文武官员也啧啧称叹。后来张飞等人也没什么意见,看来魏延这牛皮吹得很有水平。
那些拥有惊世才能的人,不懂得表现,就等于自我埋没。谦虚固然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度,也不会得到老板青睐,给人的感觉是这个人平凡无奇,没有才华。
所以,成功需要适度地自我推销,古时尚有“毛遂自荐”,何况生于现今的我们。为什么要害羞呢?自己的命运,自己开拓。
现在的社交崇尚自我表现。因为在交际应酬中不会适当抬高自己的人,很难获得高质量的交际效果。善于交际应酬的人,总是尽量把自己的长处呈现于朋友同事面前。比如,伶俐的口才,渊博的学识,温文尔雅的举止,典雅的服饰,都会给人带来良好的交际印象。所以说抬高自己,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努力表现自己,在无声无息中操纵他人。
适当抬高自己并不等于自负,不懂表现就等于自我埋没。
4.美人操纵英雄
美色也可以起到操纵人心的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女人的魔力,好像是上帝专门为征服男人创造的。人们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又说: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由此,“美人计”应运而生,且几乎被认定是“所向披靡”的计谋。甚至连英雄也被美人攻克,为美人倾倒,可见美色是何等的有威力,又是何等地惹人喜爱。
美人计是用女色诱惑敌人,使敌人贪图安逸享受,斗志衰退,从而造成内部分崩离析,继而一举歼灭的策略。这一操纵术,不能只从字面理解,还要理解为通过敌人可以信赖的人和事,来左右敌方,使敌方斗志涣散,意志消退,从而一举战胜对方。
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便送美女西施和奇珍异宝来取悦吴王夫差,使其贪图安逸享受,放松警惕,迫害贤良。尔后越国乘机出兵,反败为胜,灭了吴国。
董卓专权,滥施杀戮,有篡位之心,其与义子吕布皆为好色之徒。司徒王允巧使美人计,以貂蝉为饵,使二人反目,吕布杀了董卓,挽回了汉朝天下。
周瑜为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要孙权使嫁妹之计,引刘备入吴招亲。结果刘备娶了孙尚香后逃回荆州。东吴只落了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刘邦当年御驾亲征,讨伐勾结匈奴造反的韩王姬信。不料兵困白登城,内乏粮草,外无援兵。幸亏陈平巧施美人计,使得冒顿单于神魂颠倒,放走了刘邦。不然,刘邦早成了刀下之鬼了。
洪承畴系明师统帅,乃中原才士,文武双全。不料兵败锦州,被清军俘获。清太宗想利用洪作开路先锋,吞并中原。可洪承畴一意拒绝,且绝食明志。清皇后博尔济特氏亲自出马,终使洪承畴这样一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英雄豪杰,挂缚于美人的钗裙之下。
试想千年以来,为何简简单单的美人计竟然可以达到谋利生财,断送他人性命,甚至使国家倾倒的结局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使用这个计谋的人抓住了常人皆有“色性”的弱点。大圣人孔老夫子曾喟叹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可见“色性”之人多矣,既然有如此多的“色性”之人,又岂能不使这一计谋广为用之。
由此可见,以软制硬,以柔克刚,以及人性中对“色性”的痴迷正是美人计屡次得以成功使用的根本原因所在。即从心理上对敌人进行干扰和打击,从意志上对敌人进行瓦解和摧毁,或者用柔和的办法来制服刚强的敌人,以此达到拉拢、利用的目的。
当然,提到美人计,很多人会想到女人,认为“红颜祸水,最毒妇人心”,可这些都是女人的错吗?如果在一个只有女人的世界中生活,女人肯定不会被称为祸水,如果在一个男人都懂女人,都理解女人的世界中生活,那么女人也不可能成为祸水。其实无论是“红颜祸水”还是“最毒妇人心”,这些都是男人无节制,在美色面前失去理智的结果,才使得千古绝唱的美人计有了发挥的余地,而且其威力能胜过千军万马,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动一刀一枪,也能破解千军万马之势。
“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是人性使然,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只在于人性的本质。因为你的人性本质是贪恋美色的,所以“美人计”在你这里才会得以实施,而且效果非常,反之则不尽然。
以礻壬席为战场,以脂粉作甲胄,以盼睐是枪矛,以颦笑似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