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职场操纵术 ——规避职场风险3
书名:玩的就是操纵术 作者:田由申 本章字数:4709字 发布时间:2024-06-19

7.上司也能被你“利用”

曾  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王立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为了自己的发展,一定要在单位里找个“靠山”。他发现销售主管对他很有好感,很器重他的样子,王立便决定“攀附”他。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经常去找主管“请教”问题,汇报工作。主管似乎对他也是高看几分,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暗示他,让他好好干,自己会在适当时机提携他。王立很聪明,对于主管的暗示心领神会。    

  其实,这位销售主管能力并不强,他能爬上这个位置,完全是凭借后门的关系。看到王立能力很强,又有攀附自己之心,他觉得自己可以好好利用王立一下。本该由他撰写的销售方案,他全交给王立;王立取得的突出业绩,他全划归到自己名下;公司有个难缠的客户,谁都不愿去处理,他在领导面前大包大揽,最终却将这“烫手山芋”交给了王立,王立费尽心力“啃掉”这块硬骨头后,功劳却全是他的,跟王立没有任何关系。

  王立有时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跟错了人?可销售主管一番“苦口婆心”的话让他觉得自己错怪了对方。主管对他说:“你现在根基不牢,不能太出风头。否则,很容易招来别人的嫉妒。我这样做是在掩护你,等你历练成熟了,我自然会在领导面前举荐你!”于是,王立取得的“果实”一次次地被主管摘走,而他除了主管的“夸奖”,什么也没得到。

  然而,一年后,主管因为业绩突出,被调往分公司当经理。王立呆住了,他顿时明白,自己完全被利用了,心中非常气愤。

  

  读了这个故事,也许很多人会说,职场就是这样,员工就是上司升职的垫脚石,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不变的,只要你懂得操纵你的上司,那么上司也可以被你“利用”,成为你谋求发展的一棵大树。

  所以,在职场里,你要记住:你不争取自己的利益,是没人会自动给你的。有的人会说我要是从上司那里争夺利益,那不是找死吗?他可会影响我的命运啊,若得罪了他,那真是不想活了。的确,谁都知道得罪上司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你要知道,上司不是你的父母,公司也不是你的家庭,你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切身利益奉献出去。要记住:你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就要懂得操纵他人。只有学会了操纵他人,才能保障自己,才有可能保障自己的家庭,保障自己的将来。

  那么如何操纵上司来谋求自身的发展呢?

(1)利用自己的价值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河河干。谁都靠不住,最靠得住的就是自己。任何靠山都有贬值的时候,而你的能力只会升值,永远都不会贬值。有靠山的人那是先天条件好,在职业生涯的前期,他们是占尽了先机。到了后期,一旦靠山没了,他们就会败下阵来。职场的无数事实证明,有靠山的人往往止步于中层,很难更进一步的;坐到高层的人,一般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毕竟任何老板都不希望自己的下属是个有靠山、没有能力的草包。因为,企业要想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就需要依靠有能力的人。

  (2)利用上司的喜好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功地利用上司,就必须时刻留意上司的兴趣、爱好,明白上司的意图,理解上司的心思,这样才能投其所好“对症下药”。然而,上司的意图往往捉摸不定,善逢迎者必须下工夫掌握上司的心意,揣摩上司的心理,然后尽量迎合他。迎合了他的心理,你在上司那里才能打高分,上司才可能在工作中指教你、帮助你,督促你事业上的发展,为你提供心理咨询,在人际矛盾中帮助你排忧解难,从而对你的晋升助上一臂之力,而这也是你晋升最快的途径。

  (3)笼络关键人物

  心理学家曾对地理、化学、解剖学等7个领域做过研究,研究的结果是:各领域底层50%的人所做贡献的总和,抵不过最有贡献的10%的人的贡献,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公司的管理。公司中的关键人物包括重要的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同时更应包括“非正式领袖”。

  所以,如果你想得到上司的肯定,那么你就不可越过关键人物这一关,只有把关键人物笼络好了,那么你才能了解上司的工作习惯、工作原则、员工的要求等等方面,这样你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得到上司的肯定。

  (4)让上司帮你背黑锅

  一个员工犯了错,上司必定有两个选择:一种方法是大义灭亲把你牺牲掉以保全自己;另一个方法是与你绑在一起,共同面对。而这时候,如果你想保全自己,那么你必须让上司和你犯的错误发生关系。

  当上司与错误发生关系后,新一轮上司间的争斗开始,而此时,错误的焦点却已经不在你身上,你可以安然从职场危机里脱身。这是一个让上司来帮你背黑锅的职场技巧,但要注意的是,你必须非常小心地暗示,而不能让上司感觉到,是你在故意陷害他。

   

 

  被“利用” 说明你有利用价值,能利用人说明你有驾驭能力。

8.摆脱“菜鸟”变身“白骨精”

在  现代企业中,企业从业者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让广大职场人士和企业经理人“饱受折磨”。不管是分工合作,还是职位升迁,抑或利益分配,无论当初的出发点是如何的纯洁、公正,最后都会因为某些人的“主观因素”而变得扑朔迷离,纠缠不清。随着这些“主观因素”的渐渐蔓延,原本简单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个十几个人的办公室,可以有几个不同的派系,更可以有由这些派系滋生出来的上百个纠缠不清的话题。所以,很多人把这种复杂纷繁的“办公室问题”,戏称为“办公室政治”。这个没有硝烟战火的较量,不管你累不累,愿不愿意只要你置身“江湖”,就“身不由己”。因为“办公室问题”中大到派系问题、利益问题,小到职位变化、桃色绯闻等等,每一件都是直指“个人利益”、“经济利益”。

  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清楚制造办公室问题的人的初衷,和卷入办公室政治的人的苦处,那进入职场的菜鸟们就不必为喜欢搞办公室政治的人而恼火,为存在办公室政治的企业而绝望。惟有脱“菜”把自己修炼成职场“白骨精”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那么如何脱“菜”变“精”呢?以下几个定律必须掌握:

  1.活跃定律。领导在办公室的时候,气氛永远是“团结、紧张、严肃”不“活泼”;而领导不在的时候,气氛会变得异常活跃,可以海阔天空,说说笑笑、吹吹牛皮、聊聊足球、侃侃新闻、议议女人……可以说是无所不及。

  2.不公定律。能干的总有干不完的活,不能干的总是没有活干。干得多的人犯错误的几率就高,到头来往往吃力不讨好。少干或不干的人,往往不犯或少犯错误,给领导的印象却是个好同志。所以,在办公室里不可以不干,但是别让自己太能干。

  3.加班定律。如果领导到了下班时间不走,下属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走。加班等于敬业,至于效率可以不闻不问。而领导不在的时候,加班等于白加。

  4.新官定律。新上任的领导不管见到谁都是笑容可掬,亲切有加。如果你认为新来的头儿平易近人,没有架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几天过后,如果你还发现他没有原形毕露,眼睛朝上,目无群众,那么他可称为是地球上的稀有物种。

  5.趋同定律。领导的爱好,往往会成为办公室成员的共同爱好,即爱好着领导的爱好,幸福着领导的幸福,快乐着领导的快乐。所以,有时间,去试着学习领导的爱好对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6.矛盾定律。人人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跟领导走得太近了不行,离得太远也不行。跟得太近了怕站错了队,一旦大树倒掉,大难就会临头;离得太远了,好处永远轮不到,坏事少不了。所以,身在职场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在旁边的树上多试几次。

  7.尴尬定律。苦干的不如巧干的,还有所谓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因而上去的不一定是能力强的,原地踏步的不一定是低能的。对此,你不服不行。而你的抱怨只会让你在原地呆得更久,更甚者还会把你踢得更远更惨。

  8.变脸定律。见到上司唯唯喏喏,这是逼出来的;见到同级嘻嘻哈哈,这是装出来的;见到群众凶凶巴巴,这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学会随机应变,因人而异,看风使舵,是职场人士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

  9.转移定律。领导的领导批了领导,作为被领导的你就得小心领导拿你当做“出气筒”。你要觉得窝火,可以再找被你领导的人发一通脾气,指责他“怎么搞的”!如果你没有领导的人,那就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但是有经验的下属,在发现领导脸上阴到多云时,一般都会知趣地避开。

  10.关系定律。有本事没关系的吃苦饭,没本事有关系的跟着吃,有本事又有关系的不愁吃,没本事又没关系的看别人吃。问题在于自认为有本事的人未必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因此,有本事和没本事的,都要拼命地找关系,有了关系的则不惜绞尽脑汁巩固好关系。

  11.竞争定律。能写的往往不如跑腿的,能干的往往不如能吹的,能说的往往不如会送的,踏实本分的不如善于张扬的,遵守制度的不如听话的,坚持原则的不如会变通的。你看你选择做哪一类!

  12.忌讳定律。在办公室通常听不到牢骚怪话,比如报纸上注销某地又揪出了一个贪官,你只能选择腹诽,恨在心里。如大放厥词、口无遮拦地进行猛烈抨击,有人会认为你是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所以,你在表明自己爱和恨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孤立自己,很有可能成为他人尤其是领导设防的对象。要议论就议论美国的奥巴马、股神沃伦·巴菲特等等。所以经过办公室的历练后,人人都要把握住“说古不说今,说外不说中,说远不说近”的原则。

  13.归因定律。凡是职务上不去的,众口一词就是不会拉关系,朝中无人没后台,没有人认为自己的能力素质不够。这是最体面的理由。但在领导面前却从来不会说自己是怀才不遇。

   

 

  “人在江湖混,岂能不挨刀?”如果把职场比做“江湖”,步入职场的菜鸟们要想混得好,又“少挨刀”,知晓“江湖规矩”,把自己修炼成“白骨精”是最为迫切的需求。

9.控制核心人物

我  们都知道,公司不仅仅是一个精干的管理团队,同时还要有核心人物。核心人物在公司工作时间较长且身居核心地位,对企业贡献巨大、对于其他高管有权威、对企业大股东和主管机构有影响,是其协调沟通能力的来源。

  所以说,在管理和权力场上,找到关键人物,就等于你找到了关键的“点”,那整个“面”也便尽在掌握之中了。

  

  雍正皇帝在其继位十三年的统治过程中,靠的就是对几个关键人物的利用才始终把局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所以就管人的成效上说,雍正被很多人忽略了。

  由于康熙帝在位时间过长,并两度废除太子的储位,致使本来就希望能获得储位、继而当皇帝的诸皇子为争夺储位展开了十分激烈的争斗,就是在康熙死后,雍正已经即位的初期,这种斗争仍然存在。雍正之所以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关键的几个人才,听取戴铎的计划,组建了不大但十分有力的夺储小集团。在夺得皇位之后,又通过确立隆科多、年羹尧等为新政权的核心人物,打击朋党,稳固了政权。

  雍正在位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压抑科甲出身的官员等措施,打击了官场上以师生之谊建立的朋党,比较有力地清除了康熙中后期形成的官场颓风。此外,还通过改土归流等政策,进一步巩固了满清政权的统治,为“康乾盛世”的前后相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这一系列政策的贯彻实施又是与他善于发现关键人物,重用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大臣分不开的。

  雍正皇帝生性好胜、刚毅,有时表现得比较急躁。他教诲臣下,办事要拿定主意,不能片面地瞻前顾后,游移不决。他反对优柔寡断,办事不怕艰难,不顾阻挠,认准了就干。他的这一性格,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决策果断,例如他为了推行新政策和整顿吏治,便大批地罢黜不称职的官员,同时破格引进几个真正起作用的人才,任用可用之人,别人为此批评他“进人太骤,退人太速”,他也毫不在意。正是由于具有这种坚毅的性格,他才有力地冲破了反对势力的阻挠,坚定地实施自己的政策。雍正帝在位时间虽不很长,却做出了很多重大的改革,这其中他本人的性格因素和操纵关键人物,赢得他们的支持是不可分割的。

  

  而这种操纵术,对于当今的职场来说也同样适用。在一个公司中,核心人物不仅是公司决策者,执行中的决定性力量,更是团队与整个公司的支柱和精神领袖,对于一个大型的现代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善于观察,善于发掘能为你办事的人,并且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你成功办事的关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玩的就是操纵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