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3
书名:办公室里的关系学 作者:田由申 本章字数:5106字 发布时间:2024-06-23

法则六:善意的谎言该说就说


狼来了》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了,讲的是一个放羊的孩子撒谎欺骗伙伴,导致羊最后被狼吃掉的故事。大人们每次给小孩子讲完这个故事后都会习惯性地告诫道:做人一定要诚实,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会像那个放羊的小孩一样被狼吃掉。

  教育的话是正确的,诚实是我们做人的根本。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因为善意的谎言或许更能让我们以及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生活得更美好。

  有的同事英雄无用武之地,得不到重用,管他是不是真心英雄,说些善意的谎言让他宽宽心,未尝不可。比如:“其实你很棒”,“我们都看得见你的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其实你一直为单位着想”等。有时同事情绪不佳或表现糟糕时,也可以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宽慰他。有时,我们也可以用“今天你穿得真有个性”,“美女,今天看起来精神不错噢!”等溢美之词去称赞人,从而拉近彼此间的关系,使同事间的相处更加和睦。如此看来,谎话有时就是一种调节剂,只要是对自己有利而又不伤害别人利益的话都可以说。

  很多时候,不分场合的诚实,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自己。

  午餐时间,经理邀请张军去吃午餐,可是张军觉得和经理吃饭是一件让他很倒胃口的事,而他也并不想因为经理而破坏了好好吃一顿午餐的心情。于是,张军想也没想就直接跟经理说:“我并不想跟你一起吃午饭!”从那以后,经理一有机会就给张军穿小鞋。

  由此可见,生活中,有时候撒个“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张军可以用较正当的理由跟经理说:“不好意思,我身体不舒服没有胃口,想多休息”,也可以说“抱歉!我已有约在先”,完全可以以委婉的方式拒绝经理的邀请。可他却草率地拒绝经理的邀请!如此让经理觉得你是不愿意跟他在一起,而产生过多不必要的联想。

  八面玲珑的韦小宝成了职场偶像;《潜伏》里的余则成用九句真话加上一句假话作为成功的秘笈;《杜拉拉升职记》曾经被众多白领称为职场生存必备手册……有时候掌握必要的撒谎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保全自己。

  而很多事实也告诉我们,职场的谎言,显然不止出于“自保”,更有恶意隐瞒的嫌疑。职场胜情场,谁要全心全意相信对方,谁就是傻瓜。

  现今职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撒个小谎骗骗别人,早已是很多人擅长的“小技巧”,甚至不会引起内疚感。很多谎言制造者认为,善意的谎言无伤大雅,还能起到职场关系润滑剂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总之,谎言在人际关系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人宣称自己从来不说假话,这句话本身就一定是假话。世界上没有不说假话的人。许多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了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人们都不希望被否定,人们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使许多合理的心愿暂时不被毁灭,假话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撒谎应站在关怀对方的立场,最起码说出来的话,不能伤害到对方。如果说出来的谎言,连自己都没有办法接受,或者使对方产生厌恶感,那么,就失去了撒谎的意义了。


    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为使事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说一些不含恶意的谎言是可以接受的。它是一种职场常用的手段和一种处事方法,它有时也是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润滑剂。只是在运用这一手段时,要注意尺度,当然不要违背行业的商业规则和个人的职业道德规范。法则七:把“不”巧妙地说出口

有人说:生活中一半的麻烦都是因为你说Yes 太快,说No太慢。是的,拒绝不像选择那样令人心情舒畅,它森严的外衣里裹着我们始料不及的风刀霜剑,而且像一种后劲很大的烈酒,在漫长的季节后还会使我们头晕目眩。于是我们本能地惧怕拒绝。我们在无数应该说“不”的场合沉默,我们在理应拒绝的时刻延宕不决。我们推迟拒绝的那一刻,梦想拒绝的体积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缩小以至消失。可惜这只是我们一个美好的愿望,真实的情境往往是适得其反。不拒绝,那本该被拒绝的事物,就会像菜花状的癌肿,蓬蓬勃勃地生长着、发育着,侵袭我们的生命,一天比一天变得更难以救治。

  在办公室里我们总会遇到这种情况:

  面对同事的请求,如果是力所能及或者说应该帮的事情,那还好办,如果是一份难度很高的事情就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了。答应下来吧,可能要连续加几个晚上的班才能完成,而且也不符合公司的规定;拒绝吧,面子上又实在抹不开,毕竟大家都是同事。

  上司叫你干一件事的时候,也许是慑于上司的压力,也许是出于其他的某种考虑,你往往不会去拒绝而是马上应承下来,即使这件事不该你做,或超出了你的负荷。对上司的要求来者不拒就能使上司认为你能力强,且任劳任怨,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吗?是否就会对你以后的工作产生持久的积极作用?答案是否定的。你不顾自己的能力和客观情况承接下来的任务,有时反而会成为你额外给自己找来的枷锁和危险。

  面对上述情况,我们要正确地对别人说“不”,是项超高难度的技巧。但若能切合时机巧妙地拒绝对方,不仅可以维护辛苦建立的人际关系,更能将负面作用降到最低,更可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么,要怎样才能学会说“不”的技巧,让自己顺理成章地、轻松地说出拒绝的甜言蜜语呢?以下几点供大家借鉴:

  1先倾听,再说“不”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要求时,他们心中通常也会有某些困扰或担忧,担心你会不会马上拒绝,担心你会不会给他脸色看。因此在你决定拒绝之前,首先要注意倾听他的诉说——比较好的办法是,请对方把处境与需要讲得更清楚一些,自己才知道如何帮他。接着向他表示你了解他的难处,若是你易地而处,也一定会如此。

  倾听能让对方先有被尊重的感觉,在你婉转表明自己拒绝的立场时,也比较能避免伤害他的感觉,或让人觉得你在应付。如果你的拒绝是因为工作负荷过重,倾听可以让你清楚地界定对方的要求是不是你分内的工作,而且是否包含在自己目前重点工作范围内。或许你在仔细听了他的意见后,会发现协助他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经验。这时候在兼顾目前工作的原则下,牺牲一点自己的休闲时间来协助对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绝对有帮助。倾听的另一个好处是,你虽然拒绝他,却可以针对他的情况建议如何取得适当的支援。若是能提出有效的建议或替代方案,对方一样会感激你。甚至在你的指引下找到更适当的支援,反而事半功倍。

  2温和坚定地说“不”

  当你仔细倾听了同事的要求,并认为自己应该拒绝的时候,说“不”的态度必须是温和而坚定的。好比同样是药丸,外面裹上糖衣的药,就比较让人容易入口。同样地,委婉表达拒绝,也比直接说“不”让人容易接受。  

    3多一些关怀与弹性

    拒绝时除了可以提出替代建议,隔一段时间还要主动关心对方的情况。有时候拒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方会不定时提出同样的要求。若能化被动为主动地关怀对方,并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苦衷与立场,可以减少拒绝的尴尬与影响。当双方的情况都改善了,就有可能满足对方的要求。总之,拒绝的过程中,除了技巧,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耐性与关怀。若只是敷衍了事,对方其实都看得到。这样子有时更让人觉得你不是个诚恳的人,对人际关系伤害更大。

  4让肢体语言帮你说“不”

  别看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其实有的时候,撇开它不用,反而更不易惹是生非,这时候,肢体语言就可以派上用场啦!

    大文豪雨果写巨著《悲惨世界》之时,为了不让自己的文思中断,集聚思路将这本书尽快完成,所以他拒绝了一切应酬。

    可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总会有至亲好友上门来强拉他去应酬。

    怎么办呢?他想到了个好方法来应付。

    当至亲好友按他家的门铃时,他总是很快地将门打开,可是,亲友们看到的却是一个留了半边头发和半边胡须的人。如此一来,就算多么想拉他一起去应酬,也做不到了。

  于是,这部巨著也就如期完成了。

  总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非仅建立在一个“是”字上,学会拒绝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学会说“不”,让自己有一个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学会说“不”,让别人也不会感到颜面尽失,这个学问可不小。因此,我们在说“不”时应掌握技巧,把握分寸,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也给自己一个退路。

法则八: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

曾有人说:“福不享尽,话不说尽,事不做绝。”由于福享尽了则福无久享,话说过头了自己也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同样事情做绝了,也等于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没有后路可以退,而且在无形中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所以,除非必要,否则做事还是留一点空间的好,既不得罪人,也给自己留条路。

  某食品厂的销售部经理由于一次判断失误,给公司带来了十几万元的损失。这位经理平时工作非常认真,从公司成立开始便与厂长一同打天下。事后,经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不要这一年的工资和奖金,并做好了相应的补救计划。但这一失误却未能得到厂长的原谅,厂长坚决要将他开除,其他人的挽留和劝说也都无济于事,并在大会小会上经常提及此事。

  这位经理辞职后,经过融资也开了一家食品厂。由于他以前人缘就好,以前厂子的一批技术人员也跟了过来;再加上销售渠道他也熟识,所以业务很快便开展了起来。而那位厂长却因为开除他,致使手下不敢放手做事,导致工厂最终难逃倒闭的命运。

  这位厂长如果当初不把销售部经理逼到辞职的地步,可能就不会落个一无所有的下场。老话说的好“兔子急了也咬人”,如果非要将对方逼进死胡同,让人退无可退,必定会遭到对手全力反击。从古至今,大凡能成大事的人,皆善于谦恭退让,懂得给自己留下回旋的空间,都明白先声夺人,狂躁激进,赤膊上阵,意气用事,鲁莽行为,这不但是匹夫之勇,于事无补,更会露拙于人,授人以柄,成为众矢之的,最终只能功败垂成,半途而废。所以,凡事要给自己留有余地,顾大局,看长远,顺其自然,该退则退,该让则让,不急不恼,以躲为闪,以守为攻,退让一大步,为自己留出一片天地,在退让的天地中休养生息,保全自己,蓄势待发。

  有一位朋友和同事闹不愉快,他向同事说:“从今以后,你是你,我是我,我们断绝所有的关系,彼此毫无瓜葛……”说完话不到半年,他的同事成为他的上司,这位朋友因讲过重话,只好辞职,另谋他就。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留下七分自己赏。”有些人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但老于世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话,时刻都会为自己留条后路,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是不诚实,其实这并不是不诚实,也不是狡猾,而是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也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另作长谈,这才是最机智的做法。

  廉颇曾顽固不化,蔑视蔺相如,到最后,不得不肉袒负荆,登门向蔺相如谢罪。郑庄公说话太尽,无奈何掘地及泉,遂而见母。因此,古语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凡事都能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走向极端。特别在权衡进退得失的时候,务必注意适可而止,尽量做到见好便收。

  凡事都要留有后路,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宜留后路,以便需要时能够退身。”人生多变化,好花不长开,好景不常在。开车,你要有备用钥匙;银行里应有一些存款;与人相争,话不宜说太绝。总之就是给任何事留下一个可回旋的空间。

  以下的状况是我们在说话时应该注意的。

1做人方面

  (1)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你等着瞧”之类的话。或许你是正确的,但是并不是叫你口出恶语。事实上,不管谁对谁错,闭口不言是最好的做人法则,这样一来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就不会因放不下“面子”而失去机会。

  (2)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辈子你是没什么出头之日了”,“这个人完蛋了”之类属于“盖棺论定”的话最好不要说,人一辈子很长,变化也很多。也不要一下子评断“你将来肯定前途无量”。“你日后定会飞黄腾达”。总之,应多用“是……不过……如果”之类的话语。

  当然,状况不仅仅是这些,固然把话说绝有时也有实际上的需要,但是,除非必要,还是保留一点空间的好,既不得罪人,也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2做事方面

  (1)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等代替。

  (2)上级交办的事当然要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以“应该没有问题,我尽量做到最好”之类代替。

  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完不成而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于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审慎,别人会因此而更加地信赖你。如果到时候,事情没有做好,也不会责怪于你。


    春光虽好,但总有尽时。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高潮和低潮。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就像玩牌一样,一个人不能总是得手,一副好牌之后往往就是坏牌的开始。所以,见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赢家。做人的真谛就在于此。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办公室里的关系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