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1
书名:办公室里的关系学 作者:田由申 本章字数:4753字 发布时间:2024-06-23

第七篇用“心”说话,办公室的语言游戏法则

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交往离不开语言,但是你会不会说话呢?俗话说:“一句话说得让人跳,一句话说得让人笑”,同样的目的,但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也大不一样。作为职场人士,要想在办公室里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用“心”说话,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法则一: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在人后说人

在工作间隙,聊天成为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打发时间的主要形式,聊天的范围虽然不受限制,但要注意格调,也就是指不讲庸俗低级、格调低下的话题,比如搬弄是非、贬低他人的话题,对方的缺点和不喜欢的事也不应该作为话题。

  语嫣是一家宠物杂志的记者,天性喜欢小动物的她很庆幸自己能够选择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因为喜欢和动物接触,所以她不仅工作努力,而且热情有加。但是在一个月前,升职加薪的人员中并没有看到她的名字。另一个在工作热情和工作业绩上都明显不如她的人,却因为善于奉承主任而轻轻松松地升了职加了薪。 

  语嫣怎么也想不通,愤愤不平之余把自己的一肚子委屈告诉了跟自己不错的一个同事,说主管提升人不是看谁有本事,不是注重人的才能,而只把眼睛盯在会拍马屁的人身上。这话说出去后没多久,语嫣明显感觉主管对她另眼相待,并且时时在一些事情上压制她。年底,当语嫣的合同快到期时,主管以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对她的业绩考核不及格为由,没有与她续约。 

  薪水阶层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不论多么值得信赖的同事,当工作与友情无法兼顾的时候,朋友也会常常以工作为重。在同事面前批评上司,无疑是自丢把柄给别人,有一天身受其害都不自知。

  其实,身在职场仅仅做到不在同事面前批评同事还是不够的,还应做到言语中不要评论他人的是是非非,当谈及他人的隐私时,要及时地予以回避。

  比如,当你的同事有一天忽然对你说:“我觉得A很骄傲,你认为呢?”你千万不要附和说:“是啊!我也这么认为!”因为说人坏话的人大抵是“广播电台”,这件事他既然和你说了,自然就会和别人说,当他和别人再提到这件事时,难免不会在后面加上你的名字说:“B 也这么认为。”当然,这并不是最严重的,那个说人坏话者也很可能直接对A说:“B说你很骄傲。”

  对于这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应当敬而远之。若是女性之间尚有所谓天真的成分,男性当中却有人专用这种手法中伤或击败竞争者,又阴险又狡猾,叫人防不胜防。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当你遇到有人在闲言闲语,尤其是在背后说人坏话时,既不否定也不肯定,不要发表你的意见,听过就算了,或者就当你根本没有听见过。这样做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且也是思想成熟者应有的风范,不与小人为伍。

  总之,在办公室里说人坏话是一大忌。因为这种搬弄是非,道人长短的话很容易传到对方耳中。即使听到这些话的人并非故意地去传播,还是会直接或间接地传入当事人耳中,而且往往已被加油添醋,不堪入耳,这正是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因此,在办公室里我们应切记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向同事诉苦。如果你有对公司不满的情绪,切不可向同事倾诉,他们不仅帮不了你的忙,反而可能把事情弄大,一旦你的牢骚传到上级耳朵里,就会影响到你的前途。假如有同事向你诉苦的话,你应当安慰他,但不能表示任何意见,否则,你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一名煽动者的角色,从而引起上司对你的疑忌和反感。

    为了逞一时的意气,图口头上的痛快,而影响个人形象是下级的大忌。

  第二,对于办公室中看不顺眼的事情,应当一笑置之,不必与之纠缠。假如遇到一位同事,想以男女私情博取上司的欢心,尽管你内心对此颇不以为然,甚至非常鄙夷,但也不宜公开谈论或露出不满情绪。因为即使你将之传开,也不能改变现状,反而会因此得罪同事,激怒上司,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恶化,工作难以开展。为一件不相干的事开罪同事,尤其是上司,是非常不值得的。


    背地里说别人坏话,等于毁自己的形象,是智力愚钝的表现。而且一旦这种坏话被“有心人”利用,你在办公室里的处境将变得非常尴尬。

法则二:赞美也是一种投资

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偏见,那就是将那些善于说赞美话的人一律称之为“马屁精”,好像这些人人格多么低下似的。其实,这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误解。

  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人们都或多或少地在说着赞美别人的话,只不过这种方式是多样的而已。对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来说,多说赞美话不仅不是坏事,而是一件“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好事。

  李师傅是任洁所在公司的专职司机,任洁第一次坐他的车时,正值上下班高峰时段,路上非常拥挤,但李师傅却能在那样的车阵中将车开得既快又稳。任洁见此说道:“李师傅,你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开得这么快,真是不简单啊!”

  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赞美之辞,令李师傅非常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确实比别人高超,这也是让他很有成就感的地方。在任洁坐他的车以前,还没有人这么夸奖过他。于是他此后都非常照顾任洁,平常看任洁没上车就会耐心地等几分钟,见任洁喜欢吃零食,也总会在车上备一些。这件事情过去了10多年了,可李师傅仍然对当时的情景念念不忘,也时常对别人夸赞任洁有眼光,而且李师傅的开车技术也越来越高超了。

  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愿听到赞美之声、溢美之辞。赞美,是对对方优良品质、能力和行为的一种语言肯定,它实质上是人们对待世界的一种健康心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积极态度。古今中外,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赞美都是极具效率的人脉语言,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都希望受到周围人的赞美,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肯定。这绝不是虚荣心的表现,而是渴求上进,寻求理解、支持与鼓励的表现。所以,我们应当把别人渴望、自己也渴望的东西献给对方,这才是真正的慷慨大方。

  那么在赞美别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赞美出于真诚

  赞美绝不是虚伪,一定要真诚。对别人的赞美要客观、有尺度、出于真心,而不是阿谀奉承、刻意恭维讨好,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引起别人的反感。赞美之词是对别人成绩的肯定,会使听者感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激发他人努力去做出更大的成就,与此同时自己也获得无限的快乐。如果你的赞美不带有真诚的意味,那么你的赞美只是徒劳,甚至会使朋友在心理上产生异样的感觉。比如,你的一个同事把事情搞砸了,你却“不失时机”的赞美道:你做的真好,我还做不到那个样子呢。试想,这个时候,你的朋友会有被赞美的“美妙感觉”吗?

  2赞美要不失时机

  在恰当的时机表达赞美才能获取最佳的效果。首先,赞美需要在一定的语境里发生,不能纯粹为了赞美而赞美。我们要能够抓住关键的“字眼”去赞美对方。抓住了这个字眼,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对方喜爱的话题、对方擅长或感到得意的地方。

  3力争第一次发现

  你所发现的对方的特色、潜能、优势最好是别人都没有发现,甚至是他自己也没有发现的。你的赞扬会令他恍然大悟,瞬间即增强自信,从而对你产生好感。

  4与对方的内心好恶相吻合

  他自己认为是缺点,内心极为厌恶,但却被你夸奖,这会令他无法接受。如你赞美某个朋友像某个电影明星,而他恰好讨厌这个明星的相貌或性格,那你的赞美就适得其反。

  5寻找对方最希望被赞美的内容

  各人有各人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盼望得到别人公正的评价,但在那些还没有自信的地方,尤其不喜欢受到人家的恭维。例如,女孩子都喜欢听到别人夸赞她们美丽,但对于具有倾国倾城姿色的女孩就要避免再去赞扬了,而应称赞她的智力。如果她的智力又恰好不如别人,那么你的称赞一定会使她雀跃无比。

  6间接恭维

  引用他人的评价,对某个朋友、同事过去的事迹,也就是既成的事实,加以赞美,被称为“间接恭维”。这证明你对他的成就、声誉有所了解,对方会欣然接受你的亲切、热情。

  7背后赞扬

  在背后赞扬人,是一种至高的技巧,因为人与人之间难得的就是背后能说好话,而不是坏话。如果朋友知道你在别人非议他时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一定会非常感激你。

  8引其向善的赞美

  赞美与谄媚、奉承、拍马屁的区别就在于其是“引其向善”。你希望对方拥有哪些优点,巩固哪些优点,你就要发现这些特点的体现之处,并及时予以鼓励,对方的自尊心受到激励后,会朝你赞许的方向努力。

  9含蓄性的赞美

  过直、过露的赞美时常会令对方感到过分,而抽象含蓄的赞辞却能使人迷醉。语辞本身含有多方面的意思,可做多种解释,对方会不自觉地往好的方面去想。譬如你赞扬他:“你的眼睛好漂亮!”如果对方真的如此,她只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并非如此,这便成了一种讽刺。所以,倒不如说“你很有气质”,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10直观性的赞美

  初次相识时,可较多地使用这种方法。从对方的饰物入手,对其衣着、装饰等具体事情予以发现性的适度赞扬。这会让对方感到轻松、自然,从而使气氛活跃起来。


    肯定对方的成绩和优点,对于我们来说,付出的只是一些语言和诚心,但却能满足对方的荣誉感,而你得到的也将会更多。法则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说话足以左右人的意志,办公室里最高明的沟通者应是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

  因为“见人说人话”,就可以和“人”沟通;“见鬼说鬼话”,就可以和“鬼”沟通。所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沟通”的秘诀,也是和人相处、交朋友、给人好印象、了解对方的秘诀,这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

  有一则笑话,颇能说明如何“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说是某人擅长奉承,一日请客,客人到齐后,他挨个问人家是怎么来的。第一位是坐出租车来的,他大拇指一竖:“潇洒,潇洒!”第二位是个领导,说是亲自开车来的,他惊叹道:“时髦,时髦!”第三位显得不好意思,说是骑自行车来的,他拍着人家的肩头连声称赞:“廉洁,廉洁!”第四位没权也没势,自行车也丢了,说是走着来的,他也面露羡慕:“健康,健康!”第五位见他捧技高超,想难一难他,说是爬着来的,他击掌叫好:“稳当,稳当!”

  看完这则笑话,不知你是否悟出了一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奥妙之所在。其实“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人际关系上是很有用的一招,它的厉害在于抓住了人们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在言语上让对方的自我感获得满足,对方的防卫意识便会松软下来,并且把你对他的客套、亲切,当成你对他的关心,于是就对你产生好感。结果是,你了解他三四分,他对你却还一无所知。所以,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交谈时,要想赢得同事们的好感,就必须刻意留意对方的兴趣、爱好,明白他们的意图和心思,投其所好,“对症下药”。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

  说是楼主因为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原因,结交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人。上至中央组织部的高级官员,下至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工作者;富至身家亿万的老板,穷至身无分文的民工。在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时,他也扮演着不同的人。跟街道办事处的大妈在一起时,他简直比谁都能体会他们基层工作的辛苦;可在内心,他已经在心里把他们繁琐的办事程序骂了几千遍。跟大老板在一起时,他完全不把金钱放在眼里,上千万的投资也不过就是个眼光问题;可在生活中,他却时常掰着手指头算什么时候才能存够钱买一辆车。跟民工在一起时,他跟他们诉说着生活有多么的困难,压力有多么的大;可这时的他也在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没有像他们那样。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需要与不同身份的人交际,因此,针对不同的身份,所选话题也应有所不同,即要选择与之身份、职业相近或相符的话题。如此便能激起对方与你谈话的共鸣点和兴奋点。

  虽然“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一定会和对方建立亲密的关系,但绝对是接近对方、和对方建立初步关系的好方法,如果你能这么做,那么保证会让你受益无穷。


    职场上要处理好同事关系,一定要摆正好与坏的界线。同事接触,说话做事,都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区别。有的人敢于说真话,并不问对方能不能接受。有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真话的,当时并不一定好;说鬼话的,也许能得人喜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办公室里的关系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