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3
书名:办公室里的关系学 作者:田由申 本章字数:4636字 发布时间:2024-06-20

谋略八:放下架子,与部下亲密接触

有人说:“如果你无法成功,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出在你不够努力,而是出在你无法在关键时刻放下身段。”身段是一个人自恃的身份,有的人因家世好觉得自己的身段高,有学问的人觉得自己不同凡响,有钱财的人觉得自己不同旁人,有名位、有才华的人认为自己胜人一筹,并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段,事实上若依赖这些作为身段,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比如有一些做领导的人,总是由于面子问题而不肯放下架子,其实放下架子是领导与下属缩短距离的前提条件。作为上司、老板,很容易产生高高在上的感觉,通俗说就是“拿架子”。“拿架子”是没有好处的,对于下属而言,领导本来位置就高高在上,具有一种相对优越性,如果领导不注意自己的“架子”问题,凛然一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势必在自己与下属之间划出一条鸿沟,从而切断领导与下属进行感情交流和沟通的纽带,拉远了上下级之间的距离,更不可能引起下属的心灵共鸣。所以说,如果你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你就要放下身段,回归到平凡当中去,当然,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非议,努力做你想做的事,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拿架子”是领导的一大忌,也是领导者最易犯的毛病之一。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端着架子的领导总认为自己是权威,比下属强,不可能对下属的优点和成绩做出无私的、客观的评价,甚至不敢接受下属超越于自己之上的才能,不可能以由衷的赞美来激励下属。这很难让下属产生工作的积极性。

因而,聪明的领导会把自己事实上的职位优势最大限度地隐藏起来,放下“架子”,明察秋毫,善于发现下属的成绩和优点并及时地予以表扬。

    领导要做到尊重员工,最基本的是要放下官架子。只有彻底地放下领导的架子,才能拉近与下属的距离,不至于使下属产生“离心”的念头,从而博得下属的好感和信任,促使下属自觉努力地工作。

  平易近人是“架子”的克星,也是下属希望上司具有的一种素质。一位经常与下属聊天、娱乐、讨论工作的领导更容易被大家接纳,他的话更容易为大家理解、接受,他对下属的称赞才会自然、得体、到位。   

  因此,领导者在与下属接触的过程中,要平易近人,放下官架子,尽量消除由于上下级关系所带来的紧张和不安。这样,才能得到员工的拥护,从而使工作氛围更加融洽、和谐,自然自己也会求得更高的发展空间。

  日本某公司的一位董事长在他年轻时,因为自己工作上急于求成,遇事常急躁冲动,结果被贬到基层去担任一个部门的主任。到任时,在欢迎酒会上,由于他不善喝酒,也不善辞令,以致许多职员认为他是一个不讲人情的上司,大家对他都是敬而远之。他在这个部门里的工作也一度变得很被动,工作开展不起来。

  这样闷闷地过了大半年后,在过年前夕,举办同乐会,大家要即兴表演节目。于是,他在同乐会上唱了几句家乡戏,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连他自己也没想到,那些一向对他敬而远之的部下们,会因此而对他表示如此的亲近和友好。从此,他的部下非常愿意和他接近,有事都喜欢跟他谈。他也更加与部下贴心了,由过去令人望而生畏的人变成了可亲可敬的人。在工作中无论一件多难办的事,只要经他出面,困难总会迎刃而解,事情定能办成。由此这个部门的业绩突飞猛进。因为他工作有能力,而且如此得人心,后来他荣升为这个公司的董事长。

    升为董事长后,在公司的跨年晚会上,全公司的头面人物都出席了。会上,大家都为本年度的好成绩而高兴,于是公司总裁的秘书小姐提议使大家在高度欢乐中散会。她想出一个办法,把一个分公司的副经理抛到喷泉的池子中去,以此使大家的欢乐达到高潮,总裁同意了这位小姐的提议,就和这位董事长打招呼,董事长表示这样做不妥,决定由他自己——公司最高领导者,在水池中来一个旱鸭子游水。

    董事长转向大家说:“我宣布大会最后一个项目就是秘书小姐的建议:她叫我在泉水池中来一个旱鸭子戏水,我同意了,请各位先生女士注意了,我就此作表演。”于是他跳入池中,游起泳来,引得参加会议的几百人哄堂大笑……

    事后总裁问他:“那天你为什么亲自跳下水池,而不叫副经理下去呢?”

    董事长回答说:“一般说来,让那些职位低的人出洋相,以博得众人的取笑,而职位高的人却高高在上,端着一副架子,使人敬畏,那是最不得人心的了。”董事长这些话提醒了总裁,使他和董事长一样平时注意贴近部下,学到了办好企业的招数。

  摆架子只会使自己的就业之路越走越窄,因为你讲究“架子”,计较“得失”,就人为地给自己画了一个圈,限制了自己的手脚,而别人用起你来也会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从而将目光投向他处;反之,则会给人一种具有良好团队意识的印象,同事间关系也会融洽,别人乐于助你,你的发展机会就大得多。

  不仅如此,放下身段的人在竞争上也有很多的优势。

  首先,放下身段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弹性,不会有刻板的观念,而能吸收各种资讯,形成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资讯库,这将是他的本钱。

  其次,能放下身段的人能比别人早一步抓住好机会,也能比别人抓住更多的机会,因为他没有身份的顾虑。

  总之,如果你真的渴望成功,想做出一番事业的话,你就要放下身段,保持平和的心态,荣辱不惊,有从零开始的准备,只有这样,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人与世间万物的区别就是,人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依靠抬高身份并不能提升身价,人们只喜欢与自己平等的人,所以身居高位者,愈是放下身段,愈能增加在别人心中的分量。

谋略九:肯定对方的价值,满足他的荣誉感

莎士比亚说:“我们所得到的赞美就是我们的薪水。”赞美是温暖灵魂的力量,任何人都需要赞美。赞美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的照射我们就无法生长。

  但我们也必须认清楚,承认一个人的价值和赞美一个人,与“奉承”是有区别的。“奉承”是毫无事实根据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而赞美却是在他人优点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夸张,因而使听者感到温暖,无意中会对说话人产生一种依赖和亲切感。这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秘密武器!

  在美国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总统,他就是一位鞋匠的儿子——林肯。在他当选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十分尴尬。因为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都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地位优越的人,他们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但是,林肯却从强大的竞争势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广大人民的信赖,这除了他具有卓越的才能外,与他从平民中来,走平民路线,把自己融于广大百姓之中的平民意识是分不开的。

    当林肯站在演讲台上时,有人问他有多少财产。人们期待的答案当然是多少万美元、多少亩田地,然而林肯却扳着手指这样回答:“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租了3间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又高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依靠的,惟一可依靠的财产就是你们!”

  “惟一可依靠的财产就是你们”,这正是林肯取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事实也证明,林肯的这一手段为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大众的支持。所以,作为一个审慎的领导者,决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个下属。当某个下属引起人们的争议时,作为上司,首先要做的是查清事实情况,认真观察,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来的资料,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只要经过认真鉴别,认定下属的出发点是好的,效果是可取的,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大胆启用,任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某种意义上说,敢于力排众议,果断选用有争议的下属,正是精明的领导者显得与众不同的地方。

  对于那些立志高远的下属来说,当他认定自己的特色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时,即使外在因素阻抑他的发挥,他也会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发掘自己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让他扬其特长也是不可能的。与其违背他的意愿,使他逆境成才,不如投其所好,让他直线发展,顺境成才。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使下属获得自尊的满足,因而能好好地工作,另外,领导者自己的负担也会大大减轻。而且,当这样做取得成功时,你们以后的合作就会非常融洽。渐渐地,上下级之间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坚固堡垒。

  也许有许多上司会担心被下属超越,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个性的下属虽然工作卖力,却未必是想超过你。即使他真的超过了你,那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下级能干,也是领导的光彩。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肯定对方的价值,只要领导者在这一点上表现出起码的开明、豁达和厚爱,下属必定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为了让下属有积极性和进取心,不但要放手让他做能做的工作,而且要时时地对他的工作进行表扬。当他有错时,也不要当面指责和批评,而是要悄悄地替他改正。

谋略十:

让下属“薪”情好,抛弃钱包“空”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赏之法作为用人中的重要一环,不可不认真思量。这是因为平常人们有爱利之心,如果能通过努力得到它们,自然会奋力争取。

  挣得高工资,获得高报酬也是大多数员工的愿望。现在,企业领导用物质来激励员工,这不但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挖掘潜力,在单位里形成较好的竞争氛围。毕竟金钱在社会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般说来,薪水多少是一个人成功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聪明的老板最懂得用实实在在的金钱来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有一老板,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公司大会上许诺:如果谁能在五个月之内连续创造20万元的推销纪录,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一辆新款奇瑞QQ。于是,从那个月开始,所有员工都勤跑业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关系,都想得到一辆奇瑞QQ轿车。最后,有一名员工赢得了轿车,而公司的业绩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物质需要始终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仍是激励的主要形式。就目前而言,能否提供优厚的薪水(即货币报酬)仍然是影响员工积极性的直接因素。

  当然了,“奖励就在薪水之中”,多劳多得。贡献越大,其奖励也越高,如始终贯彻这一原则,就可以在职场上形成生机勃勃的竞争风气。但是马斯洛的“需要等级”理论告诉我们,人性的需要是分成五个层次的,当一种需要满足以后,他会追求另一层次的需要。

  第一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上的需要,一是最基本的生理上的需要满足以后,他会追求安全或保障的需要,包括薪水、福利和工作安全等。这属于社会需要。价值层次的需要则是尊重和肯定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  

  马斯洛指出,一旦个人超越了某个层次,他就再也不受那些较低层次的需求的刺激。一般来说,成就动机的雇员比较容易为工资等物质激励所激动,而高层次动机的员工更关心的是他的工作岗位、环境方面等更多的心理满足。总之,要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尽力满足员工的需求。

  当然了,物质激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重赏也会带来副作用,它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领导在让下属“薪”情好的情况下还应适时的给予精神奖励。有效的精神激励,可缓解某些特定时期员工的内心不平衡。因此,创造一个激励员工奋发有为的企业环境,其功效是一般物质激励难以替代的。

  总之,任何奖励都是为提高企业效益服务的,表明了企业领导对员工工作的价值肯定。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各有各的用处,也各有各的局限,分开使用达不到最佳效果,最好是两者结合。

  没有精神鼓励,物质激励就可能成为员工追逐的惟一目的。同样,没有物质激励,精神鼓励也可能成为空谈。提高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最好的办法是:合理地使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手段,该奖就奖,提高信誉,力戒空谈。


    老板发工资比较爽快,时不时地还来个什么什么奖励,会让员工的“薪”情一路飙升,自然便会为公司更加卖力地工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办公室里的关系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