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1
书名:办公室里的关系学 作者:田由申 本章字数:5155字 发布时间:2024-06-19

第三篇多理解慎支持,与同事相处的窍门

办公室中,同事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在对立和统一中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而复杂。同事之间在利益上竞争,在工作中合作,既不能相互冒犯,相互干预;也不能相互漠视,相互拆台;或者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同事之间各有各的一摊工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没有人能独自成功。但在利益竞争上又表现得非常激烈,互相猜忌、嫉妒、排挤,甚至谗伤的现象司空见惯,只要你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对同事多理解慎支持,才能携手与同事共创“双赢”的局面。

窍门一:办公室友谊,优势还是负担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利益关系,其次才是朋友关系。而且利益关系是职场人际交往的底线。朋友关系则是利益关系的黏合剂。换言之,职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职场盛行一种理念:“不与朋友做生意,不与同事做朋友。”同事,顾名思义,就是“一同共事的人”。而朋友,则是可以互吐心事,交往笃深的一种关系。

  同事能成为朋友吗?毕竟朝夕相处,毕竟四目相对,毕竟一起度过的时间甚至比和父母、和爱人还要多。如果相互漠视,必然是整个办公室如同冰窟,阵阵寒意,令人窒息;而如果假装亲密,也如同每天戴着微笑面具,矫揉造作,于己不耻。那么如何才可以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快乐地做事呢?

  那就是同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有句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不要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关系就越深。在办公室里与同事相处,太远了当然不好,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让别人说闲话,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误解,认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说,若即若离的同事关系,才是最难得和最理想的。

  因为职场上的朋友,大多是带有目的性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生意,获取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我们可以本着真诚的态度,谦和的心态,助人的美德,想要交到真正的朋友,使他能助你事业发展。但在同一个行业里竞争,在利益冲突下,建立在那点儿基础上的友谊又算什么?在职场这个你死我活的江湖里,谁又敢说自己不会“挨刀”呢?

  一旦同事间变成了朋友,随着友谊的加深,你自然而然地会把自己心底对工作、对上司和其他同事的真实想法倾诉出来。然后你就要希望这些想法不会被你的朋友有意无意地泄露给不该听到的人,这时需要的就是信任。可是,工作是人经济上的依赖,如果逼着某个人在自己的经济来源和友谊之间二选一,大概多数人都会选择保住工作为先吧!

  小雅和小南都是刚刚大学毕业来到这家公司的,他们在同一时刻、同一天被分配到同一部门。当他们初次相识的时候,彼此觉得非常投缘,当然也就上下班在一起谈天说地。工作中遇到什么,两人都与对方谈自己的看法。他们两个工作都很勤奋,同样都得到了同事和上司的认可。

  一天,部门助理辞职了,现在有一个空缺。部门经理想从本部门中升迁一个人。过了几天,小雅成了部门的助理,而小南却还是原来的职位。通过这次升职,小南渐渐地发现,小雅开始疏远他了,不知为什么,部门经理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小南也不知道为什么,偶然之间,从同事的谈话中得知,原来小雅把他对部门经理的不满通过一定的方式告诉了部门经理。就这样,小南成了自己办公室友谊的牺牲品。

  职场上没有朋友,只有同事。朋友是可以为你两肋插刀的人,而职场上,人与人之间都会存在某种利益关系。大家可能会朝着同一个目标工作,互相之间需要团结协作,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将这种工作上的亲密无间,发展到个人关系上,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就会迅速决裂。 

  再说了,你与同事相处得越密切,可能越容易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那么就越有可能产生矛盾。与同事过度亲近会碰到很多繁琐的生活小节,而自己总会有做得不够圆满的地方。要知道对于一个人的优点别人也许不会太过留意,但是对于别人的缺点却印象深刻。因而你一旦有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只会让你的同事厌倦。另外,每一个人都不是圣人,都有弱点,也都有能力不足的时候,在你与同事频繁的接触中,你性格上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也被同事早就摸透了。对同事来说,你就像一张透明的底片,一览无余地暴露在他的眼皮之下。所以,在与同事交往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该方则方,该圆则圆。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则有关刺猬的寓言:

  在寒风刺骨的冬天,一群刺猬挤在一起取暖,由于它们身上都有很长的刺,在相互靠近的一刹那,又不得不马上分开,可是御寒的天性本能使它们又聚到一起,然而疼痛又使之分开,就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动物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应如此,职场交友的“空间”一定要把握好。那么职场中,我们该如何把“办公室友谊”拿捏好呢?以下几点供参考:

  1“距离产生美”。 良性的办公室友谊讲究的是交往分寸上的把握,过分热络或者过分疏远都不是合适的距离,能够让对方感到舒适同时又安全感的距离,就是办公室友谊的最好距离。办公室相处,尽可能将友谊与工作分开,同时也要注意声音和身体语言的运用,注意措辞不必太过亲密,避免在公司内部炫耀与某人的友情。适当的心理和生理距离,都会帮助我们建立完美的办公室友谊。

  2“防人之心不可无”。办公室友谊与普通友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办公室更相信“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一点很容易在部门经理或者老板身上体现出来。白天在办公室里吵得不可开交,晚宴上却为了共同目的,在大老板面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合作和团结。很多情况下,办公室友谊是建立在共同利益或者利益导向基础上的,当利益发生变化,友谊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3“帮助他人的时候就是在帮助自己”。普通人的“朋友圈子”里越来越多的“朋友”会来自于自己曾经共事过的同事、同事的同事或者商业伙伴等。因此,在办公室与身边的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或者保持良性的友谊,是非常必要和有帮助的。工作中给予对方适度的支持、理解和包容,可能有时候会有点违背心愿,但会使你在潜移默化间在办公室里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或许某一天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4“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并非要无话不谈,有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应该学会去避免,尤其是与公司有关的内容。比如不要在你的同事朋友面前诉说在办公室内所受到的委屈,或者议论其他同事及上司等等,如果有一天,你的上司知道了这些事情,而对你产生不满,你则会很自然地怀疑到你的朋友身上,即使你在别的场合也说过类似的话。友谊中一旦产生了怀疑,也便离终结不远。友谊破裂之后的两个人仍然要在一个办公室里朝夕相处,要在团队中进行合作,要说完全心无芥蒂也是不太可能。在这种状况下,无论对谁,都是一种伤害。常言“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平平淡淡的“水”却是交友的至高境界。


  职场中的人都是你的朋友,也都不是你的朋友,切忌过分相信某人,今天的“推心置腹”也许会为明天的出卖埋下伏笔。

窍门二:不做办公室里的“烂好人”

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职场中老实人是被利用的对象,是受气的对象,是职场竞争中受害最大的独立派。这样的老实人无法在险象环生的职场竞争中生存。

  工作中你感觉到累了吗?如果你老是分担别人的工作,等到月底看到薪资单,你可能会更加疲倦。根据美国期刊经济心理学最新研究显示,职场上的好好先生或是好好小姐,薪水不一定比别人多。演过商场大亨的麦克·道格拉斯有句台词:“好人都是羔羊,待宰的羔羊。”

  天地间容不下老实人,“生存才是惟一的真理”,是每个踩着别人生命往上爬的死囚的座右铭。人要自保、要生存似乎就应该自私,似乎就理所当然要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

  战场上你死我活,同样在生活中这样的场面也在不停地上演着,只不过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罢了。

  老赵是公司里的老员工,都快退休了仍然是公司里最底层的职工,公司本来有几次都想重用他,考量来考量去,主要是因为他太老实了,怕担不起事情;而公司不辞退他,也是因为他太老实,不忍心。

  老赵所在的公司有自己的厨房,中午的工作餐都是公司提供的。厨房在一楼,二楼员工中午吃饭的时候,都是亲自跑下楼来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老赵出于好心,总是在吃饭前十分钟把二楼所有同事的饭提上来。第一次,同事们都非常感激。次数多了,同事们渐渐就习惯了,下意识里以为这是老赵应该做的。于是不但不感谢,有时候还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吆喝:  “老赵,该吃饭了,下去拿饭吧!”

  这还不算什么,问题是,人们都有得寸进尺的心理,老赵习惯于给大家端饭上来后,大家吃完饭后也都习惯把自己的碗放在老赵的工作台上,让老赵顺便带下去。老赵也没多想,反正自己也要下去,多带几个碗也无所谓。

  这天,同事们吃完饭,习惯性地把碗交给老赵。按照以往,老赵吃完饭喜欢打一下盹,然后再把碗送下去。可今天不知道怎么搞的,一不小心,居然睡过了头。恰恰在老赵睡觉的时候,老总和另一家合作公司的老板来视察工作,看到老赵桌子上堆满了碗筷,合作公司老板皱了皱眉头,心想,这个公司员工素质真是差呀,想必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拒绝了和公司的合作。公司老总于是就把气全撒在老赵身上,老赵有口难辩,最后,公司把老赵辞退了。

  让老赵感到心寒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同事替他说句好话。

  重视与同事搞好关系是对的,但你必须懂得运用恰当的方法,你需要明白“好”关系靠什么来维持。如果只是因为你很好“使唤”,同事就不会把你当回事。你做好人可以让他们享受安逸,但你也很可能成为“牺牲品”。因为在与同事的相处中不只有相互支持,还有互相竞争的成分。因此,恰当地使用接受与拒绝的态度相当重要。一个只会拒绝别人的人会招致大家的排斥,而一个只会向别人妥协的人不但会被认为是老好人不堪大任,还容易被人利用,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坚决不做办公室里的“烂好人”。


    每个人都希望在同事眼里是个好人,并想以好人的姿态与同事搞好关系,但是职场不同于其他环境,做职场好人并不能达到维持好同事关系的目的。有时候,为了博得大家的好感,变得惟命是从、任人使唤,表面上同事们对你满脸堆笑,但他们并未发自内心地平等待你,这样的同事关系是虚伪的,经不起考验的。窍门三:

夜郎自大,抢他人风头毁人气资本在工作中,适时地表现自己是可以的,但表现的过于抢别人风头,就会遭同事的嫉恨,使自己在工作中陷入尴尬的境地。表现自己,可以说是人的天性,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表现的欲望,可是聪明的人却懂得隐藏起自己的实力,等待时机,在该表现的时候才展现自己的才华。

  其实,深藏不露是一种高层次的谋略,也是成功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取胜,当然不可以弱示人。但在特定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有意暴露自身某些方面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上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客观存在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当然,“示弱”还需脸皮厚,必要时甚至还要“装傻充愣”,即使受到羞辱,脸上也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不满流露。或许在别人看来你平平常常,甚至还给人“窝囊”不中用的弱者感觉,但这种表面的“无能”,正是心高气不傲,富有忍耐力和能成大事、讲策略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想表现自己,让他人知道自己、看重自己。然而,很多时候,这种做法却会让人吃亏。因为,太过表现自己,无疑是将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给他人以攻击的机会。

  小李是个很优秀的企划人才,在业界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他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了一家国企工作。朋友们都为他能有这样的机遇而感到高兴,因为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

  可是,小李在那里工作不到半年时间,就自动请辞了。这让所有人都很意外,甚至以为他疯了,因为那是许多人做梦都想进去的公司。可是,等小李讲明其中的原因后,大家都无语了。

  原来,小李所在的企划部门有7个人,因为企划是个刚兴起不久的科目,所以,即便单位里有这个部门,原单位的人员也都不懂得“企划”的具体操作,主要的工作都是由他来操作。他也因为刚进单位,有表现一把的心思,凡事尽心尽力地做好,各项工作也都做得很出色。 

  然而,因为他的出色,让其他几人显得太过平凡,这几位就开始对他这个“出头的椽子”大肆诽谤。小李开始并没有在意,以为这些谣言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失,然而,他的打算却是大大错了。因为他没有切实考虑其中的原因,没有协调与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致使他的人际关系很差,到后来,这种谣言越传越真,他觉得压力过重,只好辞职走人了。

  一个人,无论你已取得成功还是没有出师下山,其实都应该谨慎平稳,不惹周围人不快,尤其不能得意忘形狂态尽露。特别是年轻人初出茅庐时,往往年轻气盛,这方面尤其要注意。虽说做人应当有个性,但更要懂得人情世故。


    人有时不能太出风头,职场也是一个小社会,一个人在职场上表现得比别人强太多,就要少说话多做事,不然就会成为办公室公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办公室里的关系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