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密码:9、青铜莲花
书名:龙图腾:山海密藏 作者:李陟 本章字数:3245字 发布时间:2024-06-16

手机指南针通常是用磁场感应器来确定方向,和传统的指南针以及罗盘并无区别,但越精密的仪器对环境越敏感,传感器这种东西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电场、磁场、电磁场都会影响电子产品的信号,一块稍微大点的磁铁就能让它失灵,地宫的建造者肯定会在这上面做手脚。

果然如我所想,这洞穴内的确有很强的磁场干扰,别说手机上的指南针,就是陆元鼎带来的罗盘,石云山他们拿来的考古专用指南针,在这股磁场干扰下都无法准确定位方向。

搞不清东西南北,我们也就无法确定八卦八门的方位,不知道哪个是吉门,哪个是凶门,自然也就不敢胡乱闯入。

雁凌风环顾四周,对我们说:“这洞穴里面肯定另有玄机,大家留心观察,不要着急,仔细找一找。”

我答应一声,和他们几个一起朝前面走,进行拉网式搜索,手电光在地面和洞壁上一寸寸推进,这地方说大不大,可说小可也不小,而且黑咕隆咚的,想观察每个角落,找个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是什么?诶,你们过来看看。”张发财忽然喊道,他小二百斤的体格正蹲在圆形洞穴中心,应该是发现了什么。

我和雁凌风急忙凑过去,见他身前的地面上突起一个二十厘米高的物件,把手电光打上去仔细分辨,渐渐看清了端倪。

那是个镶嵌在地面上的青铜器,看形状像是一朵还没绽开的莲花,花瓣包裹中间的莲蓬,做工惟妙惟肖,莲蓬中间还有个孔洞,看起来像个锁孔,想必这东西里面暗藏机关。

我还没弄清状况,雁凌风对我说:“百里,把金蛟龙插里面试一试。”

我瞬间反应过来,原来莲蓬中间的孔洞真是个锁孔,大小和金蛟龙确实很吻合。

我拉开冲锋衣内兜的拉链,金蛟龙被我放在一个圆形的金属管内保存,我转身看看陆元鼎和石云山,见他们也点头示意,这才把金蛟龙的尾巴对准那个孔洞,竖直插了进去。

金蛟龙的材质是掺杂了其他金属元素的合金,只有最外面包裹的是一层纯金,因此它的硬度远超过纯金。

我把它慢慢推进锁孔,感受力道和结构的变化,直到把龙尾和龙身全部推进去,只有龙头露在外面,发现两样东西竟然严丝合缝,就像宝剑和剑鞘,我断定这青铜莲花的确是一把暗藏玄机的锁,而金蛟龙正是打开它的钥匙。

众人的手电光几乎全部照在我手上,我凭借感觉轻轻转动金蛟龙,先是逆时针转,感觉转不动,随后又顺时针,这下果真拧动了锁芯。

等钥匙转动九十度,那青铜莲花内部发出清脆的绷簧声响,咔哒咔哒,我心中一喜,看来是触发了里面的机关。

果然就在我停手的一刹那,包裹在莲蓬外围的花瓣同时展开,它们展开的速度并不快,很均匀,伴随里面机关齿轮的转动声,几秒钟过后,一朵绽放的青铜莲花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光芒照射下,散发出一种诡异凌厉的美感。

我们脸上都露出喜色,我感觉这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尘封在此上千年的物件,里面的机关竟然还能完好运转,想必一是因为青铜器的耐腐蚀特性,外加一些防腐涂层的保护,二是因为机关建造者的工艺高超精湛,比如说利用了什么海外神国的黑科技,才能保证这场跨越一千三百年的接触。

“你们看,莲花上面有爻纹,八瓣莲花正好对应八扇门,现在可以确定八门方位了。”

听雁凌风这么说,我收起激动的心情,仔细查看那八瓣青铜莲花,见花瓣中间都雕刻有突起的三条横线,果然是八种不同的爻纹组合,它们代表的正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在易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便是指一阳一阴,表示阳的是一条横线,称为阳爻,表示阴的是一条断线,称为阴爻,阳爻和阴爻就像计算机编程中的零和一,是一种古老的二进制算法。

阴爻和阳爻两两组合,产生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就是两仪生四象,而在四象的基础上再加一条爻纹,便产生了由三条爻纹排列组合成的八卦,也就是所谓的四象生八卦。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这个口诀正是形容八卦爻纹的不同组合形式,我虽然对易学没有很深的钻研,但皮毛上的东西从小就记得很清楚,因此一眼就能认出莲花上的爻纹分别代表哪个卦宫、哪个方向。

雁凌风的思维永远比我们正常人快个一拍两拍,当我还在思考这些基础问题时,他已经做出判断,这时一指我们身后的几扇门说:“我们进来时走的是乾宫开门,现在还剩下两个吉门,就是旁边的坎宫休门,艮宫生门,按照奇门遁甲的原理,只有这两扇门是安全的,其他五个门应该都不能走。”

陆天歌笑笑说:“二选一,这就容易多了。能不能是这两个门都可以走?”

陆元鼎却说:“地宫里面机关重重,凶险异常,一步走错都可能万劫不复,决不能心存侥幸。我们再找找线索。”

我觉得陆元鼎这话有道理,如果纯靠撞大运,二选一和七选一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生死都占50%,还是要尽量找到更多线索,才能步步为营,确保每一个选择都尽量安全可靠。

我想到这里,再次把目光聚焦在青铜莲花上,总感觉这上面还有玄机,我压低身体趴下来仔细看,直到看得眼睛发花,终于发现在花瓣和莲蓬的交界处隐约刻着几个小字。

那是围绕在莲蓬底部一圈的七个小字,但那字实在太小,比蚊子大不了多少,而且还是繁体,手电的光线刺眼,我一时辨认不出是什么字。

听了我的呼喊声,那个考古专业的林卓忙拿出放大镜,趴在地上仔细看了半分钟,一个字一个字嘀咕出来,最后他终于把七个字联系在一起,很是激动地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这七个字,不会错。”

石云山点头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道德经》里面的句子。”

我转瞬明白过来,恍然说:“水,八卦中坎属水,这么说,我们应该走坎宫休门,这七个字就是提醒我们的线索。”

在八卦中,坎为水,八门中,坎宫对应的休门是大吉,两条线索拼凑起来,这是我们此刻能得到的最佳答案。经过商议,我们对此达成一致,正北方的坎宫休门就是接下来要走的路,倘若它不是正确的,我们也只能认命。

我把金蛟龙拧回原来的位置,轻轻用力拔出来,锁芯的机关再次被触发,青铜莲花在短暂的绽放后重新闭合,恢复了一千多年前的原状。

此刻我心中不无窃喜,也总算理解陆元鼎他们为何不远千里来找我入伙,如果没有我们家这件传家宝,探险队恐怕连秦岭地宫的第一关都无法通过,这么看,陆元鼎给我的三百万元酬劳也就没那么夸张了。

一行人走进那扇石门,我心中依旧很慌张不安,万一刚才的推测是错的,只怕我们都得有去无回。

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条蜿蜒曲折的洞穴虽然看上去阴森可怖,可走过去一路坦途,直到二十分钟后,我们顺利来到另一扇石门前面,都没遇到任何阻碍。

面前是一扇更宽阔的石门,门后面的空间也更加深广,我们排队走进去,用手电光扫射四周,只见这个洞穴的结构呈现出很规则的圆形,犹如倒扣在山体里面的一只巨碗,一个钵盂,看其规整程度,它绝不可能是天然形成,而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古代工程。

洞底和洞顶相距十米左右,有三层楼那么高,面积更是有半个足球场大,在看清它的整体轮廓后,我们的手电光不约而同落下来,集中照射在圆形地宫的正中央,等看清那里的状况后,众人都忍不住发出惊叹。

“那边是什么东西?是不是一支军队?”林卓颤声问。

我瞪大眼睛张望,只见上千平米的范围内,几百个披坚执锐的武士傲然耸立,它们围成一个圆形军阵,手持长戈,面朝中心,呈拱卫的姿态,而就在它们围拢的地宫正中心,一个高出地面两米左右的方形石台上,赫然摆放着一口青铜棺。

那是一口巨大的青铜棺,离得虽远,却也能看清它的轮廓,甚至能感受到它的沉重和庄严,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难道是兵马俑?”陆天歌忍不住问。

雁凌风说:“这是偃甲军阵,相当于古代的机器人,它们身上都有机关,一旦有人触碰机关,它们会立刻挥舞手中长戈,斩杀盗掘者。”

陆元鼎接着说:“这机关偃甲我在陆家的祖传古籍中见到过,不知内情的人会把它们当成宝贝文物,一旦去触摸搬动,很容易触发它们身上的机关,它们的武器不仅有长戈,还有藏在身体里的弩箭,十分危险。”

我禁不住咽口唾沫,对那些偃甲大军望而生畏,暗想老祖宗的智慧果然非同凡响,一千多年前就开始用“机器人”来守墓了。

正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电报机般的警报声,我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林卓的背包里有一台专门用来探测超感元素的探测仪,仪器的精度十分灵敏精确,就像探测核辐射的计数器一样,一旦探测到附近百米内有超感元素存在,它就会自动发出警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龙图腾:山海密藏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