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整编好后,因义军此时都还没有统一军装,降军就按王自用的指示,把前胸和后背上的“明”字拆下来,换成了“义”字。
匠灶桩又做了两面大旗,一面是“张”,是指将领姓张,一面是“八”,是指这是第八营。
于是,经过两天的忙活,军队的改制,就算完成了。
……
第三天,张献忠的战马上,驮了两大口袋粮食和一口袋酒肉,按王自用的吩咐,回柳树涧老家去看望他的爹娘。
从米脂境内骑马回去,半天就到了,刚到吃午饭时分,张献忠就到了家门口。
一路上,张献忠都在想着,这回儿子出息了,当将军了,手下统领着一千多号人呢,又带来了这么多吃的,准能给爹娘一个惊喜!
可是,张献忠走到家门口一看,心一下子凉到了脚跟!
原来,曾经干净整洁的两眼窑洞,门窗已朽破不堪,到处牵满了蛛丝,扑满了灰尘,看样子已经有很久很久没住人了!
爹娘都上哪儿去了呢?
村里附近还活着的人和留在家里的人已经很少了,稀稀疏疏的几家邻居老人,见到有穿军装的人骑马到来,连忙关门躲起来了。
但在门缝里看到骑马人不像是来催税的官兵,还站在张家的窑洞外久久不走。
再看下去,虽然没有认出这是张家的娃子,但不像是官府的恶人。
再说,这两年闹起义军以来,这一带就没有官府了。
就有几个老人拄着棍子,试着走过来,颤巍巍地问:“这位官爷,你找谁呀?”
张献忠一看,认出了这些人,一个是本家大婶,一个是李妈,一个是王妈,还有的人他就一时记不起来了,就叫:“大婶子,李妈,王妈,还有几位老妈妈,你们都还好吧?我是张献忠啊!”
几个老妈子一听说是张献忠,左打量,右打量,问:“你真的是忠娃子吗?怎么张这么高了,还长变相了呢!”
“是啊,我是张献忠啊!”张献忠问,“我的爹妈到哪儿去了?请大妈们告诉我吧!”
张献忠一提起爹妈,几个老人都哭泣起来了!
张大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莫说了,一混都五六年了,一次,官府来催税,你爹实在拿不出来,好说歹说,官府还是要催收!
“你爹就和官府的人发生了口角,没想到,就因为你爹骂了几句官爷,你爹你娘就都被官府的人活活打死了!
“还好,那阵村里还有些男人,狗官走后,大家合计着,总算把你爹娘掩埋了!”
张献忠一听,顿感天昏地黑,努力控制住,才没倒下去,缓过一口气来后,问:“你们可知,我爹娘埋在哪里?”
张大婶说:“我们没有力气去参加埋葬,也不知道那些男人们把你爹娘埋到哪里的,你以后可向着老家方向烧香烧纸就行了。”
张献忠又问:“村里那些男人们呢?还找不找得到?”
老妈们都说:“早就找不到了,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年轻点的都逃荒去了,村子里只剩下我们这些走不动的了,唉,老天啊,真是遭大孽啊!”
张献忠想,狗日官府,害得爷老子连爹娘的坟头都找不到!
爷老子如今手头有兵了,看爷老子往后不把你们这些大小官府一一踏平,杀你们九族,要你们死了连埋的人都没有!
张献忠心里满是仇恨怒火,气了一阵,说:“婶娘,大妈,来,我这马上驮有两袋上好的粮食,还有些酒肉,我去卸在你们家里,麻烦你们给村里饿饭的乡亲都分上一些!”
“哎呀呀,献忠真是大好人啊!”
大妈们就跟着张献忠,把粮食酒肉卸在了张大婶家里,但说啥也不留下吃午饭,就和大妈们道了别,飞身上马,得得得地走了。
张献忠连爹娘的坟头都无法找到,满含悲愤,告别了家乡的几个婶娘老妈,就策马走原路回营了。
经过一个山涧石板桥时,张献忠骑的马一走到离桥头十来步远的地方,就怎么也不走了。
张献忠用鞭抽马,马还是不走!
刚才来的路上,也是从这座桥上过的啊,怎么马就没在桥头停下不走呢?
张献忠感到奇怪,他相信马是有灵性的,就下马来查看这座桥。
原来这一座石板桥下,是一条只有一丈多宽,却有十来丈深的断崖山涧,要不是连年天旱,涧底的小河沟,水深时还有一人多深的流水。
这是一条驿道,道路走到涧口,是用两块三尺宽的长石板拼搭的石桥,桥面就有六尺来宽,车马就能来往经过了。
张献忠见马不过桥,就下马来到桥上查看,看桥上到底有什么,竟会让马不过桥。
站在桥头看桥面,并无异样。
张献忠就上桥去查看,可一只脚刚踏上桥板,就感到桥板是摇晃的。
要不是有武功,反应快,没准就一闪身跌下深涧去了!
来的时候,桥板并没有摇晃啊?
张献忠赶紧收回踏上桥板的那只脚,趴下身来,细看桥板的下面,心里倒抽了一口凉气——
原来,两块并排拼接的桥板,其中的一块,两头的支桥石都被人做了手脚。
原本是一整块条形支桥石,此时只有中间用了一砣斗碗大的圆石头支着,而且支得刚好与另一块桥面石板相平,让人乍一看,根本就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但只要踩上了桥,一脚踩到做了手脚的这块桥板的稍偏中心的的某一边上,桥板就会侧斜。
无论人还是马,都会站立不稳,必然失脚跌下深涧!
要是放马过去,马脚那么重,自然是连人带马跌下深涧,跌不死也会摔成重伤!
难道这是专门针对我张献忠做的手脚吗?
可是,我张献忠初参加义军,也没得罪过谁啊,更谈不上有什么仇家呀啊?谁会来设局害我呢?
要说不是针对我,那我上午来的时候,桥面怎么又没有什么问题呢?
张献忠想不出个所以然,就先找几块大小合适的石块,把这一头的桥板支结实了。
本想从另一块桥上走过去支另一头,但想了想,还是没从桥上走过,就提气运功,飞身过去,把那头也支好了。
又检查了一下另一块桥板两头的支桥石,再上桥去,踩了又踩,摇了又摇,完全放心了,这才骑马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