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帝魂归孝陵
书名:明太祖 作者:王占君 本章字数:9438字 发布时间:2024-06-21

天空中阴云密布,雪片像落叶一样飘洒下来。这是公元 1395 年( 明  洪武二十八年)的早春二月,江南的气候还有些寒意。远处的田野里, 绿色间杂斑驳还不显眼,大地远没有一片葱茏。宋国公冯胜坐在打麦场  的石磙子上,任凭融雪把他周身打湿,还是如雕像一般一动不动。两个  家丁赶着四匹战马,拉着四个石磙子,在打麦场上转着圈儿。打麦场的  地上,埋了几百个露出半截的瓷瓦罐,石磙子压上去,瓦罐破碎时,发出  “咯吱嘎巴”的声响 … …

这一切,在冯胜听来,犹如回到了他当年金戈铁马与敌厮杀的战场。 他闭着双眼,陶醉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是啊,作为一名勇冠三军且是数  十万大军的统帅,他曾是何等辉煌。他最为留恋的,是洪武二十年  (1387) 那次对辽东的远征,那是何等的畅快。听着这石磙子压碎瓦罐  的声音,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

八年前的正月初二,宋国公冯胜,是为征虏大将军,统领二十万大  军,向辽东挺进,要消灭那里的北元残部纳哈出的人马。使冯胜感到无  比自豪的是,颍国公傅友德,只是被任命为副将军。另一名副将军蓝玉, 是刚刚提拔上来的青年将领。傅友德能征善战谋勇兼备战功显赫,而此  番仅是他的副将,说明万岁对他的器重和信任。想到此,不禁油然而生  万丈豪情。

二月初三,冯胜率军到达通州。他让军马就地驻扎,并派出马探前 往庆州哨探军情。果然不出朱元璋行前所料,纳哈出在庆州安排了重兵

防守。冯胜将蓝玉召到虎帐之中:“蓝将军,要给你一件危险而又艰苦 的差事。”

“为国效劳,生死不惧,苦何惧哉!”

“本帅给你一万精骑,千里奔袭庆州。”冯胜解释,“大军不能动,这 样可以麻痹敌人,使纳哈出以为我大军还远在通州,敌军才没有防备,你 才有更大的胜利把握。”

“大将军,俗话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蓝玉表明决 心,“一万人马足矣,末将定能占领庆州。”

“还要更正一下你的说法,将在谋亦在勇,此战你一定要猛打猛冲, 勇字当先,从气势上先压倒敌人,那么你就有了八分胜算。”

“谨遵大将军教诲。”蓝玉意气风发地离开通州。

时值严冬,数九寒天。辽东大地朔风凛冽,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四  望白茫茫一片,辨不出道路和村落。蓝玉的一万铁骑无声地向前疾进, 大家都抱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庆州位于辽东腹地,曾为辽国的都城,地理位置重要,原有两万大军 驻守,纳哈出还不放心,又派平章果元,再领三万人马增防。果元的人 马,从大宁出发,本该上午到达,由于雪天路滑,北元军行进缓慢,直到了 傍晚时分,三万人马才到庆州城下。北元的援军与城内的守军,还在乱 哄哄的相见之中,果元与守将发生了争执。

守将塔哈说道:“将军,应将人马驻扎在城外,一旦明军来攻,我军 可对敌军内外夹击,便有八成胜算。”

“塔哈,你也太不近人情了。”果元心中虽然认为塔哈的话有理,但 他要为自己的部下着想,“我这三万大军,顶风冒雪一路吃尽苦头,好不 容易赶到庆州,还要我军在雪地里城外扎营,说得过去吗?”

“将军,我已为贵部宰杀一百只羊,热饭热菜全已准备停当。军士 饱餐之后,自然寒冷疲劳顿消。”塔哈使用缓兵策略,“大军且先用饭,至 于入城与否,待饭后再议。”

果元招呼一声:“进城用饭去了。”

北元大军乱糟糟争抢着进入庆州,城门处一片混乱。而蓝玉的一万

铁骑,恰在此时赶到。他将战刀高举,一马当先猛冲过去。北元军哪有 防备,被冲得人仰马翻,人们只知明军杀来,也不知明军来了多少,全都 只顾争相逃命。塔哈乖巧,率先离开,上马带亲信便逃。而果元还未及 上马,即被蓝玉一刀砍下一条膀臂,做了明军的俘虏。这一战,蓝玉奇袭 成功,生擒北元军三万多人,斩杀一万多人,占领庆州,大获全胜。

冯胜闻报,率军从后进发,不日到达庆州。三月初一,大军出松亭关 至大宁。冯胜派出探马搜集军情,综合各方消息查明,敌酋纳哈出就在 松花河对岸,与敌人决战的时机就在面前。冯胜作了周密的部署,可以 说已是稳操胜券,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然而,朱元璋的圣旨到了。圣命要冯胜暂停进攻,随旨还来了一位 北元大将乃刺吾,此人本是纳哈出的亲信部将,朱元璋派他前来劝降。

蓝玉急于建功:“大将军,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我们 眼看就要全歼纳哈出的人马,若听任劝降,岂不是前功尽弃?”

冯胜也很不甘心,转问副将军傅友德:“颍国公,你看当如何对待?”

傅友德深知朱元璋的为人:“大将军,抗旨不遵,便是杀头之罪。俗 话说得好,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蓝玉坚持要打:“这到嘴的鸭子还让它飞了? 为武将者,一生能有 几次这样的机会?”

“蓝将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皇上的旨意,不可不谓高明。孙子曰,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傅友德怕皇上怪罪,“劝降如能成功,双  方可以少死多少将士,功莫大焉。”

冯胜不敢再过于坚持:“那就叫乃刺吾去走一趟,我军作好劝降不 成的准备,一旦失败,就立即进攻。”

蓝玉心不顺,对乃刺吾厉声质问:“北蛮子,你有把握劝降成功吗? 要是不能奏效,你留在元军大营,我们还多了一个敌人。”

“蓝将军,我会尽力的。我不敢保证劝降必成,但我决不会留在纳 哈出的军营,我的家小俱在南京,我不会背叛皇上的。”乃刺吾起誓发愿 地表白。

纳哈出在大帐首先给他的部将,而今的大明特使乃刺吾一个下马

威,刀枪高举,阵势森严,自 己在虎皮椅上高坐,一句问话没有,先传将 令:“把这大元的叛贼给我绑了!”

乃刺吾毫无惧色:“怎么,将军真的不想活了?”

“我部下二十万大军,元帅当得好好的,谁能把我如何,何言想活不 想活之语?”纳哈出显出相当自负。

“莫要忘记,你的五万大军,守一座庆州,被明军一万人马,就冲得 七零八落,主将被擒,全军覆没,难道你的二十万人马,能打得过明军的 二十万?”

“尚未交手,胜负难料。”

“就不要自欺欺人了,”乃刺吾细而精地剖析,“明军是得胜之师,大  元是强弩之末,难以与之抗衡,败是注定的。只是早败晚败的时间而已, 大败惨败的规模而已。元帅何不趁尚有二十万人马的本钱,与明军做个  讨价还价的筹码,也能得个较好的封赏。一旦交手,兵败如山倒,二十万  人马作鸟兽散,你剩下孤家寡人,投降也无人要了。”

这一番话,说得纳哈出默默无言。少许,他下得座来,亲自解开乃刺 吾的绑绳:“若非将军指点迷津,险些自误。”

“元帅既已同意降明,就请亲笔修书一封,由我转交明朝大将军冯 胜,然后议定受降细节。”

“那就有劳将军了。”纳哈出立刻写好了情愿投降的信函。

正式受降仪式之前,双方还要讨论细节。冯胜作为明军的最高将 领,暂时不宜出面,而由副将军蓝玉与之商谈。到了约定之日,蓝玉大营 悬灯结彩,喜气洋洋。上午时分,纳哈出乘马带着随从人等来到。蓝玉 的亲信副将常茂,一见纳哈出的阵势便动怒了:“蓝将军,我们不能接受 纳哈出进营谈判。”

蓝玉不解,但他客气地问:“却是为何?”

常茂是常遇春之子,也就是蓝玉的外甥,二人之间说话比较随便: “纳哈出不过是来商谈投降的细枝末节,他为何带来大队人马,足足有  数百人之多,难道是准备同我们打仗吗?”

“带的人是多,不过也不必过于计较,还是顾全大局吧。二十万敌

军投降,我军不战而胜,也是难得的。”

“舅舅,你说话的口气怎么变了,和在大帐中的态度是翻了个儿。” 常茂吐露心曲,“我真不愿元酋投降,恨不能亲手宰了他们。”

“别说了,人到了,我们还得去迎接客人。”蓝玉偕常茂快步向前。

纳哈出满面春风奔过来:“二位将军,劳你们大驾出迎,不胜感激!” 蓝玉抱拳施礼:“大元帅请。”

常茂心中赌气,他是一言不发,既不搭理纳哈出,也不看他一眼,只 是跟在身后,眼睛望着天。

关于投降和受降的细节,商谈得颇为顺利,双方几乎没有争论,便顺  利达成了协议。正式议程完成,是蓝玉设宴款待纳哈出一方。主宴上是  蓝玉与常茂,宾客是纳哈出与副元帅。其余随行的元军三百多名兵将, 全在另外帐中招待。

宴席极尽奢华,从南京带来的明朝御酒,十多坛俱已开封,散发着诱  人的香气。烤全羊泛着红色的油光,大雁、野兔、野鸡,更是摆满了餐桌。 在座的四位武将,俱是豪饮的魁首,大碗大碗地不停倒入喉咙。两刻钟  后,便都已有了七分醉意。

蓝玉手端着酒碗,眼盯着纳哈出的身上,不错眼珠地看,而且笑个不 住:“看你,看你,真是的。”

纳哈出感到奇怪:“我怎么了?”

“你怎就穿这样一件破袍子。”蓝玉还在笑个不住,“好赖你也是个 领兵元帅。”

“破袍子? 这件羊皮袍,陪我已经十多年,都穿出感情来了,它暖和 还合身。”

“拉倒吧,说你没有得了,真给武将掉价。”蓝玉说着脱下自 己穿的 绿色锦袍,“来,穿我这件。”

“不,不要,给了我你穿什么。”

“我再做一件就是了。”蓝玉递过去,“拿着。” “我说不要就不要。”纳哈出往后闪躲。

“你这人真是,上赶着不是买卖。”蓝玉脸上现出不悦。

常茂在一旁早已看不下去:“纳哈出,你有啥了不起,蓝玉将军主动 赠袍,那是看得起你,你还别给脸不要脸。”

“你别出言不逊,说谁不要脸。”纳哈出意在解释,“我是蒙古人,凭 啥穿你汉人的衣服?”

“我看你就是狗坐轿子不识抬举。”常茂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要 依我的主意,一阵冲杀把你们这些蛮子全都咔嚓了,该有多省心。”

“姓常的,你们不是真心接受我们的投降?”

“真也好,假也罢,就看你们的表现怎样,若敢还有二心,我们的刀 枪可都不是吃素的。”

“照你这么说,我还真就不降了。我二十万北元大军,与你们二十 万明军旗鼓相当,又怕你何来?”

“如此说,你今天是来得走不得了。” “你还敢对我下手?”

常茂拔出刀来:“你还不用叫号,杀你无非是捻死一只蚂蚁。” 纳哈出伸过脖子:“有种,你往这儿砍!”

蓝玉对纳哈出表现出不满:“纳哈出,你还别发火,常茂是世袭国 公,握有免死铁券,杀你是白杀。”

纳哈出可不信邪:“姓常的,你在爷爷的脖子上试试呀。”

常茂被激得火气升腾:“便杀了你这狗娘养的,又便如何。”他一刀 猛砍过去,刀锋一道银光。

纳哈出没想到常茂真敢下手,一时间怔住了,也不知躲闪。蓝玉一 看大事不好,急切间将常茂的手臂一托,那刀偏离了原有的方向,正好砍 中了纳哈出的左肩,也是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纳哈出喊了一声:“杀人啦!”

外帐饮宴的北元随从将士,听见喊声,全都扔下杯箸,拾起刀枪,向 大帐扑来。明军哪肯让他们得手,随后呼拉拉跟上。大帐的守卫,也都 横刀执枪挡住去路。 双方剑拔弩张,一场血战已是迫在眉睫。

冯胜闻报,如飞来到现场,大喊一声:“都给我住手!”

大将军一声令下,在场者无不老老实实。少顷,元军有人大声质问:

“大将军,我家元帅如果被害,我们决不答应,拼死也要为元帅报仇。”

“胡说,纳哈出元帅是来谈判归降细节,是我军的客人,怎会遇害? 你再用这样的言论蛊惑军心,是要被军法惩处的。”

“大将军,我们听到了元帅的呼救声。”

“待本将军入内看个究竟,一定会有个明确的答复。”

元军将士齐声喊叫:“我们要见元帅。”

冯胜进入大帐,但见双方四人正在对峙。各执刀剑在手,但谁也未 敢再轻动。他环视一眼:“好好的宴会,为何成了这种结果?”

纳哈出有理,便抢话说:“大将军,常茂用刀杀我,若不是我躲得快, 早已性命休矣。”

“常将军,此言属实否?”

“他,他不识抬举。”常茂说不出别的理由。

冯胜问蓝玉:“副将军,到底为何?”

“是这样。”蓝玉将经过述说一番,“其实,常将军也不是有意要加害 纳哈出元帅,只是一时性起,把握不住,才致误伤。”

冯胜盯住常茂:“蓝将军所说,你是否认同?”

常茂自知理亏,当然要下台阶:“大将军,末将决不是故意的,元军 降顺乃万岁决策,谁敢有违圣上旨意?”

“不是故意导致误伤,也是军纪不许。我命令你,立即向纳哈出元 帅赔礼,请求他的宽恕。”

“这,末将。”常茂有些不情愿。

“常将军,如果因为你的鲁莽行为,而使这次受降功亏一篑,你便是 千古罪人。万岁是不会饶过你的,本大将军也要严明军纪。”

“末将明白。”常茂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向纳哈出深深一躬, “元帅,末将草率行事,致使元帅左臂受伤,情愿让您还上一刀。”

“哼!还你一刀,砍下你的头可否?”纳哈出气仍是很大。

蓝玉也上前一礼:“元帅,适才我也在场,是我没能制止事情的发 生,责任在我,向你赔罪。”

“怎么着?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就想把事情化解? 这事也太便

宜了。”纳哈出还是气呼呼,“我不干。”

冯胜也对他一鞠躬到地:“元帅,常茂是我的部下,刀伤您的左臂, 是我平时管教不当,请受我一拜。”

“这!”纳哈出没想到大将军冯胜会亲自赔礼,一时间倒不知如何 是好。

而冯胜竟然是躬身不起:“元帅若不能释怨,冯胜就永远躬身 下去。”

“大将军,这如何使得? 快快请起。”纳哈出慌忙扶起冯胜。

冯胜再致一礼:“多谢元帅以大局为重,免得双方再起刀兵,致将士 涂炭。还望元帅出帐与部下见上一面,免得随从人员闹事。”

“遵大将军将令。”纳哈出到了帐外,对随从们挥挥右手,“大家放 心,没有发生任何事情。有冯大将军亲临,明 日的归降仪式照常。”

北元的将士们见主帅无恙,都乖乖散去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流血冲 突,被冯胜化解了,也使得北元二十万人马的投降没有落空。

受降仪式以后,常茂来找冯胜:“大将军,纳哈出的帐内,有一个马 皮的箱子,他甚为看重,日夜不离身边,应当把它弄个明白。”

“这,除非是以强硬手段,否则纳哈出是不会让你看的。”冯胜觉得 不妥,“人家是投降,也不是你将他战败,战利品可以占有。”

“大将军,他投降了就得听我们的军令。那个箱子的秘密,不能听 任他保留,一定要打开。”

冯胜被他说得动心了:“好吧,我去同他商量一下。”

纳哈出的大帐内,他正在饮酒作乐。 明天就要启程去往中原,虽说 保得了性命,到了南京明朝皇帝对他如何,还是个未知数。纳哈出心中 没底,在帐中以酒浇愁。冯胜进帐来,倒叫他大吃一惊:“大将军大驾光 临,我也未及出迎,真是天大罪过。”

冯胜也是大吃一惊,他根本就没听到纳哈出的话,他的目光全被帐 内的二十名舞女所吸引。本来是在白昼,大帐内还灯火通明,二十名蒙 古少女,个顶个地赛过天仙。一个个穿着暴露,袒着前胸露着后背,看一 眼便使人不能自持。冯胜不由得羡慕地赞道:“纳哈出元帅,你真是艳

福不浅。有这么多美女陪伴,还做什么元帅,你就是神仙。”

“大将军笑谈,我而今不过是阶下之囚,且图一时快乐而已,谁知到 了南京命运如何?”纳哈出诚恳地请教,“我将这一队舞女献与万岁,不 知能否获得皇上的好感?”

冯胜转转眼珠有了主意:“元帅,你幸亏问问我,万岁他早有严令, 任何人不得私纳战场上俘获的女人。说明他最讨厌这一行径,向他献美  女,弄砸了还不要了你的命。”

“那,这便如何是好。”纳哈出又问,“皇上不爱美女,那黄金总可以 让他动心吧。”

“万岁贵有全国,金银珠宝应有尽有,这些小算盘你就别打了。”冯 胜拍拍胸膛,“有我大将军为你保奏,你只管放心,保你得封高官,享不 尽的荣华富贵。”

“真能如此?”

“本大将军用不着骗你。”冯胜贪婪地看看舞女,“元帅,这些舞女就 让我领略一下她们的风情吧。”

“大将军若不嫌弃,尽请领走。”

“本大将军就多谢了。”冯胜看一眼他脚边的皮箱子,“元帅,但不知 箱内是何物,你如此珍爱,寸步不离。”

“其实也没什么,这是先祖留下的一笔黄金,既是于皇上无用,也请  大将军笑纳吧。”纳哈出把箱子打开,里边是金黄耀眼的两百锭马蹄金, 每锭五十两,整整是一万两。

冯胜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黄金,眼睛不由得冒火:“元帅盛情,受之有 愧,却之不恭,元帅你 … …”

“大将军就不要客气了,不成敬意,请悉数收下。”

冯胜收受了美女和万两黄金,但这一切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结 果是全部如数退出,辽东这场大捷的功劳也化为乌有。朱元璋对他还算 客气,让冯胜回到凤阳老家养老,收去了大将军印,仍保留宋国公的爵 位。但是,作为征战杀伐一生的武将,冯胜时刻都怀念着战场上的冲杀 激战的人生,他多么期望重返战场。而当梦境越来越遥远时,他就闭目

倾听这石磙子压碎瓷瓦罐的声音,来抚慰自己渴求再上战场的心灵。

冯胜在风雪中无言地默默坐在村头,闭着的双眼面前似乎又呈现出 千军万马厮杀的场景。他似乎陶醉了,连耳边的说话声也没听见。

“大表兄,我叫了两遍了,你还听不见,是不是犯傻了。”一个须发花 白的老人站在冯胜的身旁。

冯胜睁开眼睛,认出是表弟樊父:“怎么又是你?” “我来给你送瓦罐呀。”

“我已说过多次,不要你的瓦罐。”冯胜有些发烦,“你的日子过得还 算富裕,我所用瓦罐,就从那些家贫的窑户家购买。乡里乡亲的,也算帮 衬他们一把,你就别再跟着掺和了。”

“我说大表兄,你这人可真怪。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你用我的 瓦罐,钱让我赚,不比别人强多了?”

“今天早晨已和你说过,不要就是不要。” “我都拉来了,你无论如何也得留下。”

“你再拉回去。”

“别把事做绝,这面子总得给我留点。”

冯胜不耐烦地把手一挥:“痛快给我走。”

“这样吧,”樊父与冯胜商议,“双方都照顾一下,我留一半,另一半 你再买那些穷窑户的。”

冯胜不再理睬樊父了,而是乘上当年的战马,舞动战斗时的兵器金 背砍山刀,在打麦场四周往来奔跑,一把大刀使得呼呼生风,真是英雄不 减当年。

樊父被晾在了一边。恰在此时,穷窑户们纷纷来给冯胜送瓦罐,冯 胜全都乐呵呵地收下,并当时就付给银子。樊父目睹这一切,心情格外 难受。他一赌气,将大车上的瓦罐全都推下地来,摔了个粉碎。然后,还 用脚狠狠地跺碾着:“冯胜,你不把我当亲戚,就别怪我心狠了。我不报 此仇誓不为人!”

两天后,御史的一份密报转到了朱元璋的案头。据冯胜的表弟樊父 检举,宋国公每日习武,意在图谋不轨。朱元璋手中掂量着这份密报,口

中叨念着冯胜。不觉猛然想起多日前那个清晰而又奇怪的梦。冯胜冯 胜,袋子缝剩下的魔鬼,开国大将全已剪除,留下冯胜对皇太孙便是心腹 大患,不能让冯胜日后夺取大明江山!

朱元璋传旨,召冯胜进宫。

望着桌上的一对金杯,和杯中琥珀色的美酒,冯胜明白,他在世上的 日子到头了。看看对面的皇帝,心中腾起无穷的恩怨:“万岁,想我兄弟 自带人从圣上争战,也曾立下数不清的功劳。家兄国用早逝,臣有幸得 封宋国公,也算是长寿了,能活到今天,真的从心里感谢万岁。”

“冯胜,朕也算待你不薄。辽东大捷,你贪财重色,本是死罪,朕不 忍加诛,许你归家养老,可你不该依然还想上阵冲杀,朕百年之后,何人 能敌宋国公,朕实难放心地离去。”

“万岁不要再说了,臣明白了,不会让万岁为难。”冯胜毅然端起了 酒杯。

“宋国公,你放心喝吧,你是大明的功臣,朕不会让你喝下毒酒。”朱 元璋首先举杯一饮而尽。

冯胜心想,皇上的酒没毒,自己的酒是毒酒,喝下去也就了却皇上的 心愿,已经多活了许多年,还有何留恋,一仰脖,干下去。

朱元璋笑了笑:“朕说过,没事的。宋国公,回家吧,朕愿你好自为 之,以期日后子孙都能承继国公的爵位。”

冯胜没想到真的酒中无毒,但是皇上的话也是意味深长。他走出宫 殿,在宫院中思前想后。皇上已是明言对他的勇武不放心,假如战死在 沙场,那就是功成名就。而今对皇上构成了威胁,虽说未赐毒酒,自 己也 当明智。倒不如死在皇上前面,保自己的后代和家人无虞,也免得像傅 友德那样,闹得个父子惧亡,妻女发配边疆。想到此,他拔出腰间的 匕 首,一狠心插进了自己的胸膛。当时心房破裂,鲜血流出,倒地身亡。

获悉冯胜自裁,朱元璋长出了一口气。 自 己百年之后,能够危及皇 太孙的文臣武将俱已被除去了,他终于可以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了。大 概是心里放松了,朱元璋也就病倒了。

身体不适的他,一头扎进了自 己眼下最为宠爱的李贤妃宫中,一住

就是几个月。

五月初五,是端阳佳节,朱元璋与李贤妃吃过午饭,忽然冒出一句看 似不着边际的话来:“贤妃,你觉得燕王这人怎么样。”

“万岁的龙子个个都是英才,燕王更胜一筹,他处处酷似万岁。”

“朕把燕王过继给你如何?” “妾妃可是承受不起。”

“朕与你说说心里话,”朱元璋抚摩着李贤妃的手,“皇太孙为人过 于善良,怕是 日后难以驾驭江山,朕有意将皇位传与燕王,贤妃以为 可否?”

“传位是皇家大事,妾妃不敢多嘴。” “朕就是要听听你的见解。”

“万岁,妾妃以为皇储不能改来改去,皇太孙善良是长处,绝非坏 事。”李贤妃问,“万岁不是把一切全都安排好了,朝中文武已无人敢与 皇太孙争位了?”

“朕年岁已大,来日无多,更加想到百年之后的事情。”朱元璋长叹 一声,“皇太孙日后继位,还有一事朕放心不下。”

“万岁是要向妾妃告知此事?”

“皇太孙年少,朕不能让吕后和武则天的旧事在我朝重演。” “妾妃明白了万岁的良苦用心,请万岁放手安排。”

“朕向你吐露心曲,在朕归天之日,会降旨所有嫔妃随葬,只是对你 割舍不下。”朱元璋真的动情了,眼中已是含泪。

“万岁是打天下创基业的大英雄,不必儿女情长。嫔妃们包括妾妃 在内,都跟着万岁享尽了世间荣华,跟万岁同归天国,乃理所当然。”

“你不怪朕?”

“万岁为了大明基业,乃不得已而为之,何怪之有?”

“爱妃,朕已在偏殿备下御宴一席,传旨令你两个兄长一个升任亲 军金吾卫指挥,一个升任锦衣卫指挥,你去和他们见上一面,叙一叙兄妹 情谊,以后怕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李贤妃跪倒叩拜:“妾妃谢万岁对家兄的关爱,也不枉妾妃陪侍万

岁一场,容妾妃更衣后与兄长相见。” “好吧,速去速回。”

少时,刘太监来报:“禀万岁爷,贤妃娘娘她在后宫自缢了。”

“啊!”朱元璋怔了一下,禁不住滴下泪珠,“她说是不怨朕,她是不 想让朕伤感,朕对不起她呀。”

经受这一场打击,朱元璋的病更重了,差不多已是卧床不起。朱允 炆衣不解带在病榻前侍奉,眼看着朱元璋的病一日重过一日。

经过连续两日的昏迷后,这一天,朱元璋忽然精神起来。他抬眼看 看榻前的御医:“你且退下。”

御医站起:“遵旨。”临行,御医向朱允炆使了个眼色。 朱允炆跟过去问:“先生有何话说?”

“恕小人直言,怕这是皇上的回光返照,皇太孙有什么话,就抓紧说 抓紧问,不要错过时机。”

“明白了。”朱允炆回到病榻前。

朱元璋抓住他的手:“孙儿,皇爷的大限到了。”

“皇祖父明显见好,大明江山不能没有您,孙儿还小,你要再主政几 年,等孙儿长大再走。”

朱元璋苦笑一下:“皇爷当然不想走,可这就由不得皇爷了。好在 皇爷为你清除了所有障碍,你可以稳坐江山了。”

“皇祖父的苦心,孙儿尽知。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已不存在再有造 反能力的人,孙儿会让大明千秋万代。”

“孙儿,做皇帝就要狠心,不能像百姓一样仁慈,你的最大不足就是 过于善良,对江山不利,不论是谁,该杀都要杀。”

“皇祖父,那些开国的大臣大将都不在了,可是,您想过没有,还有 一个人,完全可颠覆孙儿的江山。”

“何人还有这样的能量? 趁朕还有一口气,你快说他是谁?” “燕王。”

这两个字,如同重锤击中了朱元璋的要害,他一下子语塞,说不出话 来。朱元璋是心痛,自己把大臣武将后宫的危险全都清除了,怎么就忘

了这个茬儿。对呀,没有了傅友德、冯胜、蓝玉,一旦朱棣造反,何人能与 之对垒?

“皇祖父,孙儿是过于善良,如果一旦燕王起兵要夺江山,孙儿是否 可以杀他?”

“这……”朱元璋不知该如何回答。

“皇祖父,孙儿觉得,燕王是孙儿坐天下的心腹大患,他起兵夺位的 可能性甚大。届时,孙儿也不好对待,望皇祖父三思。”

朱棣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之一,作为一代英明的君主,朱元璋明 白皇太孙的话甚为有理,但他实在不忍心让朱棣死在自己的手下,他很 想向朱允炆解释一下,但又实在想不出合适的理由。后来他想,反正朱 棣也是姓朱,江山到不了外人手,至于叔侄之间,谁成谁败且听天由命 吧。当然,这种内心的话他无法向朱允炆明说。

在 1398 年( 明洪武三十二年)的闰五月初十酷热天气里,朱元璋带  着对皇太孙皇位的不确定性这个遗憾,走完了他七十一岁的人生历程。 共有四十六名妃子为之殉葬,只有宝庆公主因为年仅四岁,其母张美人  得以幸免。这在商朝以后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朱元璋把他的英勇和残酷同时留给了世人,不论你如何评价他,他 都是一个创造历史的人,更不是一个完人。死后,他的遗体葬于南京钟 山南麓的孝陵。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明太祖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