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阴霾密布,看不到明月和繁星。呼呼的北风有些寒意,战士 们无不把头缩进了军衣领中。
朱元璋与孙德生并马而行,在城门处遇到了张天佑。他上前截住孙 德生:“夤夜之间,军马为何出城?”
“你问朱将军吧!”孙德生是不屑的口吻。
朱元璋接过话来:“张将军,我是奉大帅之命,礼送孙副帅所部连夜 离开和州,请让开道路。”
“原来是这样。”张天佑命令部下闪开通道,“朱将军,送到此处为 止吧。”
孙德生抢着说:“我军尚未走出你们的攻击圈,为确保万无一失,朱 将军还当再送一程。”
“理当如此。”朱元璋没有多想。
孙德生的队伍加速行进,很快离开了张天佑的部队。汤和见状提醒 朱元璋:“大哥,我们该回城去接孙副帅了。”
朱元璋觉得也该返回城中了:“正是,孙将军,就此别过。”
“怎么,还想走?”孙德生冷笑几声。
朱元璋大为诧异:“孙将军此言何意?”
“你要等到我的兄长平安从城中归来,方可回城。”
汤和急忙拔刀,可是孙德生早有准备,他的部下将士已将朱元璋团 团围住。孙德生警告:“汤和,不要盲动,否则我便坏了朱元璋的性命。”
朱元璋示意汤和不要动手:“孙将军,你这是何意,不是已经说好, 令兄随后便离城吗?”
“话是那么说,谁知郭子兴会不会变卦?”孙德生语气决绝,“家兄没 有安全出城之前,你是不能走的。”
朱元璋也无可奈何:“好吧,我们且耐心等待。”
汤和想了想说:“孙将军,且容末将回城去督促一下,也好使孙副帅 早些出城离开。”孙德生表示赞同:“如此最好不过。”
城内,郭子兴下令对孙德崖下手。一旁的李善长和徐达都疾呼: “元帅且慢动手。”
郭子兴问:“为何?”
李善长言道:“元帅,朱将军陪同孙德生出城,彼处只有他与汤和二 人,一旦孙德崖凶讯传出,怕是朱将军会有危险。”
徐达也表明态度:“元帅,反正孙德崖已在我们手中,待朱将军返回 再杀他也不迟。”
一旁,孙德崖发出连声的冷笑。
郭天叙很是反感,也不想朱元璋安全:“父帅,有仇不报非丈夫,看 他那个得意样儿,还不杀了他?”
“朱元璋已在我弟弟之手,若要坏我性命,朱元璋也休想活命。”孙 德崖亮出底牌。
“我们一定要保朱将军平安。”李善长再次强调。
汤和风风火火闯进来:“大帅,孙德生把朱将军扣下了。” “啊!”郭子兴大吃一惊,“这,这该如何是好?”
“父帅,好不容易抓到孙德崖,决不能放虎归山。”郭天叙一心想要 趁机一箭双雕也除掉朱元璋。
郭子兴可是犯难了,他从心里恨透了孙德崖,可想起朱元璋的救命 之功,又不忍心让女婿死于非命,一时间难以作出决断。
徐达此时主动请缨:“大帅,让末将前去城外,先行换回朱将军,再 放孙德崖与末将交换。”
“何必如此费周折,”郭子兴决定,“将孙德崖拷上刑枷,押他出城,
本帅要亲自在阵前走马换将。”
和州城外,孙德生在焦躁地等待,他心中没底,不知兄长是否安全。 正在望眼欲穿,看见大队人马出城来,便催马上前喝问:“何人兵马,难 道要交战吗?”
郭子兴在马上回答:“孙德生,你的兄长在此,快将元璋交出。” “先放我兄长过来。”
“先放朱元璋。”
二人争执不下,孙德崖可是着急了:“二弟,我们约好同时放人,这 便是阵前走马换将。”
“好。”孙德生将反绑双手骑在马上的朱元璋推到前面,“郭子兴,你 也照此办理。”
“谁也不许耍滑!”郭子兴也将被五花大绑的孙德崖推到了前面, “我说一二三,就同时放人。”
“不许暗做手脚。”孙德生喊道,“你数吧。” “一二三。”
郭子兴和孙德生同时松开马的缰绳,二马分别向本方嗒嗒嗒平稳而 行。待到孙德崖就要回到队伍中时,早已隐身在郭子兴身后的郭天叙, 向孙德崖后心射去一支煨过毒药的雕翎箭。孙德崖 “哎哟 ”一声,晃了 几下栽下马来。
孙德生其实也早有暗算的准备。他的手一松,箭离弦,郭子兴不及 防范,要躲时已是迟了,箭从他的脖颈穿过,撕开一道拳头大的血口子, 肉都翻了出来,鲜血淋漓。
郭子兴强忍剧痛,发出命令:“全军出击,消灭孙德生。” 朱元璋急加拦阻:“不要,千万不可自相残杀。”
可是,郭天叙早已率军冲杀过去。张天佑看到姐夫重伤,也是怒火 满腔,也带领所部杀向前方。两支红巾军,终于不免一场内战。孙德崖 部下有一万人已生变心,没有随其出城。双方实力悬殊,刚一交手便是 一边倒的局面。更兼徐达一马当先,直冲入敌阵,一杆枪直取孙德生。
朱元璋见状疾呼:“降者免死!”
孙部人马已是群龙无首,两位主帅阵亡,下余将士无不举手交出武 器归降。这一仗解除了多年郭子兴部同孙德崖部的积怨,也使郭子兴的 人马得以壮大。但是,郭子兴伤势严重,鲜血流满胸襟,已是不能乘马, 众人急着将他抬进城中。朱元璋同郭天叙、张天佑,并张夫人同在病榻 前守候,端汤煎药尽心服侍。 由于敌人用的是毒箭,郭子兴的伤势虽说 见好,但毒素进入体内,他的性命已快到尽头了。
这一日,郭子兴觉得神清气爽,精气神格外好。他明白大限将至,这 是回光返照的征象,便想抓紧安排后事,退开众人,只将郭天叙留在 床前。
“儿啊,看来为父已不久于人世。我走之后,最不放心的便是你。”
郭天叙泪流满腮:“父帅,儿我平素是曾惹您生气,但儿我毕竟是男 子汉,是能够撑起这个家的。”
“咳!”郭子兴长叹一声,“为父从小把你骄纵惯了,舍不得让你上战 场厮杀磨炼,你的文韬武略都远不及朱元璋。再说,他手下有一班能征 善战的将领,我到九泉之后,你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儿看未必,这支队伍是父帅带起来的。只要父帅把兵权交与儿, 您的旧部儿我还不是一呼百应?”
“为父辛辛苦苦积下这份家当,实在不愿落入朱元璋之手。为确保 我郭家对这支队伍的统领,你要依我两件事。”
“请父帅教诲。”
“第一,你要立即去往小明王处,给丞相杜遵道和小明王送上厚礼, 一旦为父归天之后,让他们委你为兵马大元帅。有了圣命,便名正言顺, 朱元璋他也无可奈何,这支队伍还是我们郭家的。”
“孩儿遵命,即 日便可启程。”
“第二,你一定要同朱元璋处好关系,事事处处要让着他,对他谦恭 有礼,不与他争辩,更不要算计他,使他没有反你的口实,只能老老实实 在你手下做一个将军。”郭子兴加重语气,“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父帅,儿做了大元帅后,兵权在握,还怕他何来?”郭天叙看来对这 点不太认可,“他若不服,寻个理由,便可将他处死。”
“万万不可,”郭子兴劝道,“儿啊,对朱元璋只能利用,不可除掉,他 确有过人的智谋和武艺,若是可以除掉他,为父也就不会留他到今天。 要明白,眼下还得指望他冲锋陷阵。和元军或其他敌人交战,还得靠他 打胜仗呢。”
郭天叙明白此刻不应承下来父亲是难以瞑目的,便含糊答应下来: “儿谨遵父帅的教诲。”
郭子兴不放心:“儿啊,千万不可阳奉阴违,若不听为父之言,只恐 你的性命难保。”
“孩儿怎么会那样做?”郭天叙赶紧掉转话题,“儿这就去准备礼物, 父帅看应送何物为好?”
“我平生爱财,积攒下大量金银。要想实现目的,就要不惜血本,给 明王和杜遵道每人一千两黄金吧。”
“儿照办。”郭天叙临出门再三叮嘱,“父帅,您要多多保重,一定要 等孩儿归来。”
“放心,为父不会走得那样匆忙。”
郭天叙一走,张夫人便来到病榻前。郭子兴见了夫人,急忙拉住她 的手:“夫人,我病了多日,你我未曾交谈,今日应当把话说透。”
张夫人也明白丈夫是回光返照,就想先将重要事情安排好:“元帅, 女儿的终身大事,趁你还在应该办妥。”
“那,夫人的意思是 … …”
“惠儿已向我表明心迹,她要嫁给元璋。”
“这,”郭子兴有所顾虑,“我们两个女儿嫁他一人,是否过于抬爱他 了?再说万一朱元璋命中无福,岂不误了女儿一生?”
“依妾身看,元璋虽说出身寒微,但智勇兼备,是个志向远大洪福齐 天之人。 日后定能发达,前程不可限量。”
“我有一个担心,”郭子兴叹息一声,“天叙与元璋二人水火难容,只 怕二人在我身后会刀兵相见,那时鹿死谁手实难预料。万一元璋不存, 我的女儿岂不是误了终身?”
郭惠儿一直在门外偷听,此刻忍不住冲进房来:“父帅,儿非元璋不
嫁,万望父帅成全。”
“惠儿,你就认准了朱元璋?” “儿意已决!”
张夫人劝道:“元帅,惠儿与元璋联姻,我们的亲情更近一层,天叙 投鼠忌器,说不定他与元璋会冰释前嫌。”
“此言也有道理。”郭子兴疼爱这唯一的女儿,“既是夫人与惠儿俱 已属意元璋,那就把喜事办了,也借女儿的喜事,冲冲我的病情。”
惠儿高高兴兴地拜倒在地:“谢父帅。”
于是,郭府张灯结彩,鼓乐喧天,为朱元璋和郭惠儿成亲。冲喜的愿 望是好的,然而,就在一对新人拜堂之际,郭子兴终于没能熬过去,溘然 长逝了。
郭家赶紧换去喜庆装饰,布置丧事灵堂。朱元璋与郭惠儿未及入洞 房,便双双至灵堂守灵。
郭天叙从亳州返回,一见父帅业已亡故,在灵前放声大哭:“父亲, 你怎么不等儿归来,行前儿是如何叮嘱你的?”
一旁守灵的朱元璋规劝:“大公子节哀,元帅离去,此后军中无主, 还得靠你中流砥柱。”
“哼!”郭天叙恶狠狠逼近朱元璋,“都是你,趁我不在,急着和惠妹 成亲,害得父帅升天。你,你该当何罪!”
“天叙此言差矣,”张夫人解释,“元璋与惠儿成亲,本是元帅主张, 意在为他冲喜。”
“哼!”郭天叙原本对这个后娘就看不上,以往碍于父亲情面,不得 不虚与委蛇,如今父亲不在了,他把多年的不满全都发泄出来,“秀英嫁 给朱元璋也就罢了,你又将惠儿嫁与他,也不怕以后朱元璋死在战场上, 郭惠儿成了寡妇?”
“你不用咒念元璋,这是我愿意。”郭惠儿怒气冲冲,“郭天叙,你要 把心放正,须知神目如电。”
“好好,不要再说了,是好是坏咱们走着瞧。”郭天叙心中已是发狠。 两千两黄金真的起了作用,郭子兴辞世第三天,小明王的钦差便到
了和州。当众宣读了圣旨,任命郭天叙为兵马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帅, 朱元璋为左副帅。随即,郭天叙以都元帅身份,对人马进行了分配。总 共五万大军,由他一人统领三万,而张天佑统率一万五千人马,仅仅分给 朱元璋五千人马。朱元璋手下的大将气愤不过,纷纷要与郭天叙论理。 朱元璋劝住大家,说只要好的得力大将全在,这就是制胜的本钱。兵马 不足,自己可以在战斗中扩充。只要弟兄们用命,何愁麾下人马不足?
郭天叙在第二天又给朱元璋下达作战命令:“朱将军,和州城小,聚 集五万兵马,这样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你可率领所部,攻取米粮之 仓集庆,为大军解决粮草供给。”
李善长当即提出意见:“都元帅,集庆有元朝行台御史蛮子海牙部 下的三万大军,以五千兵力攻打敌人三万重兵防守的坚城,岂不是以卵 击石,与送死何异呢?”
郭天叙嘿嘿一笑:“本帅知朱将军善能奇兵制胜,在别人认为不可 能的事,在朱将军即成为可能。”
“请问,都元帅的三万大军做何使用?”
“本帅要坚守和州,我们这老家不能有失。”郭天叙依旧是嘿嘿笑 着,“这可是顶要紧的。”
“那何不让右副帅的人马同我军一道攻打集庆? 这样,兵力便于调 度,方有取胜的希望。”
“张副帅的人马本帅也有调遣,让他带兵攻打方山寨。那里有陈埜 先的三万人马,与蛮子海牙互为犄角。张副帅牵制住陈部,也免得朱副 帅腹背受敌。”
李善长不依不饶:“请都元帅再拨一万人马,守和州有两万足矣。 不然,这仗没法打。”
郭天叙沉下脸来:“李善长,这都元帅是你当还是我当? 本帅用兵 自有通盘考虑,还能把底牌全都亮出来吗?”
李善长小声叨咕:“这样用兵是何用意? 可说是其意不言自明。”
郭天叙绷着脸厉声喝问:“朱副帅,你到底是领兵与否? 难道还要 违抗本帅的军令不成!”
“末将不敢,谨遵元帅军令。”朱元璋躬身施礼。
朱元璋与张天佑领军出发,在岔路口,张天佑叮嘱朱元璋:“朱副 帅,郭天叙的用意已是司马昭之心,朱副帅务必先要想到自保。”
李善长叹气:“谈何自保啊。五千人攻城必败无疑,打了败仗损兵 折将,朱副帅还不得受军法处治?”
“不说这些了,也请张副帅多多保重。”朱元璋和张天佑拜别。
李善长规劝朱元璋:“副帅,我们就此脱离郭天叙,自立门户,独打 天下,不能受他的气了。”
“脱离却是未必,这支队伍不能轻易地交给他。但我们不见得完全 听他的摆布,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他仅仅是个元帅。”
“那,副帅的意思是 … …”
“我们不能去强打集庆,而是要打采石矶。” 李善长不解:“没有水军,何以攻打采石矶。” 朱元璋一笑:“我打算去巢湖水寨。”
“副帅,巢湖水军头领李普胜三次派二寨主桑世杰来搬救兵,副帅 都未应允,此时前去,对方会否反感?”
朱元璋答道:“彼时我并未拒绝出兵,只说在方便时会发援军,现下 蛮子海牙已在采石矶备战,他们感到压力甚大。我军此时救援,李普胜 自会欢迎。”
“我明白了。”李善长毕竟是个谋士,“我军日后若想在群雄中立足, 没有水军如同人少一腿车少一轮。”
“还是李先生知我。”朱元璋的用意已是不言自明。
当下,李善长征集了数十艘商船,载上全军,直向巢湖水寨进发。到 了水寨门前,常遇春乘小船上前通报:“门上听着,我军乃左副帅朱元璋 的队伍,应桑寨主之请,前来助战。”
桑世杰闻报,急忙来到寨门,趴到木栅上问:“朱副帅在哪里?”
朱元璋乘坐的大船驶向前面,他站在船头,对桑世杰一揖:“二寨 主,别来一向可好?”
“啊,果真是朱副帅亲身前来,待我驾船出迎。”桑世杰认得朱元璋,
他吩咐打开寨门,将朱元璋等人接至聚义厅。
李普胜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亲自带兵助战,真的是喜出望外。命令大 摆宴席,将巢湖的新鲜鱼虾尽数摆上餐桌。
席间,朱元璋鼓动说:“李寨主,元璋既来助战,就不能在水寨等元 军来攻,我们要主动出击。”
“对啊,”李普胜也是这样想的,“朱副帅不可能在此常驻,我军要靠 副帅的人马取胜自当主动寻找战机。”
桑世杰问:“但不知我们应如何进攻?” “发兵攻占采石矶。”
“啊,”李普胜疑虑重重,“采石矶向来易守难攻,乃集庆的前哨屏 障,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呀。”
朱元璋笑着分析:“元军自以为采石矶地势险要,故而屯兵不多,防 守懈怠,进攻采石矶正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李善长补充道:“此战有九成胜算。”
桑世杰表示赞同:“副元帅所言甚是,请寨主定夺。” “既然如此,那就明日奇袭采石矶。”李普胜也同意了。
次日一早,巢湖水面上大雾弥漫,一箭地外看不见任何景物。那雾 浓得几乎同牛毛细雨一般,人站在雾中,不消一刻钟头发便给打湿了。
李普胜对身边的朱元璋说:“副帅,如此大雾,看来这采石矶之战要 等明日 了。”
“不,我军正当乘雾偷袭。”
“湖面上这么雾大,江面上雾更大。”李普胜觉得有困难,“对面不见 人,如何交战?”
“越是这样天气,敌人就越疏忽,我们的胜利就多几分把握。”朱元 璋提议,“找几个熟识水路的人,在大雾中不要迷失方向。”
“这事不难,我的弟兄自小在水面上长大,就是闭着眼睛也能辨出 方位。”李普胜信心十足。
朱元璋五千精兵、百艘战船,李普胜一万五千人马、几百只战船,浩 浩荡荡扬帆起航,出巢湖奔长江,直往采石矶扑去。朱元璋命大将常遇
春为先锋,在第一只船上。第一队船共有十只,包括另几位统兵将领还 有朱元璋麾下的大将汤和、花云、徐达、胡大海等人。
常遇春同桑世杰在头一条船上,二人心情较为紧张。因为偷袭采石 矶这一仗,要由他二人首先打响。 向导告知,前面就是采石矶了。但见 巨大的岩石突出在江水中,涌浪不时拍起一人高的浪花。两名放哨的元 军看见有船驶过来,不太经意地问道:“这大雾天气你们还行船,也不怕 撞沉了。”
另一哨兵问:“做的什么生意,是粮食还是布匹?”
常遇春明白,元军是将他们当成生意人了,就含糊应承:“我们是做 生漆买卖的,一定会孝敬两位军爷。”
此时哨兵发现并非只有一艘船只,后面还有大队船只跟进,立刻警 觉起来:“不对,你们停船,不得向前进,再向前行,就要开炮了。”
“生意船嘛,何必大惊小怪。”常遇春吩咐船上的舵手,“快,迅速靠 近,要不顾一切。”
岸上感到情况有异,守军乱箭齐发,常遇春等人手执盾牌,也不理 睬,继续飞船向前。很快,便已看得见岸上人的模样了,常遇春手中长矛 挺起便刺,一个哨兵应声倒地。另一个哨兵用枪扎来,被常遇春挡开,复 一矛将其刺死。战斗间,已有上百元军冲过来,有一个元军更是勇猛,竟 不顾一切抓住了常遇春的长矛,意图夺过去。 岂料常遇春顺势发力,一 跃跳上了江岸。拔出腰间利剑,左劈右砍,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元军兵士 成排地倒下。桑世杰等也都趁机跟上,徐达、胡大海一班虎将,无不恣意 砍杀。元军守将万万没料到这大雾天竟然有敌偷袭,而进攻者战斗力又 如此强悍。三千守军很快死伤大半,几员守将也都成为刀下之鬼。侥幸 未死的元军,无不作鸟兽散。采石矶旋即被占领。
李普胜的部下一见采石矶有数不清白花花的大米,还有骡马牛羊, 更有酒肉布匹女人,全都发疯般开抢。有的甚至为争财物而自相打斗起 来。朱元璋见状皱起眉头,对李普胜说:“李寨主,快些下达命令禁止兵 士抢掠,这样会失去民心,军令不严,何以再打胜仗?”
李普胜却不以为然:“这事实属正常,不让兵士放纵,此后再打仗
时,谁还会卖命?”
有个水军小头目正在撕扯一个青年女子,已在当街将女子的上衣扒 下,女子哭喊哀嚎不止。朱元璋近前怒喝道:“快快放手,岂有光天化 日 之下当众对女人如此非礼!”
小头目看一眼朱元璋:“你算什么东西,也来管老子的闲事? 打了 胜仗,我爱咋的就咋的。”
李善长训斥道:“大胆,这是朱副元帅,你也敢无理?”
小头目不以为然:“我不是你们的部下,我就听我们李寨主的,其他 人老子我一概不认。”
一旁的常遇春可是忍不住了,举起宝剑冲上前:“你个小小喽啰,竟 然口出狂言,藐视副元帅,我看你是活够了。”剑如一道闪电,对准小头 目当胸便刺。
朱元璋疾呼一声:“常将军住手。”
常遇春手中的剑停在了小头目的胸前,但已刺破了皮肉:“副元帅, 像这种不知好歹的东西,干脆送回老家。”
李普胜却是大为不满:“朱副帅,这是我的手下人,要杀要剐总得我 来做主吧,常将军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李寨主,我们是红巾军,不是元军,不能做欺压百姓的事,像你的 部下这样与元军何异? 百姓也会抛弃我们的,哪里还能再打胜仗。”
“好吧,以后我严加管束部下就是。”李普胜给小头目一个眼色,“还 不给我滚得远远的。”
小头目屁滚尿流地抱头鼠窜。
朱元璋又对李普胜言道:“李寨主,你要下个令,不能在采石矶抢掠 了,我们要有远大目光。”
“朱副帅的意思是 … …”
“前面就是太平府,那里才是富庶之地,金银绸缎粮肉美女多的 是,”朱元璋话锋深入,“我们一鼓作气,拿下太平,让弟兄们尽情尽兴。”
“你是说……随便抢?” “是这个意思。”
李普胜想了想还是摇头:“我的队伍不能连续作战,偷袭采石矶成 功,已是少有的胜利,得见好就收,我们要回水寨了。”
“李寨主,目光要远大一些,打下太平,就有了立足之地,也有了物 资的补给,更可扩充兵员,力量强大了,便可攻打集庆,战胜蛮子海牙。”
“我不想再惹事了,要把这采石矶的物资全都装船运回水寨,”李普 胜胸无大志,看到的只是眼前利益,“这里的战利品,够我们用一年 的了。”
“还当一鼓作气,乘胜攻打太平才是。”朱元璋叫过常遇春,在他的 耳边悄声叮嘱了一番。
常遇春眼中闪出光芒:“末将谨遵将令。”言罢,他飞马离开。
李普胜心下生疑:“朱副帅,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你这是 何意?”
“李寨主不必多想,本帅是布置下一步行动。”朱元璋仍在规劝,“太 平府可是个大去处,打下它李寨主十年都不缺钱粮了,这到嘴的肥肉怎 能不吃呢?”
“打下之后,你真的任我随意搬取?”
“这样吧,我和你订个君子协定,你我三七分成。”
“我七你三?”
“就是这个意思。”
李普胜又有些动心:“到时你不会反悔?”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吐口唾沫就是钉,本帅从未自食其言。” 朱元璋再次鼓动,“乘胜取太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不能错过啊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李普胜转头问他的副手:“二寨主,你看呢?”
桑世杰的态度很明确:“寨主,我们既为红巾军,就当听从副帅的 指挥。”
言未毕,小头目慌慌张张跑来:“寨主,大事不好了。”
“你又回来做甚,”李普胜颇为不满地训斥道,“难道说天还塌了 不成?”
“船,我们的船全都没了!”
“胡说,战船好好的泊在江边,还会长翅膀飞了?”
“是,是,”小头目看看朱元璋还是说出来,“是常遇春砍断缆绳,把 所有船只全都放漂,船都顺流而下,都不见了踪影。”
李普胜直瞪瞪看着朱元璋:“副帅,你的部下这样做是何道理? 我 那战船可是来之不易啊。”
“寨主不要动怒,常遇春所为,乃是我的授意。”朱元璋轻松地回答。
“怎么,是你指使的?”李普胜气呼呼质问,“你这样做,我军如何返 回巢湖水寨?”
“寨主有所不知,我这样做,是效法当年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使大 军断了载运采石矶物资回巢湖的念头,全心合力去攻打太平。”
“你,你这样做为何不先行说明?”
“若是先挑明,寨主是不会同意的。”
桑世杰说道:“朱副帅用心良苦,这一切其实是为了我们,攻下太 平,我们的缴获将是采石矶的十倍。”
“朱副帅,咱可把话说在前头,”李普胜再次发问,“攻下太平以后, 所有物资任我军搬取?”
“这是自然。”
“百姓家中的金银,还有年轻女子,任由我的部下抢掠。”李普胜又 找理由,“不向部下交代明白,他们是不肯卖命的。”
“我不是已经答应过了吗?”
事已至此,船也都放漂了,李普胜只能同意攻打太平府了:“好吧, 就按朱副帅所说,你来部署攻取太平之战。”
朱元璋命花云为先锋,带领一千精兵,换上采石矶守军的元军服装, 而后,命常遇春、徐达、胡大海领兵随后跟进。桑世杰与李普胜统率他们 的一万五千人马,从东南西三面,将太平包围。朱元璋带领汤和的五百 精兵,与李善长压阵,在后徐徐跟进。
花云引兵到了太平府城下,他们是一副狼狈的逃窜景象,他对着城 楼高声叫喊:“快,快打开城门。”
“什么人?”城楼上发问。
“我们是采石矶的守军,今被红巾反贼击败,得以突围逃出,后面追 兵将至,快放我们入城。”
守城将领哪辨真伪,见追兵尚远,急忙下令打开城门。花云飞骑抢 入,部下一股脑儿拥进城中。守将还要规劝:“追兵还远,不需这般 惊慌。”
“去你的吧!”花云手中刀猛地劈下,元军守将立刻身首异处,糊里 糊涂做了冤死鬼。
北门一破,守军士气全无,其他三面也随即失守。水寨的一万多人 也都强行拥入城来,他们满心想要大捞一把。可是没想到,城内早已由 常遇春的部队实行了戒严。在明显处张贴了十数幅大字告示,严禁入城 军人抢掠,胆敢将一丝一线一钱收入私囊,即行斩首示众,决不宽贷。水 寨的兵将一下子傻眼了,他们想动武动粗,但谁也不是常遇春的对手。 无奈之下,来找李普胜告状。
李普胜听罢部下的诉苦,心中不住地翻腾,他打量桑世杰一眼:“二 寨主,你说该如何是好?”
“要说起来,朱元璋严禁抢掠还是对的。我们不是山大王,要推翻 元逆,就要争得民心,纵兵抢掠,民心必失,还如何争得天下?”
李普胜沉吟一下:“说得是,有理。还是朱副帅高瞻远瞩,我们就按 约定分得府库所存吧。”
“朱副帅他会公平合理地分配,寨主不要过分强求才是。”
“贤弟之言有理,”李普胜一脸微笑,“朱副帅运筹破敌,连下两城, 功高甚伟,烦请贤弟跑一趟,请他过来赴宴,我们理当好好犒敬一番。”
“遵寨主之命,小弟这就前往。”桑世杰转身便走。 李普胜脸上现出了奸笑,他把牙齿咬得咯咯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