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火烧瓦梁峪
书名:明太祖 作者:王占君 本章字数:8971字 发布时间:2024-06-16

潮湿的牢房散发出一阵阵霉气,可以攥得出水的稻草堆,已经是多  年不见天日,遍体鳞伤的朱元璋无力地躺在上面。有生以来,他还是第  一次受到这样的毒打,他咬紧牙关不吭声。但是,他也在思考自己的前  途。看来郭子兴是不能成就大事了,那么自己就要在那帮忠心义气的兄  弟们的协助下,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不管能走多远,都要顽强地向前。

牢门被猛地推开,一个人跑进来。大概是不适应里面的黑暗,看不 见朱元璋身在何处,便连声呼唤起来:“姐夫,姐夫。”

朱元璋此时也看清了,是他的妻妹郭惠儿:“惠妹妹,是你呀! 我在 这里。”郭惠儿看见朱元璋倒卧在草堆上,大为意外:“怎么会这样,父帅 也太狠心了,这也太过分了。”

朱元璋挤出一丝苦笑:“没啥,父帅是误会我了。”

郭惠儿到了近前,俯下身来,这才发现朱元璋满身都是血道子,心疼 得哭出声来:“姐夫,怎把你打成这样啊?”

“不怕,过几天就会好的。”

郭惠儿用纤纤嫩手轻轻抚摩着朱元璋的伤口:“姐夫,你告诉我,这 是哪个狠心的犊子给打的?”

“打都打过了,还要问谁做什么?”

“我要找人教训他一顿,叫他也尝尝挨打的滋味。”

“不要这样,没伤到筋骨,并无大碍。”

“姐夫,你有多疼啊!”郭惠儿忍不住抱着朱元璋泣不成声。

朱元璋觉得惠儿已经十五六岁了,也算是大姑娘了,便推她起身: “惠儿,不要这样伤感,我没事的。”

可是,郭惠儿俯在朱元璋的身上,就是不肯离开。在她的心目中,朱 元璋是个大英雄。从钦佩而生爱慕,过去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如今她 要把对朱元璋的爱全都倾泻出来。

朱元璋推得用力些:“惠儿妹妹,别这样,万一被人看见不好,该有 闲话了。听话,站起来。”

郭惠儿反倒抱得更紧了:“我不怕闲话,人家就是心疼你,日后你做 了大元帅,我还要嫁给你呢!”

“惠儿,这种笑话可是说不得。”

“人家不是笑话,是真心实意的。”

“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我都和你姐姐成为夫妻,怎能再与你结 合?”朱元璋规劝,“你还是早早死了这份心吧。”

“不,我就是要嫁给你。”郭惠儿在朱元璋脸颊上狂吻起来。 一时间,倒令朱元璋不知所措。

马秀英的卧室,简朴而又洁净得体。只有墙上挂的一柄龙泉宝剑, 算是额外的装饰品。马秀英打开炕柜,从里面取出红色的布包,把它送  到张夫人面前:“母亲您看,这就是元璋给父帅留的二百两黄金。总共  才有一千两,元璋将那八百两全奖给了有功将士,给父帅二百两不算  少了。”

“他为何不直接给你父帅?”

“元璋言道,让女儿暗中交与父帅,以免影响父帅名声。”马秀英说 着话,眉头不由得皱了皱,脸上现出痛苦的表情。

“秀英,你是怎么了,莫非哪儿不舒服?”

“女儿倒是忘记了。”马秀英从怀中取出那两张烙饼,带出一小块红 色抹胸的布片来。

“这是从哪里说起? 油饼为何要揣到胸前?”

“女儿获悉元璋已是两餐未得进食,就想偷着给他送去吃食。”说着 话,她又痛得一咧嘴。

“让为娘看看,别烫坏了。”张夫人解开她的外衣,不由得倒抽了一 口凉气,“这,这,嫩皮都给烫掉了。孩子,你这是何苦啊?”

“母亲,你想,元璋都两顿没吃饭了,我能不急吗?”马秀英掩上衣 服,“元璋对父帅没有二心,还望母亲搭救。”

张夫人是郭子兴的小夫人,郭天叙不是她的亲生,她平素对郭天叙  的作为很是看不上眼。而郭天叙对她也极少尊重,甚至叫声母亲都极为  勉强。因此她对郭天叙绝无好感。而马秀英虽是养女,但她为人孝顺乖  巧,张夫人视如己出,其倾向自然显而易见:“秀英,为娘自会与你做主。 当务之急,是先去看望元璋,已快到二更天了,先让他吃饭要紧。”

马秀英和张夫人进入牢房,看见惠儿在场大为诧异。张夫人问: “惠儿,你怎么来到牢房?”

“你为啥来?”

“我,为娘获悉元璋被屈,所以同你姐秀英前来看望。”

“什么被冤,”惠儿声泪俱下,“姐夫他被郭天叙打得体无完肤,父帅 他也太狠心了。”

马秀英一听,扑上前去:“元璋,快让为妻看看。” “不妨事。”

马秀英一看便傻眼了:“夫君,你,如何受得了啊?”

张夫人也看到了朱元璋的惨状:“元璋,这真是郭天叙所为?”

“岳母大人,其实无关紧要,没有伤筋动骨,休息十天半月就会好 的。”朱元璋尽量轻描淡写。

马秀英递上热乎乎的烙饼:“夫君,你快趁热吃了,一定是饿坏了。”

“元璋,你父帅他是一时糊涂,对你产生误会。待为娘就去找他论 理,相信你就会脱离囹圄。”

“多谢岳母大人,小婿不怪父帅。”朱元璋在草堆上欠了欠身,以示 尊敬。

郭子兴看到二百两黄澄澄光闪闪的金子,满脸都笑开了花:“夫人, 这是元璋他给我的?”

“不是给你,又是给谁?”张夫人一看他那贪财的样子,就打心眼里

厌恶,“瞅你,像个馋猫。”

“既是给我,为何不早言语?”

“谁都像你那么没心,元璋是为了避人耳目,才特意送到我处。在 我手里,不和在你那儿一样吗?”

“那是,那是。”郭子兴有三大特点,一是贪财,二是耳根子软,三是 出奇的惧内。

“大帅,元璋还不放吗?”张夫人说到了主题上。 “但凭夫人。”

“元璋几次救你性命,你竟然将他下狱? 真是没天理!”

“夫人,我就是想磨磨他的性子,并无恶意,谁料天叙他擅自做主, 还敢对元璋动刑,我实实不知。”

“得了,这次事情就算过去了,以后少听你那不孝之子的挑唆,凡事 自己要有个主意。”

“夫人所言极是,极是。”

朱元璋出狱了,经过半个月的休养,身体已是完全复原。

这一日,郭子兴召集众将和谋士在大堂上议事。他四外看看,有些 怯生生地说:“诸位,眼下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我在明王手下也已近十 年,不想还打着他的旗号。为了各位的前途,我想改称滁州王。”

这个提议确实太突然了,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如何开口。 朱元璋见状,他率先应答:“父帅的主张,小婿以为不妥。”

“何以见得?”郭子兴显出不悦。

“父帅,而今元朝势力强大,全部红巾军尚难与之抗衡,我方兵微将  寡,只这一座滁州,立足尚难,何况同红巾军决裂后,便形同四面受敌。 委实不是时机,还望父帅缓行。”

李善长也表示反对:“大帅,您称王我等自然高兴,都可以晋升官 职,只是区区五六万人马,如何能与整个红巾军对垒,更不要说强大的元 朝军队了。切不可自找苦吃,还当暗中发展,等待时机。”

众将与谋士们几乎是无一赞成,郭子兴一看过于孤立,也就不好十 分坚持。正在场面有些尴尬之际,小校进来禀报:“大帅,孙德崖副帅差

人前来下书。”

“他来做甚?”郭子兴一听他的名字就从内心里反感,“夜猫子进宅, 他不会有好事。”

朱元璋劝道:“大帅,还是叫下书者来见,是好是坏,总要知道他的 来意。”

“好吧。”

下书人是孙德崖的亲兵队长,他显得极其谦恭,将书信呈上:“万望 大帅能施以援手。”

郭子兴看罢信函,吩咐队长:“你且下堂等候,容我们商议。”

队长退下后,郭子兴环问在场文武部下:“众位,元丞相脱脱统领二 十万大军进犯濠州,业已抵达六合城下,孙德崖派来信使,请求发兵救 援,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李善长反问郭子兴:“大帅的意思呢?”

“孙德崖为人奸猾,几次欲置我于死地,本帅此番来滁州前,他还撬 走我的部众一万。依本帅之见,我军且作壁上观。”

“这,只怕不妥。”朱元璋发表看法。

“何以见得?”

“孙德崖为人如何且不论,他和他的部众毕竟是红巾军,而元军是 我们的共同敌人。岂有目睹手足为外敌所困而袖手旁观之理?”

“元璋,别人反对还情有可原,你是知道的,他将本帅囚于牢中,险 些要了我的命,要不是你带人营救,哪里还有我的今天? 这次元军大举 进攻,让他尝尝失败的滋味也好。”

“大帅,还当以大局为重。”李善长也来劝说。

“何为大局?”

“元军是我们的敌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元军,这就是当前的大 局。”李善长再加解释,“大帅,敌强我弱呀。”

“红巾军少一个孙德崖非但不弱,而是少了一个脓包,我们再打元 军,反倒气更顺了。”

“父帅,濠州乃滁州的屏障,濠州若失,滁州便不保,这就是唇亡齿

寒的道理。所以,濠州不能有失。”朱元璋深入进行了分析。

“元璋,元军势大,我们不能拿鸡蛋去碰石头。”郭子兴也有他的道 理,“我们要保存自己的实力呀。”

“大帅,”李善长还是赞同朱元璋的观点,“一旦濠州失守,孙德崖兵 败,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就只能任凭元军宰割了。”

“所以,现在出兵实际上是救我们自己。”朱元璋补充道。

“那,二十万元军气势汹汹,我们出多少兵? 谁又敢领兵?”郭子兴 遍问诸将,“哪位将军领一万人马救援?”

听说是一万对二十万,众将无不噤若寒蝉,缄口不语。 朱元璋见状挺身而出:“父帅,小婿愿往。”

“你,”郭子兴重复一遍,“我只能出一万人马。” “小婿明白。”

“好吧,你就出征吧。”郭子兴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

元丞相脱脱带领的二十万元军,一路旌旗招展队列整齐向濠州进 发。在他看来,取濠州就如探囊取物一般,那是手到擒来马到成功,因此 元军是不紧不慢地行进。朱元璋的人马径直到了六合前线。他没想到 元军尚未到达,便与六合守将耿再成商议:“耿将军,六合是座小城,不 宜坚守,前方十里的小镇瓦梁峪,是个险要去处,我们何不全力防守彼 处,以阻元军的脚步?”

“朱将军真是大将之才,瓦梁峪确实易守难攻,你我两万大军,说不 定就能抵挡元军的二十万虎狼之师。”

朱元璋和耿再成的两万人马,便在瓦梁峪进行了严密的布防。这里 是通往六合的必经之路,又是咽喉要道。

脱脱大军到达之后,感到这是个难以逾越的天堑。瓦梁峪三面环 山,只有东面一个关门,还在两山夹峙之中,任你有多少兵马,也只能独 攻东门。况且马军不得施展,只能是步军进攻。

脱脱急于拿下濠州,便不停歇地向瓦梁峪猛攻。从 日 出到日落,十 数次攻击都难奏效,在关前留下了上千具尸体。

双方激战了三日,元军总是以失败告终。耿再成站在关楼上,凭栏

远眺西方的落日,心中荡起无限豪情:“朱将军,我们这小小的瓦梁峪, 足可挡住元朝的百万大军。”

朱元璋却是长叹了一声:“唉!”

“朱将军这是为何,我们以两万之微,对抗脱脱二十万大军,三天战 过,仅仅折损一千兵士。这样小的代价,取得这样大的胜利,可说是旷古 未有,高兴还来不及呢,为何叹息?”

“拒元军于城下这是不假,我们以一千人的代价,元军死亡三千余 众,自然算是胜利。可是,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消灭大批元军,何时才能解 除敌人对濠州、滁州的威胁? 这样打下去,也非长久之计。”

“朱将军此言差矣,我们区区两万兵,能挡住元军二十万已属不易, 更何况我们还取得了胜利,应该知足了。”

“我在想,如何才能将元军打败。”

“你就别白日做梦了,俗话说知己知彼,你总不能将两万人拉出去, 和元军二十万对阵吧。”

“我们不能力敌,却可智取。”

“你有何妙计?”

“我们何不诈败?”朱元璋讲出了他的诱敌之计。

耿再成听罢,不能不承认这是一条绝妙的好计。 但他还不愿冒险: “朱将军,敌人数量太大了,二十万啊。他就是中了你的计,损失了几万  人马,脱脱收拢败军全力攻打六合,我们就无险可守了。”

“耿将军,此计只能在瓦梁峪使用,在此处败,脱脱方会信是真败, 不能错过这个歼敌的良机。”

耿再成也不愿放过这个机会:“那就冒一回险。”

元军对瓦梁峪的进攻,几乎没有停歇。双方的激战、搏杀,真是惊心 动魄。从早至晚,眼看着太阳落下西山,朱元璋让部队做好一切准备,卖 个破绽,让元军杀上城来。

红巾军全线溃退,元军蜂拥入城。

脱脱见城内做好的成锅的白米饭,还有香喷喷的炖菜,显然是红巾 军做熟没来得及吃,便仓皇退走。也不用脱脱这个统帅下令,元军的将

士便呼啦啦扑向饭菜,狼吞虎咽大吃大嚼起来。恰值饭时,又经过一天 的战斗,他们也都饥肠辘辘,不顾一切地抢饭抢菜。 由于元军人多,饭菜 量少,大部分元军还得自己埋锅造饭。脱脱坐在房中,等待专灶为他做 饭,还没等吃到口,就听外面连声的哎哟哎哟喊叫起来。他出来查看,但 见许多兵将都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无不痛得大汗淋漓。脱脱立刻明白 过来,这是红巾军在饭菜里投毒了。

就这一餐晚饭,元军即被药死两万多人。

脱脱心说不好,这显然不是红巾军战败,敌人是有意撤退,说不定还 有阴谋。他下令立即搜查所有地点,看红巾军有否埋伏。不等元军将死 者的尸体清理完毕,三面的山坡上像流星般射下来数不清的火箭,居高 临下,火箭射中屋顶的茅草,院中的易燃物,再加上朱元璋事先准备的大 量油麻,火势腾地猛燃起来。转眼间,瓦梁峪就成了一片火海。脱脱的 胡子眉毛也已着火。卫士保着他突烟冒火逃出城,再看城内,已是乱成 一片。元军人多,只有一个城门,将士们争相逃命,互不相让,一个时辰 里,烧死和踩踏而死的元军即达七八万人。这一来,二十万元军仅剩十 万之数,而且无不被烟熏火燎得一副狼狈相,简直是溃不成军。

脱脱这个气呀!他统兵多年,从未吃过这样大的亏。想着想着,一 个凶狠的想法跳上了心头。全军集合,连夜出发攻打六合,要打朱元璋 一个措手不及。红巾军投毒火攻得胜,绝对想不到元军会连夜进攻,这 就叫军事上的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元军定能大获全胜。

十万元军在夜色中全速进发,从瓦梁峪到六合不过十几里路,三更 天时正值夜半,道路依稀可辨。大队元军途经一处林地,这片林地有二 里路长短,全是密匝匝的灌木丛。脱脱督促队伍迅速向前,元军也顾不 得查看。十万大军的队头出了林地,面前是开阔地,再走二里路,便是六 合城了。元军的马队发声大喊就向六合城扑去。万万没想到,轰隆隆震 天声响,上千匹马落入了陷坑中。脱脱赶紧收缰,才算没有掉下。冲起 的灰尘,就像狂风卷起,迷漫了夜空,遮掩了星月,一切都陷入混沌中。

元军还没醒过味来,林地四面又嗖嗖嗖飞来数不清的火箭,立刻将 林内的易燃物点燃。冲天大火腾空而起,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直烧得元

军哭爹叫娘,狼奔豕突。脱脱想要节制部队根本办不到,元军自相践踏, 又死伤累累。侥幸活命的元军,全都往回逃跑,裹挟着脱脱直向瓦梁峪  奔去。待回到住地,天明之后点验部队,仅剩下三万人马,而且也全都精  疲力竭,无力再战。

就这样,脱脱的二十万大军,被朱元璋的两万之众彻底打败。元朝 皇帝一怒之下,将脱脱撤职。

朱元璋得胜回到滁州,郭子兴亲自 出迎。路上,他便对朱元璋说: “贤婿真乃诸葛再世一般,两次火攻,打得脱脱大败,可喜可贺。”

“侥幸得胜,不值一提。”朱元璋谦逊地说,“全托父帅洪福。”

“只是,”郭子兴顿了一下,“滁州城内眼下缺粮,看光景也支撑不了 半个月了。”

朱元璋立刻明白了郭子兴的用意:“父帅不必焦虑,小婿请令去他 处打粮,以缓滁州的困境。”

“如此最好不过。”郭子兴又故作姿态,“贤婿刚刚经过大战,还未及 休整,有些说不过去。”

“不妨,小婿理当为父帅分忧。”朱元璋已是心中有数,“离此八十里 路的和州,是个富庶之地,且为元军粮草基地,小婿就把它打下来。我军 的粮草之困,自然缓解。”

“好,本帅就着你带本部兵马攻占和州。”

脱脱兵败之后,和州的元军守将惶惶不可终 日。但一时间信息全 无,只是闻听脱脱丞相解职,却不知皇上如何部署。 日夜盼望能有报信 人来,真是望穿双眼。在去往和州的路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建言:“将 军,和州可以智取。”

“说说看。”这与朱元璋的想法不谋而合。 “扮作元军,骗开城门。”

“好,正当如此。”朱元璋道,“前不久,我们俘获了元军一批军装,足 足有数千套,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朱元璋挑选三千精兵,换上元军服装,扮作元军模样。又要十头骆 驼,载上金银绸缎和青年女子,意为缴获,打起元军旗帜向和州进发。那

一万骑兵则紧随其后。

徐达率领“元军”到了和州城下。他大声呼唤:“快打开城门。” 守将俯身垛口向下观望:“你们是从何处来的人马?”

“我们从徽州而来,奉命给你们送来犒赏。”徐达用手一指十头骆 驼,“看,金银粮秣,还有女人。”

守将盼信息盼得眼睛都红了,看不出破绽,便下令打开城门。徐达 率军一拥而入,当先一枪把守将刺死。守城元军顿时大乱,无不抱头鼠 窜,四处逃命。用不着后续一万人马增援,徐达的三千部队便已占领了 和州。

捷报传回滁州,郭子兴命令将一半存粮运到滁州,而留下朱元璋镇 守和州。次日早饭后,运粮车队刚刚出了城门,便被孙德崖的人马堵住 了去路。

大将花云用手中枪一点:“孙副帅,为何阻路?”

“花将军,濠州缺粮,获悉朱将军打下和州,而这里粮草丰裕,故而 前来就食,我这儿有三万人马呢,你这粮不能再外运了。”

“你好无道理,”花云指责说,“这是运往滁州的军粮,是为郭大帅救 急的。至于你来要粮,那得看朱将军如何安排。快些让路,不要误了我 的行程。”

“我这几万人也要大批军粮,眼下就有大量需要,你无论如何也不 能运走。”孙德崖提出,“这些粮食正可给我的队伍食用。”

花云未免焦躁:“再不让路,我手中的枪可是不答应了。”

孙德崖毫不相让:“我们都是红巾军,你们有吃的,也不能叫我们饿 肚子,有动武的道理吗?”

“孙副帅,不要耍无赖。你要粮去找朱将军商议,给我让路!” “你不留下粮车,就休想离开!”

“那我就对不起了。”花云催马挺枪便刺。

孙德崖举刀迎战:“终不然我还怕你不成?”

二人在城门前厮杀起来,早有人报告了朱元璋。他赶到之后,纵马 插到二人中间,用宝剑挡开他们的兵器:“全都退后,给我住手。”

花云气愤得先行告状:“将军,他要劫我的粮车。”

孙德崖也不示弱:“朱将军,同是红巾军,你们有干的吃,总得让我 们喝稀的吧,要粮食吃也不为过。”

“不知孙副帅带兵来到,未及迎接,还请见谅。”朱元璋讲出道理, “要粮吃,也得容我安排,怎能截住花将军去路?”

“我,我是想,这粮若都运走,我这几万人马就得喝西北风了。”

“副帅放心,城中有粮,尽可让弟兄们吃饱饭。”朱元璋劝道,“且放 花将军去送粮,贵部军粮待副帅进城后,我二人再从长计议。”

“好吧。”孙德崖也说不出别的,只得让开道路。

花云押带粮车奔向滁州,回身看看孙德崖的人马,心中有些不安,但 也不得不离去。

朱元璋又同孙德崖商议:“副帅,将大军暂留城外,您且随我进城, 容我设宴款待。”

“我的部下呢,就在这儿饿肚子?”

“怎会呢?”朱元璋笑容可掬,“我 自会安排杀猪宰羊,让弟兄们 饱餐。”

“我们同为红巾军,你怎能将我大军拒之城外,这是说不过去的。” 孙德崖招呼一声,“弟兄们,进城。”

他的弟弟孙德生率先带队拥入城中,孙部大军源源而进,孙德崖则 是怡然自得的神态。

徐达在朱元璋身边低语:“将军,待我收拾了这个姓孙的。”

“不可,”朱元璋反对,“终归都是红巾军,两军若是开打,必定是两 败俱伤,还是不要手足相残。”

“那他这几万大军入城,这和州怎能承受得了?”徐达提醒道,“万一 他有异心,我们的安全堪忧。”

“只能是小心防范了。”朱元璋也是无可奈何的口气。

孙德崖所部进入和州后,白米饭是吃个饱,但他们野性不改,动不动 就在城里闹事。有的强抢民女,有的酗酒打架,使得朱元璋也很头疼,觉 得这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设法让孙部人马出城。

这日夜晚朱元璋同李善长正在房中商议,如何妥善处理孙德崖的人 马,花云匆匆而进:“将军,末将回来交令。”

“你这样快便归来,可曾见到郭元帅?” 郭子兴应声而入:“怎么,你想见我吗?”

朱元璋赶紧跪迎:“父帅,小婿不知大驾到和州,还请惩治失迎 之罪。”

“你的罪不在此,”郭子兴入座,“可你犯下了大罪,你可知罪?” “小婿实实不知。”

“孙德崖是我的夙敌,在濠州曾拘押羞辱于我,而你竟然放他的数 万大军入城就食,这岂非同我作对?”

“父帅有所不知,孙德崖是硬行闯入城来。”

“你的手下尽有能征善战的兵马,为何不将他阻于城外?”

“父帅,若以武力拒之,双方便是兵戎相见,难免有较大的死伤,这 岂不是手足相残?”

“哼,你和他还磨不开情面,难道就不怕我动怒?”郭子兴声色俱厉, “他的几万人马在和州,就长此下去不成?”

“父帅息怒,小婿就去同他商量,要他的队伍尽快离开和州。”朱元 璋明白必须同孙德崖决裂了。

“不把孙德崖赶走,你就不要回来见我。”郭子兴对临出门的朱元璋 扔下了一句狠话。

朱元璋由徐达、汤和相伴,到了孙德崖的住处。孙德崖哥俩正在房 中密谈,见到朱元璋,孙德崖显然已有精神准备:“听说郭子兴到了,你 该不会是赶我走吧?”

“这倒说不上。”朱元璋也只能明说了,“副帅,你与郭元帅向来不 睦,几万人马在这和州就食,我倒好说,但是郭元帅毕竟有些不快,而且 人多粮少,这样坐吃山空,也不是长久之计。”

“好了,我也不难为你。”孙德崖已然打定主意,“我们今晚连夜出城 离开,去别处再想办法。”

朱元璋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副帅体谅我的难处,令人感激。”

“但是我还有个条件。”孙德崖紧接着说。 “不知是何条件。”朱元璋疑惑地问。

“郭元帅带来一万精兵,已在城外严阵以待。我的队伍出城,担心 与他的部队交手,烦劳朱将军领路送我军出城。”

“这事我可以做到。”

“那便请你同舍弟德生先行出城,我殿后押队,立即离开和州。”

“好吧,那就行动吧。”朱元璋回头吩咐徐达,“你且留下,保证孙副 帅这里的安全,避免我军任何队伍与之摩擦。”

徐达有些不放心:“让末将随你同行,以防发生意外。”

朱元璋一笑:“在这和州地面,还不是任我往来? 再说,郭元帅的部 下我无不熟识,不会有碍。”

孙德生集合起队伍,这先头部队约有五千人,朱元璋同他并马出发 了。临行,孙德崖向孙德生使个眼色:“二弟,一切按我们商量的办。”

“大哥,放心好了。”孙德生打马离开。

这里,孙德崖召集余下的两万多人马,部下的四员大将只有两人奉  命前来,还有两员将领及其一万人马,迟迟不来报到。孙德崖未免焦躁, 正在发火之际,郭子兴带着儿子郭天叙和大队精锐骑兵来到。

孙德崖见状,心中有些发毛,赶紧迎上前道:“大帅到了。我这里乱 糟糟的,也没个坐处,对大帅失礼了。”

郭子兴的脸绷着:“孙副帅,你对我失礼之处还少吗?”

孙德崖明白,现下是在郭子兴的房檐下,不得不低头,以免吃眼前 亏:“大帅,以往多有得罪,您大人不见小人怪,还请多多担待。”

“你得了吧。”郭天叙接过话来,“你在濠州将我的父帅擒拿关押起 来,这笔账今天是该清算了。”

“大公子,怎可如此火上浇油,理应劝和才是。”孙德崖此刻是想委 曲求全,全身离去。

郭天叙可不这么想,其实今天这场戏就是他挑起来的,他要以此树 立自己在父帅心中的地位。他一个箭步逼近孙德崖,宝剑便横在了对方 脖子上:“你敢动一动,就叫你人头落地。”

“别,千万别。”孙德崖说话时声音有些发抖,“大公子,剑下留情。”

事已至此,郭子兴也就横下心来:“绑了。”

亲兵上前,给孙德崖上了绑绳。郭天叙的剑动了动,孙德崖的脖子 现出一道血口子:“父帅,让儿子给您出气吧?”

郭子兴冷笑一声:“孙德崖,你可知道也有今天?”

“大帅,以往千错万错都是小弟的错,您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管怎 么说,我们都是红巾军,我们还要共同抗元呢。”

“你少给我套近乎,要不是朱元璋舍命相救,我早就没有今天了。” 郭子兴牙关一咬,“对不住了,今天我是要开杀戒了。”

“父帅,您就下令吧。”

“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明太祖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