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夏小米 > 2-1
2-1
书名:夏小米 作者:王子君 本章字数:2657字 发布时间:2024-06-16

第二章


夏小米在海南的记者生涯以拉广告为序幕开始了。

那一阵,拥有“记者 ”头衔的人在海南不计其数,按人口比例恐怕可以列为 所有城市之首了,就好像后来海口拥有豪华轿车的密度居全国之最一样。有言道, 海口的经理比椰子树多,海口的记者比经理多,是一点不假的,有人甚至说,一 颗椰子掉下来,可以砸到三个记者。夏小米当然无法料到,“记者 ”这种无冕之王, 在海口早已有些威仪扫地了。她戏称自己为“广告记者 ”。

夏小米从广告部领取了一本广告刊例,一本海南各大企业厂矿商场名册, 找了几张颇有代表性广告的报纸,就着一张海口市最新地图思考着行动路线和 目标。她本想请教一下广告部同人拉广告的战术方法,但大家进进出出,显得 甚为忙碌,似乎没有人注意她是新来的成员,或许,心里明白这是新的“记者 ”, 要来从自己的碗里分饭吃的人,怎么可以传授给她取食技巧!让她自己碰运气 吧,广告这碗饭,可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容易吃的。夏小米将有关资料放进 包里,准备出发。

“呃,到椰品厂怎么坐车? ”她凑近广告部负责人的桌子,不好意思地发问。 地图上没有椰品厂的名字。

广告部负责人正忙着检查上月广告账目,听见夏小米的问话,抬起头来,推 了推眼镜,一双眼睛骨碌碌转几下,似笑非笑地开口道:“海口交通状况非常糟糕。 这样吧,你去会计那儿支三百块钱,去买一辆自行车——你会骑车吧? ”在他眼 里,这个夏小米是个没见过世面也办不成大事的妞儿,瞧她那羞怯怯的神态,去 拉广告岂不是白费功夫白受气?不过,从一年多的广告经历看来,她的那种尚未

雕琢的本色之气,又说不定正好是别人砧板上的一块肉呢——有几个女孩不是见 钱眼开、贞羞全无?到时候,广告拉到了,虽然也许心理上会有些不平衡,但时 间一长,广告效益还不是会直线上升?有了这些人的极力经营,他广告负责人就 可坐享其成了。所以,他从来对新来者都要表现得十分体恤,在适当的时候传授 一些广告与人生之道、金钱与享乐之道,使得他们既心悦诚服,又拼力而为。有 了他们,他才能完成全年广告定额,他们是他大量攫取金钱的第一工具。这不, 瞧夏小米,如果以后拉了广告,这三百元还不是区区一个小数目。何况她是老总 特意打过招呼的人呢。

夏小米感激地点点头。她望望窗外,四月的阳光已有了灼人的感觉,但她心 情愉快,她就要在这阳光下骑着单车不停穿梭,为生存而劳作,为未来而奔忙。

然而,夏小米出师不利。

第一天,她跑到椰品厂,厂办人员面无表情地告诉她说,头头们不在。她想, 总不会一个也不在吧,便坐在会客室里等,翻书看报,极富耐心与涵养的样子。 快到下班时,那个办事人员经过会客室,发现她仍在这儿,很惊讶,便与她聊了 一会儿。他含蓄地说:“我们厂长交代过最新三防:防火、防盗、防记者。”夏小 米不解其意,那人只得解释:“因为记者一来,不是谈赞助,就是拉广告,从不见 要正儿八经地为企业做宣传的记者。”

夏小米羞恼不已,匆忙告别。

第二天,她又去农垦一家公司。负责宣传的经理十分热情,又是握手倒茶, 又是问寒问暖:“你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我们能解决的一定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 想办法解决!”那神态,令夏小米觉得自己是个乞丐,遇到一个乐善好施的主人了。 对,乞丐!夏小米突然明白了第一天椰品厂为什么要“防记者”的含义了。

经理绕来绕去,没有提到广告事宜上来。夏小米好几次开口,都难以成句, 只得起身告辞。经理使劲握住她的手,一只手还覆在她白皙的手上揉搓着,约她 第二天喝茶再谈。夏小米厌恶地拂开他的手,逃避瘟疫似的下了楼。

第三天,夏小米来到了极负盛名、生意红火的海滨大厦。在总经理办公室,

一位与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子接待了她。女孩子时髦且骄横的样子,“又是《热岛报》 的?昨天才来过一个,今天怎么又来了一个?真是的,什么日报、晚报、经济报、 特区报,每天像走马灯一样,拉广告,要搞活动,一句话,就是要钱,真是烦人!” 她将夏小米递过来的报纸随手一扔,带几分嘲讽的口气说:“我们老总说了,除了  北京各大报的记者以外,一律不见!”

夏小米哪里见过这阵势,她愣在那儿,脸色很不好看。这个女孩子叫什么 名字?她怎么可以这样刁蛮地说话?从她的衣着来看,她应是物质条件优越的

尤物;从这儿的办公条件来看,她若不是有一张吃香的文凭或特长,她就进不

了这样装修豪华设备现代的办公室。但她对一个来访者——不管这来访者出于什 么目的——如此不恭,又不见得是一个有着良好修养的白领丽人,也不会是一个 拥有良好声誉的大酒店的公关形象。再说,那老总若真如此对待记者之群,他的 智商真不够高能。夏小米正想反击,想起道听途说的一些女人的故事,恍然大悟: 这个有模有样的女孩子,也许只不过是一个被人供养起来的金丝雀而已。

她二话不说,扭头走出了总经理办公室大门。她听见那个女孩子咯咯咯的 笑声。

她觉得悲哀,为那个女孩,也为自己。

转眼两周过去了,夏小米一无所获。她有些焦急了,因为在广告部,一个人 有没有能力就是依仗广告收入的多寡来判别的,像她这样年轻的女记者拉不到广 告就更让人不可思议了。

那个晚上,夏小米躺在宿舍里,百无聊赖地翻一本爱情小说,结果什么也没 看进去。她觉得有些闷热,便打开窗,立时涌进来嘈杂的市声与高楼里的灯影, 她更烦了,啪的一下又关上窗,将电风扇开到最高挡,想给远在深圳的月亮和大 陆已久不联系的一些朋友写信,又找不到信纸。她只好扔了圆珠笔,再次斜靠到 床头上。

慢慢地,心中的燥热平息了。她想,这些天的努力没有什么结果,但并不能 证明自己没有能力吧?她只是不愿意死缠烂打而已。她一直在分析厂家们将“防 记者 ”列为“防火防盗 ”之系列的问题,也难怪,在海南,经济热潮席卷而来, 有准备的没准备的都被海水淹了脚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文化人也蜂拥上 岛尝试着一显身手。他们最拿手的当然还是文化事业,一时间报刊如雨后春笋, 办报人多如蚁群也就不足为怪。报刊多了,竞争对手也就多了,一家没有广告收 入、没有企业支持的新生报纸,其生命力是短暂而脆弱的,故此,各报只得广求 合作伙伴、赞助单位、经济广告。这里面,经济收入的重要性已大大超过了新闻 媒介的原有意义,记者们倾巢出动,大打广告战争。像流水作业一样,记者们来 一批走一批再来一批,哪个厂家商家不头疼?视记者如洪水猛兽,这最初的根源 还在记者本身。记者的含义已混淆不清,而广告的意义也剥除了艺术价值只赤裸 出唯利是图的一面,直逼经济效益金钱收入这一终极目的,而这一目的又直接与 记者的生存状态挂钩,这样就有了报纸—广告—记者—乞丐的可怕的连锁形象。 夏小米与其认为自己无能,不如承认自己不屑。

但她要生存下去,她必须寻找机会,在机会来临之前,她必须继续做一个拉 广告的记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夏小米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