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后记
书名:红河左岸 边城秘语 作者:闻冰轮 本章字数:1536字 发布时间:2024-06-25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市,这个城市的美与丑是由各人的眼睛和心灵来决定的。
河口这座小城在我的心中开满了鲜花,阳光堆积得很厚,冬季很短很短。它的节奏是疏淡且缓慢的,带着婉约的恬淡,超然于喧嚣红尘之上。
当记忆下沉为永恒之时,我用手中的笔保存下对它的情思,留在心灵的深处熠熠璀璨。


文人与旅行的缘分,从来就是难解难分的吧。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壮游,所以有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豪兴;有陆游“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的体悟。
文人的旅程,更多的是一种哲性的思绪之旅,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很少有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火车或是车子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眼前的景观同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时刻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
在西方,有一种说法得到广泛认同,即作家同时也是旅行家。
毛姆一生酷爱旅行,足迹所至遍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中国及男太平洋中一些岛屿,他还去过俄国和美洲。他的很多小说都和他的旅行经历相关。
D.H劳伦斯一生中大多数时间是在旅行中度过的,英国、德国、意大利、锡兰(今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法国等等国家都能找到他漫游的足迹,他的《迷途的姑娘》、《亚伦的藜杖》、《袋鼠》、《羽蛇》等小说就是他在国外游离的产物。
我曾经构想过一种很动荡的生活,像个冒险家般周游列国,接触不同的人,感受各种文化带来的撞击。但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太过动荡,居无定所,需要一颗足够强大且热爱冒险的心。
最后,想四处游走却又需要安定悠闲的我,就尽量不错过适时旅行,每年都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旅行时节。有余暇到他乡生活,到国外逗留,不过于迷茫,也不行色匆匆,用旅游的过程体会一种陌生的生活,顺便有空审视一番自己的人生。
始终迷恋于游记体裁的文字,它使我对于到过的地方的记忆图景和对它的期待图景凸显出来,且保持着一种纯正性。当我从一个地方旅行归来,最先从记忆中消失的是在刚刚过去的时间里对“将来”是如何的焦虑。
大多数人是在那些世界的角落被艺术家描画或者描写之后,才有兴趣去探索它们,就像在惠斯勒之前没有人注意到伦敦的雾,在凡.高之前没有人注意到普罗旺斯的柏树一样。艺术不可能完全破解自身的力量去创造热情,也不可能从凡人所缺乏的情感中产生。它只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旅客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而变得麻木。
我喜欢有故事的旅行,只有这样的旅行才属于渴望探索精神的游客。
旅行,让人生更美,更长,可以敞开心胸去阅读各种旅游胜地,将那些小小的旅途故事穿插在一起,似珍珠一般,让我对美丽旅行的回忆更长更久。
旅行能催人思索,真正的旅行必须是哲理和文化层面上的,是旅者的心灵与旅行地之间的共通和默契。
我希望在感性的记叙中不避真实生活的芜杂,不去追求那种经过洗涤的纯美,像很多艺术写生和游记笔墨那样因过度的省略而走向虚假。真正的旅行视觉是感性的,而且不作过度省略。没有太多概念、太多预设,太多追随,太多知识,太多传闻,那样会舍弃了本来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觉和具体细节。结果,哪儿都走到了,文字写了一大堆,却走得那么空洞,写得那么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旅行是什么,旅行为什么,每个人都会给出一份答案。这答案或思辨,或感性,或酣畅淋漓,或难以言说。因为,旅行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河口归来,思绪从内底的那份惦念中慢慢释放,说不清楚,也不需要理由,只是将懵懂的感动刻在了记忆深处。偶尔还会忆起乱了节奏的那一拍心跳,手的触觉,以及刻骨铭心的某种力度。
美,需要表达,更等待文字为它加冕。被美触动的那一瞬间,心底涌起的涟漪融着美景寄予的期许,幻化成柔媚的视线,
此时此刻忧伤不会让我走进忧伤,美丽却让我投靠美丽。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