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让味蕾在河口飞翔1
书名:红河左岸 边城秘语 作者:闻冰轮 本章字数:2882字 发布时间:2024-06-23

1,无法抵御的诱惑

某些人的生活似乎注定与美味无缘。
他们的生活方式由来已久,刻板而枯燥,你无法去颠覆。他们认为食物仅仅就是给生命提供能量,提供蛋白质或炭水化合物。进食不过是为了维系生命活动,因为活着,所以才要吃饭,人生失去了许多感受美味的乐趣。他们量定一天的热量来进食,就像考核一天跑多少公里而给汽车加多少汽油,味觉好像是多余的,或者从来就没有存在。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世界上有三样东西的诱惑让人无法抵御——美食,美景,爱情。
河口的美食不仅难以抗拒,还会令人在离开很久之后依然惦记着那滋味。如同玛德琳小点心是大文豪普鲁斯特的人生慰藉,纯正地道的河口风味,也是熨帖旅者心灵的幸福要素。
在河口逗留期间,我尽情欣赏了一段舌尖上的美食之舞。

2, 河口的辣椒

首先不能不提及的,就是河口的辣椒。
是什么调料使得一些菜肴如此与众不同?或者说,一道黄焖鸡为何如此芳香?为什么烤鱼的滋味如此令人向往?——那就是因为辣椒,是辣椒唤醒了我们的味蕾。
美国人马克·米勒就是在味觉被唤醒了之后,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选修了人类学,接下来到世界各地旅行,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辣椒后,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辣椒:点燃味觉的神奇果》。这部著作在哲学家或别的学者看来,不过是一本食余消遣的小册子,但它却颇有情趣,此中可以看出美国人的治学方式。
河口的辣椒有三个特点:够辣、够劲、够香。尤其青辣椒的鲜辣气息令人难以拒绝。
河口人做菜是以辣椒为生命照耀的,他们完全可以在一周内不吃肉食,但是三天没有辣椒,他们的味觉会淡出一片茫然来。辣是味觉的巅峰,它加佐在各式菜肴里,便造就出别具河口风味的菜系来,从真正意义上唤醒了食者的味觉。
我有时候会特别感觉奇怪,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都不吃辣椒呢?也许是德国人和英国人较少食用辣椒的原故。但是,现在这些国家的人也流行吃辣椒了,并将辣椒用以减肥。
既然造物主给了人感知的味觉,那么,大千世界的诸种味道,我们的先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尝试和发明的烹饪术,都是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比如像周朝的“醇熬”,那种天子品味的肉酱拌饭,我们今天也可以自己动手尝试。
马克·米勒说过一句很极端的话:不吃辣椒的人在一生中也没有唤醒味觉。
辣椒原来是生长在智利山中的一种茄科浆果,以后移到墨西哥种植驯化,从南美洲传到北非,再进入欧洲,然后才进入亚洲。这是比较通常的说法,关于传入中国的路径,也有几种说法,一是从中东经西北传入,一是从海上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传入,一是从上海传入中国。
辣椒外来说的理论遭到本土说法的强烈反对,反对者以大陆板块漂移理论驳斥,认为云南地理气候以及纬度与南美洲相当,原来板块没有漂移之前,就是在没有太平洋之前,大陆是一个整体,这样,云南就不可能没有辣椒,而植物学家恰又在云南发现野生的米椒。辣椒本土派据此认为:辣椒是中国的,并非由海外传入。
但是,正如同其他植物也有携带种子传入一样,云南米椒也可能是什么人丢下了种子,使它在森林里生长。总之,辣椒是从海外传入还是中国本土原来就有,一直没有争论清楚。只是学者们查阅历史文献,明朝以前从不见有辣椒的记载,虽然现在辣椒在中国一直被视为国椒,是道地的中国产物,四川、湖南、贵州等省份的人都是坚定的辣椒主义者,然而,他们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辣椒正宗的产地在中国。
顺着南溪河去乡下吃特色菜,途径河口郊区的乡村,农民们喜欢将红辣椒串起悬在屋檐下晾晒,那白墙黑瓦的民居,悬上几挂红辣椒串,正是诗歌中的家园意象,望一眼都会有热量从心头升起,温暖宜人。古色古香的民俗传统中有天光和地气,有空灵的意蕴,粗砺的生活质地呈现出汩汩温柔的诗意,其中蕴含着漂泊者的风尘仆仆,飘荡着内心深处清甜、微苦的气息,更有旅行者满腔的豪气。

3, 味觉之上的乡愁
 
在外之人都觉得故乡的食物最好吃,不论色泽、滋味、嚼头皆不可替代。故乡是一种神奇的酶,游子的味觉之上总含着乡愁,而背井离乡之人味蕾中包含的是文化乡愁。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来临,蔬菜瓜果不再是自然的生长,自然的形态与颜色,鸡鸭鱼肉也改变了以往几千年的生长秩序和生长环境,许多食品被流水线生产出来,甚至人工催化出来。传统的美食正在失去生存的土壤,纯粹手工的美食也快要失传了,天然的美味只在童年的记忆中,只属于故乡。
我在一家叫做“好再来”的餐馆吃了顿家常菜,扁豆、绿豆、鱼头、冻笋、红辣酱、泡椒......那些菜肴或小巧可爱,洁白如雪,或丝断情牵,旌心骋怀。尤其那一钵鱼头豆腐汤,非常接近平民生活,却满含古雅之风。
《雪萝阳汤》里说:暖是大地春回脚丫先知,胃里的暖,是一种汤暖。
河口的大米非常好,焖出的干饭与秋天有同感,明澈而柔软,漫溢成熟透的一股芬芳。蒸饭时便早早飘出异香,比昆明的大米米香味浓郁,仿佛在一个秋天的山谷,成熟的芬芳在林间弥漫开来,暖融融的阳光照耀下,有一条清亮的小溪流悠悠地流淌。
米饭的外层有晶亮的一层油质,或者是米油罢,嚼下去,每颗饭粒都是一个弹性体。无以分层,始嚼渐出米香,再嚼米香由浓转淡而回甜,就这么吃了一碗大米饭,居然忘了菜。其实无菜更佳,那菜只是一盘俗世的油烟气,而米饭把人带往仙境去了。
吃着吃着,忽然就很想去看一看那禾苗,看一看那水稻田。

4,小吃也纵情

在河口品尝美食,是一定要品越南小吃的。
越南小卷粉是老早就知道的名小吃,在云南很多地州都有打着“越南小卷粉”牌子的小食摊,但是无论如何,越南小卷粉是必须在正宗的地界上品尝一回的。
越南小卷粉的做法十分隆重,一个白气缭绕的蒸锅放在火炉上,蒸锅顶端是一块平整的铁板,热气腾腾等待着。旁边放着一碗搅拌好了的米浆,老板娘麻利地舀起一勺米浆倒在铁板上,顺手抄起一把刷子原地一抹,极薄极薄的一张卷粉皮就成型了。她用竹筷把卷粉皮挑到砧板上,利落地放上豆芽、碎肉、核桃碎、花生碎、韭菜、腌菜等,手指灵巧地一挑,就着竹筷在砧板上轻轻一裹,就成为了一个卷筒,顺手放到白色的盘子里,端到了客人面前。
桌子上放满各式佐料:酱油、醋、盐巴、味精、小米辣、花生碎、香菜、鸡精、葱花等等,食客根据自己的喜好调制成一碟可口的佐料,以卷粉蘸着吃。入口,卷粉特有的米香味从齿间轻轻溢出,同时夹杂有蔬菜、肉碎的浓郁芬芳,咀嚼在嘴里宛如步入天堂一般的美妙。
吃过地道的越南小卷粉,回想起内地各处的所谓“越南小卷粉”,是那么逊色且不正宗。

5,残忍的美食

一位在河口定居的越南人请我们去吃最具特色的越南小吃——鸭仔蛋。
所谓“鸭仔蛋”就是煮熟了的鸭蛋剥了壳吃,没想到剥开来竟是一只毛骨俱全的小鸭子!我仓皇欲逃!
他们面对这道特殊的食物显得兴趣盎然,我无处可逃,就这么眼巴巴望着他们将小鸭子醮醮海盐,下着地椒生姜,吃得啧啧有声神彩飞扬,不时将未成形的骨头从齿间吐出,将肠子、羽毛一口口咽下。
越南人介绍说:这东西非常滋补,尤其补脑,是越南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东西。我敷衍地干笑着应对,心中翻卷着奔腾的恶心。这越南人有的是让人不可思议的生活习惯,我就是困在沙漠里饿死也绝不吃这样残忍的东西。
好在主人还点了香茅草烤鱼、河口烧猪肉、卷筒、肉馅莱包、生鱼片等等美食,那混着异国风味的美食佳肴多少平息了鸭仔蛋带来的惊悚。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