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在河口品咖啡 文化1
书名:红河左岸 边城秘语 作者:闻冰轮 本章字数:2751字 发布时间:2024-06-22

公元一二五八年,在摩卡有位酋长雪克.欧玛尔,因为犯了罪而被他的族人放逐出境,此后他便一路流浪。当它流浪至阿拉伯境内的瓦萨巴时,已经又累又饿,他找了一颗树在树下休息。就在此时有一只鸟飞来停在树枝上,啄食树上的果实。那只鸟吃完果实后发出了无比悦耳的啼叫声,好奇的雪克.欧玛尔便仔细的观察了一阵子,发现鸟儿是在啄食树上的果实后才发出悦身的声音。于是他把树上的果实采下,将果实与水放入锅中熬煮,没想到竟散发出香浓诱人的味道。他把液体舀起试饮一口,周身的疲惫忽然消除,精神为之一振。他于是采了许多这神奇的果实,继续流浪。在流浪的旅途中,见有人生病便将果实熬成汤汁让他们服下,救助了许多垂危病人。由于他的善行,族人最终原谅了他,且让他回到村中并推崇为圣者。
这种果实便是咖啡……
咖啡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壮丽史诗。

1,走进那则醇香浓厚的故事中去

其实,当我们翻开咖啡那部厚重的发展历史的时候,会惊异地发现,那绝不单纯是一种植物被人类发现到利用,直至融入社会的简单过程,那实在是一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壮丽史诗。
随着第一粒咖啡豆被人们采摘下来、第一次焙烤、第一次研磨、第一次冲调,直至第一杯热咖啡醇香的飘散,有关咖啡种植和咖啡 文化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传播的传说,已经成为历史上最伟大、最浪漫的故事之一。
云南省的南部位于北纬15度至北回归线之间,恰好处于最适合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上,昼夜温度的特性令其种植的咖啡没有南美、印度及非洲等味的浓苦,而是香而不烈,浓而不苦,非常独特,且带一点果味,是咖啡上上品,许多国际大师赞誉它是“国际上质量最好的咖啡”,并被伦敦国际咖啡市场评为“优质产品,香醇第一”。
但是崇尚普洱茶的云南人没有把咖啡 文化发扬光大下去。
越南咖啡的产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二,算是一个有咖啡 文化的国家,比中国人更深入在咖啡 文化当中。来到河口,就不能不走入越南咖啡这则醇香浓厚的故事当中去。

2,未经琢磨的新土

在越南这样一个地方,既秉承华族的传统精神与文化,又带着法国人浪漫的生活态度。走在越南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殖民的痕迹,不仅有法式的建筑,当然还有饮咖啡的习惯。走在河内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必然有一家咖啡馆,折合15元人民币一杯的Cappuccino香醇味美,令喜欢咖啡的人直摇头叹息。
越南大多数咖啡的口感很好,再加上受法国休闲文化的熏陶,其人民对咖啡的热爱程度不次于中国人对于茶叶的依赖。
在河口的越南街可以见到数家摆放着小桌椅,招牌上标示着cafe的咖啡馆,令人忘记身处中国。而在越南,街头咖啡馆数量尤其多,摆放着小桌椅,有法式情调的咖啡馆不仅遍布越南市区,在一些乡镇也沿途可见。还处处可以看到街边的小贩卖着法式的尖头面包。越南人对自己的身份也有很强烈的意识,有法裔血统的越南人会清楚地告诉你,他们是法裔越南人。
越南也许是新世纪最值得去探索寻访的一个未经琢磨的新土。旧日的殖民者带来了伤痛,也把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灌输进了城市的深处,特别是在下龙湾,当华灯初上时,街头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前霓虹迷离,从窗口弥散出法式咖啡的浓香。

3,中原咖啡的传说

河口滨河路上有一家专门经营越南咖啡的“中原咖啡”店。
这是一幢二层楼建筑,底层采用敞轩开阔的风格,灯光明亮,吧台是炫目的明亮,射灯清晰无比地照射着各式咖啡礼盒,以及吧台上方的酒具。一排红色的吧椅摆放在吧台前方,供旅者小坐品尝。
楼上则是另外一方天地。优雅的传统木格结构拉出耐人寻味的室内空间趣味,Live Band的音乐飘荡在空气里,卡座里是松软舒适的大沙发,墙上挂着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吧台背后有一片古老咖啡壶装饰出来的墙面,东西文化的混搭令人印象颇为深刻。四周的墙壁由一块块原木细细拼成,细心看过去,能辨认出暗刻的花纹与图饰。
屋子外的露台是一片十分难得的空中花园,对岸就是越南,身后是热闹的滨河路。它在摩肩接踵的闹市后精心营造出一个从容的空隙。抬眼望去,不远处的街道上灯火通明,有各种年龄的人在唱歌跳舞。而这里却有禅意的木影,细碎的灯光,和原汁原味的各式咖啡壶。人在这里就仿佛暂时逃离都市的喧嚣,踏入一个遁离世事的异度空间。设计师用玻璃引领露台和夜景入室内,成就了一个彼此独立又共生的有机整体。
在这里,你会分不清自己究竟置身河口?抑或昆明、越南?它所带来的时空感受已经远远超越一间酒吧或者咖啡馆。它重视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古老文明在现代重新焕发美丽的全新尝试。
“中原咖啡”是以编号来命名的,由于平时喜欢喝“炭烧咖啡”,自以为能够接受比较苦的味道,于是就叫服务 小姐上杯味道最苦的“中原神话”。
不一会儿咖啡端上来了,让我好奇的是,竟然不像其他欧式咖啡般直接煮出来,而是像普通速溶咖啡那样一包一包用沸水冲的。而它却又不是速溶咖啡,一个铝质咖啡壶,不算很精巧,但因为有了上面凸压的“中原咖啡”的标志,倒也是有点看头,有点意思,造型有点欧化的味道。咖啡端上来后,大约需要15分钟以后才能喝,因为要等咖啡不断的滴完到下部的小杯中。
看来喝这越南咖啡还需要些耐心呢。
越南咖啡豆之最大特色是以特殊奶油烘焙而成,空气里有浓郁的热带咖啡包裹着浓浓的奶油香味。
越南咖啡的喝法不用咖啡壶煮,而是一种特殊的滴滤咖啡杯,下面用样式古老的印花玻璃杯接着,一滴一滴都用来消磨曼妙时光。做的时候下面的玻璃杯杯口架上滴漏杯,在滴漏里面放咖啡粉,压上一片有洞孔的金属片,再用热水冲泡,让咖啡滴滴答答的滴到杯子内。
讲究一点的咖啡馆做热咖啡时,要把杯子架在一个加满开水的大碗里保温,因为滴完一杯咖啡可能要用十分钟,热咖啡会凉掉。有人喜欢在杯子底下加一层很甜很甜的炼乳,等咖啡都滴到杯子里,再把黑咖啡和白炼乳混合起来喝,甜得要命。
在沙巴喝过这样的咖啡,通常加炼乳要多付1000盾,加冰块也是1000盾。 这种咖啡的做法全世界只有越南才有,恐怕也只有性格温良的越南人,才有这样好的性子耐心地等着一杯咖啡滴完了,再慢慢吞吞地喝下去。即使在路边的街头咖啡挑子,也是一样的制作程序,丝毫不含糊。
喝咖啡是越南人的日常习惯,越南咖啡馆很家常,不是什么高消费场所,普通的也就几块钱人民币。
“中原咖啡”的老板娘是个咖啡痴迷者,见我在考证越南咖啡,便饶有兴致地讲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关于咖啡的趣闻给我听。
在越南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名叫“松鼠粪”咖啡。它产自越南少有的高山地带,香气很醇,淡淡的酸味与柔和的苦味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结合。每到咖啡采摘的季节,人们就会把饲养的松鼠放出来,让它们肆意享受整整一天咖啡果,松鼠们每次大快朵颐后会将咖啡果中难以消化的部分排出去。人们便将这些咖啡豆收集起来,在清水里洗干净,然后加工成“松鼠粪”咖啡。
“在越南市面上是见不到这种咖啡的,因为生产‘松鼠粪’咖啡豆的农场是由政府官方机构经营的,产量极其有限,主要用以馈赠外宾和驻越跨国公司职员。”老板娘说得非常权威,由不得我不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