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河口还担负着友人的一项托付——拍几张艳丽的瑶族服饰照片回去。
她是那般迷恋绚丽的瑶族,来前认真告诉我河口瑶族分为蓝靛瑶、白线瑶、沙瑶、红头瑶四个支系。盛唐时期他们是住在湖南的,元朝时迁住广西,清朝乾隆年间由广西迁出,到了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分批从广西迁入河口境内。经过几百年的长途迁徙,居住在河口的瑶族有2万余人。
走进瑶山村寨,青山秀水的自然生态展现在眼前,仿佛从未受过尘世的污染。整片景色已经染上了各种色调的金色,绿色的金,黄色的金,粉色的金。这种金色色调与蓝色相结合,有水的宝蓝,勿忘我的靛蓝,特别是亮丽明艳的钴蓝。
瑶寨可以看到现在还在运行的米轨货运火车,两岸风景很美,植物保护很好,路上看到苗族骑着摩托车去收割香蕉。友人想吃在树上成熟的香蕉,便请他们砍来,好心的苗族不要钱,只是我们不好意思不给。
随行领队介绍说,瑶民依然保留着游耕文化的遗风古韵。因为瑶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精美的瑶锦、瑶服令人目眩神迷,
迎面看见几个穿对襟黑布衣、黑长裤,包黑色头帕,打绑腿的瑶族汉子,他们告诉我这是蓝靛瑶。目光急忙去寻蓝靛瑶女性,果然婀婀娜娜走来两名,一名女子是蓝黑色长袖对襟衣,胸前有一大束50厘米长的红邑缄线彩穗;另外一名女子身穿蓝色斜摸衣,胸前是红黄相间的70厘米左右长的绒线穗子。二人均戴着银项圈、银链、银手镯;腰带饰有红邑穗子和珠串,下穿黑色长裤。我掏出相机跟上去拍照,她俩大方地微笑迎接我的镜头,最终忍不住让自己与她们合影一张,好美的服饰!
河口县瑶族蓝靛瑶支系,至今仍保持着较完整的“女娶男嫁”的婚姻礼俗。青年男女在日常交往或在对歌中相识与建立感情之后,不论是男娶女或是女“娶”男者,须由父母亲亲临对方家里提亲。见到对方父母时,先递去黄烟一锅,然后直言不讳说明来意,促膝商谈婚事。如果是男娶女者,就商定聘礼与婚期。如果是招赘上门,就商定从妻的时间(有的是一年或数载,有的是终身从妻),倘若双方无异议时,共吃一餐饭,就表明婚事落定。招赘上门在瑶寨较为普遍,不需聘金,完婚之后在女方家落户,所生儿女随同母姓,有平分财产的权力。对终身上门者,若女方无兄弟姐妹,可继承全部家产。
我四处寻找“红瑶”,想象中是一簇火焰般的耀眼,令人目眩神迷。当几位真正的“红瑶”亭亭玉立站在眼前时,心就像一块沉香木那般,馥郁迷醉地沉在了美艳里。
一块中心和四角均有刺绣菱形图案的黑帕包头掩住秀发,包头额前正中露出精致的菱形帕角,很多细碎的红绒球于头顶井垂于背部,像极妖娆的凤凰。黑色对谍衣,桃红或朱红色与黑线交织而成的瑶锦做成铺沿镶饰,有红、白、黑色的花边,背部、门襟和袖口处均有挑花,袖口用红、白、蓝布条镶边并挑上树形纹。后背、两肩和前襟上有人形纹、狗纹、龙纹、船纹等图案,挑绣的图案内容特别丰富,做工也极精致,犹如一部瑶族的千年传唱史诗。下穿挑花黑色长裤,系挑花围裙。黑色围腰用红、蓝、白布条镶边,再用纳纱绣出巨鸟纹、树形纹。胸前戴银牌扣和银链、银项圈。
我看得如痴如醉,眼花缭乱。
据记载,明代瑶族织锦已极精美,在《赤雅》卷上所述当时瑶族的贵族用锦缎有“凤裘蝶绡”之说。凤裘由白帅绿舍凤毛所织,色久愈鲜.日之避寒。蝶绡,冰蚕所珥,织作蝶纹,服之避暑,故瑶族谚语说:“凤裘无冬,蝶绡无夏”。
瑶锦中还有鹅头锦,花蕊锦、蛇濡锦、簇蝶锦以熟金为之,从这些以“凤毛”、“冰蚕”、“熟金”为材料的织锦中可见当时瑶衣质地之纯良,做工之考究,刺绣之华美。古籍这样记载当时瑶人贵妇的头饰:“髻有英蓉,有望仙,有怀人,有双龙,有孤凤,有浓春,有散夏.有奥依,有万叠愁,有急手妆;其下者有椎髻,有垂鞭,有盘蛇,有鹿角”……,其花样之繁多,令人叹为观止。
瑶族服饰是该民族图腾崇拜文化的载体,是深层图腾观念的物化。瑶族男女“衣五色衣”,着“斑斓服饰”壤于对蛤祖的纪念。在《后汉书》和各瑶族重要历史典籍《评皇券牒文》中均记载了盘瓠传说:瑶族始祖盘瓠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因此瑶族男女着五彩纹服装,以示不忘租。
在这里,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瑶乡风韵,畅饮甘甜醇香的农家米酒,感受独特的婚俗和宗教信仰,品尝回味无穷的瑶寨风味。
河口瑶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祭祀寨神、家神、山神、风神等,对生活和生产中的活动也要占卜吉日、祭祀神灵。
度戒礼是瑶族道教信仰的重要制度和独特的瑶族男子成年仪式,凡是十三至二十岁的男子都必须通过度戒。度戒有一套由度师主持的严格仪式,男子受戒后表示已经成年,取得参与村社活动、恋爱结婚的资格。
可惜我们逗留时间太短,不能在盘王节“坐歌堂”通宵达旦地欢跳长鼓舞。瑶族盘王节是瑶族祭奠始祖盘瓠王和庆祝丰收的盛大传统节日,于五谷丰登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在较大的瑶寨举行。节日期间瑶寨家家户户宰杀猪鸡,包棕粑,打扫寨子和家舍尘埃,邻村的三亲六戚穿着节日盛装,前来共颂始祖,高唱酒歌,高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男女青年则相约对情歌,以歌道情,以歌传情,寻觅佳偶。
河口的瑶族是善歌的山地农耕民族。我好生遗憾不能跋涉在大瑶山深处,聆听瑶家小妹咏唱的天籁之音。
瑶族的民歌多姿多彩,有叙事歌、礼仪歌、情歌、劳动歌、时政歌等等之分。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唱风流”。蓝靛瑶青年男女婚前的社交活动较为自由,以对歌的恋爱方式相会、叙情、定情。每逢春节期间或农闲时,村寨之间的青年男女互相邀请对歌,即瑶家称的“唱风流”。男女之间情投意合,就互相赠送银饰品、布垫肩、布伞套为信物,许下山盟海誓,互相用嘴咬破手指,在离歌堂时,双方互相用拳头轻轻捶脊背,表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瑶族的舞蹈也是颇具特色且多彩多姿的。
瑶族祭祀舞蹈主要用于度戒仪式。如《铜铃舞》是瑶族在度戒中的常用舞蹈,贯穿度戒活动始末。跳时,屈膝颤抖、摇摆下沉,师公手持铜铃于胸前摇动,感情虔诚严肃。《送花舞》是瑶族度戒、打斋、开挂堂中的舞蹈之一。跳时打击乐声相伴、十分欢快。《龟舞》亦是瑶族度戒舞蹈之一。在舞蹈过程中,红头瑶支系以打击乐相伴,而蓝靛和白线瑶支系则由师公唱经歌相伴,白线瑶不仅如此,而且还有女歌手伴唱,场面尤为动人。而自娱类舞蹈,则反映了瑶族生活习俗、社会风貌及其性格特征。如《围亲家舞》,是反映瑶族红头支系婚娶场面的舞蹈,表现了男方迎亲队伍围绕女方送亲队伍欢跳的热烈场面,欢快、喜庆,十分精彩。
河口瑶族山寨,经常开展传统的《打陀螺》、《踩高跷》、《打弹弓》等民间娱乐活动,把它当作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
瑶山归来,心中依然氤氲着瑶山风的浪漫与瑶乡人的激情,瑶乡人的历史仿佛触手可及。一个有历史、有宗教信仰、有图腾崇拜以及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令人喜爱且敬畏的。
抬头只见云来雾往,千壑生烟。
今夜将无风,今夜将无雨,今夜我将在那花团锦簇般的瑶族服饰里,圆一个色彩绚丽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