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绝世之作
必须走过人字桥,才算走过滇越铁路。
人字桥是滇越国际铁路的精华所在,异想天开的设计和巧夺天工的制造令人惊叹到窒息,也令其名传天下。
这是两座跨度有67米的峭壁,距谷底深度有100米!在这样的两座绝壁之间以一座巨型的人形钢架桥横空凌度,没有一根支撑墩, 全用钢板、槽钢、角钢、铆钉联接而成,惊人的想象力、独特的设计、精巧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桥自诞生之日起便名扬世界,许多外国学者和游人都专门来参观这座滇越线上的奇迹。
滇越铁路的修造一直很顺利,但是进程在屏边县北湾圹乡度箐与倮姑站之间的五家寨时,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两边的悬崖实在太陡而且太高,各种施工方案一再失败,眼看全线工程将在这里彻底搁浅。
法国工程师将人字桥施工段情况拍成照片,在法国国内报纸上寻求方案。历史机缘或是命运的契机,法国女工程师鲍尔·波丁收藏起了这张报纸,脑海里整日萦绕着五家寨,五家寨。
那个夏日午后,她照例摊开桌板自己裁剪衣服。剪刀无意间被碰掉,剪刀的两个角直直张开插在地板上,构成了一个汉字的“人”。 鲍尔·波丁眼睛一亮,这不是人字桥的最佳设计方案吗?令她苦思冥想几个月的方案,瞬间有了答案。
整个人字桥桥身没有一根支撑的骨架,全用钢板、槽、角钢、铆钉联接而成。所用材料全在法国制成,运到中国后,由中国工人一段一段地背上山。而架桥用来牵引的钢索,是由数百名工人一起徒步扛上施工点的。如今的人字桥,一颗颗铆钉仍紧密如旧,银色的防锈漆依然保护着它抵抗风吹日晒。蓝色天宇之下,它傲然凌驾于绝壁之间,一份凛然的绝然。
仰望这座飞天横渡的人字桥,依稀看见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工人。悬崖峭壁、岩陡苔滑,没有任何安全设施,只好用绳子系人于半空中凿岩放炮。4月的一天,风雨交加,雷鸣电闪,法国工头不把正在作业的工人拉上来,只顾自己逃避躲雨。待雨停止,16名工人中3人因绳断跌入深谷,13人被风吹撞岩石,血肉模糊。年底,法国工头让工人由便道到工地干活,并将这些工人的发辫一个连一个地系起来,让其顺岩边往下走。工人走得慢,工头顺势一脚将最后一个工人往岩下踢,其余工人一连串地摔死于大河中。
一座血与泪交织而成的桥。
3,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记得有本书上说: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诞生了诗;
牛郎遇见了织女,于是诞生了夏夜里再版又再版的星空神话;
米开朗基罗在浑炖未凿的大理石中遇见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诞生出不一样的扉页。
那么公路和大桥呢?是否也是一场巨大的遇见?
山这边,山那边,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空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一旦相遇,就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如果没有桥,没有路,他们永远遥遥相对,难以遇见。
从昆明去河口,最便捷的交通其实是公路。
行驶在全程高速的道路上,体验到的是穿越。可以穿越温带、亚热带、寒带、热带等4个气候带,满眼看到到的是另外一番风景。
蒙新高速公路和新河高速公路纵贯了红河州境内,最高海拔1607.33米,最低海拔158.26米,降高差为1449.07米。沿国道左侧山坡坡麓布线,紧邻国道并7次跨越国道,是我国连接越南及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的一段,也是红河州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枢纽。
线路为克服1500米的高差,集中了湾田、窑头、蛮耗三个隧道群共17座隧道和71座大桥和特大桥,途中桥隧相连,特大桥2座,大桥8座,是云南高差和桥隧比例最大的一段公路,其间因为穿越喀斯特地形时遇到的一个特大溶洞,修建出云南第一座“洞中桥”。
要想寻求被征服与被震慑的喜悦,就看蒙新高速与新河高速路上这些隧道和大桥。气势如虹的建造,令大地倾身、诸天动容。
虽然是高速路,但山路惊险繁奥,每转一个弯就把自己的风景彻底否定一次。
当我看到新河大桥从隧道里倾情而出,肩依群山侧岭,脚踩艳丽红河,利剑般刺向彼岸时,几乎惊得昏呆过去。这是怎样一番气势的遇合!我有一种置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这份绝望从心底升上来,顿感自己渺如蝼蚁,惟有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尽情欣赏这气势磅礴的赫赫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