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回归
与阳宗海山水毗连互映同辉的小白龙,生长在一个奇妙动 听的传说中。它是一缕伤痛,一份想象,朝朝暮暮模糊而清晰 地存在着,终又变成一个穿越现实的杰作,一场走遍天涯道路
也不愿醒来的大梦。各种新的传说相继应运而生。
眼前就是闻名遐迩的小白龙,我在一片粉黛的草色 里停了下来,停在前生后世的记忆里。追逐着绿意的微 风,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天上的云霞和新来的鸟语,关 心着石上的苔痕,浅草里的鲜花,也关心着水流的缓急, 水草的滋长。轻飘飘的蒲公英是探信的小使,铃兰与香 草是欢喜的初声。春 光烂漫在每个角落,不须窈窕的云 南含笑和玲珑的石水仙来殷勤问讯。爱热闹的杜鹃,耐 辛苦的凤尾蕨,野山茶、南烛、杨梅、桃、梨与雏菊, 正合奏着一阕妙曼长歌。
与阳宗海山水毗连互映同辉的小白龙,生长在一个
奇妙动听的传说中,漾碧拥翠,相依相存。东面与宜良 县匡远镇接壤,同宜良坝子俯遥对望;西面、北面与汤 池镇毗邻,和阳宗海旅游度假区山水相依;南面紧邻草 甸镇,昆石高速公路依山麓而过,是距省会昆明最近的 大型综合性森林风景区。如果说阳宗海是一颗光彩夺目 的高原明珠,那么小白龙就是一枚硕大美艳的绿色翡翠。 它是一个传说,一缕伤痛,一种想象,朝朝暮暮朝朝,模糊而清晰地存在着。慢慢地,终又变成一个穿越现实的杰 作,一场走遍天涯路也不愿醒来的大梦,于是各种新的传说 应运而生。
此刻,寂静又寂寞的小白龙一个人影也没有,一朵欢笑 声也没有。所有入目的空,入目的景,都与绿色有关,纵然 我用上头脑里所有与孤寂相关的词汇,也不够形容小白龙的 静谧。
但是,在浩浩荡荡的寂静里,我分明感知,小白龙正暗 自酝酿着关于来年春天的那场盛会。
相传很远很远的年代,小白龙林区一带叫龙山,住着赤、青、黑、白等九色龙,大黑龙凶狠刁蛮,时时作害肆虐,民众苦不堪言;小白 龙生性淳善,慷慨大度,善良温柔而深受百姓喜爱。一年,草甸、汤池逢久旱,农 民的庄稼几近干枯无一收成。见此景况,以赤龙为首的其余七龙纷纷另择他地,大 黑龙倒行逆施为非作歹。善良的小白龙不忍心看百姓受苦,一跃入天,拼尽气力向 这片地区吐水降雨,吐啊吐啊。大黑龙与小白龙撕打起来,小白龙被凶残的大黑龙 打伤,跌进了深箐。白龙痛苦之极,泪水簌簌涌出,很快便盈满一箐。左眼的泪水 流向西南,变成了草甸海;右眼的泪水流向西北,变成了阳宗海。小白龙舔干伤口 的血,再次冲向天空与黑龙撕斗,渐渐体力再度不能支持,眼看凶恶的黑龙就要把 它撕成碎片。此刻空中祥云飘飘,释迦牟尼脚踏宝莲,冉冉而至。
见佛祖显灵,大黑龙仓皇逃窜。佛祖知大黑龙禀性难改,势必卷土重来,于是 用手一指,前面顿时横卧一尊睡佛。睡佛静静地躺在那里,陪伴白龙过了许久的年 代,后来化作了一脉青山。此地有了小白龙的护卫,从此风调雨顺,和平宁静。四 方百姓为感谢勇敢、善良的小白龙,每年四月初八这天,都来此山祭祀,并遥拜卧 佛,把此山称为小白龙。
永乐初年,小白龙山走来三名行脚僧人,他们两老一少,灰暗的脸色,清癯的 身骨,透着沿途风尘的劳苦。他们登上山顶放眼眺望,西南峰峦雾霭氤氲,似一巨 佛仰卧;卧佛之南清泓似镜,群峰西北一湖碧玉熠熠闪亮,融融两水如镶嵌在群峰 间的两颗明珠。蓦地,一方彩云从小白龙山顶向西飘忽,须臾之间已至卧佛山上空。 卧佛山顿时挂起绚丽的彩虹,一条白龙的身影在雾霭之中时隐时现,天空中徐徐洒 落清润的珠滴,接着变成如注的迅雨。三人想不到这荒凉山野竟如此神秘,奇谲的 景象使他们忘记了湿透的凉意,忘记了饥肠辘辘和旅途劳累。
雨过天晴,一阵轻悦的钟声传来,扰动了他们的惊奇与困惑。山前不远的苍松 古柏之中,挑出一座古寺的檐角。三僧进得寺来,拜谒方丈。茶过三巡,年轻僧侣 把刚才所见向方丈讨教。方丈见他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知他非一般僧人,娓娓讲 出了小白龙的故事。
三位僧人听罢,合掌口颂善哉善哉。他们爱上了白龙山的清幽,遂动了留住下 来的念头。在寺僧的帮助下,他们在古寺旁结庐而居,取名“白龙庵”。
《名山藏》记载:“建文四年(1402 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
宫中火起,明惠帝朱允炆乔装出走,去向不明。”
若干年过去了,人们从破残的片语只言中解开了这个谜:三位神秘僧人,年轻 和尚即建文皇帝朱允炆,两位老僧一为吴王教谕杨应能,另一是四川岳池教谕、翰 林院编修陈济。他们追随建文出走,生死与共,最后病终山野,可谓板荡之臣。建 文皇帝流落南滇时,曾两次在白龙庵蛰居,前后长达四年。建文帝到过宜良坝子南 部的哈喇村老塘子洗马,原先一池清水竟被马身上的污垢染成了绿色,那个池塘后 来改称“洗马塘”。《通志补遗》云:“文帝由吴历楚,经蜀至滇,唯应能及陈济二 人相从。”
“永乐四年,结庵白龙山。七年,去滇入蜀。八年三月,还白龙山。九年,有司 毁白龙山庵。”故建文帝在小白龙隐居一事,典有所出。以后,建文帝转往浪穹鹤庆 山及武定狮山,浪迹天涯历数十年,有武定狮山《建文皇帝御制诗》为证:
漂泊江湖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憾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前云气散,朝元阁后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
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及传说,我已无法辨识究竟哪一个故事更接近小白龙 原初的形迹。但这已经不重要了,200 年夏至伊始的这个晴日,因为一个偶然的际遇, 在历史长河中被一点点放大了。它容纳了几百年的风雨岁月而变得浩荡无边,一代 又一代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但岁月仍在,小白龙仍在,带着花香, 携着细语,流淌到我的面前。
小白龙山与宜良盆地相连,为滇中高原浅切割中山地貌类型,属梁王山系。山势呈东西走向,西面、北面较平缓,东面、南面较陡 峭,特别是南面的猴爬崖一带,坡度在 46°以上,险 峻异常。最高海拔为小白龙主峰 2188.1 米,最低海 拔为石牛箐与英雄大沟相连处 1730 米,相对高差为 458.1 米。气候因子属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冬季 平均气温为 9.1℃,夏季平均气温为 21.4℃,年平均 气温 16.3℃。受高差、植被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小白龙 独特的森林小气候,四季如春,气候温暖,多雨湿润, 云雾缭绕,森林环境洁净而优美无比,为人们提供了 一个消夏避暑、休闲度假的全新天地。华山松、云南 松、云南油杉、圆柏、柳杉、雪松、藏柏等针叶树种 遍布林园,还有核桃、板栗、油茶、桃、梨等。道路 两旁有黑荆树、黄花槐、紫藤等行道树,部分陡坡带 有云南松的变异种地盘松分布,在石牛箐上游沟边还 成片分布着竹类植物筠竹、撑蒿竹等。
置身于茫茫林海之中,仰流云、赏山花、餐秀 色、听松涛、聆鸟鸣、采梅、捡蘑菇、饮山泉、卧 绿苔,爽心悦目神怡气清,大自然的美景和野趣扑 面而来。
瑰丽的春放是野游小白龙的最佳时期。顺着花香 与草味的和风,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这 里多的是花团锦簇;你若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 禽;你若爱儿童,这里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畅 饮,村民会为你奉上绝好的新酿,或以香醇的果浆为 你解渴润肺;如你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 人。信马由缰,有七甸豌豆粉与胡麻大饼供你饱餐, 有夺目的樱桃与果鲜恣你尝新。这里的清荫与美草, 民风与美意,团团包裹住你。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想象不出 比这更适情更适性的休闲时光,一日或半天的逍遥绝对是性灵的一味补剂。
作为昆明近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森林绿地,小白龙拥有常青森林四万余亩,以 云南松、华山松为主,间有圆柏、杉木、柳杉、藏柏、雪松、栎木、翠竹、油茶、 板栗、野山茶、杜鹃、南烛、杨梅、桃、梨、凤尾蕨、云南含笑、苔藓、菌类等等, 还有麂子、野兔、鸟类等动物资源。滇中低纬高原,北亚热带气候区,冬夏温差不 大,四季如春般温煦,当之无愧成为以森林自然风光为主体景观的国家森林公园。
1994 年 4 月 26 日,小白龙森林公园举行了开业剪彩仪式,正式对外开放。嘉宾、 游客涌入茫茫林海之中,尽兴观赏和游览森林自然风光,享受林中别墅、森林舞厅、 疗养网球场、瞭望塔,领略绿色世界的大自然美景和林间度假小栖的情趣。1996 年, 昆明泰昆公司投资 110 万元,在小白龙景区内建盖了集客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 高档次综合服务楼。1997 年 6 月,宜良县电信局投资 110 万元,在小白龙景区内架 设了一座无线电话网站,使景区设施和功能愈趋丰富。同时还引进了一些商家建盖 度假山庄。1999 年,宜良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在小白龙景区内投资 200 万元,建成广 播电视发射塔及其他附属设施。2000 年 9 月,投入 180万元,建成一个集会议、娱乐、 住宿为一体的度假山庄。2002 年 6 月,广播电视局又投资 60 万元,架设了一条专供 电线路。
从 1994 年开放伊始,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总投资规模达到千万,引进三十余 家中外客商进行投资建设,共同开发。公园在完好保持自然生态景观的前提下,建 成林中别墅两百余幢,建成林中舞厅、游泳池、疗养网球场、瞭望塔、餐厅、商店、 停车场等一系列配套旅游服务、娱乐和通信设施。小白龙幽雅、静谧的环境吸引了 省内外大批游客,每当周末,工作劳累的人们都喜欢扶老携幼,邀朋结伴到公园内 休闲、度假,各类会议、聚会等团体活动都在小白龙举行。有诗云:
又追野趣上遥峰, 岭树苍森小白龙。 秋采蘑菇情骀荡, 夏消酷暑意从容。 山深还饶儿时梦, 地静偏宜长者风。 最是参禅新去处, 无任狐鼠乱仙踪。
一阵恍惚随风徐徐飘来,对于河流树木苍生所代表的岁月无常,我没有,或者 说不愿去想太多。当时的人一定不会相信,目力所及的繁华转眼之间就会蒸发掉, 甚至连一座浩大的度假山庄,包括那两百多幢生态别墅,以及豪奢的网球场、游泳 池,繁花似锦的林中舞厅,大型瞭望塔,居然也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很多年后,它 们只能带着日暮的苍凉和森林的清芬,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供人们在阳宗海湖畔, 在小白龙山麓下,一遍遍地反刍。那些曾经的楼与厅,曲与歌,光与影,在风中闪 烁不定。一瞬间,我看见了属于小白龙的辉煌时代,它凝聚在时间的河流上,即使 在夜里依旧光芒耀眼。一别多年,谁知这思乡的隐忧,谁解这难言的衷情?也不想 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无拘无束的田野,我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 颗大星在天边出现。
小白龙在酒店式度假模式消亡后,再度起死回生,在四万亩长青森林绿地中, 再度继续它在人间的旅程。20 世纪 50 年代种植的华山松、油杉林现已进入成熟阶 段,山体中下部和沟箐两侧的野山茶、毛叶杜鹃、百花杜鹃、云南含笑、头状四照 花、小铁子、多花黄连刺、乌饭、南烛、杨梅等蓬勃摇曳。阔叶类的小乔木滇青冈、 麻栎等壳斗科树种漫山遍野,草本植物的扭黄茅、旱茅、野古草、沿阶草、龙胆草 等放野奔腾。整个林区森林覆盖率高达 90%,是当地重点水源涵养林区,对生态环境 起着极大的保护作用。多种菌类、苔藓及蕨类植物的出现让人们再度寻觅到了新的 行踪。作为昆明近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森林绿地,作为滇中低纬高原、北亚热带气 候区,四季如春、消夏避暑的小白龙,再度以闪亮的姿态,定格在 2020 年的时间维 度上。
静极了,只有远处的牛铃声点缀着周遭的沉默。顺着林荫道走到尽头,再转入 林子里的小径,往烟雾浓密处走去,头顶是交枝的榆荫透露着漠青的山色。再往前 走去,三两个馒头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条通道,天边是雾茫茫的,望得见村舍和初青 的麦田。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升起,揭开灰苍苍的天幕,远近的炊烟, 成丝、成缕、成卷,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 渐渐上腾,渐渐地不见,仿佛是朝来人们的祈祷一丝一丝翳入天听。远远传来晓钟 和缓的清音,地形像海里的轻波默沉沉起伏,满眼是常青的山脉与沃腴的田壤,妩 媚的阳宗海虽然不见踪迹,却可以循着那锦带似的林木想象那一流澄碧。村舍与树林犹如一粒粒棋子,有村舍处有佳荫,有佳荫处有村舍。
茂密的森林植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 庇护场所。小白龙林区内野生飞禽有鹰、猫头鹰、八哥、鹦鹉、鹧鸪、野鸡、百腹 锦鸡、斑鸠、画眉、啄木鸟、布谷鸟等;野生兽类有岩羊、青猴、野猪、野兔、狐 狸、猞、穿山甲、麂子、獐子、九节灵、拱猪、刺猬、松鼠、水獭等。还有蛇虫类 爬行动物如乌梢蛇、青竹标、绿蛇、蜥蜴等。
太阳的出现霎时间让田野添深了颜色,一层轻纱似的金粉渗入那草那树那小路 那村舍,顷刻间周遭弥漫着清晨富丽的温柔。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清晨 冒着寒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看第一朵小花挣出半冻的地面,听新来的画眉 在凋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 为体会最细微最神妙的春信,就不能忘记它初春的睥睨。
若是没有过 20 年来积淀下的过往,它或许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自信。这一生, 这 20 多春算是不曾虚度,如今的小白龙是回归自然的,是真心愉悦的,有的是闲暇, 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漫步其中,心怀中浸润着小白龙特有的气息, 我辨认了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这胜利的晴空在耳边 喃喃私语,快活的灵魂正在那里盈盈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