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寻味阳宗海 味蕾传奇4
书名:行走的光影 作者:闻冰轮 本章字数:2453字 发布时间:2024-06-16

七甸豌豆粉


无论吃过怎样的美食佳肴,阳宗海人最怀念的莫过于街角 那碗豌豆粉的味道。这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 情、念旧、勤俭、坚韧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
上心间。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个是情怀。

小吃,往往具有坦然而干净的儿童般的执着,其中 满怀的爱,能够作为内在的光源把人心照亮。那种纯粹 与浓烈,让精明的现代人难以模仿,却又无法割舍。它 们体量小,密度大,在性质上从不轻浮,却在调情中夸 饰氛围,在嬉笑中营造悬念,心神时刻准备着给付。既 擅长隆重的口味表达,又能够以最古老的方式存留。
七甸地处云贵高原,周边以山地为主,光照、水分、 气温都适合豌豆生长,因此这里盛产豌豆。很久以前, 人们便围绕着豌豆不断探索,研究其最美味的吃法,于 是豌豆粉这种食物在人们不断的尝试中被做了出来。
久负盛名的七甸豌豆粉,虽然制作工艺简单,但却 非常讲究做工,不同的人制作出的豌豆粉,会因为选料、 水质、火候、工序精细程度等因素,而造成口感和味道 的差异。要想做出上等的豌豆粉,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以匠人精神去磨砺,方可成就 一款美味飘香的豌豆粉。它有着金黄色的呈现,色泽莹 润,配上佐料之后色香味俱全。佐料以油辣子、姜汁、蒜汁等组成,香,来自豌豆粉特殊的豆脂味;酸,源于上好的醋。口感,细腻醇香。 在佐料的配制中,油辣子的配制最为独特,也是影响豌豆粉食用味道的关键配料。

无论吃过怎样的美食佳肴,最怀念的莫过于故土家乡的那一种味道。对阳宗海 人来说,就是街角那碗豌豆粉的味道。这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情、 念旧、勤俭、坚韧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人们分不清哪 一个是滋味,哪一个是情怀。
现在普及的快餐感情,经常让我犹豫着如何去进行描述。这是爱吗?彼此只需 一场深度睡眠就能镇压的惦念,不超过两次红灯之间的等待耐心,让真实情感充满 太多的转折和变化。所谓挫折也不过就是某种技术故障,爱到图穷匕首现时才发现, 之前生死相依的旦旦誓言,终究成了令人尴尬的荒谬修辞。太多的现代人都太狡黠 了,太算计了,缺少可爱可敬的笨拙。他们都只是自己的宠物,于自私中反复计较, 生就一副总期望被他人随时呵护的心肠。这样粗糙而急功近利的感情,远远比不上 一款豌豆粉来得纯粹高尚,来得毫无瑕疵。
很多食品必须以叫卖吆喝的方式获求市场认同,而七甸豌豆粉却宁愿把一腔美 味维持在孤独的清傲之中,从来不为自己寻找迂回的出口。它们以一颗流星的姿态 划过黑夜,以自己微小的肺活量吹熄一根蜡烛,让内在的灼热情怀,蔓延到黑暗中 许愿的嘴唇。

于无声处酝酿惊雷的七甸豌豆粉,声 名远扬,成为风靡七甸乃至昆明大街小巷 最受欢迎的滇味小吃,在昆明地区无人不 知无人不晓,每个拐角都有豌豆粉摊和店, 食客如云。柔软嫩滑的口感,爽口清香的 味道,不仅深受当地人的喜欢,更吸引了 无数外地游客的青睐。看老板熟练地把豌 豆粉切成长条盛满满一碗,将佐料汁从上 浇下,碗底的粉直接浸泡在佐料汁里,轻 轻地搅拌一下,就可以美美地开吃。辣椒 油的香味非常浓郁,最让人感到特别的是 甜酱的味道,甜而不腻,和辣椒搭配出 一 种奇特的味道,尝过之后永远难忘。
七甸豌豆粉中,走得最远的当属“老 俩口豌豆粉”,色泽金黄莹润,口感香糯 细腻,佐料在原来单一香辣味型的基础上, 探索调配出“干佐料”“酸辣佐料”“潮佐 料”“麻辣潮佐料”“酸甜潮佐料”等味型, 七十多年前就已经在七甸当地小有名气。 王纯明是“老两口豌豆粉”的掌柜,“老两 口”的创始人是王纯明的父亲王开泰,年 过七旬的他一辈子的心思都在豌豆粉上, 至今仍然坚持自己做豌豆粉,从凌晨泡豆 子开始,到磨浆、煮沸、过滤、冷却……把 豌豆粉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来做,几十年来 只坚持做这一件事,每一碗豌豆粉都倾注 了他的心血。
二十多年前,“老俩口豌豆粉”从七甸乡进入呈贡老县城,开启了豌豆粉从路边摊、简陋的小吃店到精品餐厅的消费模式。 不仅租下了四合院,还聘请了服务员,无论是用餐环境还是服务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高级化的过程中,王纯明最大程度拓展了豌豆粉单一凉拌的做法,首创“豌豆粉 全席”,共 28 道菜,18 个口味,采用煎、炸、炒、溜、煮等多种烹饪方式,涵盖川 味、滇味、粤味,进行了有机的荤素搭配。豌豆粉全席大大拓展了豌豆粉的消费模 式,除了一两人的小吃,豌豆粉终于上了厅堂,逐渐成为聚会、宴请的特色招待菜 品。王纯明秉承祖辈传承下来的制作工艺,将一碗普通的豌豆粉,研发成食色双全 的豌豆粉全席。他始终坚持采用纯天然食材,坚持手工制作。他固执地认为,手工 制作的豌豆粉和机器制作的,味道上有天壤之别,如果偏离了豌豆粉制作的传统轨 道,豌豆粉的味道和质量就变了。正是这样的坚持,才成就了“老俩口豌豆粉”这 一张金字招牌,其独一无二的口感,成为几代七甸人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乡愁。

现在的豌豆粉已然走出七甸,走到昆明,在滇味小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老昆 明人对老俩口豌豆粉念念不忘,常常听食客说“不吃老俩口,枉来昆明走”“情深意 浓同携手,天长地久老俩口”。这是写在“老俩口豌豆粉”店面墙壁上的一句话,不 仅蕴含着王家每代夫妇相互扶持的感情,还表达出“老俩口豌豆粉”回馈顾客的深 厚情感。这也是万纯明最喜欢的一句话,对他来说,豌豆粉是一种传统的寄托,是 对祖辈的怀念,这种传统他需要延续下去,坚持下去。
2003 年至 2009 年,以王纯明为代表的豌豆粉制作人多次受到省市电视台相关栏 目专访,2012 年七甸豌豆粉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王纯明被昆明市人 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呈贡豌豆粉)传承人。
因备受赞美而安享美誉,还是深怀感恩去接受陌生的成长?如果命运的答案出 乎意外,只有那些因为进行了长期心理准备的人能够从容应对,从而更豁达,更激 进,更浪漫,更抒怀,就像雨水融入河流的样子。
我喜欢喝棕色的饮料,比如普洱茶,黑咖啡,热巧克力;我喜欢口感跨界的食 材,比如笋、野生菌、木耳;我喜欢七甸豌豆粉的别致,喜欢豌豆本身的豆脂香掺 杂各种佐料之后呈现的复合味道。关于它的未来走势让我充满期待与好奇,这已算 作它对 2020 年这个夏天的特殊贡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行走的光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