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密码:8、奇门遁甲
书名:龙图腾:山海密藏 作者:李陟 本章字数:3122字 发布时间:2024-06-15

按照原计划,百里峰只负责带我们找到洞穴入口即可,不必跟我们一起进去,但此刻他别无选择,总不能一个人摸黑走回去,或者在洞外住一晚,山里虽然没有大型猛兽,但野狼野狗时常出没,他一个人在外面只会更危险,何况陆元鼎答应多给他二十万酬劳,他索性送佛送到西,也想跟进去看看老祖宗究竟留下了什么好东西。

我们十个人在洞口做最后一次修整,把装备和补给都检查妥当,几乎每个人都背着超过50升的背包,里面装满足够五天用的粮食和水,还有一些专业探险用的医疗通讯设备。

林卓用卫星电话把此地的坐标信号发出去,万一遇到危险,救援队也不至于找不到我们的大概方位,有备无患。

我和雁凌风走在队伍最前面,头盔上的探照灯亮度有限,因此我们手里都拎着一只手电筒,另一只手则拿着工兵铲。

脚下的路途崎岖不平,有大大小小很多碎石,我们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深怕崴了脚,就这样一点点向前摸索。

山洞的结构悠长深邃,而且还有穿堂风,不比外面暖和多少,凉风直往领口和袖口里灌,我只能一再缩紧冲锋衣,尽量保持住体温。

如此向前走了一百多米,依然不见这条洞穴的尽头,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这是一条微微倾斜的上坡路,而且随着继续深入,洞穴的横切面在逐渐变大,两侧的洞壁也越发宽阔规整,这是个外小内大的漏斗型结构,或者说像个葫芦嘴。

走着走着,我身后的石云山忽然停下脚步,他似乎发现了什么,来到右手边的洞壁前仔细观察,叫雁凌风和楚炎用工兵铲清理掉上面一层厚厚的苔藓。

我也跟过去凑热闹,等苔藓覆盖的岩石暴露出来,在手电筒的强光照射下,我发现岩石上有明显的打磨痕迹,甚至能看到开凿工具在上面留下的纹理,虽然我不是很懂,但也能确定那些规则的纹路不可能是天然形成,一定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石云山观察片刻,断定洞壁的材质是石灰岩,开山之人先用火烧,再往上面泼洒冷水,一冷一热之间,岩石内部的结构变得松动,再开凿起来就事半功倍。在我国古代,尤其是汉唐国力鼎盛时期,皇室和贵族流行开山建陵,很多都采用这种方法。

得知这些信息,我们变得更有信心和底气,种种线索叠加起来,几乎可以确定这里就是寻龙司修建的那座秦岭地宫。

又向前走出几十米远,山洞里依旧漆黑一片,只能靠手电筒照明。我们发现在两侧洞壁下沿各有一条凹槽,一尺来宽,半尺深,断断续续的水流在凹槽里面向下流淌,一直流向洞口的方向。

不用石云山讲解,连我都能一眼看出来,这显然是两条排水沟,看规模和形状,肯定也是人工开挖的。

“这里可够冷的,早知道多穿一层保暖内衣好了。”

陆天歌边走边抱怨,说话间,她用手电四处乱照,我正想跟她说句玩笑,让她暖一暖,忽听她啊的一声叫出来,吓得我急忙一缩脖子,差点把工兵铲扔出去。

我离她最近,忙走过去查看情况,顺着她手电光照过去的方向,只见一团白灿灿的东西出现在不远处的洞壁下面,离我脚下有七八米,我聚精会神仔细看,看清那原来竟是一堆白骨,白骨堆中还有几个已经爬满青苔和地衣的骷髅,那是人的骷髅。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的人骨,此情此景,我心里慌得不行,却不忘英雄救美,拉住陆天歌手臂往后退,暗想这小丫头平时嚣张跋扈,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原来胆量也不大。

听到喊声,众人都聚拢过来,手电光也都集中过去,这回我看的更清楚,那几具骸骨已经残碎的不成模样,上面爬满各式各样的爬虫,骷髅俨然已经成了虫巢,在光亮刺激下,那些虫子如同打了鸡血,呜呜泱泱向外面爬窜,看得我头皮发麻。

就在这时,雁凌风一只大手按住我肩膀,我惊慌的心绪稍感踏实下来。

“几具人骨而已,没什么可怕的。”

雁凌风说着走过去,蹲下身用工兵铲轻轻拨开一个骷髅,一条二十几厘米长的红龙蜈蚣从下面钻出来,速度极快,径直爬向他脚下。

“小心!”

我急忙提醒,心已经提到嗓子眼儿,可雁凌风却不慌不忙,抬起胳膊,工兵铲竖起来向下一剁,虽然没用多大力气,手法却极其精准,只听一声金属和岩石清脆的撞击声过后,那条蜈蚣不等爬到他脚边,就被锋利的铲尖拦腰斩断。

蜈蚣的两节躯体在地上扭曲翻滚,血浆四溅,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我从小就怕这些腿多身长的虫子,何况是这么大个还带毒的,简直就是噩梦。

雁凌风若无其事,用工兵铲把蜈蚣的尸体铲起来,抛向远处,随即又在骸骨下面挖了几铲子,看到下面堆积的淤泥和树枝,他断定这些人骨是下暴雨时从洞穴上面冲下来的,只是年代太过久远,除了骨头残渣,其他东西都没保存下来,无法判断这些尸体的身份。

见此情形,百里峰显然已经打了退堂鼓,他说什么也不敢再往前走,钱虽然重要,可命更重要,他谎称自己患了风湿关节炎,来到湿气重的地方就疼的厉害,打算退回洞口等我们出来。

陆元鼎不想为难他,答应让他出去等候,还让楚炎分给他一些干粮酒水,一顶帐篷,如果我们两天内不能出来,便让他出去联络救援队,也算加了一层保险。

百里峰连忙答应,对陆元鼎千恩万谢,等拿了装备,他来到我面前,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一定要多加小心,我是我们百里家一脉单传,万一出了什么闪失,让百里家断了香火,他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我懒得听他虚情假意啰里啰嗦,叫他按照陆元鼎的吩咐去做,两天后如果我们不能出来,他千万要去叫救援队,别一个人溜之大吉就好。

整理好忐忑的心情,我跟在雁凌风身边重新为众人开路。约莫又向前走了上百米,周围洞壁被打磨的痕迹更加明显,脚下的路面也变得平坦许多,看上去已经很像一条规整的隧道,而就在这条隧道尽头,一扇敞开的石门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在十几米外,仿佛在黑暗中等候我们的到来。

“那是不是地宫入口?”陆天歌激动地问。

我们齐刷刷把手电光照过去,只见那扇石门约有三米高,门里面漆黑一片,就像一张隐藏在地下的深渊巨口,像个黑洞,将所有照进去的光芒吞噬得一干二净,我一时看不清那里面有什么。

“进去看看再说,大家小心,把所有能防身的东西都准备好,这里面肯定不简单。”

随着雁凌风一声令下,我们九个人纷纷整理装备,工兵铲,射钉枪,匕首,登山杖,防毒面具,但凡能用来格斗护身的东西都拿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三分钟过去,一切准备妥当,我们这才走向那扇石门。

雁凌风第一个走进去,楚炎第二个,我紧随其后,再往后是陆天歌和张发财他们,陆元鼎、石云山两位老同志走在最后面。

进到里面,九条手电光交织成一张光网,迅速扫清石门后面的黑暗。

我的视线很快适应过来,渐渐看清周围的环境,发现我们所处的是个圆盘状的空间,面积有九十平方米左右,最多一百平,地面到顶棚的高度和门的高度基本一致,都在三米左右,结构非常圆润规整。

就在周围圆形的洞壁上,还有另外七扇门依次排列,加上我们走进来的这扇门,八扇门均匀地占据八个方位,门的尺寸大小、间隔距离几乎相同,总之用肉眼很难看出它们的区别之处。

“乖乖,还有这么多门,怎么走?”张发财问。

以我仅有的易学知识,看到眼前场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奇门遁甲中的八卦八门。

不等我发表高见,陆元鼎说:“看来这应该是八门八阵。”

张发财忙问:“陆董,八门八阵什么意思?”

“是奇门遁甲的基本原理,根据五行八卦演化出来的易学知识。地宫的建造者在这里用了障眼法,让我们七选一,我猜应该只有一个门能进入真正的地宫,乱入其他几个门,只怕凶多吉少。”

去掉我们进来的这扇门,剩下的七个门中选择一个,如果纯靠运气,选对的概率可以说极小,但如果建造者真是按照奇门遁甲或者太乙八门的名堂来设计,有一定规矩可循,那就容易了很多。

陆天歌这时说:“这个我懂,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对应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开休生三门主吉,死惊伤三门主凶,只要找对这八个门对应的方位,走代表大吉的门就可以了。”

“怎么找?”楚炎也不懂这些。

陆天歌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胸有成竹说:“这简单,当然是用指南针,正南方对应离宫,正北方对应坎宫,只要确定南北方位,八门的方位就可以确定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我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龙图腾:山海密藏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