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位置与色彩的多样性
彝族系远古游牧民族氏羌人的后裔,历史上过着“迁徙无常处”的游牧生活,千百年来,不断地迁徙辗转,形成了其居住地的“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长期的分散导致了语言的差异,又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等条件的差别,造成了各地彝族服饰风貌异彩纷呈的局面。
服饰文化一方面强烈地保持着自己的传统特点,一方面反映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这是各地区服饰多样,色彩绚丽的主要原因。
如四川西昌境内的凉山彝族对彝族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榷,装饰色彩以黑、红、黄三色构成,较有视觉冲击力。楚雄东邻大理,南接思茅、玉溪,是自族、傣族、哈尼族等民族聚居之地,彝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对服饰产生很大的影响。楚雄彝族服饰在保持传统色彩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用色方式,服饰色彩的演变呈现一种开放势态,使服装款式变化更多,色彩更加丰富。在保留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更多层次的变化。
这种地域性差异反映在彝族的服饰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款式,不同的服饰几乎成为某一地区的标志,也形成不同的色彩表现方式。
撒尼挑花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1. 四方、圆整、对称
四方、圆整、对称是撒尼挑花最显著的特征,这是彝族撒尼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劳动中对客观世界的节奏、韵律、均衡、对称等形式规律的掌握与运用的结果。
2. 物象突出,色彩艳丽
撒尼挑花图案,题材广泛,源于自然,来自生活。撒尼妇女受大自然的熏陶,长期观赏自然景物,日月山川,花鸟虫鱼,加以体会揣摩,产生了线条颜色、节奏等灵感,所以能在挑绣中胸有成竹地摄取大自然的景物为素材,经过摹拟、提炼、概括,使之规则化、抽象化、艺术化,从而再现了自然与生活。
3. 表现手法抽象化
在撒尼挑花图案中,无论是自然景物,日月山川或花鸟虫鱼等,大多采用抽象化的形式表现,写实性的图案在传统的撒尼挑花图案中使用较少。
4. 不描绘、不用模具、凭手挑绣
撒尼挑花是一项独到的工艺技术,它历史悠久,技法多样,主要有挑、绣、抠等。撒尼挑花不描绘、不用模具全凭自己心中的构图、对美的理解和娴熟的技巧,循布的经纬线进行徒手操作。撒尼妇女从小就传承前辈的技艺,她们在农事耕作之余,织麻、纺线、织布、缝绣,并把能否挑花作为一种衡量妇女才能标尺,心灵手巧视为妇女骄傲。
5. 生产的挑花产品主要为自给自足
撒尼妇女挑花的主要目的是美化自己的服饰、装饰家居或送给恋人留念。
彝族撒尼挑花的价值体现
1.艺术审美价值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多彩的刺绣图案是撒尼人情感、意愿、精神力量的物化载体,是对撒尼人自然生命、社会风尚、人格情调所做的神情写照。挑花工艺品中隐含着撒尼妇女的情感、思想及观念,是撒尼妇女纯真情意的表白。
2.工艺价值
撒尼挑花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每道工序都要“精挑细绣”、挑花者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求之高,是其它工艺品生产难以比拟的。这些生产技艺是撒尼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难以用现代技术所替代。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3.实用价值
撒尼挑花是撒尼妇女服饰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在美化自我,装饰自我的同时,那纹理清晰,密密麻麻的针脚,增强了耐磨性,延长了服饰的使用寿命,具有实用价值。
4. 科学价值
撒尼挑花图案样式来自于本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中沉积下来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对世界的认识,是撒尼人对大自然艺术化和审美价值的反映。撒尼挑花对研究民间美术、民间习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5. 经济价值
撒尼挑花长期以来,一直是妇女装饰自我、自给自足的产品。随着石林旅游业的发展,撒尼挑花除满足撒尼妇女自己需要和国内游客的需要外,越来越受到港、澳、台地区和国外朋友们的青睐,认真加以保护和弘扬,对当地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撒尼挑花困境重重
1. 由于挑花技术难度大,习艺、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年轻人多不愿学,民族服饰多数也从市场上购买电脑机绣的产品,学习传统挑花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老艺人相继去世已经后继乏人。
2. 史书记载的“红绿满身皆自染”的撒尼花围腰,是撒尼挑花服饰的精品,是撒尼妇女的嫁妆,现在传统制作的工艺品大多失传。目前石林县仅存有5件传统制作精品。
3. 受外来潮流的影响,许多挑花工艺品正逐渐失去本土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传统的撒尼挑花工艺品及其制作精髓正趋于消亡。
4. 民族旅游工艺品负荷的民族文化信息同样已日渐消亡,许多从业人员存在着仅仅将工艺品作为商品进行生产、销售的片面认识。
5. 倒卖民族文物,包括倒卖上百年以上文物级撒尼挑花珍品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许多民间收藏的挑花珍品流失海外。
静待你绽放
其实,我并不希望彝族撒尼挑花迅速发展壮大,更不希望它变成一种廉价的旅游商品。
一种工艺,一份传承,如果人们没有真正从心底里敬畏它,也就不会珍惜它。它应该是一种稀缺产品,一种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品,一件慢工出细活的艺术品,且每一件产品都不可复制。
我希望它平静地,不受世俗打扰地,缓慢而幽静地,渲染着自己的那一份美丽,独守着那一份寂寞,不被商品社会的世俗所打扰。
然而,希望仅仅只是希望,要把希望变成现实,既需要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扶持,更需要几代人的坚守。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很难很难。
彝族撒尼挑花,愿你安静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