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大自然的图案纹样
撒尼人传统挑花图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十字绣为主的、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几何图案,主要有三弦花(即模仿撒尼人传统乐器大三弦的弦轴样式的图案)、八角花、八瓣花、太阳花、羊角花、蝴蝶花、四瓣花、八瓣花、狗齿纹、火焰纹、跳脚纹、石榴纹、青蛙纹、树纹、蕨草纹以及一些简单的菱形、三角形、条纹等图案。
一类是以平绣为主的、较为细腻柔和的写实性花卉图案,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环境中的花草纹样,如山茶花、杜鹃花、石榴花、荷花等。
另一类是镂空贴花(又叫抠花)为主的,较为粗狂的抽象性图案,主要有云纹、波浪纹等。
错落有致的图案组合形式
独立完整的三弦花或八角花图案是彝族撒尼挑花的主要图案,各种条纹、羊角纹、菱形纹装点在周围,形成或方或圆的整体图案,工整对称,简洁明快。
另一种形式是由若干相同的图案花纹并排相连,拼接组合成具有相当宽度的长条状挑花图案,并在上下两侧加以各种条纹的简单装饰,整体图案具有循环往复、连续不断的视觉效果。面积相对较大的桌布、壁挂等工艺品,其刺绣图案则极为复杂繁琐。通常整幅挑花以大型的三弦花或八角花为主体,由中心向四周层层展开,结构繁复,层次多变。主体图案之间以各种羊脚纹、菱形、条纹、树纹等作为过渡图案,它们或与主体图案结成更为复杂的纹样,或独立构成规整成形的大小图案,从而使整件挑花工艺品的图案显示出密密匝匝、花中套花、连片成体、纹饰交融、均衡对称、错落有致的整体效果。
如“四方八虎图”、“人形舞蹈纹”、“灯笼纹”、“凤鸟穿云纹”等;在胸襟、环肩、围腰、背披上多运用同一色系的线,如大红、红、玫红、暗红、浅红,绿、深绿、暗绿、浅绿等,利用色彩的明暗深浅,组合成图案,如花瓣纹,不同色彩地运用,自然形成花瓣间的层次感,既统一又有变化,使图案维妙维俏,多姿多彩。此外对比色也是彝族妇女常用的配色方式,如红配绿、黄配紫等,主花与次花色彩不一,对比强烈,之间多用一些中和色过渡。使整个图案布局繁褥而不紊乱,华丽而不轻佻。
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和谐生动地配色及巧夺天工的针法,全凭彝族妇女凭着自己对美的把握与领悟,自觉地、随意地组合搭配,使图纹姿意横生,充满离奇的想象,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落在马樱花上,翅膀上长着树枝,树枝上连着果,果上连着梅花,梅花上停着喜鹊。物象摄取完全不受常规思维的约束,把所有认为美好吉祥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一切仿佛都是为了他们心中认为的“好看”和“美”。正是因为这种自由自在,超越时空的创作,构成了彝族服饰的魅力所在。
纯意念的颜色搭配
用麻布、丝线、色彩以及细密针脚造就的艺术品被一双芊芊玉手展开了,它像一道幔帘,只掀开一道缝隙,就看见明亮的蓝,块状的红,稻米的黄。再掀开一点,有了晚霞的橙,鲜叶的绿,云朵的白。
彝族服饰的色调搭配五彩斑斓,以红、黄、黑为基础,以红、黄、黑、白、青为主色调。这与彝族古代“五色观”的色彩观念密切相关。在《吐鲁立咪》、《哎哺舍额》等古籍中认为:清青之气产生天。浊红之气产生地,天白地黑生成了宇宙。这样以青、红、皂、白来分天地。在《彝族源流》《异文丛刻》等古籍中,有以五色配五方、五色配五行的观念。认为: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东方育龙、木,南方赤龙、火,西方白龙、金.北方黑龙、水,中央黄龙、土。彝族古代还有五色族称。尼、能部族即以青、红为族称,尼部即青夷,能部即红夷;慕、饵部族以白、黑为族称,“慕吐洱那”即天白地黑,慕部即白夷,饵部即黑夷;有尚黄部族“署舍乌够左”即“鸡冠黄人”部夷人。《物始纪略》中专门有《羊头青人根》、《鸡冠黄人根》、《猪毛黑人根》、《九掐脸白人》、《尼能清红九只脚》等篇章。
这些与彝族古代许多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观念相关联,反映了天文、历算、宗教、哲学、社会民俗等等方面的深层内涵。由于居住地域不同,“慕吐饵那”即“白天黑地”之白天,在高原地区变成了蓝天,相应就成了蓝天黑地。反映到服饰上就增加了蓝色色调。但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以五色为基调。探究其本来的内蕴,白或蓝代表天,黑代表地,红代表火,黄代表人,青代表绿草森林。
一般选用黑色、深蓝色或白色的布料作底,也有少量采用黄、橙、红等底色的布料。挑花工艺品的颜色搭配风格有二种:
令人晕眩的对比色是刺绣的主旋律,我在第一眼就跟上了她的节律,爱上它鲜艳的搭配风格。
使用多种色系反差较大的彩线,如黑、黄、绿、红、蓝、白、青等颜色的绣花线交错搭配,这种搭配方法色彩明快,对比强烈,从而使挑花图案在布料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亮丽。色彩搭配原则是:底为白色,则配黑、粉红、绿、金黄、大红等颜色。底为黑色,则配白色、玫瑰红色、金黄色、绿色、大红等丝线。黑色丝线忌与绿色丝线相邻搭配。粉红色丝线忌与大红色丝线相邻搭配。
回归最古老的基调
那荡漾其中的纯蓝,那脱颖而出的鲜红,那润泽环绕的鲜绿,令我闭目遥想:那最最古老的色调应该在哪里呢?
果然,一直苦苦寻找的素雅色调缓缓涌来了,那是回归到彝族地区最古老的色调,黑与白!它表达着什么?它意味着什么?黑白又是什么组合?
黑色是一种基调,有了基调,黑白关系的巧妙运用才得以施展。
由于黑与白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们在色彩关系中的特殊作用,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色彩因素。
三原色适量的混合可以得到一种黑灰色,反过来说黑色中包含着所有的原色成分,这个特点使它与所有色彩异中有同,可以相互协调。黑色是最暗的颜色,因而可以形成最强烈的明暗反差。黑色又是纯度最低的色彩,这个特点使它反衬任何颜色都可以使之更为鲜艳、明快。这独到的优势,使黑色在彝族服饰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彝族首服配色喜用反差较大的对比色,这些鲜艳的色彩同时并置会显得浮艳、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由于其服饰加以黑色衬底,使服饰的整体效果显得亮丽而不失成稳,浓郁而不失庄重。
白色相对于黑色,虽性质相反,在色彩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却极为相似。白色以它最亮的特点同样可以拉大明暗反差,衬托出色彩的明快,同时以它纯净、素雅的特质营造出特有的情调魅力。在彝族服饰五彩缤纷的色彩关系中,白色以它无彩的特殊性质成为调和或反衬的因素,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