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美价值
三弦舞反映了撒尼人民的审美观。
不同时期的大、小三弦形制、用料、装饰都不尽相同,不同地方的舞步与舞姿是有所区别的,不同年龄的人对三弦舞音乐节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的形式都反映了各自的审美观。
从总体而言,三弦舞反映的是劳动美和健康美。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也就是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
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存在,或者在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大三弦舞就具备以上特征。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今天,让我们暂且放下尘世间一切凡俗之事,让心安静下来,放慢快节奏的步伐,来静静欣赏一番大三弦舞。
若不仅仅是看热闹,或者抱着娱乐态度,而是将大三弦舞放到一个审美高度来欣赏,那么在进行这种审美活动之前,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欣赏者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的进行。正如一位名人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
要站在艺术的高度上理解和欣赏大三弦,首先要了解这种舞蹈的艺术特性、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过程等。
大三弦舞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撒尼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以有生命的人体动作姿态为物质媒介,在有节律的连续运动中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在现代生活中,舞蹈已成为人们审美活动的重要形式,舞蹈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共识。舞蹈是撒尼族的艺术之母,不仅久远,而且渊深,令人敬畏。
看看周围世界,何尝不是一片生动的身体舞蹈动作画面?教师、交通警察、马路上的小贩、高速公路上的驾驶员、游乐场上的儿童……兴高采烈紧紧拥抱的人们,紧握双拳和振臂击掌的时刻,纵横驰骋的足球运动员……全世界的人们都用手、头和身体传达他们深沉的意思。如果没有身体动作,世界会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人类是离不开肢体语言的。
然而,只有通过舞蹈将身体语言解读、提炼、升华,才能把艺术化的人体表情、姿势、动作还原到它们的原生态意义上。舞蹈欣赏能够使人通过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认识不同地理、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提高欣赏舞蹈的视、听觉能力。这是一个由初级升高级并且不断深入欣赏的心理发展过程,也是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又回归感官愉悦的循环过程。
不禁又想起大三弦的传承人毕光明。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位撒尼族村民在村口迎接我。他看上去简单、朴实、憨厚,似乎刚刚歇下手中的活计,衣服上还沾满了灰尘与木屑,头发蓬松且凌乱地耷拉着。这样一个男人轻易就会淹没在人群中,无人会特别留意到他的存在。我跟随着他的步伐去找寻大三弦的故事。来到他的家,也是他的作坊,他充满自豪地挎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大三弦。
这时,午后的空气里忽然充满了仙灵的气息,这气息让我为之一惊。
这个撒尼族汉子,从外貌到神态,从表情到眼神,立刻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褪去之前的容貌!他的眼睛里闪烁出一缕熠熠的光芒,脸庞亮了,表情生动得无与伦比。他说话的语速快了起来,声音也洪亮了,如数家珍指点着案头尚未完工的宝贝。他低头调准弦色,缓缓抬起头仰望了一眼天空,深深吸一口气,手指开始在琴弦上轻松地拨弄。
一串雄浑低沉的旋律飘散在空气中,奇异的现象发生了,一片金色的光辉笼罩在他头顶和身上,仿佛瞬间接纳了宇宙的灵光,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精灵,开始舞蹈。重逾30公斤的大三弦在他身上犹如鹅毛般无物,他的步伐灵巧且极有弹性地在上下腾跃,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律左右摇摆。此时此刻,他的神情是迷离的,他的思绪是飞扬的,他的灵魂已经出窍,与大三弦的旋律缠绕在一起,冉冉飘荡。
广场上,一群男女青年正跳着热烈奔放的大三弦舞,我试着抛开感性思维,以舞蹈研究者的视觉来欣赏大三弦舞。
我的目光不再注重他们身体的形态,也不再注重舞蹈的技术水平,我将思绪凝聚到这源远流长的大三弦舞身上,捉摸它如何培养了撒尼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目前,很多学术论文对舞蹈美育功能论述的切入点,都是千篇一律地从音乐美、服装美、动作美等介绍舞蹈的美感,从而展开对舞蹈美育功能的讨论。这些研究大多只集中在宏观层面,整体上把握上,表现出对舞蹈审美功能认识与理解的肤浅性。
大三弦舞符合撒尼人身心和谐发展的要求,满足了他们在长期劳动活动中的审美需求,潜移默化中培养起他们的审美意识,提高了撒尼人的审美能力,也对他们的下一代形成独特的审美观教育。
大三弦舞作为一项极具美感和欢乐感的休闲运动,它在满足撒尼人审美需求的同时,还会扩展引发与舞蹈相关的审美需要,并修正由审美需要所引起的行为。
大三弦舞是一个集刚性美、柔性美极简单技巧于一体的集体运动,它在改变某些人畸形的性别审美态度,形成正确的、能得到社会承认的审美观。大三弦舞不管是在广场上,节庆或红白喜事时,迎送宾客时,都能让人们感官部产生美感体验,提高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而且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中枢部审美心理因素,对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体验等具有不可忽略的熏陶作用。
大三弦舞的作为一个动态的审美心理过程,在审美感知、审美经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中,极大提高了撒尼人的审美意识,拓展和完善了他们的审美能力,造就出一个能歌善舞活泼达观的撒尼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