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成大事者懂得出奇制胜2
书名:成大事者思维101技巧 作者:萧然101方法 本章字数:9194字 发布时间:2024-06-17

60 此路不通,另寻出路


  凡事都有解决办法。当常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惟一的办法是从常规之外寻找突破点。


  世上没有不可能之事。所谓“不可能”,只不过暂时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而已。一旦想到办法,很困难的事也许一下子变成很简单的事。所以,遇到难事时,切勿用“不可能”三个字来打击自己的信心,积极想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多年前,诺贝尔研究出硝化甘油新型火药,并创办了生产火药的工厂。当时生产工艺很落后,诺贝尔工厂多次发生爆炸事件,一些人死于非命,其中包括诺贝尔的弟弟。诺贝尔本人也负伤累累。市民们向市政府请愿,要求关闭这座危险的工厂。市政府顺从民意,强令诺贝尔工厂迁到城外对居民无害的地方去。无奈,诺贝尔决定将工厂整体搬迁。


  但是,这座城市的周围是大片水域,陆地面积很小,人烟辏集,根本找不到一个绝对不危害居民安全的地方。看来只有迁往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但昂贵的运输费用却是诺贝尔难以承受的。怎么办?诺贝尔进退两难。


  经过苦思冥想,诺贝尔想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将工厂建在水面上。具体做法是:以一条大驳船做平台,将工厂比较不安全的部分如生产车间、火药仓库建在上面,用长长的铁链固定在岸上;将工厂其余部分建在岸上。一道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好主意常常装在别人的脑袋里,甚至装在一个远不如自己聪明的脑袋里。杰出人士最擅长的一件事是从别人那里得到智慧。然后他将发现,当他无计可施时,总有人能帮他找到一条出路。


  有一次,盖蒂购买了只有一间小房子那么大、油藏量却很丰富的石油地。这块地夹在别人的地中间,通往公路的通道有几百英尺长,却只有四英尺宽,无法将大而笨重的钻井设备运进来。看来这块地根本无法开采。


  正在盖蒂一筹莫展时,一位钻井老手对他说:“我想可以搭建一个小型的钻井塔来钻井!假如能找到人设计,我们就造得出来,但我想不出怎样从公路上把东西运进来。”


  盖蒂受到启发,马上想到:如果能用小型塔来钻井,不是也能造一条小型铁路解决交通问题吗?


  他说干就干,很快造出小型铁路和小型钻井,在这块地上开采出了石油。


  还有一个叫杜尔奈的商人,以低价购买了一家小得可怜的号牌制造厂。这家工厂只有四台老式机器,生产效率低下,根本无法跟那些采用自动化生产的大厂竞争,亏损累累。


  杜尔奈无法可想,向全体员工宣布:“请各位一起想想办法,看这个工厂还有没有救。否则我只好宣布它倒闭。”说罢,他给员工们送上纸和笔。


  每个员工都想了一些办法,写在纸上交给杜尔奈。其中一位小学徒信中的一句话触动了杜尔奈的灵机:变更材料,是不是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杜尔奈想,以他的实力,改进设备和技术都是不现实的,只有改进材料才是可能的办法。当时的电线号牌都是铝制的,价格比较贵,如果能找到一种便宜的替代材料,就能降低成本和价格,跟那些大厂竞争。


  于是,杜尔奈与员工们一起研究,终于找到了一种理想的替代材料:将一种韧性很强的白皮纸刷上一层透明胶,硬度、柔韧度都跟铝制品差不多。


  杜尔申请了这项发明的专利后,很快生产出价廉物美的电线号牌,其价格比铝制品便宜三分之二,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货。


  半年后,杜尔奈的工厂扩大了两倍,完全采用自动化设备,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一举成为同行中最有实力的公司。


  世上没有打不开的门,也没有走不通的路。只不过开门的钥匙不是原来那一把,里面另有机关;走路的方式也不能按原先那一种。总之,按老方法找不到出路时,只能另寻新路,


61 出“奇”制胜


  “一个便宜三个爱”,所以众多厂家常以“物美价廉”来吸引顾客。而美国休利特—派卡德公司(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简称HP公司,即中国人熟悉的惠普公司)的董事长派德却有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要多在产品上下功夫,以优异性能使消费者愿意多付钱,而不要在价格上竞争。


  当其他公司为提高营业额,而纷纷降价销售和减少研制费用的时候,HP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产品平均提价10%,研究开发费用增加20%。在这以后,HP公司持续三年的高增长率降下来了,但公司的利润额却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当年6月,HP公司的营业额只上升了14%,为46000万美元;而利润却上升了21%,达4200万美元。更令人吃惊的是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的变化,一年前,HP公司短期负债为11800万美元,并准备计划长期负债,但在公司转变经营观念以后,HP公司却几乎全部偿清了债务。


  这一变化似乎令人难以想象,HP公司的做法显然违背常理,但效果却如此明显,看来,在一个一切按常规正常运行的社会里,“不按牌理出牌”,有时真能使企业脱颖而出。


  HP公司,作为一家主要经营电子计算机、电子仪器的制造商,以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策略,回答了如今高科技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一方面,技术更新加快,市场竞争加强,公司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开发新产品,保持技术领先。另一方面,经济衰退,银根紧缩,公司必须尽量削减费用支出,研究费用则首当其冲,而提高科技水平是高科技公司的生存之本,一旦研究投入减少,公司的竞争力将不可避免地下降。


  当然,HP公司之所以敢于将大笔经费用于研制、创新,凭借的是其先进技术所研制出的产品不可能被迅速仿造,这样该公司才敢增加研究费用,还将商品提价。所以,“超越常规”并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胡乱犯规,而是一种有其根基的创新思维。


  同样地,柯达公司在开发新产品“傻瓜相机”时,也是超越常规,和当时的其他相机经营、研制人员反其道而行之,从而大获成功。


  当照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让普通人使用起来感到越来越繁琐时,柯达公司反常而思,反常而行,结果创新出适合多数人使用的全自动相机。“傻瓜”使柯达公司发了大财,原因就是在于“反常而行”。相机的功能开始并不复杂,可在人们不断创新中性能越来越好,操作使用也显得越来越繁琐,这对于专业摄影者来说当然无所谓,对普通人来说就不同了。因此,当其他公司还在考虑如何让照相机更加精密时,柯达公司却让相机的使用操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需轻轻一按便可完成照相过程,就连“傻瓜”也可操作,这便获得了一个革命性的创新成果。


  超越常规,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使得柯达公司这样的企业有创新的机会,甚至于能使企业起死回生。


  东洋人造丝织品的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化纤制品厂家之一,它从美国杜邦公司那里获得了尼龙和涤纶的垄断权,因此轻而易举地发了横财。被人们称为“纺织阔佬”。


  但世间万象瞬息万变,“此一时彼一时”,终于“阔佬”轮上了坏风水——新技术的发展,使化纤品的市场越来越小,以致到了“阔佬”要做出故意损坏机器,以便从政府获取补助金的地步。


  好在公司的一个小班长救了公司。当时的纺织业的技术,是将五根线纺成一根,所以一般的从业人员,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都在想办法把这5根线弄得粗细均匀,没有人故意将不均匀的线纺到一起,但如果有意识地将粗细不匀的线纺在一起,不就开拓一条新路吗?小班长将这种设想作为一项提案送到公司。


  公司的决策人起先不愿接受这位班长这种“完全不合时宜”的想法,但在这位倔强班长的一再坚持下,终于接受了他的想法,并就此向发明专利局申请了专利权。


  正如“阔佬”也会变得没钱花一样,人们的审美趣味也是不断变化的。以往人们追求光滑闪亮的衣服,但不知从何时起,出现了喜欢穿表面粗糙而松软衣服的潮流。要制造这种表面粗糙的面料,必须加入30%的像被虫蛀过一样的线,而这种线正是小班长的申请专利。


  这一来,东洋人造丝织品公司成了唯一掌握这项技术使用权的公司了,这意味着什么?这当然意味着“阔佬”又可以潇洒了。


  这些,都可以给办企业的你以启示,创新并不神秘,反常而行就是创新,而所谓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打破常规,就是逆向思考,独辟蹊径。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精明的企业经营者和企划人决不会沿着一条道走到底,认准目标,旱路不通走水路,大路不通走小路。反常而行的结果,往往产生全新的创意,全新的结果。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打仗最讲究一个“奇”字。同样道理,在商业竞争中,企业如果能超越常规,反其道而行之,体现创新的策略,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2 避开“大流”,另辟“蹊径”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后者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3年后,他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客商,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纯正无比。


  就在村上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口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石头的那个果农卖掉果树,开始种柳树。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买不到盛梨子的筐。5年后,他成为村里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小村对外开放,果农也由单一的卖果开始谈论果品加工及市场开发。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还是那个村民,在他的地头砌了一垛3米高、百米长的墙。这垛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车经过这儿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突然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唯一的一个广告,那垛墙的主人凭这垛墙,第一个走出小村,因为每年有4万元的额外收入。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丰田公司亚洲区代表山田信一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路过这个小山村时,听到这个故事。他被主人公罕见的商业化头脑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这个人。


  当山田信一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面的店主吵架,因为他店里的一套西装标价800元的时候同样的西装对面标价750元,他标价750元的时候,对面就标价700元。一月下来,他仅卖出8套西装,而对面却卖出800套。


  山田信一看到这种情形,非常失望。以为被讲故事的人欺骗了。当他弄清真相之后,立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因为对面的那个店也是他的。


  物质和知识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贫穷,致富的捷径来源于想像力和创造力。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才能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63 独具慧眼,最先致富


  1850年,美国旧金山来了一大批淘金者。那时,这里已经是一个很热闹的地方,只见到处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这些人大都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副疲于奔命的样子。他们尽管种族不同、语言各异,但是满脑子里都在做着一个共同的美梦:淘金发财。


  自从美国西部发现了金矿,便掀起了“淘金热”,世界各地希望“一夜暴富”的人都向这里涌来。


  在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有一个叫李威·施特劳斯的年轻人,他是德国的犹太人,抛弃了自己厌倦的家族世袭式的文职工作,跟着两位哥哥远渡重洋也赶到了美国来“发财”。


  就像今天贵州、四川等地的农民去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打工一样,现实并非李威想象的那样:这里淘金的人多如牛毛,淘金不是一件好做的事情!


  他是一个比较实在的人,心里盘算,做生意或许比淘金更容易赚钱。这样他就开了一间卖日用品的小铺。


  从德国来到美国,一切都是新的——既新鲜,又是那样的生疏。要开好这个小店,他得向当地的美国商人学习做生意的窍门,学习他们的语言。犹太人做生意天赋极高,他们自从被赶出家园之后,在世界各地流浪很多年,就是靠他们高超的经商头脑,才在世界各地生存下来。因此,他们的基因早就有做生意的长处,李威也不例外。


  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一个地道的小商贩了。


  一次,有位来小店的淘金工人对李威说:“你的帆布很适合我们用。如果你用帆布做成裤子,更适合我们淘金工人用。我们现在穿的工装裤都是棉布做的,很快就磨破了。用帆布做成裤子一定很结实,又耐磨,又耐穿……”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句话就把李威点醒了,他连忙取出一块帆布,领着这位淘金工人来到了裁缝店,让裁缝用帆布为这个工人赶制了一条短裤——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帆布工装裤。


  就是这种工装裤后来演变成一种世界性的服装——李威牛仔裤。


  那位矿工拿着帆布短裤高高兴兴地走了。


  李威已经考虑成熟了:立即改做工装裤!


  成功人士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紧紧抓住很多偶然的东西,做出惊人的成就。


  李威就是这样:帆布短裤一生产出来,就受到那些淘金工人的热烈欢迎!


  这种裤子的特点是结实、耐磨、穿着舒适……


  大量的订货单如雪片似的飞来,李威一举成名。


  1853年,李威成立了“李威帆布工装裤公司”,大批量生产帆布工装裤,专以淘金者和牛仔为销售对象。


  顾客的要求就像上帝的旨意,否则,就会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市场中失去优势,甚至一败涂地。


  李威对此是心知肚明的。从帆布工装裤上市的第一天起,他就没有停止过对自己产品进行改造的思考,哪怕是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他还是不断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产生更新的创意。


  他亲自到淘金现场,细心观察矿工的生活和工作特点,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产品更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了让矿工免受蚊叮虫咬,他将短裤改为长裤;为了便于矿工把样品矿石放进裤袋时不会裂开,他将原来的线缝改为用金属扣钉牢;为了让矿工们更方便装东西,他又在裤子的不同部位多加几个口袋等。


  通过这些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李威的裤子越来越得到矿工的欢迎,生意更加兴隆了。


  后来,李威发现,法国生产的哔叽布与帆布同等耐磨,但是比帆布柔软多了,并且更美观大方,于是决定用这种新式面料替代帆布。不久,他又将这种裤子改缝得较紧身些,使人穿上显得挺拔洒脱:这一系列的改进,使矿工们更加欢迎。经过不断地改进,牛仔裤的特有式样形成了,“李威裤”的称呼也渐渐改为“牛仔裤”这个独具魅力的名称。


  李威本是众多淘金者中的一员,但他看到淘金的人太多,如此激烈的竞争,成功者肯定是少数,不如在这些人身上打主意赚点钱。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使他在淘金的人流中退了出来,另辟了一条致富的途径,李威可谓是做人做事方面的高手。


  做好一件事的方法很多,关键是你能不能想到,这就需要你不要把眼光老是盯在一种方式上。


64 墙头草,两边倒


  墙头之草固然是左右摇摆,但这也并不失为一种求存之道。试想几尺高墙之上生有一草已属不易,寸土之上,瓦砾之间,独出新芽,婀娜于天地之间,岂非奇事?墙头草自知身单力薄,生性柔弱,便避免与这强风劲吹分庭抗礼。相风而动,因风而摇。都说它错了,它却能保存自己,挺立于墙头之上。


  海中礁石固是傲然挺立,敢与海浪争锋。排浪滔天,礁石却迎风顶浪,屹然不动,终落得千沟万痕,伤痕斑斑,坑坑点点。都说礁石好,却落得面目模糊,断肢残骸。


  因此,不能说墙上草就无可取之处,墙上草随风倒正是为了求存。试想,如果连自身都保不住,还要谈什么宏伟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创什么宏图大业,有这么一个传说故事:


  据说,在燕王征北时,来到一条大河边,河水滔滔,波浪翻滚,湍流如箭,没有舟桥,无法过河。当时又值九月,离河水封冻尚早。燕王在河边率兵马无计可施,军心浮动,士气不高,燕王心急,便派一人出去观看河水是否封冻,那人跑到河边一看,河水滚滚,毫无冻冰之象,便跑回来报:“回燕王,河水毫无冰冻之迹象。”


  燕王听罢,大怒,一挥手:“拉下去。杀了!”


  令下之后,那人被推出去砍了头。


  燕王又派一人出去察看,那人来到河边:河水汹涌,依旧奔腾不息,浪花翻卷,哪里有半点封冻征兆,那人回来如实回报:“燕王,河水的确没有冻冰之迹象。”


  燕王问也不问,拍案大喝:“推出去,杀!”


  第二人又被斩头。


  燕于又派第三个人去探看,那人到河边观望,河水奔流如故,他并不比前两个人多看到什么,但他回来后,没有如实报告,而是随机应变说:“恭贺燕王,河水已经封冻。冰层厚盈几尺,如钢浇铁铸,大兵即可渡河。”


  燕王大喜。说:“重重赏他,传令三军,今晚渡河。”


  第三人非但活命,而且得了重赏。当夜晚间燕王率兵踏水而过,顺利渡河。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有的人为了使故事自圆其说,就说当时燕王过河时,水中有好多乌龟在水下浮着,托着那些士兵过了河。


  第三个人精明就精明在,他能见风使舵,知道燕王最需要的是什么。因为在大军出征在即之时,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军心,而前两位就没有领悟到燕王要能渡河的好消息,只是按照老一套路做,最终难逃被斩的命运。第三位就没有重蹈覆辙,投燕王之所好,从而免于被推去斩首的命运。


  见风使舵,是做人的一种艺术,而墙头的小草可以说把这种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65 真英雄不怕放低自己


  有一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接连碰壁。许多家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吃香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工作呢?


  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


  他收起了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员。这是一份稍有学历的人就都不愿去干的工作,而这位博士却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了他的出众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人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对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非常人可比,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才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叙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此时老板才恍然大悟,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因为对他的学识、能力及敬业精神都已全面了解了。


  这位博士的成功,在于他昔日能够主动地放低自己,放下自己作为一个博士生的架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这就是聪明的职场艺术,有时候主动地放低自己,除了能促成他日的成功之外,还能避免自己过早的树敌,免除枪打出头鸟的厄运,从而明哲保身。


  当年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当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张绣、张鲁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雷乃天地阴阳击搏之声,何为惊怕?”刘备说:“我从小害怕雷声,一听见雷声只恨无处躲藏。”自此曹操认为刘备胸无大志,必不能成气候,也就没把他放在心上,刘备才巧妙地将自己的慌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难。


  从这件事可以看到刘备真是不简单,宁可说自己“从小害怕雷声,一听见雷声只恨无处躲藏。”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英雄,这也为他日成就帝王之业保全了性命。


  主动地放低自己是为了来日的步步高升,一时的屈就,不会抹杀你英雄的气慨。


66 “万事俱备”不如“马上行动”


  6岁的肖肖外出玩耍,发现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决定带回家喂养。走到家门口,他忽然想起未经妈妈允许,便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进屋请求妈妈。妈妈答应了。但是,当他兴奋地跑到门后,这时小麻雀已不见了,看到的只是一只意犹未尽的黑猫。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当老板给了你某项工作后,你必须抓住工作的时机,当机立断立即行动。凡事必须先行动起来,因为一但进入行动状态后,人们就来不及多想,就等于逼上梁山,背水一战,只有一条路走到黑,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威廉·詹姆斯说:灵感的每一次闪烁和启示,都让它像气体一样溜掉而毫无踪迹,这比丧失机遇还要糟糕,因为它在无形中阻断了激情喷发的正常渠道。如此一来,人类将无法聚起一股坚定而快速应变的力量以对付生活的突变。


  沃尔特·B.皮特金在好莱坞时,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他们可以从容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正在琢磨这个方案时,皮特金突然把手伸向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电文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这么长的电报所费不菲,但它转达了皮特金的信念。


  出乎意料的是,一千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项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们拖延行动,这方案极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的漫谈中自动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行动了。在他一生中,他培养了灵感,信赖它,将它当成他最可靠的心理顾问。


  很多人羡慕他办事如此简明,然而事实是,他之所以办事简明,就是因为他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了“马上行动”的习惯。


  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使灵感失去应有的乐趣。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还要谬误。


  企盼“万事俱备”后再行动,你的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开始”。一旦陷入“万事俱备”的泥潭,你将顾虑重重,不知所措,无法定夺何时开始,时间一分一秒地浪费了,最终只有以懊悔面对仍悬而未决的工作。


  很多时候,你若“先斩后奏”,立即进入工作的主题,将会惊讶地发现,如果拿因等待而浪费的时间和潜力去处理手中的工作,往往绰绰有余。而且,许多事情你若立即动手去做,就会感到成功几率加大了。


  马上去做,亲自去做是现代成功人士的做事理念,任何规划和蓝图都不能保证你成功,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一步一步经过不断调整和实践出来的。因为任何规划都有缺陷,规划的东西是纸上的,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规划可以在执行中修改,但关键还是要马上去做!根据你的目标马上行动,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是白日梦。


  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懒惰而一事无成,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废品,一百次的胡思乱想抵不上一次的行动。聪明人雷厉风行,糊涂蛋拖拖拉拉,一个人应该尽早去做,否则你就会迫于形势而去做某事。聪明人当即就会断定什么该早点干,什么该晚些做,并且干得很开心。立即行动,这种态度还会消减准备工作中一些看似可怕的困难与阻碍,引领你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人生就如同一个魔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翻来复去,变幻无穷。它每次新的排列组合,都会带来种种不同的结局,使有的人兴奋,而有的人沮丧;有的人可能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而有的人可能倾刻之间一文不名……


  但在人生这个魔方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谁都可以去玩,谁也可能被玩,关键是看你曾是否付出过你的不懈努力去把握那只操纵人生魔方的无形的手。把握不住的,就随时可能被人生魔方玩弄,被迷惑。只是在那里哀叹人生的不平等,机遇总是与自己无缘。甚至去求助于神灵的保佑,乞求幸运的降临。


  “梅花香自苦寒来”,实际上有作为的人,不管在哪里,终究是会有作为的。因为机遇时时处处都有,一个有作为的人就会努力去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无悔人生,而不是在苦苦地等待中耗尽了自己的毕生的好时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